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锄足蟾科6种的繁殖鸣声特性(英文) 被引量:17
1
作者 江建平 谢锋 +2 位作者 费梁 叶昌媛 郑明全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9-94,共6页
在地处四川省洪雅县的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录取了锄足蟾科 6种的繁殖期求偶鸣叫声。它们分隶 4属 ,即角蟾属 (Megophrys)、齿蟾属 (Oreolalax)、齿突蟾属 (Scutiger)和掌突蟾属 (Leptolalax)。在IBMPC上用“SIGNAL”软件 (EngineeringDes... 在地处四川省洪雅县的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录取了锄足蟾科 6种的繁殖期求偶鸣叫声。它们分隶 4属 ,即角蟾属 (Megophrys)、齿蟾属 (Oreolalax)、齿突蟾属 (Scutiger)和掌突蟾属 (Leptolalax)。在IBMPC上用“SIGNAL”软件 (EngineeringDesign ,USA)对获取的鸣声资料进行分析 ,分析的频率范围设置为 0~ 10kHz。声学分析结果表明 :峨山掌突蟾 (L oshanensi) ,小角蟾 (M minorr) ,角蟾 1种 (M sp) ,金顶齿突蟾[S (S )chintingensis],峨眉齿蟾 (O omeimontis)和无蹼齿蟾 (O schmidti)的主能峰频率平均值分别是45 2 1 9、 34 5 6 4、 2 2 93 8、 10 76 5、 10 71 0和 1849 4Hz ,每声持续时间的平均值分别是 46 2、 90 8、 99 6、72 2、 78 8和 110 3ms ,声距的平均值分别是 140 4、 2 5 3 0、 6 81 4、 15 17 7、 46 1 3和 6 19 5ms。单因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主能峰频率、每声持续时间和各声距在 6个种间差异极显著 (P <0 0 1)。LSD法多重比较的结果指出金顶齿突蟾和峨眉齿蟾间的主能峰频率无显著差异 (P =0 917>0 0 5 ) ;在每声持续时间上 ,只有峨山掌突蟾与小角蟾、角蟾 1种、峨眉齿蟾、无蹼齿蟾间差异极显著 (P <0 0 1) ;在声距上 ,峨山掌突蟾与小角蟾间无显著差异 ,角蟾 1种与无蹼齿蟾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 繁殖期 求偶鸣叫 鸣声特性
下载PDF
加强糖尿病足科的医院感染管理 被引量:1
2
作者 夏威 宋瑞捧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127-1128,共2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科医院感染管理的特点,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强化医院感染控制意识,建立健全糖尿病足科感染监控体系,严格落实。结果认真执行有效消毒隔离制度和感染监测制度,使糖尿病足科医院感染得到有效控制。结论只有通...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科医院感染管理的特点,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强化医院感染控制意识,建立健全糖尿病足科感染监控体系,严格落实。结果认真执行有效消毒隔离制度和感染监测制度,使糖尿病足科医院感染得到有效控制。结论只有通过规范化管理,才能减少糖尿病足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糖尿病足科 管理
原文传递
中国角蟾亚科精子形态比较及分类学讨论(两栖纲:锄足蟾科) 被引量:5
3
作者 郑中华 费梁 +2 位作者 叶昌媛 谢锋 江建平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67-172,共6页
