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足跖骨的三维重建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马昕 顾湘杰 +3 位作者 高建新 陈劲松 桂鉴超 夏新雷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1期23-25,共3页
进行三维医学图像研究。方法选取前足跖骨为实验材料,以CT连续扫描图像胶片为图像载体,用CCD摄像头采集图像信息,通过人机对话提取图像边缘信息,利用体视算法,实现基于微机的CT图像三维重建。结果重建图像可进行任意旋转、... 进行三维医学图像研究。方法选取前足跖骨为实验材料,以CT连续扫描图像胶片为图像载体,用CCD摄像头采集图像信息,通过人机对话提取图像边缘信息,利用体视算法,实现基于微机的CT图像三维重建。结果重建图像可进行任意旋转、多视角检测、组织切割分离与手术模拟。结论此三维重建方法有广阔的开发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重建 微机 CT 足跖骨
下载PDF
人体在平地行走时的足跖骨的动态应力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洪水棕 顾方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34-236,F004,共4页
本文分析了人体在平地行走时的足跖骨的动态应力变化,结果表明第二、三跖骨跖面上中段产生较大的拉应力,导致“疲劳骨折”。并指出这种骨折更容易发生在病理足上,解决了传统医学的人体足“三点支撑”观点所难以解释的问题。
关键词 平地行走 足跖骨 动态应力分析
全文增补中
足跖骨伴皮肤缺损的修复情况与足部功能恢复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傅宝珊 《江西医药》 CAS 2017年第3期234-236,共3页
目的探究足跖骨伴皮肤缺损的修复情况与足部功能恢复的关联。方法选择自2014年3月至2016年5月,5例足跖骨伴皮肤缺损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吻合血管的肩胛骨皮瓣移植手术法修复足跖骨伴皮肤缺损,观察术后缺损的恢复情况... 目的探究足跖骨伴皮肤缺损的修复情况与足部功能恢复的关联。方法选择自2014年3月至2016年5月,5例足跖骨伴皮肤缺损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吻合血管的肩胛骨皮瓣移植手术法修复足跖骨伴皮肤缺损,观察术后缺损的恢复情况和足部功能恢复的情况。结果手术后5例患者的骨皮瓣都完全成活,伤口一期愈合,皮瓣的血运和弹性都良好。2-5个月用X射线检查,结果显示5例患者的骨端有骨痂生长,6个月后移植的肩胛骨瓣与受区的骨融合。其中1例在移植后皮瓣生长过度,足部臃肿,手术6个月后进行了修整,其余患者的足部外形都良好,穿鞋和行走活动都无障碍。1例儿童患者在移植手术2年后,经X射线检查结果显示,肩胛骨瓣的形状类似第一跖骨。1例女性患者在恢复过程中出现部分皮缘坏死,延迟2-4周愈合,1例年长患者的皮肤感觉恢复较慢。足部功能恢复经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系统进行评定,结果是骨伴皮肤缺损的恢复情况越好的患者,其足部功能的康复效果越佳。结论足跖骨伴皮肤缺损修复经过手术,能得到较好的修复,当足跖骨伴皮肤缺损修复程度越好的时候,足部功能的康复效果也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跖骨缺损 皮肤缺损 功能恢复
下载PDF
国人足跖骨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魏兴国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1995年第1期61-63,共3页
国人足跖骨的研究魏兴国人体解剖教研室KeywordsMetatarsalbones,Length,Anteroposteriordiameter,Transversediameter.由于足外科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足跖... 国人足跖骨的研究魏兴国人体解剖教研室KeywordsMetatarsalbones,Length,Anteroposteriordiameter,Transversediameter.由于足外科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足跖骨的认识和研究越来越深入。据本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跖骨 解剖学
全文增补中
微型钢板螺钉治疗足部跖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毛仁群 李文庆 +6 位作者 朱小弟 王文胜 杨涛 陈传煌 姚海波 李楚炎 张国雷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20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微型钢板螺钉治疗足部跖骨颈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80例足部跖骨颈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选择克氏针髓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选择微型钢板螺钉固定治疗,比较两... 目的探讨微型钢板螺钉治疗足部跖骨颈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80例足部跖骨颈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选择克氏针髓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选择微型钢板螺钉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优良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型钢板螺钉治疗足部跖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钢板螺钉 克氏针髓内固定
下载PDF
产前超声五趾-跖-跟骨足底平面筛查足畸形的价值 被引量:3
6
