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灸治疗足底痛概况 被引量:4
1
作者 魏立新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569-572,共4页
关键词 足底痛 针灸疗法 综述
下载PDF
1例首发症状足底痛范可尼综合征的思维导图诊断研究
2
作者 阚厚铭 李新巧 +4 位作者 范后宝 徐元玙 陈茹 范利君 徐凌飞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109-112,共4页
临床可见口服阿德福韦酯引起范可尼综合征的报道。本研究1例患者以足底痛为首发症状,从发病至确诊时间长达2年,采用思维导图方法行发散性思考,最终确诊该病例为药源性范可尼综合征。本文分析患者长期未被确诊的因素,为临床医生降低误诊... 临床可见口服阿德福韦酯引起范可尼综合征的报道。本研究1例患者以足底痛为首发症状,从发病至确诊时间长达2年,采用思维导图方法行发散性思考,最终确诊该病例为药源性范可尼综合征。本文分析患者长期未被确诊的因素,为临床医生降低误诊率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可尼综合征 阿德福韦酯 肾毒性 足底痛 乙型肝炎病毒
下载PDF
针刺配合痛点注射治疗足底痛40例
3
作者 安贵霞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04年第6期354-354,共1页
关键词 针刺 配合 点注射 治疗 足底痛
下载PDF
六招缓解足底痛
4
作者 王慧敏 郭俊彪 《家庭药师》 2014年第9期64-64,共1页
跟痛症,属于足跟部疼痛综合征的一种,多数系由足底筋膜发炎引起。人的脚后跟有肌腱和韧带,脚底的肌腱和韧带紧接着足跟底端。当人行走时,巨大的牵拉力集中在跟骨下面韧带上一个狭窄的区域内,如果反复牵拉摩擦,容易导致韧带和骨骼... 跟痛症,属于足跟部疼痛综合征的一种,多数系由足底筋膜发炎引起。人的脚后跟有肌腱和韧带,脚底的肌腱和韧带紧接着足跟底端。当人行走时,巨大的牵拉力集中在跟骨下面韧带上一个狭窄的区域内,如果反复牵拉摩擦,容易导致韧带和骨骼接合部位劳损发炎,造成疼痛,经常长时间站立或行走较多的人更为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底痛 综合征 缓解 跟部 韧带 脚后跟 区域内
原文传递
足底痛,到底是什么病
5
作者 王宾 《家庭用药》 2023年第2期30-30,共1页
我们常说的足底痛,实际上包括足底部疼痛以及足跟部疼痛,它通常见于跟腱周围炎、跟骨骨刺、跟骨下脂肪垫损伤、跟骨骨膜炎、跖筋膜炎(见图1)等疾病。这些疾病的共同特点都是足底、足跟部软组织产生无菌性炎症,从而导致足底部疼痛。
关键词 无菌性炎症 跟骨骨刺 足底痛 跖筋膜炎 跟部 跟腱周围炎 软组织
原文传递
中药冰片对足底切口痛大鼠的镇痛作用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黄小琼 刘月姝 +5 位作者 王凤姬 冯学轩 郑玉连 代路路 王弋 楼彩霞 《现代畜牧兽医》 2022年第10期11-14,共4页
试验旨在研究中药冰片对足底切口痛大鼠的镇痛作用,为实验动物使用与管理委员会(IACUC)福利伦理审查和动物术后镇痛用药选择提供参考。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组以及中药冰片低、高剂量组,每组10只大鼠... 试验旨在研究中药冰片对足底切口痛大鼠的镇痛作用,为实验动物使用与管理委员会(IACUC)福利伦理审查和动物术后镇痛用药选择提供参考。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组以及中药冰片低、高剂量组,每组10只大鼠。建立足底切口痛大鼠模型,术后连续3 d给药,中药冰片低、高剂量组和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组分别局部表面给予4%、8%中药冰片溶液以及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每天2次,单次3 s,间隔约1 h;假手术组、模型组局部表面给予等体积溶媒。末次给药1 h后,测定大鼠的热痛阈值,试验结束测定血常规和血清生化等指标。结果显示:术后2、24和36 h,假手术组、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组和中药冰片高剂量组的热痛阈值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与模型组相比,术前各组热痛阈值及术后各组大鼠血常规和血清生化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研究表明,中药冰片可提高足底切口痛大鼠术后热痛阈值,有效缓解足底切口痛大鼠的术后疼痛,对大鼠血常规和血生化未见明显影响,可作为动物试验术后局部镇痛的药物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冰片 阈值 切口大鼠模型
下载PDF
慢性足底痛的综合治疗(附27例报告)