应用光镜和电镜对角蟾亚科短腿蟾属、拟角蟾属和角蟾属 3属 18种精子的形态结构进行观察和比较 ,并通过计算机对其各部位长度进行了测量和计算 ,结果表明角蟾亚科精子的共同特征是 :精子主要由头和尾两部分组成 ,头部呈螺旋状 ,尾部为... 应用光镜和电镜对角蟾亚科短腿蟾属、拟角蟾属和角蟾属 3属 18种精子的形态结构进行观察和比较 ,并通过计算机对其各部位长度进行了测量和计算 ,结果表明角蟾亚科精子的共同特征是 :精子主要由头和尾两部分组成 ,头部呈螺旋状 ,尾部为波状或弯曲状。但精子的量度和头部形状在属间和种间存在明显差别 ,角蟾亚科的精子可分为 3类。该亚科精子形态的差异与成体形态学研究结果基本相吻合 ,精子形态的差异可为该亚科属、种的划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栖纲 角蟾亚 精子形态 分类 属间关系 中国
下载PDF
中国角蟾属一新种(两栖纲:锄足蟾科) 被引量:10
4
作者 田应洲 谷晓明 孙爱群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462-466,共5页
采自贵州省水城县凤凰乡的一种大形角蟾 ,因其外部形态与角蟾属Megophrys已知种有一些特异之处 ,尤其是鼓膜显露 ;上颌内缘无栉齿状突 ;头后部有由痣粒组成的“”形棕褐色斑 ;背部痣纹呈“”形 ;有犁骨棱 ;雄性无声囊等特征与大花角蟾M ... 采自贵州省水城县凤凰乡的一种大形角蟾 ,因其外部形态与角蟾属Megophrys已知种有一些特异之处 ,尤其是鼓膜显露 ;上颌内缘无栉齿状突 ;头后部有由痣粒组成的“”形棕褐色斑 ;背部痣纹呈“”形 ;有犁骨棱 ;雄性无声囊等特征与大花角蟾M .gigantica明显不同。据此认为该角蟾为一新种 ,定名水城角蟾MegophrysshuichengensisTian ,GuetSun ,sp .nov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栖纲 角蟾属 新种 水城角蟾
下载PDF
中国角蟾属精子的形态学研究(两栖纲:锄足蟾科) 被引量:6
5
作者 郑中华 费梁 叶昌媛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61-165,共5页
采用光镜与电镜结合 ,对角蟾属 16个种 18个居群精子的形态结构进行观察和比较 ,并通过计算机图像处理对其各部位长度进行测量和计算 .结果表明 :角蟾属的精子主要包括头和尾两部分 ,头部呈螺旋状 ,尾部为波状或弯曲状 .根据精子的头部... 采用光镜与电镜结合 ,对角蟾属 16个种 18个居群精子的形态结构进行观察和比较 ,并通过计算机图像处理对其各部位长度进行测量和计算 .结果表明 :角蟾属的精子主要包括头和尾两部分 ,头部呈螺旋状 ,尾部为波状或弯曲状 .根据精子的头部形状和量度 ,角蟾属的精子可分为 2类 .角蟾属内种 (或亚种 )间精子存在一定的差别 ,但同种不同地理居群和不同个体的精子形态相同 ,仅长度略有变化 .本文结果与形态学研究结果基本相吻合 ,可为该属物种的分类提供新的佐证 .图 1表 1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栖纲 角蟾属 精子形态
下载PDF
中国锄足蟾科掌突蟾属的分类探讨暨一新种描述(Amphibia:Pelobatidae) 被引量:8
6
作者 费梁 叶昌媛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1992年第3期245-253,共9页
本文讨论了掌突蟾属名Leptolalax和Carpophrys的有效性,认为Leptolalax应为有效属名。同时对中国福建、浙江、广西、湖南、贵州、云南等地的L.pelodytoides标本进行了分类研究,结果表明:前五个地区的标本应改订为新种福建掌突蟾L.liui;... 本文讨论了掌突蟾属名Leptolalax和Carpophrys的有效性,认为Leptolalax应为有效属名。同时对中国福建、浙江、广西、湖南、贵州、云南等地的L.pelodytoides标本进行了分类研究,结果表明:前五个地区的标本应改订为新种福建掌突蟾L.liui;云南勐养标本仍保留为L.pelodyto-ides此外,峨山掌突蟾L.oshanensis特征明显,不应作为L.pelodytoides的亚种,应保留为种级;文后简述了新种L.liui的主要特征和生态习性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突蟾属 分类 新种
下载PDF
中国两种掌突蟾(锄足蟾科Pelobatidae,无尾目Anura)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李树深 费梁 叶昌媛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1991年第6期495-499,共5页
