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循经感传趋病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永光 赵泉林 +8 位作者 张文娟 李淑芳 杨成珍 何平 孙敏 裴晶 汪军 杨玉华 于游 《针灸学报》 1991年第2期11-15,共5页
1975年我们首先将循经感传现象在病人、病经、病所多见称之为循经感传的病性。感传趋向病所的现象它是人体机能调整实质过程的反应。趋病性构成循经感传规律性的核心部分。气至病所治疗对心电图、脉图、血免疫等呈双调节作用。感传对人... 1975年我们首先将循经感传现象在病人、病经、病所多见称之为循经感传的病性。感传趋向病所的现象它是人体机能调整实质过程的反应。趋病性构成循经感传规律性的核心部分。气至病所治疗对心电图、脉图、血免疫等呈双调节作用。感传对人体的调整机制是经络原理的主要内容。为此研究循经感传的趋病性是至关重要的。本组实验1718条经循经感传气至病所率为85.2%;100例病人临床有效率为93%;感传对心功、血液、心钠素等有显著调整。证明了循经感传趋病性的应用研究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经感传 趋病性 研究 经络
下载PDF
从循经感传的趋病性谈“经验穴”的作用机理
2
作者 丁放 史炜 《益寿宝典》 2020年第30期7-7,共1页
“经验穴”是临床治疗作用显著的腧穴,但其作用机理仍不甚明了。 文章发现从腧穴的另一特性———循经感传的趋病性来解释,较为合理。 循经感传的趋病性是所有腧穴的共性,这是“经验穴”治疗作用的前提,而循经感传的变异性则为非本经“... “经验穴”是临床治疗作用显著的腧穴,但其作用机理仍不甚明了。 文章发现从腧穴的另一特性———循经感传的趋病性来解释,较为合理。 循经感传的趋病性是所有腧穴的共性,这是“经验穴”治疗作用的前提,而循经感传的变异性则为非本经“经验穴”提供了治疗作用的基础,且循经感传存在着的经脉与腧穴的相对特异性更加明确了仅有感传程度高能气至病所的穴位才是临床常用的“经验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验穴 循经感传 趋病性 变异 相对特异
下载PDF
论卫气的趋病性及其与针刺的关系 被引量:8
3
作者 夏菲菲 周东浩 +3 位作者 李春香 于彦彩 刘光 周明爱 《山东中医杂志》 2020年第1期23-25,33,共4页
总结《内经》对卫气的论述,可以发现主管防御的卫气具有明显的趋病性特点,主要表现在感应邪气入侵、向邪气侵入处聚集、与邪气相争三个阶段。卫气是针刺治疗的主要依据,针刺时激发的调控之气,正是具有“慓疾滑利”特性的卫气,临证诊疗... 总结《内经》对卫气的论述,可以发现主管防御的卫气具有明显的趋病性特点,主要表现在感应邪气入侵、向邪气侵入处聚集、与邪气相争三个阶段。卫气是针刺治疗的主要依据,针刺时激发的调控之气,正是具有“慓疾滑利”特性的卫气,临证诊疗时可根据卫气趋病性的特点,通过把握卫气的运行状态变化,有针对性地调整针灸的时机、部位、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气 趋病性 针刺 免疫 《内经》
下载PDF
张仲景经方的本质就是扶阳 被引量:8
4
作者 李跃进 赵杰 《中国民间疗法》 2019年第3期15-17,共3页
本文系统探讨了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所载经方的本质特征,从分析阳气的趋病性、祛病性,以及经方扶阳的方法与形式入手,指出经方的本质就是扶阳气,为正确使用经方、弘扬仲景学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经方 扶阳 趋病性 张仲景 伤寒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