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5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联用技术的荆莲核消方化学成分分析
1
作者 李欣 李念 +7 位作者 胡健楠 顾晶业 段瑶 郭亦男 朴东 刘子婷 皮子凤 越皓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12-727,共16页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E),结合UNIFI软件对荆莲核消方(JLHXF)进行化学成分解析。使用Supelco Ascentis?Express C18色谱柱(3.0 mm×50 mm,2.7μm)在乙腈(A)-0.1%甲酸水溶液(B)的流动相体系...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E),结合UNIFI软件对荆莲核消方(JLHXF)进行化学成分解析。使用Supelco Ascentis?Express C18色谱柱(3.0 mm×50 mm,2.7μm)在乙腈(A)-0.1%甲酸水溶液(B)的流动相体系下进行梯度洗脱;利用电喷雾离子源(ESI)在正、负离子模式下进行扫描,借助UNIFI软件及相关文献对成分进行分析鉴定。通过UPLC-Q-TOF-MSE技术在正、负离子模式下采集复方的质谱数据,通过化合物的精确相对分子质量和串联质谱数据采用UNIFI软件辅助解析,结合对照品质谱信息及相关文献,共鉴定和推断出187个化学成分,其中黄酮类化合物77个、有机酸类化合物41个、萜类化合物26个、苯丙素类化合物24个、苯酞类化合物12个以及其他类化合物7个。UPLC-Q-TOF-MSE技术可快速鉴定出荆莲核消方中的化学成分,准确性较高,为该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了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莲核消方 高效液相-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联用技术 化学成分 UNIFI软件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测定葡萄中的两种甜味剂 被引量:1
2
作者 曹佳 陈旭晋 +1 位作者 周锋杰 陆宇阳 《现代食品》 2024年第1期177-180,共4页
建立一种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对葡萄样品中的甜蜜素(环己基氨基磺酸钠)和纽甜等甜味剂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检测的方法。样品经提取后上机,采用多反应监测模式,负离子扫描。在1~50ng·mL^(-1)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建立一种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对葡萄样品中的甜蜜素(环己基氨基磺酸钠)和纽甜等甜味剂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检测的方法。样品经提取后上机,采用多反应监测模式,负离子扫描。在1~50ng·mL^(-1)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标回收率为87.6%~96.8%,相对标准偏差≤5.8%。该方法具有前处理方便快捷、检测效率高、抗干扰能力强、准确度高、重复性好等特点,可作为新鲜葡萄样品中部分甜味剂的检测方法,也可为检测其他固体样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蜜素 纽甜 葡萄 高效液相-三重四极杆质联用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法测定无糖糕点中9种甜味剂
3
作者 孙群 刘川 +4 位作者 郭添荣 廖梅 蒋云露 宫亚君 宋娟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169-2178,共10页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法(UPLC-ESI-MS/MS)快速测定网购无糖糕点中阿力甜、甜菊糖苷、甘草酸铵、甜蜜素、糖精钠、安赛蜜、阿斯巴甜、纽甜、三氯蔗糖的检测方法。样品采用75%甲醇水溶液提取,正己烷脱脂,HLB固相小柱净化,...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法(UPLC-ESI-MS/MS)快速测定网购无糖糕点中阿力甜、甜菊糖苷、甘草酸铵、甜蜜素、糖精钠、安赛蜜、阿斯巴甜、纽甜、三氯蔗糖的检测方法。样品采用75%甲醇水溶液提取,正己烷脱脂,HLB固相小柱净化,经C_(18)柱(3.0mm×100mm,1.7μm)分离后,在多反应监测模式下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9种甜味剂在相应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8,检出限为0.003mg·kg~0.03mg·kg^(-1),方法回收率为78.7%~105.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6)为2.1%~10.3%。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实用性强,可用于无糖糕点中9种甜味剂的快速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电喷雾串联质 无糖糕点 甜味剂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同时测定旋覆代赭汤中15种成分含量