7
作者 胡其郧 李素辉 黄开元 《实用疼痛学杂志》 1997年第1期20-21,共2页
慢性足底痛是临床上常见症状,多见于老年人。临床表现为足底疼痛、麻木,活动困难,多由跖骨疲劳性骨炎、跟骨下脂肪垫炎及滑囊炎、跖腱膜炎、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跖管综合征、足底韧带损伤后遗症、跖神经痛、跗骨窦综合征、跖骨头骨... 慢性足底痛是临床上常见症状,多见于老年人。临床表现为足底疼痛、麻木,活动困难,多由跖骨疲劳性骨炎、跟骨下脂肪垫炎及滑囊炎、跖腱膜炎、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跖管综合征、足底韧带损伤后遗症、跖神经痛、跗骨窦综合征、跖骨头骨软骨炎等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足底痛 胫神经阻滞 小针刀 手法
原文传递
治足底痛保健操
8
作者 王梓 《健康必读(健康新语)》 2010年第8期60-60,共1页
1.下肢屈伸:仰卧位,下肢膝踝关节做屈和伸的动作,屈和伸都要做到最大限度.并维持一会儿。两下肢交替各做10次左右。
关键词 保健操 足底痛 膝踝关节 仰卧位 下肢
原文传递
跑后足底痛5诱因
9
作者 宋玉武 《健与美》 2020年第10期48-51,共4页
足底筋膜炎是跑步损伤中很常见的损伤之一,也常常被人们所忽视。很多患者都是简单休息几天,感觉不疼了就又开始跑,结果导致伤痛反复出现。出现足底疼痛,应该引找到原因,做好对应的康复训练,才能真正远离足底痛。
关键词 康复训练 足底痛 筋膜炎 跑步损伤
原文传递
补中益气汤治疗足底热痛之我见
10
作者 龙善书 《湖北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43-44,共2页
祖国医学对痛证病理的认识,可以理解为“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两个方面。前者是指某些致病因素(外感、内伤)侵扰人体,影响或阻碍气血正常运行,致使某些脏腑、经络在生理机能上发生障碍而引起的实证疼痛。后者是指某些邪气耗伤正气。
关键词 补中益气汤 汤剂
下载PDF
不刺入真皮层埋针治疗11例足部骨痹疼痛近期疗效初探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世民 徐纬 《中医学》 2020年第4期374-377,共4页
目的:实施并探究解决足底、足部的骨痹(足部骨痹)疼痛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采用0.2 mm长度的揿针对来我院就医的11例足部骨痹(足痹)患者进行埋针治疗,一周治疗1次,2周后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1例,痊愈2例,显效5例,有效4例,无效0例,... 目的:实施并探究解决足底、足部的骨痹(足部骨痹)疼痛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采用0.2 mm长度的揿针对来我院就医的11例足部骨痹(足痹)患者进行埋针治疗,一周治疗1次,2周后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1例,痊愈2例,显效5例,有效4例,无效0例,显愈率64%,总有效率100%。结论:采用揿针不刺入真皮层埋针治疗骨痹(足痹)疼痛的方法效果明显,从而为解决足底、足部骨痹(足痹)疼痛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痹 揿针 揿针 足底痛 埋针 针刺电化学效应
下载PDF
足底筋膜炎祸起踩鹅卵石
12
作者 朱志安 邵敏 《家庭健康(医学科普)》 2014年第5期27-27,共1页
64岁的李阿姨足底痛了一个星期,到医院就诊,被诊断为足底筋膜炎。原来,李阿姨前几天每天在鹅卵石路上赤足走一圈,可到第三天,就觉得足底很痛。询问病史得知,李阿姨以前患过足底筋膜炎,此次疼痛是旧病复发。经药物外洗、冲击波理... 64岁的李阿姨足底痛了一个星期,到医院就诊,被诊断为足底筋膜炎。原来,李阿姨前几天每天在鹅卵石路上赤足走一圈,可到第三天,就觉得足底很痛。询问病史得知,李阿姨以前患过足底筋膜炎,此次疼痛是旧病复发。经药物外洗、冲击波理疗等治疗后,疼痛基本消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膜炎 医院就诊 旧病复发 足底痛 卵石路 冲击波
下载PDF
电火针治疗足跟痛120例
13
作者 孙勤 郑学良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1期321-321,共1页
电火针治疗足跟痛120例孙勤,郑学良(辽宁省鞍钢铁车医院,114002)足底痛病由跖腱膜,跟骨脂肪垫,跟骨后滑囊(液囊)等无菌性慢性炎症和跟骨骨刺所致,为骨科多发病。本组120例病人,男68例,女52例;年龄最小18... 电火针治疗足跟痛120例孙勤,郑学良(辽宁省鞍钢铁车医院,114002)足底痛病由跖腱膜,跟骨脂肪垫,跟骨后滑囊(液囊)等无菌性慢性炎症和跟骨骨刺所致,为骨科多发病。本组120例病人,男68例,女52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9岁,40岁以上98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针治疗 跟骨脂肪垫 足底痛 跟骨后滑囊 跟骨骨刺 腱膜 申脉 仆参 骨内高压
