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越裔文学中的儒家文化探析
1
作者 张英雪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64-71,共8页
中国儒家思想是越南文化的重要来源,越南民族性格的形成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美国越裔作家在心理认同上对母国的依赖关系使其天然地承接了儒家思想,在治愈战争创伤和建构身份认同过程中不自觉地将儒家文化融入到文学创作中。本研究以《... 中国儒家思想是越南文化的重要来源,越南民族性格的形成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美国越裔作家在心理认同上对母国的依赖关系使其天然地承接了儒家思想,在治愈战争创伤和建构身份认同过程中不自觉地将儒家文化融入到文学创作中。本研究以《神圣的柳树:一个越南家庭的四代史》《我们都在寻找的那个土匪》《易》为例,探讨“忠孝”“仁爱”“和而不同”等儒家核心文化在美国越裔文学不同阶段的主要体现。越南战争后,美国越裔作家群体虽然逐渐“美国化”,但仍然延续了母国文化中的儒家精神,其作品中的儒家文化展现了儒家思想在人类文明传承中持久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越裔文学 儒家文化 南文化
下载PDF
从边缘到主流:美国的越裔文学 被引量:4
2
作者 张龙海 张英雪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3期79-89,3,共11页
美国越裔文学很大程度上是越南战争的结果。本文围绕越南战争给美国越裔带来的深重灾难和身份危机,以越裔族群为主要关注点,探讨越裔文学中的战争和身份主题。通过梳理国内外越裔文学研究现状,提出:随着1.5代越裔作家的不断壮大和优秀... 美国越裔文学很大程度上是越南战争的结果。本文围绕越南战争给美国越裔带来的深重灾难和身份危机,以越裔族群为主要关注点,探讨越裔文学中的战争和身份主题。通过梳理国内外越裔文学研究现状,提出:随着1.5代越裔作家的不断壮大和优秀越裔作品的出现,越裔文学开始迈入美国文学正典化进程,同时越裔文学研究正在成为亚裔文学研究的新生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战争 越裔文学 战争主题 身份主题
下载PDF
越裔美国小说《同情者》的文化传播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智杰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7年第12期101-104,共4页
越裔美国小说《同情者》是美国越裔作家阮越清的第一部小说,获得了2016年度"普利策"文学奖。小说通过一名没有姓名的越南人以第一人称的形式讲述了自己在越南战争前后的"双面"人生经历:作为南越秘密警察首领"... 越裔美国小说《同情者》是美国越裔作家阮越清的第一部小说,获得了2016年度"普利策"文学奖。小说通过一名没有姓名的越南人以第一人称的形式讲述了自己在越南战争前后的"双面"人生经历:作为南越秘密警察首领"将军"的上尉副官,同情并向越共提供秘密情报,南越政府垮台后追随"将军"到了美国,开始一段流亡生活。作者通过将讲述者塑造成混血儿、留学美国的高材生、流亡者,亚裔侨民等不同身份来凸显东西方文化冲突和交流的现实,展现了深刻的文化和社会意义。本文通过人物塑造的文化二重性、跨文化内涵反思以及出版意义三个方面,对该书的文化承载和传播价值进行了多维度剖析和评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裔美国小说 跨文化内涵 传播意义
下载PDF
童话叙事遮蔽的越裔移民史——论越裔美国文学名作《我们都在寻找的那个土匪》
4
作者 张习涛 《工程技术研究》 2020年第14期239-240,共2页
在美国少数族裔文学作家中,越裔作家黎氏艳岁因其独特童话叙事风格的作品而受到欢迎。文章从民族主义视角分析《我们都在寻找的那个土匪》这篇名作的文化内涵,指出如诗如画的描述中包含着故乡和美国的传记故事,以及调和移民美国的艰苦... 在美国少数族裔文学作家中,越裔作家黎氏艳岁因其独特童话叙事风格的作品而受到欢迎。文章从民族主义视角分析《我们都在寻找的那个土匪》这篇名作的文化内涵,指出如诗如画的描述中包含着故乡和美国的传记故事,以及调和移民美国的艰苦奋斗、文化冲突、生活的矛盾和困惑和对母国复杂的情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话叙事 越裔美国文学 民族主义思想 《我们都在寻找的那个土匪》
下载PDF
越裔美国人的民族主义与南海局势 被引量:2
5
作者 肖昶芊 张宇权 《东南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1-66,共6页
