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趾动脉皮支皮瓣修复趾趾端缺损疗效观察
1
作者 朱静斌 夏影 王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16年第8期281-281,共1页
观察趾动脉皮指皮瓣对趾趾端缺损进行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 26 例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趾趾端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应用趾动脉皮支皮瓣进行修复;分析本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手术后;有 1 例患者出现静脉危象;经皮瓣... 观察趾动脉皮指皮瓣对趾趾端缺损进行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 26 例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趾趾端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应用趾动脉皮支皮瓣进行修复;分析本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手术后;有 1 例患者出现静脉危象;经皮瓣蒂部拆线与换药处理后成活。对本组患者进行术后为期 1 年随访;随访期间有趾端皮瓣出现瘢痕增生患者 4例;对患者实施二次整形后;皮瓣弹性与质地均恢复良好。结论:应用趾动脉皮支皮瓣对趾趾端缺损患者进行修复治疗;不会对知名血管造成损伤;患者预后良好;临床应用价值显著;趾动脉皮支皮瓣修复应在趾趾端缺损的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趾动脉 支皮瓣修复方法 端缺损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游离足趾动脉皮瓣修复手指热压伤67例 被引量:4
2
作者 张玉军 巨积辉 +2 位作者 周广良 刘新益 吴海林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17-419,共3页
手指热压伤是由热烧伤和机械挤压伤共同导致的复合损伤,多为深Ⅱ~Ⅲ度,严重者可致指体功能丧失,截指率较高.因手指解剖结构精细,软组织较薄,易伴有动脉、神经、肌腱及骨关节的损伤,修复难度较大.2007年1月-2012年9月,我院应用游离足趾... 手指热压伤是由热烧伤和机械挤压伤共同导致的复合损伤,多为深Ⅱ~Ⅲ度,严重者可致指体功能丧失,截指率较高.因手指解剖结构精细,软组织较薄,易伴有动脉、神经、肌腱及骨关节的损伤,修复难度较大.2007年1月-2012年9月,我院应用游离足趾动脉皮瓣修复67例患者手指热压伤创面,获得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瓣修复 热压伤 趾动脉 手指 游离 复合损伤 功能丧失 解剖结构
原文传递
趾动脉皮支皮瓣修复趾趾端缺损疗效观察
3
作者 郭振贵 朱静斌 +2 位作者 李卫 李宝林 孟庆刚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63-264,共2页
目的总结趾动脉皮支皮瓣修复趾趾端缺损的疗效。方法 2008年1月-2012年6月,应用趾动脉皮支皮瓣修复趾趾端缺损13例(13趾)。男12例,女1例;年龄19~53岁,平均37岁。致伤原因:绞伤8例,砸伤3例,切割伤2例。受伤至入院时间1~3 h,平均2... 目的总结趾动脉皮支皮瓣修复趾趾端缺损的疗效。方法 2008年1月-2012年6月,应用趾动脉皮支皮瓣修复趾趾端缺损13例(13趾)。男12例,女1例;年龄19~53岁,平均37岁。致伤原因:绞伤8例,砸伤3例,切割伤2例。受伤至入院时间1~3 h,平均2.5 h。创面均伴骨外露,软组织缺损范围为2.0 cm×1.8 cm^4.0 cm×3.0 cm。合并甲床缺损3例,趾骨撕脱骨折1例。皮瓣切取范围为2.5 cm×2.3 cm^4.5 cm×3.5 cm。供区游离植皮修复。结果术后1例皮瓣发生静脉危象,经皮瓣蒂部部分拆线及创面换药后成活;其余皮瓣均顺利成活,创面Ⅰ期愈合。供区切口均Ⅰ期愈合,植皮均顺利成活。13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12个月,平均11个月。2例趾端皮瓣发生瘢痕增生,行二次整形手术;皮瓣质地、弹性均良好。末次随访时,皮瓣两点辨别觉为4~10 mm,平均5.5 mm。足部行走、负重均正常。结论 趾动脉皮支皮瓣不损伤知名血管、术后感觉恢复良好,是修复趾趾端缺损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缺损 趾动脉皮支皮瓣 创面修复
原文传递
趾臂指数与2型糖尿病合并足末梢动脉病变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王京萍 宋敬坤 +5 位作者 张莉 刘俊茹 王亚男 许荣娣 都伟 丁颖 《河北医药》 CAS 2009年第17期2220-2221,共2页