本文对分布于云南境内的两种Leptolalax——L.ventripunctatus和L.alpinus的常规Giemsa核型、C-带和Ag-NORs作了研究,结果表明L.ventripunctatus的2n=22,20M+2T,NF=42,1对Ag-NORs位于5(?),并呈现异形现象,该区域亦显C-带正染;L.alpinus ... 本文对分布于云南境内的两种Leptolalax——L.ventripunctatus和L.alpinus的常规Giemsa核型、C-带和Ag-NORs作了研究,结果表明L.ventripunctatus的2n=22,20M+2T,NF=42,1对Ag-NORs位于5(?),并呈现异形现象,该区域亦显C-带正染;L.alpinus 2n=24,14M+4SM+6T,NF=42,1对Ag-NORs位于No.8短臂端部,并有随体联合现象。两种的着丝点区域均呈现C-带正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突蟾 细胞遗传学 核型
下载PDF
四川省贡嘎山齿突蟾属一新种描述(两栖纲:锄足蟾科) 被引量:2
8
作者 费梁 叶昌媛 +1 位作者 江建平 陈素文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72-177,共6页
1980和1984年在四川省贡嘎山西侧九龙县采到Scutiger(Aelurophryne)标本1种,经与该属其他物种的形态学特征对比研究,表明九龙标本与Scutiger(Aelurophryne)的其他物种均不相同... 1980和1984年在四川省贡嘎山西侧九龙县采到Scutiger(Aelurophryne)标本1种,经与该属其他物种的形态学特征对比研究,表明九龙标本与Scutiger(Aelurophryne)的其他物种均不相同,此外九龙标本与S.(A.)mammatus,S.(A.)glandulatus,S.(A.)tuberculatus的肌肉蛋白聚丙烯酰胺薄层凝胶等电聚焦电泳的谱带也不相同,其结果与形态分类相吻合。因此确定九龙县的猫眼蟾为一个新种,即九龙猫眼蟾Scutiger(Aelurophryne)jiulongensisFei,YeandJiang,sp.no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栖纲 齿突蟾属 九龙猫眼蟾 新种
下载PDF
中国锄足蟾科角蟾属二新种的描述(两栖纲:无尾目) 被引量:3
9
作者 费梁 叶昌媛 黄永昭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1992年第1期5-12,共8页
1975年和1987年分别在湖南宜章和云南景东采到角蟾属Megophrys标本2种。经与角蟾属已知种对比,特别是与相近种白颌大角蟾M.lateralis(Anderson)在外部形态和头骨特征方面的深入研究,其差异明显,被确定为2新种,即莽山角螗M.mangshanensi... 1975年和1987年分别在湖南宜章和云南景东采到角蟾属Megophrys标本2种。经与角蟾属已知种对比,特别是与相近种白颌大角蟾M.lateralis(Anderson)在外部形态和头骨特征方面的深入研究,其差异明显,被确定为2新种,即莽山角螗M.mangshanensis和腺角蟾M.glandulosa。本文对2新种的形态和生态资料作了记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栖纲 分类学 新种
下载PDF
大巴山区锄足蟾科齿蟾属一新种——南江齿蟾的描述(两栖纲:无尾目) 被引量:2
10
作者 费梁 叶昌媛 李成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1999年第1期107-113,共7页
对大巴山区四川南江的一种齿蟾标本作了深入研究,认为与我国已知齿蟾属Oreolalax物种均不相同,其形态特征与宝兴齿蟾O.popeiLiu,1947相近,但又有明显区别,南江标本曾在胡淑琴(1966)一文中被归入浦氏... 对大巴山区四川南江的一种齿蟾标本作了深入研究,认为与我国已知齿蟾属Oreolalax物种均不相同,其形态特征与宝兴齿蟾O.popeiLiu,1947相近,但又有明显区别,南江标本曾在胡淑琴(1966)一文中被归入浦氏短齿蟾ScutigerpopeiLiu(即宝兴齿蟾Oreolalaxpopei)。现经过详细的形态学比较和数值分类学的典型判别分析研究。被确定为新种,即命名为南江齿蟾Oreolalaxnanjiangensissp.no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栖纲 无尾目 齿蟾属 南江齿蟾 新种
下载PDF
中国马珠足甲螨属一新种(蜱螨亚纲:甲螨亚目:马珠足甲螨科) 被引量:2
11
