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跗骨窦小切口入路内固定术配合中医正骨手法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价
1
作者 巫敬文 周琦石 +1 位作者 陈信军 杨林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635-640,共6页
目的:研究跗骨窦小切口入路内固定术配合中医正骨手法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回顾性分析为法,观察对象为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清远市中医院的80例跟骨骨折患者,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在跗骨窦小切口入路内固定术的... 目的:研究跗骨窦小切口入路内固定术配合中医正骨手法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回顾性分析为法,观察对象为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清远市中医院的80例跟骨骨折患者,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在跗骨窦小切口入路内固定术的基础上配合中医正骨手法辅助治疗,对照组实施跗骨窦小切口入路内固定术。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影像学参数,并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长、疼痛程度、跟骨参数、足踝功能以及并发症予以分析。结果:组间对比性别、年龄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均下降,以观察组降低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Gissane角、Bohler角、Pitch角、足踝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较术前,两组术后Gissane角、Bohler角、Pitch角均增大,足踝评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Gissane角、Bohler角、Pitch角、足踝评分手术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38%,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5.2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65,P>0.05)。结论:跗骨窦小切口入路内固定术配合中医正骨手法治疗跟骨骨折患者临床疗效较好,能够配合手术进程,弥补不能充分暴露的缺点,达到良好复位的目的,并能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疼痛程度,促进足部功能与骨折端解剖结构的恢复,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跗骨小切口内固定 中医正骨 顺势复位 加速康复
下载PDF
接骨七厘胶囊联合跗骨窦切口入路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
2
作者 李德隆 孙贵耀 +4 位作者 曹雨 郑辉 于海峰 李少刚 乔晓光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9期16-19,共4页
目的:探讨接骨七厘胶囊联合跗骨窦切口入路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月北京市朝阳区双桥医院收治的100例跟骨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单一治疗组及联合治疗组,各50例。单一治疗组接受跗骨... 目的:探讨接骨七厘胶囊联合跗骨窦切口入路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月北京市朝阳区双桥医院收治的100例跟骨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单一治疗组及联合治疗组,各50例。单一治疗组接受跗骨窦切口入路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联合治疗组接受接骨七厘胶囊联合跗骨窦切口入路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切口及骨折愈合指标、治疗6周后足功能、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相关指标及并发症。结果:联合治疗组切口干燥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单一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优良率高于单一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两组跟骨结节关节角(Bohler角)和跟骨交叉角(Gissane角)均增大,跟骨宽度降低,联合治疗组Bohler角、Gissane角均大于单一治疗组,跟骨宽度低于单一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2.00%)低于单一治疗组(1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骨七厘胶囊联合跗骨窦切口入路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可促进足功能恢复,促进骨折愈合,效果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跗骨切口钢板内固定 接骨七厘胶囊 足功能
下载PDF
跗骨窦小切口入路钢板内固定术对跟骨骨折患者Bohler、Gissane角及足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陈杰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0年第12期79-80,共2页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患者采用跗骨窦小切口入路钢板内固定术的治疗效果。方法:按手术方案不同将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30例跟骨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5例。观察组采用跗骨窦小切口入路钢板内固定术,对照组采用外侧“L”...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患者采用跗骨窦小切口入路钢板内固定术的治疗效果。方法:按手术方案不同将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30例跟骨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5例。观察组采用跗骨窦小切口入路钢板内固定术,对照组采用外侧“L”型切口钢板内固定术。比较两组临床指标、疼痛程度及足功能。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切口愈合时间及手术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时,两组Bohler、Gissane角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疼痛评分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Maryland足功能评分量表评分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跟骨骨折患者采用跗骨窦小切口入路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切口较小,疼痛程度较为轻微,利于足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跗骨窦小切口入路钢板内固定术 外侧“L”型切口钢板内固定
下载PDF
跗骨窦入路空心钉内固定和外侧扩大型切口钢板内固定术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比较 被引量:32
4
作者 张元松 《创伤外科杂志》 2016年第11期666-670,共5页
目的比较跗骨窦入路空心钉内固定和外侧扩大型切口钢板内固定术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笔者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接诊的80例跟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进行随机分组,每组各4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检查,... 目的比较跗骨窦入路空心钉内固定和外侧扩大型切口钢板内固定术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笔者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接诊的80例跟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进行随机分组,每组各4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检查,对照组采用外侧扩大型切口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跗骨窦入路空心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检测与记录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等基本手术情况,跟骨关节内骨折在手术前后的长度、宽度、高度、Bhler角、Gissane角等各指标值,手术后Maryland评分、美国足踝协会脚踝与后足功能评分(AOFAS)与SH-36评分、手术后足部功能的恢复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等,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在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等分别为(50.3±4.5)min、(15.8±2.3)m L、(4.3±1.3)d、(4.9±0.8)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各指标值均有改善,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变化程度大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Maryland评分在功能、疼痛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患者的AOFOS评分、SH-36评分分别为(91.8±1.4)分、(79.3±2.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总优良率为75.0%,明显高于对照组(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10%)明显低于对照组(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跗骨窦入路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可以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有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术后后足部功能的恢复速度,较外侧扩大型切口钢板内固定术具有更好的疗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跗骨 空心钉 内固定 钢板
