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足生大丁”与“糖尿病足”相关性探要 被引量:6
1
作者 岳仁宋 王丹 +1 位作者 廖秋双 白富彬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1年第3期62-63,共2页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在2000多年前的《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有"高粱之变,足生大丁"的相关记载。在参研医理及结合临床观察的基础上,发现《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所论"足生大丁"与现代医学的"糖尿...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在2000多年前的《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有"高粱之变,足生大丁"的相关记载。在参研医理及结合临床观察的基础上,发现《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所论"足生大丁"与现代医学的"糖尿病足"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即糖尿病足应隶属于"足生大丁"的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生大丁 糖尿病 相关性
下载PDF
《素问》“足生大丁”之“足”辨 被引量:2
2
作者 鲍健欣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5期1059-1061,共3页
"高梁之变,足生大丁"的"足"字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对其的注释始终未能统一。历代医家结合自己的学术背景,向不同的方面发挥,议论层出不穷。"足生大丁"的"丁"概念宽泛,内涵丰富,对其的认识不应囿... "高梁之变,足生大丁"的"足"字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对其的注释始终未能统一。历代医家结合自己的学术背景,向不同的方面发挥,议论层出不穷。"足生大丁"的"丁"概念宽泛,内涵丰富,对其的认识不应囿于后起的疔疮。"丁"与"疔"是包涵和被包涵的关系,而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因此对"丁"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足"的理解。而同是出现在《素问》中的其他"足"字具有3类不同的存在形式:以经络名称出现,以单个字形式出现,以词组形式出现。"足生大丁"的"足"作为单个字出现,与其余单个"足"字具有相同的语法条件,也当释为"脚",王冰注不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足生大丁 文献研究
下载PDF
“高梁之变,足生大丁”析义辨正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怀之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2年第2期138-138,共1页
关键词 高梁之变 足生大丁 《内经》 考证
下载PDF
对《内经》中“足生大丁”的注释及研究概况 被引量:2
4
作者 鲍健欣 张玉萍 《中医文献杂志》 2006年第4期49-51,共3页
《素问·生气通天论》中的“高梁之变,足生大丁”是一句为人们所熟知的经文。历代医家对“足生大丁”的注释,可以反映出医学发展和人们认识疾病的过程。本文仅就其在不同时期的注释及阐发情况等方面加以综述。指出“高梁之变,足生... 《素问·生气通天论》中的“高梁之变,足生大丁”是一句为人们所熟知的经文。历代医家对“足生大丁”的注释,可以反映出医学发展和人们认识疾病的过程。本文仅就其在不同时期的注释及阐发情况等方面加以综述。指出“高梁之变,足生大丁”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挖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经》 足生大丁 理论研究
下载PDF
王冰注“足生大丁”不谬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玉萍 《医古文知识》 2005年第2期19-19,共1页
关键词 《内经》 足生大丁 中医文献 饮食调节 急性关节炎 痛风
下载PDF
“高梁之变,足生大丁”与“糖尿病足” 被引量:2
6
作者 牛兵占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10-11,共2页
关键词 高梁之变 足生大丁 糖尿病
下载PDF
对“膏梁之变,足生大丁”的理解及其现实意义
7
作者 要全保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44-245,共2页
从当代和历代医家对《内经》中有关"膏梁之变,足生大丁"中"足"字的争论,结合"足"字本意的解释、《内经》中"足"字字义分析和临床实际情况,认为此"足"字原意为人体足部,"丁"... 从当代和历代医家对《内经》中有关"膏梁之变,足生大丁"中"足"字的争论,结合"足"字本意的解释、《内经》中"足"字字义分析和临床实际情况,认为此"足"字原意为人体足部,"丁"指糖尿病足部坏疽、痛风。"膏梁之变,足生大丁"注解的争论有助于加深对于"丁"认识的细化,"足"字不限于人体足部的解释在疾病谱发生很大变化的今天更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膏梁之变 足生大丁 糖尿病 痛风
下载PDF
“足生大丁”别议 被引量:9
8
作者 林绍志 刘艳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9年第1期20-21,共2页