作者 文在根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1998年第2期158-160,共3页
本文记述马珠足甲螨属一新种,歧马珠足甲螨Machadobelbabifurcatasp.nov.采于云南勐仑热带植物园枯枝落叶层。模式标本保存于白求恩医科大学生物教研室。马珠足甲螨科系中国首次报道。
关键词 蜱螨亚纲 甲螨亚目 马珠甲螨 新种
下载PDF
福建武夷山二种锄足蟾科无尾类的核型和银染观察
12
作者 李树深 胡健生 +1 位作者 费梁 叶昌媛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6-18,共3页
本文观察了福建武夷山地区二种锄足蟾的核型和银染,结果如下:福建掌突蟾2n=24(14M+2SM+8T),6+6,NF=40,Nos.9-12四对为T,SC和银染在6pper.淡肩角蟾2n=26(20M+6SM),6+7,NF=52,银染位于6pper,并和安徽地理居群作了比较.
关键词 掌突蟾 淡肩角蟾 银染 染色体组型
下载PDF
中国栉足蛛科2新种(蛛形纲:蜘蛛目)
13
作者 尹长民 唐果 龚联溯 《蛛形学报》 2000年第2期94-97,共4页
记述我国栉足蛛科(Ctemdae)2新种,命名为简安蛛,新种 Anahita samplexa sp.nov.和道县弱栉蛛 Leptoctenus daoxianensis sp.nov.。
关键词 蛛形纲 蜘蛛目 安蛛属 弱栉蛛属 新种
下载PDF
东洋区发现欧姬蜂属(膜翅目,姬蜂科,栉足姬蜂亚科)
14
作者 盛茂领 李涛 +1 位作者 郭正福 丁冬荪 《南方林业科学》 2017年第5期29-32,41,共5页
记述欧姬蜂属Opheltes Holmgren,1859已知种类,其中含在江西发现的1新种:赣欧姬蜂,新种Opheltes ganicus Sheng,sp.n.。提供彩色整体图和部分特征图。标本保存在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标本馆。
关键词 膜翅目 姬蜂 姬蜂亚 欧姬蜂属 新种
下载PDF
废弃踝关节在足踝外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15
作者 季相禄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18期43-45,共3页
目的分析废弃踝关节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并分析教学效果。方法对2017年3月-2017年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实习的本科学生87人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试验组(43人)和对照组(44人),试验组采用废弃肢体结合病例教学,对照组采用幻灯讲解... 目的分析废弃踝关节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并分析教学效果。方法对2017年3月-2017年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实习的本科学生87人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试验组(43人)和对照组(44人),试验组采用废弃肢体结合病例教学,对照组采用幻灯讲解结合病例教学。教学结束后,对两组在是否增加了对足踝的学习兴趣、废弃肢体教学是否易于对足踝疾病的理解及笔试考核成绩等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采用废弃踝关节教学的试验组明显增加了学生对足踝的学习兴趣,并易于对足踝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方案的理解,在笔试考核中的分数亦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结合废弃踝关节解剖教学可以明显增加五年制本科学生对足踝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足踝的三维结构及病理生理的理解。废弃踝关节再利用是提高临床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踝关节 临床实习 解剖教学 教学 效果评价
下载PDF
瘤足蕨科及其近缘类群植物叶表皮微形态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4
16
