期刊文献+
共找到18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巩膜加固术治疗硅油填充术后复发性超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被引量:12
1
作者 刘琼 淦强 +3 位作者 叶波 邱新文 黄银花 薛安全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73-776,共4页
目的探讨后巩膜加固术治疗硅油填充术后复发性超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macular hole retinal detachment,MHRD)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硅油填充术后的复发性超高度近视性MHRD患者36例(36眼),所有患者均... 目的探讨后巩膜加固术治疗硅油填充术后复发性超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macular hole retinal detachment,MHRD)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硅油填充术后的复发性超高度近视性MHRD患者36例(36眼),所有患者均由同一术者行黄斑区改良后巩膜加固术,术后3个月取出硅油。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记录术后并发症、视网膜脱离复位情况、黄斑裂孔闭合情况、术后视力、眼轴长度等指标。结果 36眼视网膜完全复位,视网膜复位率为100%;末次随访SD-OCT示22眼黄斑裂孔完全闭合,占61.1%,11眼黄斑部分闭合,占30.6%,3眼仍未闭合,占8.3%;31眼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 visual acuity,BCVA)较术前提高,占86.1%,5眼BCVA较术前无明显改变,占13.9%;术前患者BCVA为(1.48±0.92)log MAR,术后BCVA为(0.93±0.38)log MA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患者眼轴长度为(30.95±1.16)mm,术后为(28.46±1.3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所有患眼均未发生眼底出血、眼内炎、涡静脉回流障碍、眼前部缺血综合征等并发症。结论改良后巩膜加固术是治疗硅油填充术后复发性超高度近视MHRD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能提高视网膜解剖复位率、黄斑裂孔闭合率、视力及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油填充 后巩膜加固术 超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下载PDF
巩膜外黄斑外垫压术治疗硅油填充术后复发性超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被引量:7
2
作者 石莲军 张苏 +2 位作者 徐向忠 姚进 沈轶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67-269,共3页
目的探讨巩膜外黄斑外垫压术治疗硅油填充术后复发性超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macular hole retinal detachment,MHRD)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1月玻璃体切割硅油填充术后的复发性超高度近视MHRD患者10... 目的探讨巩膜外黄斑外垫压术治疗硅油填充术后复发性超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macular hole retinal detachment,MHRD)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1月玻璃体切割硅油填充术后的复发性超高度近视MHRD患者10例(10眼),所有患者均由同一术者行巩膜外黄斑外垫压术,将MEDPOR种植体+人造血管+环扎条带制成的"三明治加压块"固定垫压于黄斑区,术后行眼眶CT检查明确加压块位置。术后6~12个月取出硅油。术后随访18个月,观察并记录术后并发症、视网膜脱离复位、黄斑裂孔闭合情况、术后视力、眼轴长度等指标。结果眼眶CT显示10眼加压块均位于黄斑区;末次随访SD-OCT示10眼视网膜完全复位,7眼黄斑裂孔完全闭合,3眼黄斑裂孔部分闭合; 9眼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较术前提高,1眼提高不明显;术前患者BCVA为(1. 55±0. 26) Log MAR,术后3个月BCVA为(0. 99±0. 05) Log MAR,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01);术前患者眼轴长度为(31. 27±1. 18) mm,术后3个月为(28. 81±0. 87) mm,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01)。所有患眼均未发生眼底出血、眼内炎、涡静脉回流障碍、眼前部缺血综合征等并发症。结论巩膜外黄斑外垫压术是治疗硅油填充术后复发性超高度近视MHRD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能提高视网膜解剖复位率、黄斑裂孔闭合率和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复发性超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黄斑外垫压术 MEDPOR种植体
下载PDF
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割术后C_(3)F_(8)与硅油填充的疗效比较
3
作者 温晓英 杨娜 +3 位作者 张月玲 马伟娜 付燕 耿任飞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805-809,共5页
目的:比较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MHRD)行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离后玻璃体腔内分别行硅油或C_(3)F_(8)填充治疗的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19-01/2022-08就诊于我院的45例45眼高度近视MHRD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硅油... 目的:比较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MHRD)行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离后玻璃体腔内分别行硅油或C_(3)F_(8)填充治疗的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19-01/2022-08就诊于我院的45例45眼高度近视MHRD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硅油组(23例)及C_(3)F_(8)组(22例),两组患者均常规三切口玻璃体切割手术,内界膜剥离后行内界膜填塞、自体血覆盖,硅油填充组行硅油填充,C_(3)F_(8)组行15%C_(3)F_(8)气体填充。