目的研究趾臂指数(toe-brachiaiblood pressure index,TBI)对于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足末梢动脉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ervical intimal-medial thickness,CIMT)和相关的辅助检查排除高血压... 目的研究趾臂指数(toe-brachiaiblood pressure index,TBI)对于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足末梢动脉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ervical intimal-medial thickness,CIMT)和相关的辅助检查排除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类风湿性关节炎。对2型糖尿病98例,196只足患者根据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术(FFA)后糖尿病视网膜病(diabeticretinopathy,DR)分级进行分组,分为Ⅰ、Ⅱ、Ⅲ、Ⅳ组,每组测定第一趾背动脉的显示率和TBI指数。结果第一趾背动脉的显示率88.8%,随DR分级的增高TBI指数明显降低(P<0.05)。结论TBI对早期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足末梢动脉病变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指数 DR 第一动脉 糖尿病并发症
下载PDF
趾足底固有动脉趾端动脉弓及其分支的显微解剖 被引量:1
5
作者 唐林峰 巨积辉 +5 位作者 刘跃飞 周荣 胡昌庆 杨开航 郭全伟 侯瑞兴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76-379,共4页
目的解剖观测趾足底固有动脉趾端动脉弓及其分支的解剖学特点。方法选取新鲜成人足标本8只,分别经足背动脉灌注红色乳胶,对第2趾趾足底固有动脉进行显微解剖,观察趾足底固有动脉弓的出现概率,位置及其口径,趾端动脉弓发出的弓上动脉的... 目的解剖观测趾足底固有动脉趾端动脉弓及其分支的解剖学特点。方法选取新鲜成人足标本8只,分别经足背动脉灌注红色乳胶,对第2趾趾足底固有动脉进行显微解剖,观察趾足底固有动脉弓的出现概率,位置及其口径,趾端动脉弓发出的弓上动脉的起始部位,走行方向,分支数目及血管口径情况。结果第2趾趾足底固有动脉趾端动脉弓恒定,动脉弓的外径为0.5~0.8 mm,平均外径为0.64 mm,动脉弓距趾端的距离为9.5~13.0 mm,平均为11.1 mm。动脉弓上发出5支恒定的分支,即趾端弓上动脉,我们将其命名为第1~5支趾端弓上动脉(由胫侧至腓侧)。结论第2趾趾端动脉弓及其发出的弓上动脉解剖恒定,可以采用弓上动脉为蒂的微型轴型皮瓣改善第2足趾再造后外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底固有动脉 解剖学研究 第2足 动脉 弓上动脉
下载PDF
益气通脉法治疗趾(指)动脉狭窄 被引量:1
6
作者 王义成 曹烨民 彭许梅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435-437,共3页
目的:观察益气通脉法对趾(指)动脉狭窄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趾(指)动脉狭窄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分别给予益气通脉片和羟苯磺酸钙治疗以及单纯羟苯磺酸钙治疗3个月,比较用药前后症状改善和趾(指)动脉血流量的变化。结果:两... 目的:观察益气通脉法对趾(指)动脉狭窄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趾(指)动脉狭窄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分别给予益气通脉片和羟苯磺酸钙治疗以及单纯羟苯磺酸钙治疗3个月,比较用药前后症状改善和趾(指)动脉血流量的变化。结果:两组症状减轻,趾(指)动脉血流量增加,治疗组较对照组血流量增加更明显。结论:益气通脉法对趾(指)动脉狭窄有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动脉狭窄 益气通脉法 治疗方法
下载PDF
腓侧趾背动脉为蒂的拇趾趾背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2
7
作者 曾志超 吉赵勇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7年第9期88-90,共3页
