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高温热处理对水曲柳板材尺寸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27
1
作者 涂登云 王明俊 +3 位作者 顾炼百 章昕 潘成锋 崔启鹏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3-116,共4页
分别采用窑式常压和罐式带压过热蒸汽对水曲柳板材进行超高温热处理,研究了两种热处理方式对木材平衡含水率、尺寸稳定性、吸湿滞后及干缩系数的影响,分析了两种热处理方法使木材稳定性提高的原因。结果表明:两种热处理均可降低木材的... 分别采用窑式常压和罐式带压过热蒸汽对水曲柳板材进行超高温热处理,研究了两种热处理方式对木材平衡含水率、尺寸稳定性、吸湿滞后及干缩系数的影响,分析了两种热处理方法使木材稳定性提高的原因。结果表明:两种热处理均可降低木材的平衡含水率,但罐式带压热处理可以更有效地降低木材在使用中的平衡含水率,减小木材使用环境的相对湿度变化对木材含水率的影响,降低木材干缩系数,更有利于提高木材的尺寸稳定性。提高处理温度可以减小热处理材的吸湿滞后,罐式带压热处理材比窑式常压热处理材的吸湿滞后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超高温热处理 尺寸稳定性 平衡含水率 吸湿滞后 水曲柳
下载PDF
超高温热处理对无烟煤物相转变行为的影响
2
作者 华小虎 王晓刚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9,共4页
分别在1 400℃,1 700℃,2 000℃,2 200℃,2 400℃和2 600℃下对云南昭通无烟煤高温热处理,并采用CA,XRD和SEM等方法对其进行了测试和表征.结果表明,云南昭通无烟煤水分、灰分和挥发分等物相随着热处理温度的提升转变为逃逸相后遗失,热... 分别在1 400℃,1 700℃,2 000℃,2 200℃,2 400℃和2 600℃下对云南昭通无烟煤高温热处理,并采用CA,XRD和SEM等方法对其进行了测试和表征.结果表明,云南昭通无烟煤水分、灰分和挥发分等物相随着热处理温度的提升转变为逃逸相后遗失,热处理温度越高,三种物相转变越迅速,越彻底;超高温热处理能使无烟煤转变为石墨相,固定碳相从非晶态向晶态转变,热处理温度越高,内部碳原子规整化程度越高,芳香层结构逐渐发育长大完善,石墨化程度就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烟煤 超高温热处理 物相转变 微观结构
下载PDF
隔氧超高温热处理对废阴极炭块的脱毒机理 被引量:4
3
作者 刘艳 王帅 +4 位作者 骆有发 刘海营 申士富 王金玲 王丽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38-146,共9页
铝电解废阴极炭块由于含有氟化物和少量氰化物被称为危险固体废弃物,直接填埋或堆存都对环境有很大危害。提出了铝电解槽碳质固废连续隔氧超高温氟、碳高效分离回收技术。通过TGA热重试验和热力学模拟分析热处理过程中的热行为,并利用XR... 铝电解废阴极炭块由于含有氟化物和少量氰化物被称为危险固体废弃物,直接填埋或堆存都对环境有很大危害。提出了铝电解槽碳质固废连续隔氧超高温氟、碳高效分离回收技术。通过TGA热重试验和热力学模拟分析热处理过程中的热行为,并利用XRF、XRD和SEM-EDS等分析手段探究焙烧前后阴极炭块的赋存状态及分布规律。研究表明,经隔氧超高温热处理后,所得的石墨碎产品中氰化物充分分解、氟化物含量仅为0.074%,石墨碎中石墨含量达到98.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阴极炭块 隔氧超高温热处理 TGA 热力学分析
下载PDF
超高温热处理对柞木地板尺寸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刘彬 《广东林业科技》 2015年第4期75-78,共4页
采用窑式常压过热蒸汽方法对柞木(Quercus mongolica)地板坯料进行180℃和190℃超高温热处理。结果表明:在相对湿度40%~90%范围内,两种热处理均可以使木材干缩系数降低,并能有效减少使用环境温湿度变化对木材含水率变化的影响,从而提高... 采用窑式常压过热蒸汽方法对柞木(Quercus mongolica)地板坯料进行180℃和190℃超高温热处理。结果表明:在相对湿度40%~90%范围内,两种热处理均可以使木材干缩系数降低,并能有效减少使用环境温湿度变化对木材含水率变化的影响,从而提高柞木地板使用时的稳定性。两种工艺分别使柞木地板的湿胀稳定性提高31.03%和44.83%,干缩稳定性提高34.26%和47.41%,在地热采暖环境下,宜采用经190℃高温热处理后的柞木木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木 超高温热处理 木材稳定性 干缩系数 实木地板
下载PDF
强度弱化导向的超高温热处理后Q345B钢材性能研究及其在防屈曲支撑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余玉洁 陈志华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60-167,共8页