4
作者 高乐 王相 +3 位作者 麻景梅 张泽昭 王鑫国 牛丽颖 《中国药物警戒》 2023年第9期987-991,1006,共6页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旋覆代赭汤中15种成分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UPLC-MS/MS)方法。方法 采用Shim-pack GIST C18(2.1 mm×100 mm,2.0μm)色谱柱,流动相用乙腈-0.1%甲酸,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1),柱温35℃。采用ES...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旋覆代赭汤中15种成分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UPLC-MS/MS)方法。方法 采用Shim-pack GIST C18(2.1 mm×100 mm,2.0μm)色谱柱,流动相用乙腈-0.1%甲酸,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1),柱温35℃。采用ESI源,以MRM负离子模式检测。结果 甘草苷、甘草酸、甘草素、异甘草素、异甘草苷、芹糖异甘草苷、新甘草苷、绿原酸、隐绿原酸、阿魏酸、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e和6-姜辣素在各自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0.998 6),平均回收率在97.0%~103.1%,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均符合要求。结论 建立的方法简单、准确性好,可为旋覆代赭汤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联用 旋覆代赭汤 黄酮类 有机酸类 皂苷类 含量测定
下载PDF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的过敏煎、加味过敏煎大鼠血清差异代谢物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韦唯 谭冰燕 +2 位作者 朱禹 万李 吴贤波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686-691,共6页
目的基于非靶代谢组学研究过敏煎、加味过敏煎中药复方灌胃给药后大鼠血清中两复方的主要差异代谢物,为进一步研究加味过敏煎缓解瘙痒机制提供基础。方法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通过对过敏煎含药血清、加味过敏煎含药血清进... 目的基于非靶代谢组学研究过敏煎、加味过敏煎中药复方灌胃给药后大鼠血清中两复方的主要差异代谢物,为进一步研究加味过敏煎缓解瘙痒机制提供基础。方法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通过对过敏煎含药血清、加味过敏煎含药血清进行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模式识别,并根据差异倍数>1.2或<0.83,变量投影重要度>1且P<0.05为筛选标准,筛选出差异代谢物;利用MetaboAnalyst 5.0对差异物进行通路分析及富集分析。结果共筛出173个差异代谢物;通路分析得出2条相关通路: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的生物合成通路及维生素B6代谢通路;富集到2个差异代谢物:酪氨酸和吡哆醇。结论过敏煎、加味过敏煎含药血清最主要的血清差异代谢物可能为酪氨酸及吡哆醇,加味过敏煎的瘙痒治疗优势,可能跟酪氨酸、吡哆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煎 加味过敏煎 高效液相-联用 代谢产物 代谢组学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串联质谱联用法检测茶叶中阿维菌素类药物残留 被引量:35
6
作者 杨方 杨守深 +4 位作者 林永辉 郑丹萍 卢声宇 黄志强 张莹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3-157,共5页
建立了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串联质谱同时检测茶叶中爱比菌素、甲胺基阿维菌素、乙酰胺基阿维菌素、伊维菌素、多拉菌素、莫西丁克残留的方法。试样经饱和氯化钠溶液浸润后,用乙腈提取,C18固相萃取小柱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电... 建立了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串联质谱同时检测茶叶中爱比菌素、甲胺基阿维菌素、乙酰胺基阿维菌素、伊维菌素、多拉菌素、莫西丁克残留的方法。试样经饱和氯化钠溶液浸润后,用乙腈提取,C18固相萃取小柱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法(UPLC/ESI-MS/MS)测定。对流动相、监测离子、校正曲线等进行了优化和探讨。6种分析物在2.0~5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2 0。莫西丁克在5,10,20μg/kg,其余分析物在2,5,10μg/kg加标水平的平均回收率为61.7%~85.4%,相对标准偏差为9.37%~17.19%。该方法可靠、稳定,可满足茶叶中阿维菌素类药物残留检测与确证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联用 阿维菌素类药物残留 茶叶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联用法分析罗汉果皂甙 被引量:8