作者 吕国荣 刘云萍 吴家祥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78-1081,共4页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五趾-跖-跟骨足底平面在筛查胎儿足畸形中的价值。方法连续性选取10 015胎14~40孕周高危胎儿作为研究对象,产前超声检查采用五趾-跖-跟骨足底平面筛查足畸形,并与随访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胎儿足长随孕周增加而增大(F=8....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五趾-跖-跟骨足底平面在筛查胎儿足畸形中的价值。方法连续性选取10 015胎14~40孕周高危胎儿作为研究对象,产前超声检查采用五趾-跖-跟骨足底平面筛查足畸形,并与随访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胎儿足长随孕周增加而增大(F=8.2,P〈0.01),单纯先天性马蹄内翻足胎儿的患侧足长变短(χ2=49.1,P〈0.01)。五趾-跖-跟骨足底平面超声诊断胎儿足畸形准确率为99.60%(9975/10 015),敏感度为85.29%(116/136),特异度为99.80%(9859/9879),阳性预测值为85.29%(116/136),阴性预测值为99.80%(9859/9879)。结论五趾-跖-跟骨足底平面可用于胎儿足畸形的产前超声筛查,并可提高诊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畸形 胎儿 超声 产前 五趾--跟底平面
下载PDF
微型钢板螺钉治疗足部跖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的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春宇 赵吉连 《中国伤残医学》 2020年第16期42-44,共3页
目的:分析在足部跖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当中,微型钢板螺钉治疗的实际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88例足部跖骨颈骨折患者为相关对象,将其随机均匀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临床常规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则... 目的:分析在足部跖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当中,微型钢板螺钉治疗的实际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88例足部跖骨颈骨折患者为相关对象,将其随机均匀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临床常规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需接受微型钢板螺钉治疗,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的治疗满意度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要远好于对照组,出现并发症的例数更少,且患者的满意度更高,2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对比后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足部跖骨颈骨折患者的治疗方式选择而言,让其接受微型钢板螺钉治疗的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钢板螺钉 并发症 效果 满意度
下载PDF
微型钢板螺钉治疗足部跖骨颈骨折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惠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27期60-61,共2页
目的分析微型钢板螺钉治疗足部跖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足部跖骨颈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手术方法为依据分组:治疗组(30例)采用微型钢板固定疗法,对照组(30例)采用克氏针髓内固定疗... 目的分析微型钢板螺钉治疗足部跖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足部跖骨颈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手术方法为依据分组:治疗组(30例)采用微型钢板固定疗法,对照组(30例)采用克氏针髓内固定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术后,治疗组患者的优良率为100%,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1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足部跖骨颈骨折患者施以微型钢板螺钉治疗,疗效确切,不仅能提升治疗优良率,还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钢板螺钉 临床效果
下载PDF
1例足部多发跖骨骨折脱位的早期手术治疗 被引量:2
9
作者 程延 尚保生 +1 位作者 李永革 张国勋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79-579,共1页
关键词 部多发 骼脱位 手术治疗 病例报告 解剖复位
下载PDF
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指(足跖)骨骨折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仕清 张思平 陈晓云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1期104-106,共3页