两组患者分别观察最佳矫正视力(BCVA)、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裂孔的闭合及视网膜复位情况,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C_(3)F_(8)组、硅油组患者裂孔闭合率为77%、83%(P>0.05),视网膜复位率分别为95%、96%(P>0.05)。C_(3)F_(8)组、硅油组术后视力分别为0.99±0.34、1.22±0.37,C_(3)F_(8)组视力优于硅油组(t=-2.156,P=0.037),两组均较术前显著提高。术后12 mo,两组患者mfERG一阶函数1环(C_(3)F_(8)组114.27±26.37 nV/deg2,硅油组98.08±24.36 nV/deg2)及2环(C_(3)F_(8)组80.45±14.94 nV/deg2,硅油组67.73±15.33 nV/deg2)P1波反应密度较术前(1环P1波反应密度:C_(3)F_(8)组58.13±13.96 nV/deg2、硅油组55.30±10.48 nV/deg2;2环P1波反应密度:C_(3)F_(8)组51.18±8.19 nV/deg2、硅油组47.43±11.97 nV/deg2)明显增加(均P<0.05),C_(3)F_(8)组较硅油组增加明显(P<0.05)。硅油组与C_(3)F_(8)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无差异(P>0.05)。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离后玻璃体腔内分别行硅油或C_(3)F_(8)填充均可促进高度近视MHRD患者视网膜复位及黄斑裂孔闭合,而且在视功能恢复C_(3)F_(8)填充优于硅油填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高度近视 玻璃体切割术 硅油填充 C_(3)F_(8)填充
下载PDF
人羊膜填塞与内界膜翻转填塞对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疗效比较
4
作者 王楚翘 周激波 +3 位作者 姚腾腾 王泽淇 高慧芹 汪朝阳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7-52,共6页
目的对比玻璃体切割(PPV)联合人羊膜填塞术或内界膜翻转填塞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MHRD)的疗效。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纳入2020年7月至2021年8月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的高度近视MHRD患者1... 目的对比玻璃体切割(PPV)联合人羊膜填塞术或内界膜翻转填塞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MHRD)的疗效。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纳入2020年7月至2021年8月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的高度近视MHRD患者15例16眼。所有患者均接受PPV,根据术中黄斑裂孔填塞材料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人羊膜填塞组7例7眼和内界膜填塞组8例9眼。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测定术眼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采用裂隙灯显微镜联合前置镜、激光扫描检眼镜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眼底情况并判定黄斑裂孔闭合及视网膜复位情况。结果人羊膜填塞组6眼初次手术后视网膜即复位,内界膜填塞组所有术眼均实现一次手术后视网膜复位。初次手术后,人羊膜填塞组5眼黄斑裂孔闭合,内界膜填塞组8眼黄斑裂孔闭合,2个组间黄斑裂孔闭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个组患者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间BCVA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_(时间)=4.420,P<0.05);术后不同时间点BCVA均优于术前值,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个组间BCVA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_(组别)=0.183,P>0.05)。人羊膜填塞组和内界膜填塞组分别有2眼和4眼出现术后一过性高眼压,给予降眼压治疗1周后均恢复正常。结论PPV联合人羊膜填塞术及内界膜填塞术治疗高度近视MHRD均安全有效,且人羊膜填塞术在伴随复杂的眼底情况时也能保持良好的视网膜解剖学复位及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切割术 高度近视 黄斑裂孔 羊膜填塞 内界膜翻转填塞
下载PDF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填塞联合硅油填充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伴视网膜脱离的效果评价
5
作者 卢国静 杜磊 +1 位作者 曾思雨 邢怡桥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38-646,共9页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膜填塞联合硅油填充在高度近视黄斑裂孔(HMMH)伴视网膜脱离(RD)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纳入2021年9月至2023年4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科中心检查确诊的HMMH伴RD患者52例52眼,采用随机...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膜填塞联合硅油填充在高度近视黄斑裂孔(HMMH)伴视网膜脱离(RD)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纳入2021年9月至2023年4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科中心检查确诊的HMMH伴RD患者52例52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个组,均行23G标准三通道平坦部玻璃体切割术。其中内界膜(ILM)剥除组18例18眼,术中剥除ILM;ILM填塞组16例16眼,术中将翻转的ILM填塞裂孔;PRF填塞组18例18眼,使用PRF填塞裂孔。于术前和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行眼压、最佳矫正视力(BCVA)测量,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测量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于术前和术后6个月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测量浅层视网膜血流密度(SVD)和深层视网膜血流密度(DVD);以术后6个月为疗效判定点,对比3个组裂孔闭合率、视网膜复位率。