下载PDF
慢性炎症痛引起DRG感觉神经元P2X3受体表达的改变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友华 杨荣 +2 位作者 黄丹 夏保芦 殷光甫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5期515-520,共6页
目的探讨脊髓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a,DRG)P2X3受体参与大鼠足底慢性炎症痛相关的热痛觉过敏机制。方法1)用行为学的研究方法,以大鼠右侧后脚掌注射松节油加石蜡(各占50%)0.1ml建立后脚掌慢性痛模型,用热测痛的方法测量后脚掌... 目的探讨脊髓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a,DRG)P2X3受体参与大鼠足底慢性炎症痛相关的热痛觉过敏机制。方法1)用行为学的研究方法,以大鼠右侧后脚掌注射松节油加石蜡(各占50%)0.1ml建立后脚掌慢性痛模型,用热测痛的方法测量后脚掌皮下注射松节油后的痛阈,每天1次,连续测15d。2)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大鼠后脚掌慢性炎症后第2天和第7天,炎症侧脊髓背根神经节(L4-6)神经元中P2X_3受体阳性细胞类型的分布变化;以及正常脊髓背根神经节(L4-6)神经元中P2X_3受体阳性细胞类型的分布作为对照。结果1)炎症后大鼠后脚掌侧痛阈出现降低,在第2天痛阈达到最低,后逐渐恢复,14d后恢复正常痛阈值。2)正常大鼠P2X_3主要表达于DRG的中小神经元上,炎症后DRG(L4-6),中小型P2X_3受体阳性细胞数比对照组明显增加。细胞平均面积增大。结论后脚掌慢性炎症痛可以引起大鼠对伤害性热刺激的痛觉过敏,并导致脊髓背根神经节(L4-6)神经元中P2X_3受体阳性细胞数目增加,表明P2X_3在DRG的中小神经元的改变可能对松节油引起脚掌炎症痛时热痛觉过敏的形成与维持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背根神经节 P2X_3受体 足底痛 觉过敏
下载PDF
丹参注射液对神经病理痛大鼠DRG神经元P2X3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晓丹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第19期242-244,共3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CI)病理条件下激活P2X3受体后对大鼠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38MAPK)信号通路影响,明确其与P2X3受体的关联和慢性神经病理痛发病时P2X3受体的表达。方法18只SD大鼠随机...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CI)病理条件下激活P2X3受体后对大鼠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38MAPK)信号通路影响,明确其与P2X3受体的关联和慢性神经病理痛发病时P2X3受体的表达。方法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CI模型组、CCI+丹参注射液组,每组6只。采用动物行为学方法观察神经病理痛大鼠痛行为;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了解背根神经节P2X3和P38免疫组化反应水平;原位杂交技术结合RT-PCR方法和蛋白质印迹分析确定背根神经节神经元P2X3受体和P38mRNA蛋白表达水平。结果P2X3受体免疫阳性反应细胞大部分为小细胞,在总细胞数中所占比例达到31.6%。对细胞面积进行测量,并统计其数量后,P2X3受体免疫阳性反应细胞面积的平均值达到(344.03±10.59)μm^(2)。术后1~24 d,SF+CCI组疼痛程度均低于CCI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2X3受体的表达在CCI+SF组为(173.81±2.96),低于CCI组的(282.31±2.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447,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可抑制CII大鼠P2X3受体的表达,对外周神经疼痛的缓解作用主要通过免疫抑制剂抗炎效果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背根神经节 P2X3受体 足底痛 觉过敏
