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跗内侧游离静脉皮瓣的解剖研究与临床价值 被引量:3
1
作者 罗锦辉 朱伟荣 +2 位作者 黄洛 杨福周 罗毅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4年第14期1161-1163,共3页
目的了解跗内侧游离静脉皮瓣的解剖结构,将研究结果应用于临床工作。方法取10例成人足部截肢的跗内侧区皮肤进行病理切片,了解此处皮肤静脉血管分布。临床应用26例,以跗内侧区皮肤的深层静脉血管为蒂,大致取出4 cm×6 cm的跗内侧静... 目的了解跗内侧游离静脉皮瓣的解剖结构,将研究结果应用于临床工作。方法取10例成人足部截肢的跗内侧区皮肤进行病理切片,了解此处皮肤静脉血管分布。临床应用26例,以跗内侧区皮肤的深层静脉血管为蒂,大致取出4 cm×6 cm的跗内侧静脉皮瓣,修复指部缺损。记录26例皮瓣成活情况。结果跗内侧区皮肤较恒定地拥有两层的静脉分布,且血管密度丰富。26例运用跗内侧静脉皮瓣的临床手部修复实验,皮瓣24例存活,Ⅰ期愈合23例,Ⅱ期愈合1例,皮瓣坏死2例,存活皮瓣远期效果良好。结论跗内侧游离静脉皮瓣适宜作吻合血管游离移植修复手指皮肤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跗内侧 动脉化静脉皮瓣 解剖结构 修复缺损
下载PDF
跗内侧动脉皮瓣修复足趾皮肤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2
2
作者 宋鹏 荆凯 +3 位作者 薛建华 魏鹏飞 李光辉 杜晨飞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6年第3期260-262,共3页
目的:探讨利用以跗内侧动脉为蒂的足内侧皮瓣修复足趾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疗效及价值。方法根据足背动脉于距舟关节平面向足内侧发出跗内侧动脉,有终末皮支分布于此区域皮肤的特点,设计以跗内侧动脉为蒂的皮瓣,移植修复足趾皮... 目的:探讨利用以跗内侧动脉为蒂的足内侧皮瓣修复足趾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疗效及价值。方法根据足背动脉于距舟关节平面向足内侧发出跗内侧动脉,有终末皮支分布于此区域皮肤的特点,设计以跗内侧动脉为蒂的皮瓣,移植修复足趾皮肤缺损15例。观察术后皮瓣成活情况、外形、色泽、弹性,以及有无瘢痕挛缩、功能障碍等。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无血运障碍。随访6~36个月,皮瓣修复区皮肤色泽及弹性较好,外形不臃肿,无瘢痕挛缩,感觉恢复良好,两点辨别觉6~8 mm。结论跗内侧皮瓣移植创伤较小,质地与足趾趾底侧最为接近,耐磨性好,对供区影响小,是修复足趾皮肤缺损甚至手指皮肤缺损的较理想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背动脉 跗内侧动脉 移植 外科皮瓣 足趾创面
下载PDF
跗内侧游离静脉皮瓣修复单手指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坚强 范春海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8年第4期448-449,共2页
目的探讨跗内侧游离静脉皮瓣修复单手指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6年5月-2017年5月采用跗内侧游离静脉皮瓣修复单手指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术后20例皮瓣全部成活,均获随访,时间12~16个月。... 目的探讨跗内侧游离静脉皮瓣修复单手指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6年5月-2017年5月采用跗内侧游离静脉皮瓣修复单手指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术后20例皮瓣全部成活,均获随访,时间12~16个月。皮瓣质地、弹性及手指外形良好。结论跗内侧游离静脉皮瓣修复单手指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跗内侧游离静脉皮瓣 单手指 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 创面修复
下载PDF
跗内侧游离静脉皮瓣与前臂游离静脉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对照 被引量:1
4
作者 孙磊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4年第6期57-58,共2页