为研究超高温热处理技术对我国常用Q345B热轧钢材强度的影响规律,以及在减震设计中的应用,完成7个不同参数的超高温热处理及缓慢冷却后的钢材单向拉伸材性试验,研究了热处理极限温度以及冷却速率对于钢材强度及延性的影响。通过3个热处... 为研究超高温热处理技术对我国常用Q345B热轧钢材强度的影响规律,以及在减震设计中的应用,完成7个不同参数的超高温热处理及缓慢冷却后的钢材单向拉伸材性试验,研究了热处理极限温度以及冷却速率对于钢材强度及延性的影响。通过3个热处理前后钢材的循环荷载材性试验,得到钢材在循环荷载作用下强度和塑性发展规律,并拟合得到可应用于有限元分析的Chaboche循环本构模型。通过有限元分析了两种局部低强防屈曲支撑,以探讨该种超高温热处理技术在减震设计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Q345钢材在热处理后强度降低,其强度削弱程度随着热处理极限温度的升高和降温速率的减缓而增加;热处理后的钢材在循环荷载作用下屈服点及屈服平台消失,循环强化现象明显;所设计的2种局部低强防屈曲支撑在循环荷载作用下塑性发展主要发生在热处理段,且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材 超高温热处理 强度削弱 拉伸材性试验 低周反复加载试验 Chaboche模型 局部低强防屈曲支撑
原文传递
热处理温度对溶胶凝胶法制备LiNi_(0.5)Mn_(1.5)O_4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常龙娇 刘佳囡 刘连利 《人工晶体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290-2294,共5页
在传统溶胶凝胶法的基础上,通过高温热处理LiNi_(0.5)Mn_(1.5)O_4前驱体,合成了高性能的LiNi_(0.5)Mn_(1.5)O_4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仪测试材料的结构,经过超高温热处理后,获得了晶体发育完好的LiNi_(0.5)Mn_(1.5)O_4。经电化学测试,高... 在传统溶胶凝胶法的基础上,通过高温热处理LiNi_(0.5)Mn_(1.5)O_4前驱体,合成了高性能的LiNi_(0.5)Mn_(1.5)O_4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仪测试材料的结构,经过超高温热处理后,获得了晶体发育完好的LiNi_(0.5)Mn_(1.5)O_4。经电化学测试,高温热处理显著提高了材料的循环性能。经过900℃处理的LiNi_(0.5)Mn_(1.5)O_4首次充放电容量达到123 mAh/g,在1 C倍率下循环一百次以后容量仍在121.6 mAh/g左右,容量保持率达到98.9%,高温热处理显著的改善了材料的循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溶胶凝胶法 正极材料 LINI0.5MN1.5O4 超高温热处理
下载PDF
局部低强防屈曲支撑耗能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陈志华 黄培华 余玉洁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07期59-67,共9页
传统防屈曲支撑主要采用内芯截面切削的方式实现局部削弱以提前进入塑性耗能,而本研究基于局部强度弱化热处理技术,在不削弱截面尺寸的情况下实现定区域的钢材强度削弱,提出了新型局部低强防屈曲支撑构造.通过对两种不同方式热处理后的... 传统防屈曲支撑主要采用内芯截面切削的方式实现局部削弱以提前进入塑性耗能,而本研究基于局部强度弱化热处理技术,在不削弱截面尺寸的情况下实现定区域的钢材强度削弱,提出了新型局部低强防屈曲支撑构造.通过对两种不同方式热处理后的材性试验,验证了超高温缓慢冷却热处理过程对于钢材强度削弱的有效性以及采用陶瓷加热器系统实现大尺寸构件局部热处理的可行性.通过两组局部低强防屈曲支撑循环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拟静力试验,研究了局部低强防屈曲支撑的耗能性能以及不同约束单元设计对其耗能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局部低强防屈曲支撑滞回曲线饱满,延性及抗低周疲劳性能优于普通防屈曲支撑,且可满足抗震设计的要求,其破坏模式和耗能能力与外围约束单元强度和刚度有关,且局部低强防屈曲支撑设计时需考虑外伸连接段稳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低强防屈曲支撑 超高温热处理 滞回曲线 耗能性能
下载PDF
DCP法W/ZrC金属陶瓷组成结构的高温演变
8
作者 余艺平 王松 李伟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63-967,共5页
采用置换填充工艺制备了W/ZrC金属陶瓷,研究了其在不同超高温环境中的组成结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材料的质量损失率先增大后减小,在2200℃时有最大值2.05%(质量分数),而孔隙率则不断增大,在2600℃时达到9.29%(体... 采用置换填充工艺制备了W/ZrC金属陶瓷,研究了其在不同超高温环境中的组成结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材料的质量损失率先增大后减小,在2200℃时有最大值2.05%(质量分数),而孔隙率则不断增大,在2600℃时达到9.29%(体积分数)。在材料表面,残留Cu最先熔化挥发流失,其次残留Zr,在2600℃时部分ZrC也分解流失。在材料内部,1800℃时未反应完的WC相消失,2200℃时残留Zr-Cu合金相和W_2C相消失,2600℃时仅剩下W相和ZrC相。且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W原子向ZrC基体中的扩散增多,导致ZrC点阵常数逐渐减小,同时W相由颗粒状变成无规则的长条状,其颗粒数量和体积含量明显减少,并形成了大量闭孔。Zr-Cu合金的流失和W原子的扩散是引起W/ZrC金属陶瓷在超高温环境中组织结构变化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ZrC金属陶瓷 超高温热处理 组成结构 扩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