目的探讨腓侧趾背动脉为蒂的拇趾趾背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以腓侧趾背动脉为蒂的拇趾趾背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背侧、指腹较大面积的组织缺损。结果本组应用16例,皮瓣全部成活,皮瓣色泽、弹性接近正常,外形美观... 目的探讨腓侧趾背动脉为蒂的拇趾趾背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以腓侧趾背动脉为蒂的拇趾趾背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背侧、指腹较大面积的组织缺损。结果本组应用16例,皮瓣全部成活,皮瓣色泽、弹性接近正常,外形美观不臃肿,感觉功能恢复良好,对供足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腓侧趾背动脉为蒂的拇趾趾背皮瓣是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良好方法,尤其适合指背软组织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外科皮瓣 手外伤 软组织缺损
下载PDF
第四趾主要动脉与神经断层的解剖观测
8
作者 李滨 胡凤爱 +2 位作者 孙毅 曲洪林 刘同慎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109-110,共2页
目的为断趾再植及断层解剖学提供断层参考资料。方法用30例成人第四趾(男16例、女14例),经组织学处理切片,在显微镜下观测。结果趾跖腓侧固有动脉和神经纵径和横径的平均值分别大于0.43 mm和0.65 mm,趾跖胫侧固有动脉和神经纵径和横径... 目的为断趾再植及断层解剖学提供断层参考资料。方法用30例成人第四趾(男16例、女14例),经组织学处理切片,在显微镜下观测。结果趾跖腓侧固有动脉和神经纵径和横径的平均值分别大于0.43 mm和0.65 mm,趾跖胫侧固有动脉和神经纵径和横径的平均值分别为0.55 mm和0.58 mm。结论神经与同名动脉基本上位于同一区内伴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底固有动脉 足底固有神经 第四 断层解剖
下载PDF
应用桡动脉逆转与趾底固有动脉吻合再造拇指5例
9
作者 孙书海 尹明杰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04年第2期70-70,共1页
关键词 动脉逆转 底固有动脉 血管吻合 拇指再造 第二足游离移植
下载PDF
■趾腓侧趾背动脉蒂甲床瓣移植的显微外科解剖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铭波 李保龙 +5 位作者 叶伟德 胡伟 梁勇 张子清 王大平 朱伟民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09-613,共5页
目的为临床设计切取[足母]趾腓侧趾背动脉蒂甲床瓣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选用15只(左侧6例,右侧9例,男性11例,女性4例)新鲜足标本进行红色乳胶灌注,解剖观测[足母]趾腓侧趾背动脉的起始、走行及分布规律和特点。结果[足母]趾腓侧趾背动... 目的为临床设计切取[足母]趾腓侧趾背动脉蒂甲床瓣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选用15只(左侧6例,右侧9例,男性11例,女性4例)新鲜足标本进行红色乳胶灌注,解剖观测[足母]趾腓侧趾背动脉的起始、走行及分布规律和特点。结果[足母]趾腓侧趾背动脉均存在,根据其起源分为:Ⅰ型,[足母]趾腓侧趾背动脉由第1跖背动脉内侧发出9例,占60.00%,起始处直径(1.21±0.34)mm;Ⅱ型,[足母]趾腓侧趾背动脉在近节趾骨由母趾腓侧趾底动脉内侧发出3例,占20.00%,起始处直径(1.13±0.26)mm;[足母]趾腓侧趾背动脉由第1跖背动脉与[足母]趾腓侧趾底动脉在近节趾骨共干发出3例,占20.00%;根据分支优势可分3种亚型:Ⅲa型:第1跖背动脉分支粗大型1例,占6.67%,第1跖背动脉起始处直径0.82 mm,[足母]趾腓侧趾底动起始处直径0.53 mm;Ⅲb型:[足母]趾腓侧趾底分支动脉粗大型1例,占6.67%,第1跖背动脉起始处直径0.51 mm,[足母]趾腓侧趾底动脉起始处直径0.71 mm;Ⅲc型:第1跖背动脉分支与[足母]趾腓侧趾底动脉分支等大型(均细型)1例,占6.67%,分支在第1跖背动脉起始处直径0.41mm,分支在[足母]趾腓侧趾底动起始处直径0.43mm。所有类型[足母]趾腓侧趾背动脉均延伸入甲床,并有皮支滋养上甲皮及腓侧甲廓。结论以[足母]趾腓侧趾背动脉蒂甲床瓣可游离移植修复手指甲床缺损,该术式具有血供可靠、不牺牲主干血管,切取安全,并有营养神经伴行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母]腓侧动脉 甲床瓣 显微解剖 组织瓣移植
下载PDF
(足母)趾趾背动脉皮瓣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5
11
作者 胡德锋 赵晓航 +1 位作者 马建安 胡振业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7,共3页