7
作者 戚向阳 张俐勤 +2 位作者 单夏锋 陈维军 宋云飞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2096-2101,共6页
【目的】建立罗汉果皂甙的HPLC/ESI/MS2定性分析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联用法对罗汉果皂甙提取物进行分离分析。【结果】根据主要色谱峰的质谱特征,初步鉴定出罗汉果皂甙提取物中主要的皂甙成分为11-氧-罗汉果皂甙V... 【目的】建立罗汉果皂甙的HPLC/ESI/MS2定性分析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联用法对罗汉果皂甙提取物进行分离分析。【结果】根据主要色谱峰的质谱特征,初步鉴定出罗汉果皂甙提取物中主要的皂甙成分为11-氧-罗汉果皂甙V(11-oxo-mogroside-V)、罗汉果皂甙V(mogroside-V)、罗汉果皂甙IV(mogroside-IV)、罗汉果皂甙VI(mogroside-VI)和赛门甙I(siamenoside-I)。【结论】对于罗汉果皂甙的分离及定性分析,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HPLC/ESI/MS2)联用分析法是一种方便快捷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汉果(Siratia grosvenori) 罗汉果皂甙 高效液相 电喷雾质联用 电喷雾质 罗汉果 联用 皂甙 定性分析方法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串联质谱法测定农产品中的井冈霉素
8
作者 肖桂英 池连学 +4 位作者 于璐莹 李帅 王丹 孙燕华 张禧庆 《分析仪器》 CAS 2023年第4期43-48,共6页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串联质谱技术测定农产品中井冈霉素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用甲醇-10 mM乙酸铵水溶液(7/3,v/v,pH5.5)提取,经硅藻土结合混合型阳离子交换柱(mixed cation exchange column,PCX)净化,采用亲水作用色谱(hydr...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串联质谱技术测定农产品中井冈霉素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用甲醇-10 mM乙酸铵水溶液(7/3,v/v,pH5.5)提取,经硅藻土结合混合型阳离子交换柱(mixed cation exchange column,PCX)净化,采用亲水作用色谱(hydrophilic interaction chromatography,HILIC)梯度洗脱分离,电喷雾电离源(electrospray ionization,ESI),多反应监测(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MRM)扫描。井冈霉素在1~40μg/L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5),方法定量限10μg/kg,在1倍、2和10倍定量限3个浓度添加水平下,果蔬类添加回收率在85.06%~94.73%之间,重复性精密度在4.80%~5.92%之间;粮谷类添加回收率在79.26%~89.12%之间,重复性精密度在4.88%~6.01%之间。该方法灵敏度高、准确度高、重现性好,适用于果蔬、粮谷等多种农产品井冈霉素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电喷雾电离串联质 井冈霉素 农产品 硅藻土 混合型阳离子交换柱(PCX) 亲水作用(HILIC)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和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联用法鉴定辛硫磷在鲫鱼肝微粒体中代谢产物及途径 被引量:5
9
作者 刘荣飞 刘幸 +5 位作者 刘晓宇 范雯婷 赵冬冬 石旺荣 朱雨田 李宏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93-898,共6页