目的探讨跗内侧游离静脉皮瓣与前臂游离静脉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70例行游离静脉皮瓣修复治疗的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以皮瓣类型为依据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跗内侧游离静脉皮瓣与前臂游离静脉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70例行游离静脉皮瓣修复治疗的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以皮瓣类型为依据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远期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采用跗内侧游离静脉皮瓣治疗后其术后感染率及Ⅰ期愈合率均明显优于采用前臂游离静脉皮瓣修复治疗的对照组(P<0.05);治疗1年后两组患者的手功能恢复情况比较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跗内侧游离静脉皮瓣修复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跗内侧游离静脉皮瓣 软组织缺损 前臂
下载PDF
跗内侧游离静脉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疗效观察
5
作者 林明超 谭宇顺 +2 位作者 张跃 姚铿 赵柏明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5年第8期1720-1721,共2页
目的研究跗内侧游离静脉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50例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行跗内侧游离静脉皮瓣修复,对照组为前臂游离静脉皮瓣修补治疗,比较两组Ⅰ期愈合率、术后感染发... 目的研究跗内侧游离静脉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50例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行跗内侧游离静脉皮瓣修复,对照组为前臂游离静脉皮瓣修补治疗,比较两组Ⅰ期愈合率、术后感染发生率及1年后随访优良率。结果观察组Ⅰ期愈合率(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00%,术后感染发生率(4.00%)显著低于对照组(32.00%),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优良率96.00%较对照组(72.00%)显著较高(P<0.05)。结论跗内侧游离静脉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效果显著,Ⅰ期愈合率较高,可避免术后感染的发生,且后期恢复良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跗内侧 皮瓣修复 软组织缺损
下载PDF
带跗内侧动脉的足背动脉岛状皮瓣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马兆龙 钟竟林 +3 位作者 杜勇国 杨文贵 赵孝明 陈国强 《实用骨科杂志》 2000年第3期152-154,共3页
目的 足踝部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 用带跗内动脉的足背动脉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组织缺损。结果 本组 5例中 ,4例术后皮瓣全部成活 ,1例成活 1/ 2 ,再行游离皮片移植后愈合 ,平均随访 2 1月 ,无疤痕溃破及疼痛。结论 该皮瓣转移范围... 目的 足踝部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 用带跗内动脉的足背动脉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组织缺损。结果 本组 5例中 ,4例术后皮瓣全部成活 ,1例成活 1/ 2 ,再行游离皮片移植后愈合 ,平均随访 2 1月 ,无疤痕溃破及疼痛。结论 该皮瓣转移范围及切取范围均较大 ,皮瓣坚韧致密 ,取瓣区隐匿且不影响负重及行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瓣 跗内侧动脉 足背动脉
下载PDF
跗内侧游离静脉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8
7
作者 陈奇鸣 罗锦辉 +3 位作者 杨福周 余林权 黄远清 朱伟荣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8-160,共3页
目的探讨跗内侧游离静脉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前期研究发现跗内侧区的皮肤及皮下组织存在深、浅两层静脉系统,在跗内侧设计切取皮瓣并将切取的游离皮瓣的深层静脉与手部供血动脉吻合,浅层静脉与手部指背静脉或... 目的探讨跗内侧游离静脉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前期研究发现跗内侧区的皮肤及皮下组织存在深、浅两层静脉系统,在跗内侧设计切取皮瓣并将切取的游离皮瓣的深层静脉与手部供血动脉吻合,浅层静脉与手部指背静脉或指掌侧浅静脉吻合修复手指、手背处的软组织缺损。结果本组应用21例,术后皮瓣不出现“非生理性皮瓣”常见的淤血期,皮瓣全部成活.皮瓣色泽、弹性好,外观良好。对供足无明显影响。结论跗内侧游离静脉皮瓣是一种新型的微型游离静脉皮瓣,该皮瓣具有“类似生理性皮瓣”的特性,具有对供区损伤小的优势。治疗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跗内侧静脉皮瓣 软组织缺损 移植