越裔美国人对所在国美国、母国越南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近年来更是在民族主义的作用下,对越美两国关系,尤其是日益突出的南海问题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为南海争端增添了复杂因素。本文对越裔美国人民族主义在南海问题中的兴起、影响及原因... 越裔美国人对所在国美国、母国越南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近年来更是在民族主义的作用下,对越美两国关系,尤其是日益突出的南海问题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为南海争端增添了复杂因素。本文对越裔美国人民族主义在南海问题中的兴起、影响及原因进行分析,认为越裔美国人的民族主义对南海局势的影响具有局限性,但我国政府需要防范越裔美国人中的反华势力与越南国内反华势力合流,激化南海局势,影响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裔美国人 民族主义 南海问题 关系
下载PDF
探析海外越裔电影的跨文化传播叙事策略——以《青木瓜之味》为例
6
作者 刘晋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0年第4期176-177,共2页
法籍越裔导演陈英雄的故事片处女作——《青木瓜之味》在1993年法国戛纳电影节上大放异彩。本文以《青木瓜之味》为个案研究对象,尝试从电影布景、电影情节、电影配乐、电影文化、电影主题等五个方面探析其实现跨文化传播的叙事策略,继... 法籍越裔导演陈英雄的故事片处女作——《青木瓜之味》在1993年法国戛纳电影节上大放异彩。本文以《青木瓜之味》为个案研究对象,尝试从电影布景、电影情节、电影配乐、电影文化、电影主题等五个方面探析其实现跨文化传播的叙事策略,继而认为电影是实现异域跨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越裔电影 跨文化传播 《青木瓜之味》 陈英雄
下载PDF
越裔纺织业发展轨迹探寻
7
作者 吴家琴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07-113,共7页
关于“越”的记载,远在商周时期就有了.而“百越”一词,则始见于春秋战国.《吕氏春秋·恃君览》曰:“扬汉之南,百越之际”.继之,见于秦汉.《汉书·地理志》载:“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今之苍梧、郁林... 关于“越”的记载,远在商周时期就有了.而“百越”一词,则始见于春秋战国.《吕氏春秋·恃君览》曰:“扬汉之南,百越之际”.继之,见于秦汉.《汉书·地理志》载:“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今之苍梧、郁林、交趾、九真、南海、日南、皆粤(越)地也”,“统而言之谓之百越”.那么,“百越”究竟有多少呢?先后著录的有:于越、句吴、扬越、瓯越.夔越、东越、闽越、南越、骆越、西呕(瓯)、夷越、山越、干越、越裳、滇越、腾越、越嶲、掸国人、夜郎、僚、俚及濮的一部分.从历史地理学角度看,“百越”分布于长江、钱塘江、闽江、珠江、元江(红河)、澜沧江(湄公河)、湄南河、怒江(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及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和沿海岛屿.在中国境内,主要分布在南方及西南各省,包括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江西、湖南、贵州、云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业 发展轨迹 布依族 越裔 织机 纺织技术 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棉纺织 棉花
原文传递
越裔美国人在美组织及其政治参与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宇权 程越 《美国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26-141,M0005,M0006,共18页
越裔美国人积极参与美国政治,并创办了一批重要的政治参与组织,在美国政治舞台上颇具影响力。越裔美国人组织的形成,基于越南族裔移民美国和在美生活及政治参与的需要。这些组织涵盖越裔美国人在美国生活的各个方面,规模差异较大,具有... 越裔美国人积极参与美国政治,并创办了一批重要的政治参与组织,在美国政治舞台上颇具影响力。越裔美国人组织的形成,基于越南族裔移民美国和在美生活及政治参与的需要。这些组织涵盖越裔美国人在美国生活的各个方面,规模差异较大,具有明显的反对越南政府的特征。它们通过参与竞选、组织游说等方式积极参与美国政治,对越裔美国人自身的政治地位、组织本身的发展以及母国越南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是,由于越裔美国人人数、在美地理分布不均衡及内部观点存在分歧等原因,越裔美国人组织政治参与的前途充满了挑战。在当前南海局势较为复杂的情况下,越裔美国人组织对南海的关注也将为南海争端增加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社会 种族 越裔美国人 政治参与 社团组织 跨国政治