采用差速离心法制备鲫鱼肝微粒体,选择已经建立的肝微粒体系统进行体外孵育,研究有机磷杀虫剂辛硫磷在鲫鱼肝微粒体中的代谢。产物经乙酸乙酯萃取2次,取出有机相于40℃下旋转蒸发至近干,加1 mL甲醇,经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离测定,液相色... 采用差速离心法制备鲫鱼肝微粒体,选择已经建立的肝微粒体系统进行体外孵育,研究有机磷杀虫剂辛硫磷在鲫鱼肝微粒体中的代谢。产物经乙酸乙酯萃取2次,取出有机相于40℃下旋转蒸发至近干,加1 mL甲醇,经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离测定,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联用(LC-ESI/MS)鉴定其分子结构,发现了3种代谢产物(M1:二乙基硫代磷酸;M2:四乙基二硫代焦磷酸;M3:辛氧磷),据此推断辛硫磷在鲫鱼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酶系)的作用下进行了脱硫氧化、水解反应。从而可推断辛硫磷在鲫鱼肝微粒体中的代谢途径和代谢特点,为进一步研究其体内代谢和代谢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硫磷 鲫鱼 肝微粒体 体外代谢 液相-电喷雾质联用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联用分析兰索拉唑及其副产物 被引量:5
10
作者 曹书霞 郭艳春 +3 位作者 廖新成 郭彦春 阮伯仰 赵玉芬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1-44,共4页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质谱(HPLC-ESIMS)联用技术分析了兰索拉唑产品纯度,并对兰索拉唑生产中产生的副产物进行了结构鉴定。HPLC条件:C18色谱柱(2.1 mm×150 mm),流动相为甲醇-水-三乙胺-磷酸(体积比700∶550∶5∶1.5),用...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质谱(HPLC-ESIMS)联用技术分析了兰索拉唑产品纯度,并对兰索拉唑生产中产生的副产物进行了结构鉴定。HPLC条件:C18色谱柱(2.1 mm×150 mm),流动相为甲醇-水-三乙胺-磷酸(体积比700∶550∶5∶1.5),用磷酸调pH=7.0±0.1,检测波长284 nm。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选择性好,灵敏度高,不需要标准对照品,操作简便。HPLC-MS以及多级质谱鉴定出兰索拉唑试样中的副产物及杂质分别为过氧化产物及未氧化的合成前体。本研究建立了评价兰索拉唑质量的分析检测方法,为优化兰索拉唑工艺,提高产品质量提供了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电喷雾质联用 兰索拉唑 副产物 结构鉴定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联用法检测大豆异黄酮和皂苷 被引量:14
11
作者 董淮海 陶冠军 +2 位作者 王林祥 秦日方 谷文英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15-419,共5页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 电喷雾质谱联用法 ,直接对大豆胚芽的 70 %乙醇室温提取液进行检测 .根据各色谱峰的质谱特征 ,在室温提取液中鉴定出 9种异黄酮 ,7种A组皂苷 ,4种B组皂苷和2种E组皂苷 .结果证明对于复杂天然产物的定性定量分析 ,高效...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 电喷雾质谱联用法 ,直接对大豆胚芽的 70 %乙醇室温提取液进行检测 .根据各色谱峰的质谱特征 ,在室温提取液中鉴定出 9种异黄酮 ,7种A组皂苷 ,4种B组皂苷和2种E组皂苷 .结果证明对于复杂天然产物的定性定量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 电喷雾质谱 (HPLC/ESI MS)联用分析法是一种方便快捷有效的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电喷雾质联用 检测 大豆异黄酮 皂苷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谷物中增效醚的研究
12
作者 刘萍 夏辉 +2 位作者 高璐 赵荔 姬玲霞 《粮食与食品工业》 2023年第2期62-64,共3页
本试验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谷物中增效醚的方法。研究了色谱/质谱条件、提取溶剂及净化方法等对增效醚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线性范围1~200 ng/mL,线性相关系数为0.998,检出限为10μg/kg,平均加标回收率68.2%... 本试验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谷物中增效醚的方法。研究了色谱/质谱条件、提取溶剂及净化方法等对增效醚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线性范围1~200 ng/mL,线性相关系数为0.998,检出限为10μg/kg,平均加标回收率68.2%~106.7%,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联用 增效醚 谷物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止嗽化痰丸中马兜铃酸Ⅰ和马兜铃酸Ⅱ的含量 被引量:1
13
作者 毕武 梁晟 +4 位作者 孙辉 丁野 李文莉 刘静 戴忠 《中兽医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21-25,共5页