原文传递
以内踝前血管为蒂胫骨远端内侧骨膜瓣移位术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8
8
作者 张发惠 陈振光 +2 位作者 郑和平 谢昀 陶圣祥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73-575,共3页
目的:为内踝前血管胫骨远端内侧骨膜瓣移位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30侧经动脉灌注红乳胶成年下肢标本,观测内踝前动脉的来源、走行、分支分布、邻近吻合及胫骨远端内侧面的骨膜血管.结果:内踝前动脉起于胫前动脉或足背动脉,紧邻胫骨前... 目的:为内踝前血管胫骨远端内侧骨膜瓣移位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30侧经动脉灌注红乳胶成年下肢标本,观测内踝前动脉的来源、走行、分支分布、邻近吻合及胫骨远端内侧面的骨膜血管.结果:内踝前动脉起于胫前动脉或足背动脉,紧邻胫骨前肌腱内侧行向前内,在楔骨内缘与足底内侧动脉浅支,或跗内侧动脉后行支形成吻合.动脉沿途发出3~6支外径为0.3~1.0 mm的内踝骨膜支,分布内踝区骨膜,并与其它来源的胫骨远端内侧面骨膜动脉相吻合.结论:以内踝前血管为蒂的胫骨远端内侧骨膜瓣,顺行移位可修复胫骨远端骨不连,顺行或逆行移位可用于修复距骨颈骨折和距骨体缺血性坏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骨 内踝前动脉 跗内侧动脉 胫骨远端 骨膜辩
下载PDF
带血管蒂跗骨瓣移位术的解剖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14
9
作者 陈振光 张发惠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2期89-91,共3页
目的 为治疗距骨颈骨折、距骨体缺血性坏死和踝、足部其它骨质病损提供系列术式。方法 在30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下肢标本上观测了供养骰骨、内侧楔骨和舟骨的主要血管 ,设计了上述三种带血管蒂的跗骨瓣移位术 ,以修复踝、足部... 目的 为治疗距骨颈骨折、距骨体缺血性坏死和踝、足部其它骨质病损提供系列术式。方法 在30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下肢标本上观测了供养骰骨、内侧楔骨和舟骨的主要血管 ,设计了上述三种带血管蒂的跗骨瓣移位术 ,以修复踝、足部骨质病损。并在临床应用了 49例。结果 有 43例经 1~ 9年随访 ,平均为 4年3个月 ,40例病损部 期愈合 ,3例经二期手术治愈 ,踝、足功能得到极大改善。结论 上述三种跗骨瓣均具有血管蒂位置表浅 ,解剖容易和手术安全可靠等优点 ,可根据病损不同性质与部位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瓣 内踝前动脉 外侧动脉 跗内侧动脉 移位术 解剖学
下载PDF
足内缘动脉弓为蒂的足内侧岛状皮瓣应用解剖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守道 史增元 +2 位作者 尹维刚 林荣 毛海蛟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81-383,共3页
目的为足内侧岛状皮瓣修复足底外侧皮肤缺损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35侧成年尸体足标本,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在手术显微镜下(×10)解剖观测?母展肌上缘动脉弓与足底内侧动脉深支内侧支吻合的位置、外径及长度。结果 ?母展肌上缘动脉... 目的为足内侧岛状皮瓣修复足底外侧皮肤缺损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35侧成年尸体足标本,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在手术显微镜下(×10)解剖观测?母展肌上缘动脉弓与足底内侧动脉深支内侧支吻合的位置、外径及长度。结果 ?母展肌上缘动脉弓与足底内侧动脉深支内侧支在内侧楔骨内侧有一较恒定的吻合,并把这一吻合支暂命名为足内缘动脉弓。形成足内缘动脉弓占82.8%(29侧),吻合处外径为(0.65±0.21)mm,长度为(2.63±0.71)mm;未发现吻合动脉弓占17.2%(6侧)。结论以足内缘动脉弓为蒂的足内侧岛状皮瓣可以修复足底外侧皮肤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岛状皮瓣 跗内侧动脉 内踝前动脉 足底内侧动脉深支
下载PDF
展肌上缘动脉弓的分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11