作者 林婷婷 宁梅红 +1 位作者 王任翔 邵文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33-240,共8页
瘤足蕨科是一个自然的群,但由于各类群之间的形态差异及种内变异比较大,其分类和系统位置一直有争议。该研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瘤足蕨科10种及其近缘类群桫椤科2种、蚌壳蕨科1种共13种植物,即瘤足蕨(Plagiogyria adnata)、耳形瘤足蕨... 瘤足蕨科是一个自然的群,但由于各类群之间的形态差异及种内变异比较大,其分类和系统位置一直有争议。该研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瘤足蕨科10种及其近缘类群桫椤科2种、蚌壳蕨科1种共13种植物,即瘤足蕨(Plagiogyria adnata)、耳形瘤足蕨(P.stenoptera)、镰羽瘤足蕨(P.falcata)、峨嵋瘤足蕨(P.assurgens)、密羽瘤足蕨(P.pycnophylla)、灰背瘤足蕨(P.glauca)、华东瘤足蕨(P.japonica)、华中瘤足蕨(P.euphlebia)、日本瘤足蕨(P.matsumureana)、美洲瘤足蕨(P.pectinata)、桫椤(Alsophila spinulosa)、西亚黑桫椤(A.khasyana)和金毛狗(Cibotium barometz)的叶表皮微形态进行了观察和比较,探讨其分类学意义,并据此编制了供试10个种类的分类检索表。结果表明:13种瘤足蕨科及其近缘类群植物气孔均仅分布在叶下表皮,气孔微下陷,气孔器椭圆形至圆形;叶上下表皮角质层纹饰复杂,类型多样,少数类群叶下表皮具毛状物;多数类群气孔外拱盖凹陷;气孔外拱盖内缘浅波状或齿状;保卫细胞两极大多数有明显的"T"型加厚。不同种间叶表皮扫描电镜特征表现出一定差异,对种的划分有一定的分类学鉴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桫椤 蚌壳蕨 叶表皮 扫描电子显微镜
下载PDF
废弃踝关节在足踝外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7
作者 郝增涛 闫立志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1年第7期106-106,108,共2页
本次课题主要分析在进行临床教学工作的过程当中,废弃踝关节在实际的临床实习教学期间产生的教学效果。方法:将2019年12月份到2020年6月份进入到我院进行实习的87名本科学生作为研究的样本,按照他们的意愿分成常规组和研究组,常规组学... 本次课题主要分析在进行临床教学工作的过程当中,废弃踝关节在实际的临床实习教学期间产生的教学效果。方法:将2019年12月份到2020年6月份进入到我院进行实习的87名本科学生作为研究的样本,按照他们的意愿分成常规组和研究组,常规组学生使用幻灯讲解结合病理讲解的教学方案,研究组的学生使用废弃肢体结合病例教学的方案,最后对他们的足踝外科学习兴趣,废弃肢体学习效果,笔试考核成绩等多项指标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研究结果直接显示使用废弃踝关节教学的实验组学生,他们对于足踝的学习兴趣相对较高,而且能够很好的了解足踝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治疗的实际方案,从笔试考试成绩来看,也明显高于常规组的学生。结论:为本科五年制的学生进行实习教学,期间结合废弃踝关节解剖教学的方案,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提高他们对于踝关节的三维结构病理生理的了解,提高整体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踝关节 临床实习 解剖教学
下载PDF
云南三种齿蟾的细胞遗传学研究(锄足蟾科Pelobatidae,无尾目Anura)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李树深 费樑 叶昌媛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1991年第2期216-223,共8页