目的为临床游离移植趾背动脉皮瓣修复手部创面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采用经福尔马林固定经红色乳胶灌注的足部标本10例,足部铸型标本20例,观察(足母)趾趾背动脉的起始、走行规律、分布情况,血管口径,并对皮瓣支配神经及静脉回流进行解剖... 目的为临床游离移植趾背动脉皮瓣修复手部创面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采用经福尔马林固定经红色乳胶灌注的足部标本10例,足部铸型标本20例,观察(足母)趾趾背动脉的起始、走行规律、分布情况,血管口径,并对皮瓣支配神经及静脉回流进行解剖分析。结果 (足母)趾趾背动脉外径(0.8±0.2)mm。根据趾背动脉起始、口径、供血范围不同进行分型:Ⅰ型:从第1跖背动脉发出,占67%(20例)。Ⅱ型:第1跖背动脉同时发出(足母)趾腓侧趾动脉和趾背动脉,占23%(7例)。Ⅲ型:(足母)趾腓侧趾底动脉发出或缺如,占10%(3例)。结论 (足母)趾背动脉较粗,分支分布、血管神经分布恒定,设计游离的(足母)趾趾背动脉皮瓣具有解剖学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外科皮瓣 (足母) 游离移植
下载PDF
趾背动脉供血的微型甲瓣在甲床美学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郭淑女 刘铭波 +4 位作者 吕有文 刘良燚 王克列 杨延军 张子清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6年第6期360-363,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趾背动脉供血的微型甲瓣修复甲床缺损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自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以趾背动脉供血的微型甲瓣修复12例拇指、7例示指、2例中指、2例环指甲床及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缺损面积6 mm×12 mm^14 mm×... 目的探讨应用趾背动脉供血的微型甲瓣修复甲床缺损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自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以趾背动脉供血的微型甲瓣修复12例拇指、7例示指、2例中指、2例环指甲床及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缺损面积6 mm×12 mm^14 mm×28 mm。供区予直接缝合、全厚皮片植皮或带蒂皮瓣修复。结果术后甲瓣全部成活。随访6~48个月,23例患指指甲生长平整、光滑,外形饱满,功能恢复好。供区未见明显畸形,功能未受影响。结论游离移植趾背动脉供血的微型甲瓣是拇、手指甲床缺损美学修复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甲瓣 动脉 甲床重建 显微手术
下载PDF
吻合趾背动脉的甲瓣修复拇指甲床及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4
13
作者 喻田 阮奕焕 +3 位作者 王亚军 罗发勇 陈永德 兰荣玉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2年第2期197-199,共3页
目的 探讨吻合趾背动脉的甲瓣修复拇指甲床及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1年2月,采用吻合趾背动脉的甲瓣修复10例拇指甲床及末节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患者甲瓣及足部供区... 目的 探讨吻合趾背动脉的甲瓣修复拇指甲床及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1年2月,采用吻合趾背动脉的甲瓣修复10例拇指甲床及末节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患者甲瓣及足部供区的外形、感觉、活动功能等临床效果。结果10例甲瓣及供区皮瓣均一期成活。术后随访3~18个月,平均6个月。拇指外形及功能满意,指甲大小与健侧比较无明显差异,两点辨别觉恢复良好。供区外形满意,足趾行走功能正常。结论采用吻合趾背动脉的甲瓣修复拇指甲床及末节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拇指外观及功能与健侧相近,手术创伤小,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甲瓣 拇指 甲床皮肤软组织缺损
下载PDF
足背动脉无跖背动脉和趾背动脉一例
14
作者 赵志杰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1985年第1期40-40,共1页
熟练掌握足部血管解剖和变异类型是第二趾游离移植再造拇指手术的成功基础,是决定手术方案的依据。近年来为适应显微外科的需要,对足部血管应用解剖研究逐渐深入,目前尚未见到蹠背动脉及趾背动脉完全缺如的报道,现将在手术中遇到的一例... 熟练掌握足部血管解剖和变异类型是第二趾游离移植再造拇指手术的成功基础,是决定手术方案的依据。近年来为适应显微外科的需要,对足部血管应用解剖研究逐渐深入,目前尚未见到蹠背动脉及趾背动脉完全缺如的报道,现将在手术中遇到的一例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游离移植 足部 术中 手术 足背动脉 第二
下载PDF
带趾底动脉蒂的足趾游离移植拇手指再造术 被引量:1
15