原文传递
美国越裔小说《地球上我们短暂的荣光》中的文化记忆书写
9
作者 张英雪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6-53,共8页
越南战争是塑造美国越裔族群文化记忆的主要事件。王洋的小说处女作《地球上我们短暂的荣光》延续了美国越裔文学战争记忆书写叙事传统,描述了越裔难民的文化创伤,展示了代际间记忆延续的方式。第1.5代越裔通过文化记忆的媒介功能回溯记... 越南战争是塑造美国越裔族群文化记忆的主要事件。王洋的小说处女作《地球上我们短暂的荣光》延续了美国越裔文学战争记忆书写叙事传统,描述了越裔难民的文化创伤,展示了代际间记忆延续的方式。第1.5代越裔通过文化记忆的媒介功能回溯记忆,在与母国文化的认同中实现了与祖辈的和解。与此同时,书信体形式和延宕记忆叙事策略体现了借助记忆书写重访历史现场的创作理念。小说以王洋的亲身经历为叙事原型,通过回溯越南战争记忆,展示了后越南战争时代越裔难民的生存状态,为越裔文学的记忆书写提供了新的写作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越裔小说 王洋 地球上我们短暂的荣光 文化记忆 记忆书写 记忆叙事
原文传递
当代海外越南人的分布与发展状况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梁志明 游明谦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2004年第2期16-26,共11页
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后,海外越南人人数激增,分布日广,约2/3取得所在国的国籍,形成一个有一定影响的越裔族群,并以不同形式参与祖籍国的建设。越南政府实行较为宽松的国籍政策,保护海外越南人在国内外的正当权利,鼓励他们为家乡和祖国服... 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后,海外越南人人数激增,分布日广,约2/3取得所在国的国籍,形成一个有一定影响的越裔族群,并以不同形式参与祖籍国的建设。越南政府实行较为宽松的国籍政策,保护海外越南人在国内外的正当权利,鼓励他们为家乡和祖国服务,使之成为越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外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南人 越裔知识分子群体 国籍政策 外部资源
下载PDF
当代越南电影的三副面孔 被引量:10
11
作者 章旭清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2-126,共5页
海外越裔电影、越南本土电影以及美法越战、殖民电影分别立足于三种不同的文化身份来图说关于越南的印象与想象、历史与现实,这样就生成了关于越南电影的三副面孔。海外越裔电影体现着被母国与国籍国双重文化的放逐者身份,在展示母国文... 海外越裔电影、越南本土电影以及美法越战、殖民电影分别立足于三种不同的文化身份来图说关于越南的印象与想象、历史与现实,这样就生成了关于越南电影的三副面孔。海外越裔电影体现着被母国与国籍国双重文化的放逐者身份,在展示母国文化与国籍国文化的冲突与交融的过程中,勾起人们对母国传统文化的深切体验。越南本土电影则以母国留守者姿态,担当起为民族谱写寓言社会的责任。美、法战争殖民电影所展示的异国风情,终究是以“他者”身份,想象性地构建着关于这个民族的情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越裔电影 南本土电影 美法南电影 他者 放逐者 守望者
下载PDF
影像越南的诗意修辞 被引量:2
12
作者 章雄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45-47,共3页
海外越裔导演如陈英雄、包东尼、刘皇等人的影片作为诗意电影的经典之作,其作品中无论是精致唯美的空间画面,还是"去国怀乡"的文化凝视,抑或是对现实的关注,都散发着一股浓浓的"越南式"诗意,独具修辞特色。
关键词 越裔导演 诗意电影 诗意修辞
下载PDF
有意味的两极:“革新开放”后越南电影的底层叙事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葵华 《艺术探索》 2018年第6期29-38,共10页
越南"革新开放"之后的电影在海外越裔导演和本土导演的推动下取得了较大发展。导演们聚焦越南社会底层,用影像书写了底层人民的苦难和人性主题,电影的叙事风格分成了颇具意味的两极:一是源于"远方归来者"风格化表... 越南"革新开放"之后的电影在海外越裔导演和本土导演的推动下取得了较大发展。导演们聚焦越南社会底层,用影像书写了底层人民的苦难和人性主题,电影的叙事风格分成了颇具意味的两极:一是源于"远方归来者"风格化表现的形式现实主义;二是本土"农夫代表"重再现的主题现实主义,直指现实本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电影 底层叙事 本土导演 越裔导演
下载PDF