本文报道了分布在云南的3种齿蟾(乡城齿蟾、景东齿蟾和棘疣齿蟾)的核型、Ag-NORs和C-带,结果表明2n=26(6+7).NF=52,一对次缢痕和Ag-NORs位于6 q,该区域同时被C-带正染,其余C-带位于各对染色体的着丝点区域。这些特征表现出3种齿蟾的核... 本文报道了分布在云南的3种齿蟾(乡城齿蟾、景东齿蟾和棘疣齿蟾)的核型、Ag-NORs和C-带,结果表明2n=26(6+7).NF=52,一对次缢痕和Ag-NORs位于6 q,该区域同时被C-带正染,其余C-带位于各对染色体的着丝点区域。这些特征表现出3种齿蟾的核型同源性和原始性。齿蟾属内种间各对应染色体对在相对长度和臂比值的差异显著性测定表明其核型演化途径可能是臂间倒位和相互易位。3种齿蟾具有染色体数目和Ag-NORs的变异和异形现象,其中乡城齿蟾的一个多余染色体呈现C-带正染,因此可能是B染色体,是锄足蟾科中首次报道。三种齿蟾均未发现与性别相关的异形染色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蟾属 细胞遗传学
下载PDF
瘤足蕨科植物叶表皮微形态及其系统学意义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航 王任翔 刘灵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2-148,共7页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瘤足蕨科Plagiogyriaceae 9种及其近缘类群桫椤科Cyatheaceae 4种、蚌壳蕨科Dicksoniaceae 1种共14种植物,即瘤足蕨Plagiogyria adnata、耳形瘤足蕨P.stenoptera、镰羽瘤足蕨P.falcata、峨嵋瘤足蕨P.as...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瘤足蕨科Plagiogyriaceae 9种及其近缘类群桫椤科Cyatheaceae 4种、蚌壳蕨科Dicksoniaceae 1种共14种植物,即瘤足蕨Plagiogyria adnata、耳形瘤足蕨P.stenoptera、镰羽瘤足蕨P.falcata、峨嵋瘤足蕨P.assurgens、密羽瘤足蕨P.pycnophylla、粉背瘤足蕨P.glauca、华东瘤足蕨P.japonica、华中瘤足蕨P.euphlebia、日本瘤足蕨P.matsumureana、白桫椤Sphaeropteris brunoniana、桫椤Alsophila spinulosa、西亚黑桫椤Gymnosphaera khasyana、滇南黑桫椤G.austro-yunnanensis和金毛狗Cibotium barometz的叶表皮微形态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表明:14种植物的叶表皮细胞都为不规则型,垂周壁为深波状或波状;其中,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峨嵋瘤足蕨、粉背瘤足蕨、白桫椤和金毛狗的叶下表皮具有形态可见的蜡质晶体。它们的气孔器类型有7种,为极细胞型、腋下细胞型、不等细胞型、不规则四细胞型、不规则细胞型、横列型和围绕型。对瘤足蕨科植物的分类和系统位置进行了讨论,为其系统学研究提供叶表皮微形态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桫椤 蚌壳蕨 气孔器类型 近缘类群
下载PDF
中国裸瘦足蝇属两新种(双翅目:瘦足蝇科)(英文)
20
作者 李轩昆 刘星月 杨定 《Entomotaxonomia》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84-290,共7页
记述中国瘦足蝇科裸瘦足蝇属Cliobata Enderlein 2新种:浅褐裸瘦足蝇Cliobata ecruis sp. nov.和周氏裸瘦足蝇Cliobata choui sp. nov.。浅褐裸瘦足蝇的鉴别特征为体浅褐色,胸部褐色具黄色斑;翅近端部具宽的透明带;生殖叉褐色,其臂部几... 记述中国瘦足蝇科裸瘦足蝇属Cliobata Enderlein 2新种:浅褐裸瘦足蝇Cliobata ecruis sp. nov.和周氏裸瘦足蝇Cliobata choui sp. nov.。浅褐裸瘦足蝇的鉴别特征为体浅褐色,胸部褐色具黄色斑;翅近端部具宽的透明带;生殖叉褐色,其臂部几乎与基部等长,臂基部中央具新月形凹陷。周氏裸瘦足蝇的鉴别特征为体黑色;翅近端部透明带窄;生殖叉黑褐色,其臂部长于基部,臂基部中央具半圆形凹陷。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农业大学昆虫博物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翅目 裸瘦蝇属 新种 中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