结果术后6个月,ILM剥除组、ILM填塞组、PRF填塞组的裂孔闭合率分别为83.3%(15/18)、87.5%(14/16)和94.4%(17/18),各组间裂孔闭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拟合χ^(2)=1.180,P>0.05);各组视网膜全部复位。ILM剥除组、ILM填塞组、PRF填塞组术后BCVA均较术前提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PRF填塞组CMT较ILM剥除组和ILM填塞组厚,各组术后各时间点CMT较术前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术后6个月SVD和DVD均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和随访期间各组均未见眼内炎、玻璃体积血等严重并发症。ILM填塞组观察到4眼Müller细胞过度增殖,ILM剥除组和ILM填塞组未见Müller细胞过度增殖。结论PRF填塞联合硅油填充可促进HMMH伴RD患者的裂孔愈合和视网膜复位,改善视力和血流密度,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裂孔 视网膜脱离 高度近视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 内界膜 Müller细胞
下载PDF
保留视网膜下液的内界膜瓣填塞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孔视网膜脱离
6
作者 曾爱萍 刘欣 +1 位作者 纪蒙蒙 杜雅丽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01-506,共6页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PPV)联合保留视网膜下液(SRF)的内界膜(ILM)瓣填塞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孔视网膜脱离(MHRD)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纳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眼科2020年8月至2023年6月的30例高度近视MHRD(32眼),伴...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PPV)联合保留视网膜下液(SRF)的内界膜(ILM)瓣填塞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孔视网膜脱离(MHRD)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纳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眼科2020年8月至2023年6月的30例高度近视MHRD(32眼),伴后巩膜葡萄肿及脉络膜视网膜萎缩,眼轴长度为(30.32±1.71)mm。均接受PPV,保留SRF,黄斑孔(MH)鼻上起瓣(借助视盘的力量,固定脱离的视网膜),制作MH边缘带蒂的ILM瓣,反转填塞MH,手术结束时采用硅油填充,观察SRF吸收、视网膜再附着、MH闭合及视力变化。结果术后1周内OCT检查,25眼MH闭合SRF吸收,6眼MH闭合残留SRF,1眼MH未愈合。随访期间,7眼残留的SRF吸收时间分别为术后1年内5例,18月和21月各1例。32眼一次硅油取出后视网膜再附着,视网膜复位率为100%。MHⅠ型闭合者90.62%(29/32),其中U形闭合22眼、V形闭合5眼、W形转变为U形瘢痕闭合2眼;MHⅡ型(W形)闭合者9.38%(3/32)。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有改善,从术前(1.90±0.34)[最小分辨角的对数(logMAR)]提高到(1.14±0.37)(log MA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11,P<0.01)。结论在残留SRF的情况下,使用ILM瓣反转填塞技术成功关闭了MH。PPV联合保留SRF、ILM瓣填塞和硅油填充,为长眼轴伴后巩膜葡萄肿的高度近视MHRD提供了一种首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黄斑视网膜脱离 内界膜 视网膜下液 玻璃体切除术
下载PDF
PPV联合内界膜翻转填塞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被引量:1
7
作者 朱文魁 李文帅 徐培珊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40-643,共4页
目的:探究玻璃体切除(PPV)联合内界膜翻转填塞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MHRD)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选取2017-10/2021-10本院收治的高度近视MHRD患者63例64眼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34例35眼,接... 目的:探究玻璃体切除(PPV)联合内界膜翻转填塞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MHRD)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选取2017-10/2021-10本院收治的高度近视MHRD患者63例64眼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34例35眼,接受PPV联合内界膜翻转填塞术治疗)和B组(29例29眼,接受PPV联合内界膜剥除术治疗)。术后随访6mo,比较两组患者的裂孔闭合率、视网膜脱离复位率;术前,术后1wk,1、3、6mo时最佳矫正视力(BCVA);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6mo内,A组的裂孔闭合率明显高于B组(P<0.05);两组患者的视网膜脱离复位率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随着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的BCVA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前,术后1wk,1、3、6mo时,两组患者的BCVA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两组患者均出现一定并发症,但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PPV联合内界膜翻转填塞术治疗高度近视MHRD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BCVA,提高裂孔闭合率,且不会影响患者眼压,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切除(PPV) 内界膜翻转填塞 疗效
下载PDF
玻璃体切除联合黄斑内界膜翻转填塞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
8