作者 谭为 徐达传 +4 位作者 张伟 柳柯 孙超 刘畅 黄文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1-144,148,共5页
目的对展肌上缘动脉弓的形成进行分型,为以展肌上缘动脉弓为蒂逆行足底内侧皮瓣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81例足动脉铸型标本和2只动脉灌注红色乳胶成人新鲜下肢标本上观察展肌上缘动脉弓的形成、走形与分布。结果根据展... 目的对展肌上缘动脉弓的形成进行分型,为以展肌上缘动脉弓为蒂逆行足底内侧皮瓣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81例足动脉铸型标本和2只动脉灌注红色乳胶成人新鲜下肢标本上观察展肌上缘动脉弓的形成、走形与分布。结果根据展肌上缘动脉弓的形成将其分为3型:Ⅰ型.内踝前动脉与跗内侧动脉型:主要由内踝前动脉、跗内侧动脉及其分支形成,占22.9%(19例)。Ⅱ型.足底内侧动脉浅支型:主要由足底内侧动脉浅支及其分支形成,占3.6%(3例)。Ⅲ型.混合型:由足底内侧动脉浅支与内踝前动脉、跗内侧动脉及其分支相互吻合形成。根据吻合形式的不同,又将其分为两个亚型,Ⅲ1型.直接吻合型:内踝前动脉、跗内侧动脉发出后直接与足底内侧动脉浅支及其分支吻合形成,占48.2%(40例);Ⅲ2型.间接吻合型:内踝前动脉、跗内侧动脉发出后与足底内侧动脉浅支及其分支相互吻合成环形,占24.1%(20例)。结论根据展肌上缘动脉弓形成的不同分为内踝前动脉与跗内侧动脉型、足底内侧动脉浅支型和混合型。其中混合型又分为直接吻合型和间接吻合型两种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展肌 动脉弓 内踝前动脉 跗内侧动脉 血管分型
下载PDF
足背三叶皮瓣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雄杰 唐举玉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08年第3期164-166,共3页
胫前动脉延伸足背动脉分出跗外侧动脉、跗内侧动脉及第1跖背动脉,并供应足背内外及第1跖背区域皮肤血运。许亚军1997年首次在此解剖基础上设计足背三叶分皮瓣修复多个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现分别阐述跗外侧皮瓣、跗内侧皮瓣及第1跖背... 胫前动脉延伸足背动脉分出跗外侧动脉、跗内侧动脉及第1跖背动脉,并供应足背内外及第1跖背区域皮肤血运。许亚军1997年首次在此解剖基础上设计足背三叶分皮瓣修复多个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现分别阐述跗外侧皮瓣、跗内侧皮瓣及第1跖背皮瓣的应用解剖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皮瓣 足背动脉 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 外侧动脉 跗内侧动脉 第1跖背动脉 解剖基础 胫前动脉
下载PDF
足背并联皮瓣血供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9
13
作者 谢广中 苗存良 +7 位作者 陈文雄 梅林军 丁白海 郭垂淙 刘治军 袁凯平 王湘伟 陈绵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63-265,共3页
目的为足背并联皮瓣移植提供解剖及临床应用依据。方法2011年10月至2013年12月,对足背动、静脉系统进行解剖学研究,红色乳胶灌注新鲜成年足标本20侧,解剖观测足内侧区、第1跖背区、足外侧区的血供动脉来源、分支、分布、外径、吻合... 目的为足背并联皮瓣移植提供解剖及临床应用依据。方法2011年10月至2013年12月,对足背动、静脉系统进行解剖学研究,红色乳胶灌注新鲜成年足标本20侧,解剖观测足内侧区、第1跖背区、足外侧区的血供动脉来源、分支、分布、外径、吻合支及其伴行静脉。结果足背并联皮瓣足内侧区皮瓣的轴心血管是内踝前动脉及跗内侧动脉,起始处外径分别为(1.4±0.3)mm和(1.1±0.4)mm;足背并联皮瓣的第1跖背区皮瓣的轴心血管是第1跖背动脉,起始处外径(1.5±0.9)mm;足背并联皮瓣的足外侧区的皮瓣的轴心血管是外踝前动脉、跗外侧动脉,起始处外径分别为(1.4±0.3)mm和(1.7±0.3)mm。结论足背并联皮瓣足内侧区、第1跖背区、足外侧区皮瓣各轴心血管走行及皮支恒定,口径大小适宜行足背并联皮瓣修复多指皮肤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背动脉 跗内侧动脉 外侧动脉 游离皮瓣 显微解剖
原文传递
足背逆行岛状筋膜瓣及皮片修复[足母]趾组织缺损
14
作者 张功林 章鸣 +3 位作者 蔡国荣 张文正 郭翱 胡玉祥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9-160,共2页
2002年5月至2004年8月,我们应用以足背动脉为蒂的逆行岛状足跗内侧动脉筋膜瓣联合表面皮片移植修复[足母]趾软组织缺损伴骨或肌腱外露8例,取得了满意效果。
关键词 逆行岛状筋膜瓣 [足母]趾 软组织缺损 皮片修复 足背动脉 跗内侧动脉 肌腱外露 移植修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