目的探究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指(足跖)骨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9月来我院就诊的100例掌指(足跖)骨骨折患者,入院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进行微型钢板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克氏针内... 目的探究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指(足跖)骨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9月来我院就诊的100例掌指(足跖)骨骨折患者,入院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进行微型钢板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为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出现1例延迟愈合,发生率为2.0%,愈合时间为(5.1±0.9)周,对照组延迟愈合4例,骨折不愈合1例,发生率为10.0%,愈合时间为(8.2±1.3)周,两组的不良愈合发生率及愈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指(足跖)骨骨折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克氏针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指() 微型钢板 克氏针
下载PDF
螺旋CT三维重建在足跗跖骨隐匿性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潘士龙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7年第10期93-94,共2页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在足跗跖骨隐匿性骨折中的优势。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3月收治64例足跗跖骨隐匿性骨折外伤患者行X线摄片检查,螺旋CT检查、并行三维重建。结果:64例足跗跖骨关节损伤中检测中32例,骨折伴排列不稳12例...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在足跗跖骨隐匿性骨折中的优势。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3月收治64例足跗跖骨隐匿性骨折外伤患者行X线摄片检查,螺旋CT检查、并行三维重建。结果:64例足跗跖骨关节损伤中检测中32例,骨折伴排列不稳12例,足跗跖骨关节骨折伴脱位20例,A型脱位5例,B型脱位14例(B_1型5例,B_2型7例),C型脱位4例。四种三维技术检测中以CPR总检测率最高为94.6%,其次为MPR为90.6%,VR为74.6%,最后为MIP33.3%,检测结果具有差异(P<0.05)。结论:螺旋CT三维技术能够准确、直观显示隐匿性骨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和使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三维 隐匿性
下载PDF
先天性双足第1跖骨跗骨化1例
12
作者 赵军放 刘争民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1440-1440,共1页
双足第1跖骨未能发育成规则的管状骨,代之以不规则的团块状骨,此种跖骨跗骨化畸形临床罕见。笔者于2011年7月诊治1例。报告如下。
关键词 先天性双足跖骨
原文传递
关节镜治疗足跖筋膜炎及跟骨骨刺在临床运用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1
13
作者 马银川 李强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第17期128-129,共2页
目的:对关节镜治疗足跖筋膜炎及跟骨骨刺的效果进行探究,旨在提升该患者治疗水平。方法:按照抽样方法对2018年9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足跖筋膜炎及跟骨骨刺患者开展研究,共38例,均采取关节镜治疗,现借助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目的:对关节镜治疗足跖筋膜炎及跟骨骨刺的效果进行探究,旨在提升该患者治疗水平。方法:按照抽样方法对2018年9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足跖筋膜炎及跟骨骨刺患者开展研究,共38例,均采取关节镜治疗,现借助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74,GQOLI-74)分别评估患者术前及术后的疼痛状况、患足功能、生活质量,由此综合评估关节镜技术的推广价值。结果:术后患者VAS评分(1.25±0.43)分低于术前(5.33±1.27)分,但踝与后足功能评分(82.17±7.09)分、GQOLI-74评分(265.41±40.23)分高于术前(53.30±3.25)分、(189.57±21.30)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足跖筋膜炎及跟骨骨刺患者采用关节镜治疗,可有效缓解疼痛症状,改善患足功能,优化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膜炎及跟 关节镜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带血管蒂髂骨瓣移植修复下肢骨及其周围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13
14
作者 吴克俭 侯树勋 +4 位作者 张伟佳 王富 郭继东 孙大铭 郑小勇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784-787,共4页
目的探讨带血管蒂髂骨瓣移植在修复下肢骨及其周围软组织缺损中的作用。方法针对小腿、足解剖结构和伤后骨与软组织易缺损的特点,利用游离髂骨移植必须携带周围肌肉,设计带血管蒂的髂骨肌肉瓣,移植修复下肢骨及软组织缺损;髂骨肌肉瓣血... 目的探讨带血管蒂髂骨瓣移植在修复下肢骨及其周围软组织缺损中的作用。方法针对小腿、足解剖结构和伤后骨与软组织易缺损的特点,利用游离髂骨移植必须携带周围肌肉,设计带血管蒂的髂骨肌肉瓣,移植修复下肢骨及软组织缺损;髂骨肌肉瓣血管与受区血管吻合后于骨瓣周围肌肉表面皮片覆盖。结果手术后1周,移植皮片全部植在髂骨周围的肌肉表面,皮片成活间接证明移植骨瓣成活;皮片全部成活4例,大部分成活3例;术后1个月均可见髂骨瓣与受区断端间有少量的骨痂形成,修复足跖骨4个月后拔除克氏针,胫骨6~8个月拆除外固定架,扶拐行走2~4个月;术后随访经6~15个月(平均10个月),双下肢等长,无溃疡,行走负重良好,外形及功能满意。结论单纯髂骨游离移植修复骨及软组织缺损一次完成手术操作,解剖塑形及外观比传统术式更满意,是修复小腿及足外伤软组织和骨缺损的较好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软组织缺损 移植修复 下肢 带血管蒂髂瓣移植 游离髂移植 解剖结构 移植皮片 皮片成活 痂形成 外固定架 术后随访 下肢等长 手术操作 传统术式 肌肉瓣 吻合后 手术后 周围 明移植 克氏针 足跖骨 缺损 外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