作者 欧丽萍 《吉林医学》 CAS 2023年第8期2182-2184,共3页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术联合黄斑内界膜倒置填塞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1年10月收治的高度近视合并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患者64例(68眼)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玻璃体切除术并结合黄斑内侧界膜。逆...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术联合黄斑内界膜倒置填塞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1年10月收治的高度近视合并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患者64例(68眼)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玻璃体切除术并结合黄斑内侧界膜。逆转填塞后,所有患者均表现出视力改善、眼压变化、术后黄斑裂孔愈合、视网膜脱离复位等。结果:所有患者均行玻璃体切除术联合黄斑内限制膜倒置填塞术,但术后平均BCVA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6眼。患者出现高血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黄斑裂孔闭合55眼,黄斑裂孔未覆盖13眼,黄斑裂孔闭合频率80.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网膜脱离术后无再植入或视网膜脱离眼科手术。视网膜脱离的再附着率(98.53%)在单眼再附着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改良内界膜翻转治疗黄斑裂孔,对黄斑裂孔闭合及视网膜脱离复贴,提高患者视力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切割术 内界膜翻转术
下载PDF
23G和20G玻璃体切割联合ILMP对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患者的影响
9
作者 姜娜 史伟 尹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6期59-62,共4页
研究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河北省邯郸市眼科医院眼底病二科患者60例,经诊断均为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起止时间为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两组各30例均采用玻璃体切割术联合ILMP治疗,其中对照组和... 研究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河北省邯郸市眼科医院眼底病二科患者60例,经诊断均为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起止时间为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两组各30例均采用玻璃体切割术联合ILMP治疗,其中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20G、23G玻璃体切割相关配套设备。结果 23G玻璃体切割术联合ILMP治疗下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3G玻璃体切割术联合ILMP治疗下患者手术时间、黄斑区最小视网膜厚度、黄斑区最大视网膜厚度分别为28.43±4.75(min)、128.40±18.73(μm)、265.47±20.85(μm),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患者最小分辨角对数视力(BCVA)为1.08±0.14(LogMAR),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患者治疗后最小分辨角对数视力(BCVA)低于治疗前,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完全闭合、裸露性闭合、未闭合指标分别为80.00%、13.33%、6.67%,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位、未复位指标分别为96.67%、3.33%,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FQ-25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低眼压、术后高眼压总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微创23G玻璃体切割术联合ILMP治疗更具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切割 内界膜剥除 并发症
下载PDF
高度近视眼伴后巩膜葡萄肿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胡建斌 余雨枫 +1 位作者 雷春涛 陈辉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85-86,共2页
目的:研究高度近视眼伴后巩膜葡萄肿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同手术方式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05/2008-05诊断治疗的高度近视眼伴后巩膜葡萄肿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91眼,分析视网膜复位情况及最佳矫正视力。结... 目的:研究高度近视眼伴后巩膜葡萄肿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同手术方式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05/2008-05诊断治疗的高度近视眼伴后巩膜葡萄肿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91眼,分析视网膜复位情况及最佳矫正视力。结果:在这些视网膜脱离的治疗中,有6种手术方式:单纯黄斑区巩膜外垫压12眼,5眼(42%)首次术后视网膜回贴;单纯玻璃体腔气体充填15眼,6眼(40%)首次术后视网膜回贴;平坦部玻璃体切除联合球内气体充填20眼,14眼(70%)首次术后视网膜回贴;平坦部玻璃体切除、视网膜前膜剥离联合球内气体充填16眼,11眼(69%)首次术后视网膜回贴;巩膜环扎、玻璃体切除、视网膜前膜剥离联合球内气体充填25眼,18眼(72%)首次术后视网膜回贴;巩膜环扎、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13眼,10眼(77%)首次术后视网膜回贴。64眼(70%)首次手术治疗后视网膜回贴,85眼(93%)视网膜回贴。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球内惰性气体或硅油填充是治疗高度近视眼伴后巩膜葡萄肿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最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巩膜葡萄肿黄斑裂孔性 视网膜脱离