“高梁之变,足生大丁”,语出《素问·生气通天论》。围绕“足”字的解释,历来多有歧见,王冰认为“足”即是“脚”,而林亿则释为“饶生大丁”,即多的意思,理由是“疔生之处,不常于足”(《新校正》)。吴昆山注为“能生大疔... “高梁之变,足生大丁”,语出《素问·生气通天论》。围绕“足”字的解释,历来多有歧见,王冰认为“足”即是“脚”,而林亿则释为“饶生大丁”,即多的意思,理由是“疔生之处,不常于足”(《新校正》)。吴昆山注为“能生大疔”(《素问吴注》)。胡澍认为“足,当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经 足生大丁 理论研究 素问
下载PDF
《王冰注“足生大丁”不谬》补证
9
作者 冯美荣 《医古文知识》 2005年第3期31-31,共1页
近日拜读张玉萍老师<王冰注"足生大丁"不谬>(本刊上期)一文,颇受教益和启发.文章对王冰以降历代对<素问·生气通天论>"足生大丁"中之"足"字的注释,作了一个较为全面的梳理,认为王冰注&qu... 近日拜读张玉萍老师<王冰注"足生大丁"不谬>(本刊上期)一文,颇受教益和启发.文章对王冰以降历代对<素问·生气通天论>"足生大丁"中之"足"字的注释,作了一个较为全面的梳理,认为王冰注"足"为"脚"是正确的;并指出"随着中医文献的研究与临床结合,从一些疾病的发病特点、临床症状的表现来看,‘足'作‘脚'解释,既符合医理,又合文理."确有自己的见地.但是,文章在"将‘足'的含义集中在‘大丁'的发病机理,"再"结合临床表现加以分析"后,得出"大丁"是现代医学的痛风病的结论.笔者认为用痛风病来对应、诠释"大丁",有欠妥之处,现特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与张玉萍老师商榷,并就教于大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生大丁 王冰 痛风 糖尿病
下载PDF
“足生大丁”与痛风性关节炎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永昌 曹玉举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2年第6期57-58,共2页
通过对《素问·生气通天论》中"高梁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文献分析,在研究医理和临床结合的基础上,发现"高梁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所描述的疾病和现代医学中的痛风性关节炎病因、病机、临床特点基本一致... 通过对《素问·生气通天论》中"高梁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文献分析,在研究医理和临床结合的基础上,发现"高梁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所描述的疾病和现代医学中的痛风性关节炎病因、病机、临床特点基本一致,可见《黄帝内经》对疾病描述的把握十分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性关节炎 足生大丁 黄帝内经
下载PDF
《素问》“高梁之变,足生大丁”的临床指导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福燕 周安方 王朝阳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95-696,共2页
目的文章探讨了《素问·生气通天论》中"高梁之变,足生大丁"的本义及其临床指导意义,认为此句原文是以"足生大丁"的特异性,泛指"多(能)生大丁"的普遍性;结合临床实际,发现此句所描述的病证与现代医... 目的文章探讨了《素问·生气通天论》中"高梁之变,足生大丁"的本义及其临床指导意义,认为此句原文是以"足生大丁"的特异性,泛指"多(能)生大丁"的普遍性;结合临床实际,发现此句所描述的病证与现代医学糖尿病的并发症(糖尿病足及痈疽疮疡)基本一致,这一理论在当今临床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梁之变 足生大丁 糖尿病 痈疽疮疡
原文传递
析“高梁之变”,足生痛风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华东 王梓淞 +4 位作者 王振兴 黄倜 钱婷贤 李晶 霍保民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75-1076,共2页
通过对《素问.生气通天论》"高梁之变,足生大丁"文献分析,显示其对于痛风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治疗预防方面的深刻认识,对痛风临床治疗具有极高指导意义。
关键词 高梁之变 足生大丁 痛风
下载PDF
刍议“丁”与“疔” 被引量:1
13
作者 鲍健欣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71-74,共4页
从文理及医理两方面对《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足生大丁"的"丁"与"疔"在文字上的联系与在内涵上的区别加以探讨,认为"足生大丁"之"丁"理解为"痈疽"较合理;"丁"与... 从文理及医理两方面对《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足生大丁"的"丁"与"疔"在文字上的联系与在内涵上的区别加以探讨,认为"足生大丁"之"丁"理解为"痈疽"较合理;"丁"与"疔"的使用情况体现了汉字发展的继承关系,是原字与区别字的关系;"疔"的概念是在"丁"的基础上形成的,从"丁"到"疔",是一个由笼统到具体的过程,两者是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而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问》 足生大丁
下载PDF