下载PDF
经跗骨窦微创小切口入路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32
5
作者 吕小飞 胡振春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16期82-85,共4页
目的 探讨经跗骨窦微创小切口入路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4例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A组采取经跗骨窦小切口入路行钢板内固定术, B组采用外侧“L”型切口入路行钢板内固定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切口... 目的 探讨经跗骨窦微创小切口入路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4例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A组采取经跗骨窦小切口入路行钢板内固定术, B组采用外侧“L”型切口入路行钢板内固定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伤口愈合情况;比较2组术后第3、12个月的Bohler角、Gissane角变化情况;结合Maryland评分比较2组优良率;比较2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切口长度及平均切口愈合时间显著优于B组( P <0.05)。A组术后第3、12个月 Maryland评分均显著高于B组( P <0.05)。术后3个月, A组优良率达到 86.5%, B组为71.2%;术后12个月, 2组优良均为100.0%。术后第12个月时,跟骨侧轴位X线片检查提示, 2组Bohler角、Gissane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A组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1.5%,显著低于B组的26.9%( P <0.05)。结论 经跗骨窦微创小切口入路行钢板内固定术可暴露后关节面及前外侧骨骨片,具有切口长度小、并发症少、术后康复快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跗骨 外侧“L”型 跟骨骨折 钢板内固定
下载PDF
改良八字入路钢板内固定对跟骨骨折患者的影响
6
作者 张欢迎 曾华群 施纯南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6期53-56,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八字入路钢板内固定对跟骨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6月晋江市医院晋南分院骨科收治的62例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将其分为“L”形切口组和改良八字组,各31例。“L”形切口组给予“L”形切口内固定术治疗,... 目的:探讨改良八字入路钢板内固定对跟骨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6月晋江市医院晋南分院骨科收治的62例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将其分为“L”形切口组和改良八字组,各31例。“L”形切口组给予“L”形切口内固定术治疗,改良八字组给予改良八字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前和术后6周影像学指标,术后6周足部功能及相关指标,并发症。结果:改良八字组手术时间和下床时间均短于“L”形切口组,术中出血量少于“L”形切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周,两组Bohler角、Gissane角均上升,改良八字组Bohler角、Gissane角均大于“L”形切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八字组足部功能改善率高于“L”形切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周,改良八字组骨折愈合评分高于“L”形切口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L”形切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八字入路钢板内固定能够降低患者术中风险,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足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八字钢板内固定 跟骨骨折 影像学指标 “L”形切口内固定
下载PDF
跗骨窦“八”字形切口入路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永豪 《中国民康医学》 2021年第22期51-53,共3页
目的:观察跗骨窦“八”字形切口入路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34例跟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外侧“L”型切口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跗骨窦“... 目的:观察跗骨窦“八”字形切口入路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34例跟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外侧“L”型切口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跗骨窦“八”字形切口入路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水平、并发症发生率和足部功能恢复优良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切口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8.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足部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2.54%,高于对照组的79.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跗骨窦“八”字形切口入路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患者可改善手术相关指标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提高足部功能恢复优良率,优于传统外侧“L”型切口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跗骨“八”字形切口钢板内固定 足部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经跗骨窦入路治疗跟骨骨折临床疗效分析
8
作者 孙洪浪 袁静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4期670-673,共4页
目的 探讨分析经跗骨窦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3年1月于本院手术治疗的78例跟骨骨折患者。依据术式不同分为观察组(经跗骨窦入路钢板内固定)和对照组(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每组各39例... 目的 探讨分析经跗骨窦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3年1月于本院手术治疗的78例跟骨骨折患者。依据术式不同分为观察组(经跗骨窦入路钢板内固定)和对照组(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每组各39例患者。比较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包括术前、术后7 d血清应激因子水平变化;术前、术后6个月足部视觉模拟评分(VAS)、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和影像学参数变化;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和住院天数均显著低(少)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7 d时的Cor和E水平均显著升高,且对照组更显著(P<0.05)。与术前的Bolher角、Gissane角、VAS评分和Maryland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时的Bolher角和Gissane角均显著扩大,VAS评分均显著降低,而Maryland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但组间比较均无差异(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为2.5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26%(P<0.05)。结论 与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SandersⅡ、Ⅲ型)比较,经跗骨窦入路钢板内固定能够缩短手术和住院时间、减小手术切口、降低术中失血量、减轻应激反应、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跗骨 外侧L形 钢板内固定 跟骨骨折 疗效