以人文精神观照世道人心——陈英雄“越南三部曲”探析
14
作者 苏彩琼 《视听》 2021年第6期105-107,共3页
陈英雄"越南三部曲"具有鲜明的个人思想和风格,通过敏锐细腻的细节刻画、克制内敛的拍摄手法、诗意唯美的画面展示深入表现了越南女性柔美坚韧的个性。影片反映了他博大的人性关怀以及对母国越南的深厚感情,以独特的视角关注... 陈英雄"越南三部曲"具有鲜明的个人思想和风格,通过敏锐细腻的细节刻画、克制内敛的拍摄手法、诗意唯美的画面展示深入表现了越南女性柔美坚韧的个性。影片反映了他博大的人性关怀以及对母国越南的深厚感情,以独特的视角关注普通人的尊严、价值和命运,展现越南社会现状。"越南三部曲"奠定了他在国际影坛的地位,也让全世界开始关注越南电影,带动了更多外籍越裔导演创作越南题材的影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英雄 南电影 越裔导演 南三部曲
下载PDF
岭南“宁氏族人”考略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豪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2期64-68,共5页
本文考证了今居广东与广西境被认作是越裔、土著的宁氏族人之本有秦人、汉族族体事实,提出了他们是从齐鲁境迁徙来与地方土著。
关键词 越裔 土著 秦人 宁氏墓葬
下载PDF
岭南音乐的文化解读 被引量:8
16
作者 冯明洋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2011年第1期29-35,共7页
文章以三段论模式解读岭南音乐的文化历程。即:百越文化积淀与岭南文化之源,岭南文化勃兴与岭南音乐之本,珠江文化拓展与岭南音乐流向。并列举古风俗之遗音创世歌、哭嫁歌、拦路歌、《越人歌》、大山歌、双声歌、刘三姐、咸水歌等为例,... 文章以三段论模式解读岭南音乐的文化历程。即:百越文化积淀与岭南文化之源,岭南文化勃兴与岭南音乐之本,珠江文化拓展与岭南音乐流向。并列举古风俗之遗音创世歌、哭嫁歌、拦路歌、《越人歌》、大山歌、双声歌、刘三姐、咸水歌等为例,逐一论证。指出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区七民族(包括汉族五民系)等子文化中的本土音乐,共构成多元一体的岭南音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岭南文化 珠江文化 越裔民歌
下载PDF
“客家人”考略──广东汉族来源考之三
17
作者 杨豪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4期31-40,共10页
本文考证了广东汉民族的主要民系──客家人的汉族亲缘,与踞粤生存的确切时间,及徙粤的目的、路线,和群体组合等。认为客家人的前身是秦代徙粤的秦人与汉民,其群体组织是多成分和多层次的。
关键词 广东汉族 秦人 汉民 越裔 畲人 客家人
下载PDF
从翻译美学视角看《袁中郎的瓶花》汉译本
18
作者 高茹 王晓利 《阴山学刊》 2021年第3期42-45,共4页
中国传统美学与翻译学的联姻所形成的翻译美学理论体系,蕴含着恒久的精神内涵与美学价值,对指导翻译实践具有特殊的意义。《袁中郎的瓶花》一文选自林语堂英文散文集《生活的艺术》,其文学语言平实、富有哲理性,描绘了生活的理想状态,... 中国传统美学与翻译学的联姻所形成的翻译美学理论体系,蕴含着恒久的精神内涵与美学价值,对指导翻译实践具有特殊的意义。《袁中郎的瓶花》一文选自林语堂英文散文集《生活的艺术》,其文学语言平实、富有哲理性,描绘了生活的理想状态,美学特质主要以“闲适”为主。翻译家越裔作为审美主体,通过对审美语言符号的准确解码、体察原作的审美理想,结合本身的情、知、才、志等,从词语层、句子层和意象层,将原作的美学价值再现于译本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袁中郎的瓶花》 越裔 翻译美学 审美再现
下载PDF
岭南传统音乐人文地理探析
19
作者 冯明洋 《歌海》 2016年第2期17-23,共7页
岭南区域人文地理及其所蕴涵的音乐文化资源,是由自古以来就生活在这片沃土岭海的本土居民,吸引并融汇着中华各地南迁移民互融互动共同创造、传承至今的丰厚遗产。梳理岭南的属地划分,描述远古五岭之南百越一隅,至当下岭南五省区14个兄... 岭南区域人文地理及其所蕴涵的音乐文化资源,是由自古以来就生活在这片沃土岭海的本土居民,吸引并融汇着中华各地南迁移民互融互动共同创造、传承至今的丰厚遗产。梳理岭南的属地划分,描述远古五岭之南百越一隅,至当下岭南五省区14个兄弟民族的音乐文化,把握其人文地理基本特色,是深入研究岭南音乐必备的感性认知和初始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音乐 岭南地理 一隅 越裔民歌
下载PDF
FXQ战国演义
20
作者 北方好汉 《棋艺(象棋)》 2001年第5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锦标赛 陆光 特级大师 世界杯 南留学生 泰国 象棋 国手 越裔 梦之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