下载PDF
玻璃体切割联合黄斑加固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被引量:10
11
作者 万文萃 刘宇莹 +3 位作者 杨果果 庞雪娜 尹向可 金学民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48-750,共3页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割联合黄斑加固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后视网膜的解剖复位率和黄斑裂孔的闭合率。方法收集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手术的高度近视合并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患者64例(64眼),根据手术方...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割联合黄斑加固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后视网膜的解剖复位率和黄斑裂孔的闭合率。方法收集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手术的高度近视合并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患者64例(64眼),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成2组:一组行单纯玻璃体切割术为单纯玻切组,另一组行玻璃体切割联合黄斑加固术为联合手术组,观察两组视力及视网膜解剖复位率和黄斑裂孔闭合率。结果 64例64眼中,单纯玻切组36例,术前视力平均为0.90 log MAR,术后平均为0.41 log MAR;联合手术组28例,术前视力平均为0.89 log MAR,术后平均为0.62 log MAR;两组术前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两组患者术后视网膜复位均率为100%;联合手术组的黄斑裂孔闭合率较高,为92.9%,单纯玻切组为4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结论在高度近视合并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患者中,联合行黄斑加固术较单纯玻璃体切割术患者的黄斑裂孔闭合率要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加固术 高度近视 黄斑裂孔 视网膜脱离
下载PDF
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手术56例 被引量:4
12
作者 肖云 高晓唯 +1 位作者 蔡雪虹 赵勇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121-122,共2页
目的:评价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56例,行玻璃体切除。PVRC1者10眼,C2者14眼,C3者32眼,伴周边部裂孔7眼,白孔11眼。手术中彻底清除玻璃体后皮质,或人工玻璃体后脱离剥... 目的:评价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56例,行玻璃体切除。PVRC1者10眼,C2者14眼,C3者32眼,伴周边部裂孔7眼,白孔11眼。手术中彻底清除玻璃体后皮质,或人工玻璃体后脱离剥膜,气液交换使视网膜复位,眼内填充200mL/LC3F845眼,白孔者眼内硅油填充。并发周边部裂孔病例后行巩膜外环扎裂孔冷凝。术后给予抗炎降眼压处理。气泡变小裂孔愈合不佳,裂孔周围氪黄激光封闭或再次补充气体。注气者俯卧位14d以上。所有患者随访3~12mo。结果:黄斑裂孔闭合、视网膜复位53例,周边裂孔闭合7例。术后视力提高46眼(82.1%),黄斑裂孔术后视力无变化10眼。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填充C3F8或硅油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高度近视 玻璃体手术 眼内 C3F8 视网膜复位 术后视力 结论 补充 目的
下载PDF
剥离内界膜的玻璃体切除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晓 金中秋 +1 位作者 洪玲 陈云辉 《眼科新进展》 CAS 2006年第9期694-695,共2页
目的 评价剥离内界膜的玻璃体切除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6例(16眼)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行常规经平坦部玻璃体切除、气-液交换、裂孔区注射透明质酸钠、吲哚菁绿染色、液-气交换、... 目的 评价剥离内界膜的玻璃体切除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6例(16眼)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行常规经平坦部玻璃体切除、气-液交换、裂孔区注射透明质酸钠、吲哚菁绿染色、液-气交换、内界膜剥离、再次气-液交换、14%C3F8填充玻璃体腔,术后保持头低位,随访1~6个月。结果 16眼中,13眼黄斑裂孔愈合,视网膜复位,3眼裂孔未闭,其中1眼复发视网膜脱离;术后视力提高14眼,不变1眼,下降1眼。结论 剥离内界膜的玻璃体切除术能有效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并能促进黄斑裂孔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界膜剥离 高度近视 黄斑裂孔 视网膜脱离
下载PDF
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治疗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大川 吴航 +2 位作者 杨惠青 蒋惠中 戴惟葭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161-162,共2页
目的:探讨玻璃体手术治疗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引起的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03/2007-02的1组病例31例(32眼)。纳入标准为屈光不正≥-6.00D,黄斑下视网膜脉络膜萎缩的白色黄斑裂孔引起的原发性视网膜脱离,经过玻璃体手术... 目的:探讨玻璃体手术治疗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引起的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03/2007-02的1组病例31例(32眼)。纳入标准为屈光不正≥-6.00D,黄斑下视网膜脉络膜萎缩的白色黄斑裂孔引起的原发性视网膜脱离,经过玻璃体手术联合硅油填充术治疗的病例,随访时间≥6mo。结果:随访时间6~12(平均8.4)mo。所有病例均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自体浓缩血小板封黄斑裂孔。8眼进行了内界膜剥除。术后最终视网膜复位29眼(91%),未复位3眼;术后视力提高22眼(69%),不变7眼(22%),下降3眼(9%)。结论:玻璃体切除术,自体浓缩血小板封孔是治疗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 黄斑裂孔 高度近视 玻璃体切除术