建立止嗽化痰丸中马兜铃酸Ⅰ和马兜铃酸Ⅱ的含量测定方法,了解市售制剂中马兜铃酸Ⅰ和马兜铃酸Ⅱ的含量状况,为保障用药安全提供参考。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和多反应监测模式,对17批次止嗽化... 建立止嗽化痰丸中马兜铃酸Ⅰ和马兜铃酸Ⅱ的含量测定方法,了解市售制剂中马兜铃酸Ⅰ和马兜铃酸Ⅱ的含量状况,为保障用药安全提供参考。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和多反应监测模式,对17批次止嗽化痰丸样品进行测定。结果显示,17批次止嗽化痰丸样品中,7批次样品同时检出马兜铃酸Ⅰ和马兜铃酸Ⅱ,马兜铃酸Ⅰ的含量范围为12.7~16.8μg/g,马兜铃酸Ⅱ的含量范围为1.4~1.8μg/g,其余样品均未检出马兜铃酸Ⅰ和马兜铃酸Ⅱ。研究建立的止嗽化痰丸中马兜铃酸Ⅰ和马兜铃酸Ⅱ的UPLC-MS/MS检测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止嗽化痰丸中马兜铃酸Ⅰ和马兜铃酸Ⅱ的检测分析;同时,检测结果表明,部分止嗽化痰丸中马兜铃酸Ⅰ含量超出4.0μg/g,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亟需建立相应的限量标准,控制该制剂中马兜铃酸Ⅰ的含量,保障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嗽化痰丸 马兜铃酸 液质联用 高效液相-串联质
下载PDF
分散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海龙中11种磺胺类抗菌药物残留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小乔 李坚 +5 位作者 许晓辉 李剑勇 吴福祥 张虹艳 潘秀丽 李赟 《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 CAS 2023年第1期16-22,共7页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UPLC-MS/MS)技术,建立了测定海龙中11种磺胺类抗菌药物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样品经2%甲酸-乙腈超声提取,增强型脂质去除分散固相萃取净化管(EMR-Lipid dSPE)净化,采用Waters ACQUITY BEH C 18色谱柱(...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UPLC-MS/MS)技术,建立了测定海龙中11种磺胺类抗菌药物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样品经2%甲酸-乙腈超声提取,增强型脂质去除分散固相萃取净化管(EMR-Lipid dSPE)净化,采用Waters ACQUITY BEH C 18色谱柱(1.7µm,2.1 mm×100 mm)分离,电喷雾离子源电离,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MRM)检测,以含2 mmol/L乙酸铵-0.1%甲酸的水溶液和含0.1%甲酸的乙腈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外标法定量.11种磺胺类抗菌药物在0~30 ng/mL的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不低于0.9959,检出限(LOD)与定量限(LOQ)分别在0.11~1.30µg/kg和0.37~4.40µg/kg之间,11种磺胺类抗菌药物在质量浓度为20.0、50.0、100.0µg/kg时的三个加标水平的平均回收率为62.5%~118.1%,相对标准偏差为2.1%~9.2%.方法前处理简便、准确性好,可用于海龙中11种磺胺类抗菌药物残留的快速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龙 高效液相-三重四极杆质联用 磺胺类药物 分散固相萃取 残留量
下载PDF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对两株甘草内生菌次生代谢产物化学成分的差异分析
15
作者 叶礼巧 邓毅 +3 位作者 连小龙 张尚龙 马趣环 张楠 《中兽医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1-7,共7页
参照甘草原植物对甘草中两株内生菌JTYB34和JTZB55的化学成分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对甘草内生菌次生代谢产物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差异分析。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技术,根据高分辨质谱提供的精确相对分子质量和碎片离子信息... 参照甘草原植物对甘草中两株内生菌JTYB34和JTZB55的化学成分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对甘草内生菌次生代谢产物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差异分析。