下载PDF
针刺对慢性偏头痛大鼠趋化因子C-C配体2和C-X-C基序配体1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周梦荻 孙铭声 +3 位作者 刘一 郑宇琦 蔡定均 赵凌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17期2379-2382,2388,共5页
目的:观察针刺对慢性偏头痛大鼠(CM)的足底机械痛阈、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Sp5C)中趋化因子C-C配体2(CCL2)、C-X-C基序配体1(CXCL1)水平的影响,为临床运用针灸治疗偏头痛提供一定依据。方法:将28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针刺... 目的:观察针刺对慢性偏头痛大鼠(CM)的足底机械痛阈、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Sp5C)中趋化因子C-C配体2(CCL2)、C-X-C基序配体1(CXCL1)水平的影响,为临床运用针灸治疗偏头痛提供一定依据。方法:将28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针刺组、非经非穴组,每组7只。采用隔日颈背部皮下重复注射硝酸甘油(NTG)建立慢性偏头痛大鼠模型。每日对针刺组和非经非穴组进行针刺治疗,20 min/次。采用Von Frey仪器测定大鼠足底机械痛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各组Sp5C中CCL2、CXCL1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足底机械痛阈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大鼠足底机械痛阈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的Sp5C中CCL2、CXCL1的水平升高(P<0.01);针刺组较模型组CCL2、CXCL1的水平降低(P<0.01)。结论:针刺可以通过下调CCL2、CXCL1趋化因子的表达,从而减轻偏头痛的疼痛程度,发挥对偏头痛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慢性偏头 机械 趋化因子C-C配体2 趋化因子C-X-C基序配体1
下载PDF
足跟痛要重视
17
作者 钱琦 《老年世界》 2024年第7期48-49,共2页
生活中,慢性足底痛在老年人群中很常见,对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足底痛的病因多种多样,足底筋膜炎是最常见的原因,跟骨骨刺、足跟脂肪垫萎缩、足底外侧神经卡压等都与足底疼痛密切相关。足底筋膜结构相对复杂,主要由跖腱膜... 生活中,慢性足底痛在老年人群中很常见,对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足底痛的病因多种多样,足底筋膜炎是最常见的原因,跟骨骨刺、足跟脂肪垫萎缩、足底外侧神经卡压等都与足底疼痛密切相关。足底筋膜结构相对复杂,主要由跖腱膜和足底脂肪垫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刺 脂肪垫 足底痛 老年人群 卡压 筋膜炎 外侧神经
原文传递
电针对足底切口痛大鼠下丘脑及脊髓β-内啡肽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贾旺华 迟文英 +1 位作者 娄超 王桂芝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25-229,共5页
目的:观察电针对足底切口痛大鼠痛阈、下丘脑和脊髓内β-内啡肽(β-EP)、中缝背核(DRN)内5-羟色胺(5-HT)的影响,探讨电针对足底切口痛大鼠的镇痛作用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穴位组、电针非穴位组,每组8只。... 目的:观察电针对足底切口痛大鼠痛阈、下丘脑和脊髓内β-内啡肽(β-EP)、中缝背核(DRN)内5-羟色胺(5-HT)的影响,探讨电针对足底切口痛大鼠的镇痛作用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穴位组、电针非穴位组,每组8只。采用足底切口复制痛模型。电针穴位组选取右侧"足三里""昆仑"穴,电针非穴位组选择两穴位旁开3mm非穴位处,每天电针1次,每次20min,治疗3次。