下载PDF
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填塞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被引量:19
15
作者 徐武平 徐学东 孙驰平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57-860,共4页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填塞手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对2015年5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填塞手术治疗的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18例18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采用...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填塞手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对2015年5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填塞手术治疗的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18例18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采用23G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填塞的手术方式,术中根据患者晶状体混浊情况,必要时联合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手术。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术眼的最佳矫正视力、黄斑孔闭合、视网膜复位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7眼(94.44%)一次手术后视网膜复位,1眼经再次手术后仍存在局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未进行再次手术治疗。OCT随访显示,黄斑裂孔Ⅰ类U形愈合3眼(16.67%),Ⅰ类V形愈合9眼(50.00%),Ⅱ类W形愈合5眼(27.78%),未愈合1眼(5.56%)。所有患者手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均较术前有不同程度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眼发生一过性眼压升高,1眼术后出现前房房水闪辉,1眼因患者术后俯卧位置不当出现人工晶状体瞳孔区夹持,经治疗后均恢复正常;2眼术后出现晶状体后囊羽毛状混浊。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填塞手术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方法,能够有效促进黄斑裂孔的愈合以及视网膜的复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割 内界膜填塞 高度近视 黄斑裂孔 视网膜脱离
下载PDF
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填塞手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被引量:8
16
作者 沈轶 姚进 蒋沁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78-381,共4页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填塞手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接受治疗的45例(47眼)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采用...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填塞手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接受治疗的45例(47眼)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采用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其中24眼行自体内界膜剥除并填塞手术(填塞组);23眼单纯内界膜剥除术(未填塞组)。术后随访6~12个月,观察手术前后视力、眼压、眼底照相、FFA、黄斑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网膜复位及黄斑裂孔闭合情况。结果:填塞组与未填塞组术前视力分别为(1.63±0.48)LogMAR和(1.65±0.48)LogMAR,术后6~12个月时患者的视力分别为(1.00±0.12)LogMAR和(1.04±0.07)LogMAR,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填塞组黄斑裂孔闭合率为91.6%(22/24),未填塞组黄斑裂孔闭合率为65.2%(15/2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填塞组网膜均复位,无视网膜脱落复发,未填塞组视网膜脱落复发率为8.6%(2/23)。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填塞手术,从解剖上封闭黄斑裂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高度近视合并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界膜 填塞 黄斑裂孔 视网膜脱离 高度近视
下载PDF
内界膜翻转填塞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初步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孙光丽 徐向忠 +1 位作者 沈轶 姚进 《临床眼科杂志》 2017年第3期231-234,共4页