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技术,根据高分辨质谱提供的精确相对分子质量和碎片离子信息,结合UPLC-MS/MS检测平台和自建数据库对甘草及甘草内生菌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进一步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筛选甘草内生菌JTYB34、内生菌JTZB55、甘草三者之间的差异成分。结果显示,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技术共鉴定出1199个成分,且甘草内生菌JTYB34、内生菌JTZB55、甘草这三者之间化学成分存在显著差异。以甘草为参照物,大部分黄酮类、酚酸类、脂质类及有机酸类等化合物在JTYB34及JTZB55中含量呈现下降趋势,且化合物种类亦随之减少。聚类分析将甘草聚为Ⅰ类,JTYB34聚为Ⅱ类,其余聚为Ⅲ类;结合PCA、OPLS-DA分析结果,筛选出异甘草素、甘草酸胺、甘草黄酮A、甘草苷、4-羟基甘草查耳酮A等29个具有显著性差异的化合物。甘草内生菌JTYB34、甘草内生菌JTZB55及甘草这三组样品之间两两比较,在化学成分的含量和种类上均存在显著差异,这一发现可为甘草内生菌的药理活性研究提供一定的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内生菌 化学成分 液质联用 高效液相-串联质 物质基础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法测定枳壳中黄酮苷类化合物 被引量:43
16
作者 周大勇 徐青 +2 位作者 薛兴亚 章飞芳 梁鑫淼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U09期31-35,共5页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与电喷雾质谱联用技术研究了枳壳中的黄酮苷类化合物。实验采用反相C18色谱柱,二元线性梯度洗脱,分离并检测了枳壳中的6种黄酮苷类化合物;它们分别是新圣草苷(neoeriocitrin)、异柚皮苷(isonaringin)、柚皮苷(naringin...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与电喷雾质谱联用技术研究了枳壳中的黄酮苷类化合物。实验采用反相C18色谱柱,二元线性梯度洗脱,分离并检测了枳壳中的6种黄酮苷类化合物;它们分别是新圣草苷(neoeriocitrin)、异柚皮苷(isonaringin)、柚皮苷(naringin)、橙皮苷(hesperidin)、新橙皮苷(neohesperidin)和新枸橘苷(neopon-cirin);通过与电喷雾质谱联用获得了这6种黄酮苷的准分子离子峰(M+H+)及分子加钠峰(M+Na+),利用质谱的碰撞诱导解离技术获得了碎片裂解信息。通过这此质谱信息并结合文献,对这6种化合物进行了结构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枳壳 黄酮苷类化合物 高效液相-电喷雾质联用 碰撞诱导解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四极杆质谱法检测果汁和葡萄酒中的27种工业染料 被引量:60
17
作者 赵珊 张晶 +1 位作者 杨奕 邵兵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56-362,共7页
建立了以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四极杆质谱(UPLC-MS/MS)检测果汁和葡萄酒中27种工业染料的方法。样品经乙腈振荡提取,在盐析作用下分层,目标化合物转移至乙腈层中。目标化合物在梯度洗脱条件下经C18柱分离后采用多反应监测(MRM)模... 建立了以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四极杆质谱(UPLC-MS/MS)检测果汁和葡萄酒中27种工业染料的方法。样品经乙腈振荡提取,在盐析作用下分层,目标化合物转移至乙腈层中。目标化合物在梯度洗脱条件下经C18柱分离后采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检测。其中24种工业染料使用正离子模式检测,流动相为乙腈和0.1%的甲酸水溶液;其余3种工业染料则采用负离子模式检测,流动相为乙腈和水。结果表明:果汁中27种工业染料的定量限(LOQ)为0.1~50μg/kg,回收率为57.0%~117.7%,相对标准偏差为2.4%~17.7%。葡萄酒中的LOQ为0.2~50μg/kg,回收率为40.8%~109.4%,相对标准偏差为1.6%~17.9%。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实现了不同种类的工业染料的同时提取,适合于软饮料中非法添加工业染料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电喷雾串联四极杆质 工业染料 果汁 葡萄酒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化-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指纹图谱检测毒蕈中4种鹅膏肽类毒素 被引量:41
18
作者 柳洁 丁文婕 +2 位作者 何碧英 罗兰 黄蔷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00-508,共9页