《素问》之“足”字考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海英 张玉萍 《中医文献杂志》 2005年第3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素问》 足生大丁 痛风 文献研究 《黄帝内经》 气通天论 高梁之变 注家 历代
下载PDF
《黄帝内经》三家注精解钩沉
15
作者 黄海波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811-812,共2页
关键词 三家注 薄厥 足生大丁 魄汗 起亟
下载PDF
第二讲 识字(二)
16
作者 崔仲平 《吉林中医药》 1982年第4期61-63,14,共4页
阅读古代医书会遇到大量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现在,我们介绍中医经典著作和医古文教材中的通假字和古今字。一、通假字(一)什么是通假?通假,也称通借,是通用假借的意思。古代,文字不象现代这样有统一的规范。古人在写作的时候,往往... 阅读古代医书会遇到大量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现在,我们介绍中医经典著作和医古文教材中的通假字和古今字。一、通假字(一)什么是通假?通假,也称通借,是通用假借的意思。古代,文字不象现代这样有统一的规范。古人在写作的时候,往往找一个同音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本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问·脉要精微论 大论 通假字 古字 四气调神 足生大丁 古今字 灵枢 烦满
下载PDF
训“大丁”为“肿瘤”初探
17
作者 施培坤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74-476,共3页
《黄帝内经· 生气通天论篇》中的'足生大丁'是自王冰千年前重版《素问》以来,历代医家争议之题.对古今训'大丁'为'疔疮'提出质疑时,分别对'大'与'丁'字重考,最终训'大丁'为'... 《黄帝内经· 生气通天论篇》中的'足生大丁'是自王冰千年前重版《素问》以来,历代医家争议之题.对古今训'大丁'为'疔疮'提出质疑时,分别对'大'与'丁'字重考,最终训'大丁'为'肿瘤'.由此,对'足'字注解争议作出最终选择,建议为'足可以',同时对'受如持虚'也提出补充注解,为'病来如山倒,持虚受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丁 足生大丁 肿瘤
原文传递
辟谷断食与治疗营养过剩
18
作者 陈腾飞 《现代中医药(北京)》 2015年第4期65-67,共3页
古代限于生产力水准,很少有营养过剩.只有个别贵族衣食无忧,极尽奢华.才会出现《内经》所说的“高梁之变,足生大丁”。但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今天,又是另一个局面。经历了屈辱近代时的穷困和建国初的自然灾害,又经历了经济的飞速... 古代限于生产力水准,很少有营养过剩.只有个别贵族衣食无忧,极尽奢华.才会出现《内经》所说的“高梁之变,足生大丁”。但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今天,又是另一个局面。经历了屈辱近代时的穷困和建国初的自然灾害,又经历了经济的飞速发展,国人的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而理应与物质文明昌盛相伴的精神文明,相对有些滞后。而健康观念及饮食观念也是精神文明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过剩 治疗 断食 辟谷 精神文明 高梁之变 《内经》 足生大丁
原文传递
饮食禁忌的要点(三)
19
《湖南中医杂志》 2021年第3期93-93,共1页
限制进食肥甘厚味之品“肥甘厚味”又称“膏梁厚味”,一般是指油腻、甜腻的精细食物,这类食物的脂肪和糖类含量高,易导致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脑血管病等。《素问·生气通天论》载:“膏梁之变,足生大丁”,故营养过剩,易于诱... 限制进食肥甘厚味之品“肥甘厚味”又称“膏梁厚味”,一般是指油腻、甜腻的精细食物,这类食物的脂肪和糖类含量高,易导致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脑血管病等。《素问·生气通天论》载:“膏梁之变,足生大丁”,故营养过剩,易于诱发糖尿病足、外科疮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通天论 肥甘厚味 膏梁 心脑血管病 营养过剩 饮食禁忌 高脂血症 足生大丁
原文传递
中国饮食健美(一)
20
作者 杨瑚英 《饭店现代化》 1999年第3期36-36,共1页
中国饮食健美,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食疗的方法,获得的整体美。包括肌肤、颜面、头发、五官、手脚体及人的精、气、神。饮食健美的机理和始源,记载于中医中药的理论之中。在我国,远在三千多年以前,就有了关于保健、美容、食治的记载... 中国饮食健美,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食疗的方法,获得的整体美。包括肌肤、颜面、头发、五官、手脚体及人的精、气、神。饮食健美的机理和始源,记载于中医中药的理论之中。在我国,远在三千多年以前,就有了关于保健、美容、食治的记载。战国时代《黄帝内经》中记载:“凡欲诊病,必问饮食居处”,强调“人以五谷为本”,并对人体的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精神、气血、津液等作了精辟的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饮食 健美 中医中药 高梁之变 足生大丁 中医理论 《黄帝内经》 三国时期 脂溢性脱发 问饮食 中老年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