观察各组大鼠痛阈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免疫组化法测定下丘脑、脊髓内β-EP以及DRN内5-HT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机械痛阈及热痛阈均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5);下丘脑β-EP含量较正常组明显升高,β-EP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P<0.05);DRN内5-HT表达水平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电针穴位组大鼠的机械痛阈和热痛阈明显高于模型组和电针非穴位组(P<0.05);下丘脑β-EP含量和阳性细胞数较模型组与电针非穴位组明显升高(P<0.05);DRN内5-HT表达水平较模型组和电针非穴位组明显升高(P<0.05)。各组脊髓内β-EP含量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对大鼠足底切口疼痛的镇痛作用可能是通过提高下丘脑β-EP含量进而激活DRN内5-HT的表达介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镇 切口 Β-内啡肽 下丘脑 5-羟色胺 中缝背核 脊髓
原文传递
从肝论治取穴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模型大鼠关节功能与昼夜节律的关系 被引量:14
19
作者 周晓红 李柏村 +1 位作者 李佳 彭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2192-2198,共7页
背景:膝骨关节炎发病机制复杂,近年来有研究发现昼夜节律与膝骨关节炎关系密切,而肝与昼夜节律有一定联系,从肝论治取穴针灸影响昼夜节律的研究鲜见。目的:探讨从肝论治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对关节功能的影响及其与昼夜节律的关系。方法:... 背景:膝骨关节炎发病机制复杂,近年来有研究发现昼夜节律与膝骨关节炎关系密切,而肝与昼夜节律有一定联系,从肝论治取穴针灸影响昼夜节律的研究鲜见。目的:探讨从肝论治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对关节功能的影响及其与昼夜节律的关系。方法:随机将40只3月龄SPF级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常规取穴组和从肝论治取穴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3组均制备右膝关节炎模型造模;常规取穴组取足三里+内、外膝眼;从肝论治取穴组取阳陵泉+肝俞+太冲。从造模术后第1周开始,每周进行旷场实验、足底痛阈测试实验和右膝关节活动度测量;治疗结束后,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软骨组织病理结构,RT-PCR与免疫荧光法检测软骨组织中Bmal1、Clock基因与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结论:①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平均速度、总运动距离明显降低,休息时间明显延长(P <0.05),足底痛阈明显降低(P <0.05),关节活动度下降(P <0.05),组织学评分明显增高(P <0.05),且软骨组织中Bmal1、Clock基因与蛋白的表达均明显下降(P <0.01);②与模型组相比,常规取穴组和从肝论治取穴组各项指标均有改善(P <0.05),且从肝论治取穴组各项指标改善更明显(P <0.05);③提示从肝论治取穴可能通过影响软骨细胞昼夜节律,修复软骨组织,减轻膝骨关节炎疼痛,恢复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骨关节炎 针灸 取穴 从肝论治 昼夜节律 足底痛
下载PDF
外伤后迟发性胫后动脉破裂引起小腿后筋膜间室高压症一例报告
20
作者 李启旺 马定千 《青海医药杂志》 1989年第5期4-4,共1页
患者,男性,22岁,工人,住院号132420。因车祸致左股骨上1/3横断粉碎性骨性、开放性左胫骨中段骨折,于87年10月19日急症入院。入院查:全身检查除左下肢外无特殊。左大腿中上段畸形、肿胀明显,左小腿中段前方约2cm长伤口、足背动脉搏动良... 患者,男性,22岁,工人,住院号132420。因车祸致左股骨上1/3横断粉碎性骨性、开放性左胫骨中段骨折,于87年10月19日急症入院。入院查:全身检查除左下肢外无特殊。左大腿中上段畸形、肿胀明显,左小腿中段前方约2cm长伤口、足背动脉搏动良好、胫后动脉搏动细弱,足底痛、温触觉迟钝。拍片证实左股骨、左胫骨二处骨折。入院后经充分准备急症行左股骨切开复位梅花针内固定,小腿清创缝合石膏外固定术。术后拍片见二处对位对线佳、经抗感染等治疗二周伤口I期愈合拆线。拆线后第八天患者突感左小腿后侧迅速肿胀、局部发热感、数小时后小腿后侧成梭形肿胀、疼痛难忍,胫后动脉搏动消失,足底烧灼感、急症行左小腿后侧骨筋膜间室高压切开减压胫后动脉探查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后动脉 梅花针内固定 左股骨 足底痛 石膏外固定术 中段骨折 对位对线 触觉迟钝 深筋膜 后筋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