作者 穆广态 梁定顺 +4 位作者 康志学 刘金鹏 俞玮 周驱 李峰 《宁夏医学杂志》 CAS 1995年第1期28-28,共1页
带趾底动脉蒂的足趾游离移植拇手指再造术武警宁夏总队医院穆广态,梁定顺,康志学,刘金鹏,俞玮,周驱,李峰应用传统方法吻合足背动脉的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手指有许多优点。主要是可获得较长的血管蒂,所吻合的血管较粗大。但其缺点... 带趾底动脉蒂的足趾游离移植拇手指再造术武警宁夏总队医院穆广态,梁定顺,康志学,刘金鹏,俞玮,周驱,李峰应用传统方法吻合足背动脉的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手指有许多优点。主要是可获得较长的血管蒂,所吻合的血管较粗大。但其缺点也不少,最主要的是解剖变异较大,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移植 拇手指再造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带趾背动脉■甲瓣游离移植修复拇指甲床缺损 被引量:1
16
作者 曾艺平 刁雪山 +1 位作者 李剑锋 杨建林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2年第1期48-49,52,共3页
目的探讨带趾背动脉■甲瓣游离移植修复拇指甲床缺损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2007年7月-2021年3月,对10例拇指甲床缺损患者采用带趾背动脉■甲瓣游离移植修复。结果移植■甲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5~7个月,平均6个月,患者不仅获得了满意的... 目的探讨带趾背动脉■甲瓣游离移植修复拇指甲床缺损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2007年7月-2021年3月,对10例拇指甲床缺损患者采用带趾背动脉■甲瓣游离移植修复。结果移植■甲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5~7个月,平均6个月,患者不仅获得了满意的指甲外形,也获得了手指功能的改善。结论带趾背动脉■甲瓣游离移植再造拇指甲床是一种较理想的修复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甲瓣 指甲损伤 显微外科手术
下载PDF
e-Flow成像对2型糖尿病患者指、趾端微循环状态的评价 被引量:12
17
作者 马方 赵宝珍 +1 位作者 张会萍 柳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327-1329,共3页
目的研究指、趾腹小动脉和甲床微动脉的结构及血流动力学参数,评价糖尿病患者手指、足趾端微循环状态。方法73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病程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40例。采用e-Flow成像显示末节指、趾腹小动脉和甲床微动脉,获得多普勒指标;用血管... 目的研究指、趾腹小动脉和甲床微动脉的结构及血流动力学参数,评价糖尿病患者手指、足趾端微循环状态。方法73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病程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40例。采用e-Flow成像显示末节指、趾腹小动脉和甲床微动脉,获得多普勒指标;用血管像素比估算血管数量。结果①大部分的指、趾甲床动脉走行方向与手指、足趾平行,纵行的动脉间有横行的动脉支穿插吻合。②糖尿病Ⅱ、Ⅲ组末节指、趾腹和甲床内微小动脉稀少,血流频谱呈高阻波形。③糖尿病Ⅰ组指/趾甲床动脉和趾腹动脉舒张期血流速度(EDV)低于对照组(P<0.05);阻力指数(RI)高于对照组(P<0.05/P<0.01);趾甲床动脉平均血管像素比低于对照组(P<0.05);④糖尿病Ⅱ、Ⅲ组指、趾甲床动脉及趾/指腹动脉收缩期最大流速(PSV)、EDV、平均血管像素比低于对照组(P<0.01/P<0.05);RI高于对照组(P<0.01);⑤糖尿病各组及对照组趾甲床动脉/趾腹动脉PSV、EDV、平均血管像素比低于同组手指相同指标P<0.01;RI高于同组手指相同指标P<0.05/P<0.01。结论糖尿病早期(病程5年内)即可出现指、趾端微血管血流动力学改变,晚期血管数量减少。肢端末梢微血管受损早于肢端缺血症状的出现。趾端血管损害出现较指端更早,程度更重。e-Flow可作为评价肢端早期微血管病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Flow成像 超声检查 糖尿病 手指及足趾动脉
下载PDF
第一足趾胫侧趾底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18
作者 王天桢 朱天杰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9年第5期27-28,共2页