建立了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化-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技术(UPLC-ESI-Q-TOF)的4种鹅膏肽类毒素特征信息的色谱和质谱指纹图谱和分析鉴定方法。样品用含0.1%TFA的甲醇溶液提取后,再用Oasis HLB固相柱净化,洗脱液经UPLC HSS T3... 建立了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化-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技术(UPLC-ESI-Q-TOF)的4种鹅膏肽类毒素特征信息的色谱和质谱指纹图谱和分析鉴定方法。样品用含0.1%TFA的甲醇溶液提取后,再用Oasis HLB固相柱净化,洗脱液经UPLC HSS T3色谱柱分离后,采用ESI-TOF MS和ESI-Q-TOF MS2进行测定;建立了包含毒素准分子离子准确质量数及其同位素特征,以及二级质谱特征子离子信息的指纹图谱;方法定量测定的线性范围在50~1000μg/L,相关系数在0.9974~0.9985之间;4种毒素的检出限均为10μg/L;定量限为50μg/L;加标回收率在68.2%~88.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7.2%~11.8%。对采集的20余种野生菌样品进行分析,有5种样品检测出含有毒素。本方法快速、准确、选择性好、特异性强,适用于突发毒蕈中毒事件样品中α-鹅膏毒肽、β-鹅膏毒肽、二羟鬼笔毒肽、羧基二羟鬼笔毒肽的确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鹅膏毒肽 β-鹅膏毒肽 二羟鬼笔毒肽 羧基二羟鬼笔毒肽 高效液相-电喷雾离子化-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 指纹图 野生菌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法测定红车轴草中异黄酮类化合物 被引量:13
19
作者 马强 张金兰 +2 位作者 周玉新 雷海民 王长海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U09期247-250,共4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与电喷雾质谱联用技术研究了红车轴草中的异黄酮类化合物。实验采用反相C18色谱柱,二元线性梯度洗脱,分离并检测了红车轴草中的14种异黄酮类化合物;通过与电喷雾质谱联用获得了相应化合物的分子量信息,并利用质谱的源...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与电喷雾质谱联用技术研究了红车轴草中的异黄酮类化合物。实验采用反相C18色谱柱,二元线性梯度洗脱,分离并检测了红车轴草中的14种异黄酮类化合物;通过与电喷雾质谱联用获得了相应化合物的分子量信息,并利用质谱的源内碰撞诱导解离技术鉴定这些化合物的可能结构分别为:大豆苷、野靛苷-7-O-β-D-葡萄糖苷、芒柄花苷、德鸢尾素-4′-O-β-D-葡萄糖苷、大豆苷元、印度黄檀苷、樱黄素-4′-O-β-D-葡萄糖苷、染料木素、红车轴草素、芒柄花素、樱黄素、鹰嘴豆芽素A、野靛苷和德鸢尾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车轴草 异黄酮类化合物 高效液相-电喷雾质联用 源内碰撞诱导解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大豆中107种除草剂残留 被引量:35
20
作者 储晓刚 雍炜 +2 位作者 凌云 仇雯荔 姚惠源 《分析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25-329,共5页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四极杆质谱仪(UPLC-ESI-MS-MS),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建立了测定大豆中107种除草剂残留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方法中的除草剂,覆盖了日本"肯定列表"中规定的大部分除草剂。样品分别用乙腈和V...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四极杆质谱仪(UPLC-ESI-MS-MS),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建立了测定大豆中107种除草剂残留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方法中的除草剂,覆盖了日本"肯定列表"中规定的大部分除草剂。样品分别用乙腈和V(乙腈)∶V(50mmol/LHCl)=7∶3混合液各提取一次,合并提取液,并与N-丙基乙二胺(PSA)混合去除色素,然后通过冷冻离心去除脂肪,再经过500mgC18小柱进一步净化,得到样品溶液。使用ACQuityUPLCTMBEHC18反相柱,流动相为0.2%甲酸溶液和乙腈,在梯度条件下分析;目标分析物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进行测定;以保留时间和离子对(母离子和一个碎片离子)信息比较进行定性和定量。该法的定量限为0.1~50μg/kg。添加水平在0.05~2μg/kg范围内,多数除草剂的加标回收率为58%~130%,相对标准偏差为4.3%~23%。本方法简便、有效、灵敏。适合大豆中残留的多种除草剂筛查检测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电喷雾串联质 除草剂 大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