目的观察内界膜翻转填塞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的初步疗效。方法接受23G微创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的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的患者37例(38只眼)纳入研究。其中,成功施行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及内界膜翻转填塞16只... 目的观察内界膜翻转填塞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的初步疗效。方法接受23G微创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的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的患者37例(38只眼)纳入研究。其中,成功施行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及内界膜翻转填塞16只眼(内界膜填塞组),其余21例(22只眼)行常规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手术(内界膜剥除组)。两组患者均行硅油填充。手术后随访时间3~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4个月。对比分析两组患眼黄斑裂孔闭合率、最佳矫正视力(Log MAR视力)、视网膜复位情况。结果内界膜剥除组,术后3个月视网膜复位者20只眼占90.91%,黄斑裂孔闭合者7只眼占31.82%。内界膜填塞组,术后3个月视网膜复位者16只眼占100%,黄斑裂孔闭合者16只眼占100%;内界膜剥除组术眼Log MAR视力由术前的1.95±0.44增加到术后的1.57±0.46,内界膜填塞组由术前的1.98±0.39增加到术后的1.48±0.33。两组术后视网膜复位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6,P<0.05)。两组裂孔闭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1,P<0.05)。内界膜剥除组及内界膜填塞组手术后Log MAR视力均较手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2、4.43,P<0.05)。两组手术后Log MAR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7,P>0.05)。结论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行内界膜反转填塞手术较单纯内界膜剥除,黄斑裂孔闭合率及视网膜复位率均高,但术后两组视力恢复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除 高度近视 视网膜脱离 黄斑裂孔
下载PDF
重硅油填充治疗老年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4
18
作者 万小波 梁勇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2697-2699,共3页
目的观察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老年患者行玻璃体切除重硅油填充术的临床疗效。方法老年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50眼,屈光度均大于-6.00 D,平均-9.00 D,予睫状体平坦部三切口(20G)闭合式玻璃体切除术并填充重硅油... 目的观察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老年患者行玻璃体切除重硅油填充术的临床疗效。方法老年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50眼,屈光度均大于-6.00 D,平均-9.00 D,予睫状体平坦部三切口(20G)闭合式玻璃体切除术并填充重硅油,观察术眼术后的视网膜复位情况、黄斑裂孔封闭与否、视力变化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49眼(98%)视网膜复位,49眼(98%)黄斑裂孔封闭,47眼(94%)一次性手术达痊愈;治愈47眼中有43眼视力较手术前不同程度提高。观察术后并发症主要为部分患眼有高眼压、晶状体混浊、硅油乳化及硅油进入前房等情况出现。结论高龄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采用玻璃体切除联合重硅油填充术,疗效好,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硅油 高度近视 黄斑裂孔 视网膜脱离
下载PDF
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手术方法的选择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泓 王方 黄璐璐 《临床眼科杂志》 2003年第1期9-10,共2页
目的 分析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行玻璃体切除伴或不伴环扎术的疗效。方法 连续性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111例 ( 111只眼 ) ,均为单纯黄斑孔 ,行玻璃体切除术及气液交换术 ,术后随访 1~ 6月。对比分析环扎及... 目的 分析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行玻璃体切除伴或不伴环扎术的疗效。方法 连续性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111例 ( 111只眼 ) ,均为单纯黄斑孔 ,行玻璃体切除术及气液交换术 ,术后随访 1~ 6月。对比分析环扎及无环扎组的 1次手术复位率及视力变化。结果  111只眼中 ,环扎组 90只眼 ,1次手术治愈率 70 % ;不环扎组 2 1只眼 ,1次手术治愈率 90 .4%。两组 1次手术治愈率的差别有显著意义 ( P <0 .0 5 )。两组术后视力提高差别无显著意义。结论 对于近视度数高、眼轴长、又无严重赤道部病变的病例行玻璃体切除术无需同时行环扎术 ,不仅可避免环扎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且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手术方法 玻璃体切除术 环扎术 治疗
下载PDF
硅油填充在病理性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术后的1年观察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艳 陶明 张文芳 《临床眼科杂志》 2015年第1期34-35,共2页
目的通过对病理性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MHRD)的患者进行玻璃体切除术后填充硅油,主要观察和探讨此类疾病玻璃体手术填充硅油后视网膜的首次复位率和手术并发症,为此类手术后玻璃体腔填充材料提供临床指导依据。方法观察玻璃... 目的通过对病理性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MHRD)的患者进行玻璃体切除术后填充硅油,主要观察和探讨此类疾病玻璃体手术填充硅油后视网膜的首次复位率和手术并发症,为此类手术后玻璃体腔填充材料提供临床指导依据。方法观察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填充硅油的病理性高度近视MHRD患者,对手术后1周及1、3、6、12个月,视网膜复位率和眼压进行研究,观察患者视网膜复位及眼压的情况,得出个体化的填充方式。结果初次手术后,视网膜复位率为88.0%,半年后硅油取出,视网膜总复位率为75.0%;高眼压的发生在1周内最多,多数药物控制良好。结论病理性高度近视MHRD患者玻璃体手术联合硅油填充视网膜复位率较高,高眼压的发生较常见,但药物控制良好,无其它严重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性高度近视 黄斑裂孔 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切割术 硅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