目的:探讨第一足趾胫侧趾底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第一足趾远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第一足趾远端软组织缺损的情况,对16例此类患者采用第一足趾胫侧趾底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通过随访观察第一足趾外形、功能恢复情况,了解... 目的:探讨第一足趾胫侧趾底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第一足趾远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第一足趾远端软组织缺损的情况,对16例此类患者采用第一足趾胫侧趾底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通过随访观察第一足趾外形、功能恢复情况,了解临床疗效,总结优缺点。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9.5个月。16例皮瓣全部成活,修复后拇趾远端外观尚好,趾端无明显触痛,功能恢复满意。结论:第一足趾胫侧趾底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具有血管蒂相对较为恒定,皮瓣供受区距离较近,转移方便,手术操作容易,是修复第一足趾远端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逆行岛状皮瓣 软组织缺损
下载PDF
拇趾腓侧趾底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修复第二趾甲皮瓣供区创面
19
作者 尚清祥 郑燕辉 刘长乐 《中国伤残医学》 2013年第1期24-25,共2页
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提高,以及人们对生活水平的提高,手外伤患者对手指伤后的功能、外形恢复要求也在提高,同时希望医生能用最小的创伤来恢复最大的功能,同时这也是现代显微外科发展的方向。特别是对2~5指末节脱套伤的修复,... 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提高,以及人们对生活水平的提高,手外伤患者对手指伤后的功能、外形恢复要求也在提高,同时希望医生能用最小的创伤来恢复最大的功能,同时这也是现代显微外科发展的方向。特别是对2~5指末节脱套伤的修复,传统的各种带蒂皮管、带蒂皮瓣等手术,已被游离第2趾甲皮瓣所取代,也在临床上取得满意效果。但因传统的第2趾甲皮瓣供区需牺牲1个脚趾而使大部分患者放弃该手术方案。2007年1月~2010年1月,我院采用游离第2趾甲皮瓣移植修复示中环指末节脱套伤12例,第2趾甲皮瓣供区均采用同足拇趾腓侧趾底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修复,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甲皮瓣 岛状皮瓣修复 动脉 腓侧 供区创面 显微外科技术 皮瓣移植修复 外伤患者
下载PDF
踝肱压指数与趾肱压指数在评估糖尿病患者下肢血供中的意义 被引量:10
20
作者 王彦 陈兵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4期591-594,共4页
目的 测量踝动脉收缩压 (anklesystolicbloodpressures ,ASBP)和计算踝肱压指数 (anklebrachialpressureindices,ABPI)是评估下肢血供的一项操作简便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但在糖尿病下肢动脉钙化时 ,ASBP会异常升高。有学者推荐使用趾... 目的 测量踝动脉收缩压 (anklesystolicbloodpressures ,ASBP)和计算踝肱压指数 (anklebrachialpressureindices,ABPI)是评估下肢血供的一项操作简便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但在糖尿病下肢动脉钙化时 ,ASBP会异常升高。有学者推荐使用趾动脉收缩压 (toesystolicbloodpressures,TSBP)和趾肱压指数 (toebrachialpressureindices,TBPI)。本研究旨在发现趾压和踝压的关系以指导临床医生在什么时候更应该测量趾血管指数而不是踝血管指数。方法  4 1例 2型糖尿病患者和 2 3例正常对照者用多普勒仪测量肱动脉收缩压、ASBP和TSBP ,并分别计算ABPI、TBPI,根据ABPI值对所有下肢进一步分组 ,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各组ASBP与TSBP相关很微弱。当下肢血管钙化因素对ASBP及ABPI影响很明显时 ,TSBP和TBPI的测量值受其影响不明显。结论 对于大部分糖尿病患者测量TBPI不比ABPI更有优势。只要ABPI不是明显的假性增高 (例如 >1 .3) ,它就和TBPI一样能为临床诊断提供可信的参考。但当患者有明显的动脉中膜钙化 (ABPI≥ 1 .3)时 ,趾压指数因受其影响不显著而更有诊断价值。同时测量TS BP和计算TBP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收缩压 趾动脉收缩压 踝肱压指数 肱压指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