下载PDF
经跗骨窦切口微创钢板与外侧扩大入路切开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9
作者 钟南 《中外医学研究》 2020年第32期138-140,共3页
目的:观察经跗骨窦切口微创钢板与外侧扩大入路切开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9年7月本院治疗的跟骨骨折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均41例。对照组行外侧扩大入路切开钢板内固定,观察组行经... 目的:观察经跗骨窦切口微创钢板与外侧扩大入路切开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9年7月本院治疗的跟骨骨折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均41例。对照组行外侧扩大入路切开钢板内固定,观察组行经跗骨窦切口微创钢板内固定。比较两组临床指标、足部功能恢复效果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43.90±8.13)ml,并发症总发生率7.32%,低于对照组的(56.18±10.37)ml、29.27%,手术时间(89.61±13.05)min,长于对照组的(76.24±15.16)min,骨折愈合时间(72.10±12.34)d,早于对照组的(85.49±13.71)d,观察组足部功能恢复优良率(75.61%)高于对照组(53.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跗骨窦切口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在减少并发症、恢复足部功能方面效果更佳,且手术损伤小,骨折愈合时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跗骨切口微创钢板内固定 外侧扩大切开钢板内固定 足部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或经跗骨窦小切口有限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联合硫酸钙植骨术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李熙 陈传远 +2 位作者 林学义 李平 施毅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13-16,181,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或经跗骨窦小切口有限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联合硫酸钙植骨术治疗跟骨SandersⅡ、Ⅲ型、Ⅳ型骨折的效果。方法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联合硫酸钙植骨术(A组)与经跗骨窦小切口有限切开复位微... 目的探讨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或经跗骨窦小切口有限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联合硫酸钙植骨术治疗跟骨SandersⅡ、Ⅲ型、Ⅳ型骨折的效果。方法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联合硫酸钙植骨术(A组)与经跗骨窦小切口有限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联合硫酸钙植骨术(B组)治疗跟骨SandersⅡ、Ⅲ型、Ⅳ型骨折患者,术后采用Ankle-Hindfoot scale系统评估相关肢体的功能,同时术后、术后3个月行影像学评估,测量Bohler角、Gissane角,并观察骨质愈合的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患者术后肢体功能均恢复较好,但两组之间术后相关肢体功能各项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相比,A组术后及术后3个月Bohler角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issane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或经跗骨窦小切口有限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联合硫酸钙植骨术治疗跟骨SandersⅡ、Ⅲ型、Ⅳ型骨折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微创 硫酸钙 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 跗骨小切口有限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
下载PDF
经跗骨窦小切口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研究
11
作者 宋金岗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S02期65-66,共2页
目的探析收治跟骨骨折患者用经跗骨窦小切口入路钢板内固定方案治疗效果。方法分析对象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本院收治确诊跟骨骨折患者50例,24例采取外侧L型切口入路(ELA)钢板内固定治疗患者为对照组,26例采取经跗骨窦小切口入路(STA... 目的探析收治跟骨骨折患者用经跗骨窦小切口入路钢板内固定方案治疗效果。方法分析对象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本院收治确诊跟骨骨折患者50例,24例采取外侧L型切口入路(ELA)钢板内固定治疗患者为对照组,26例采取经跗骨窦小切口入路(STA)钢板内固定治疗患者为观察组。从两种术式手术指标、并发症事件及术后关节功能康复评价治疗效果。结果在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切口大小以及术中出血量等观察组数据有明显优势(P<0.05)。手术后6个月,观察组Bohler角、Gissane角,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手术相关性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跟骨骨折患者采用STA钢板内固定治疗有助于减轻手术创伤性,利于改善临床相关指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跗骨小切口 外侧“L”型切口 钢板内固定 足部功能
下载PDF
不同入路内固定在老年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中的应用及对骨折复位、疼痛介质的影响
12
作者 张云峰 时晓雨 +1 位作者 王广吉 王欣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4年第2期227-230,共4页
目的对比不同入路内固定在老年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中的应用及对患者骨折复位、疼痛介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2年9月确诊的老年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跗骨窦组、传统组,各40例。其中传统组行L形切... 目的对比不同入路内固定在老年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中的应用及对患者骨折复位、疼痛介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2年9月确诊的老年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跗骨窦组、传统组,各40例。其中传统组行L形切口入路钢板内固定,跗骨窦组行跗骨窦“八”字切口入路钢板内固定。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并发症状况、跟骨恢复效果以及围术期疼痛介质[P物质(SP)、前列腺素E2(PGE2)、5-羟色胺(5-HT)]、骨折复位状况(跟骨高度、Bohler角、Gissane角)。结果跗骨窦组住院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均少于传统组(P<0.05);术后6个月,跗骨窦组、传统组跟骨恢复效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6个月跟骨高度、Bohler角、Gissane角均高于术前(P<0.05);跗骨窦组术后24 h、72 h血清SP、PGE2、5-HT水平均低于传统组(P<0.05);跗骨窦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跗骨窦“八”字切口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可促进跟骨功能恢复,缓解术后疼痛,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形切口 跗骨“八”字切口 钢板内固定 跟骨骨折
下载PDF
后外侧直切口微创入路行跟骨撬拨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的效果 被引量:3
13
作者 阮良峰 谭宏挥 +1 位作者 陈庆华 萧勇钿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第9期68-69,共2页
目的对跟骨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经后外侧直切口微创入路行跟骨撬拨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46例跟骨粉碎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外侧扩大L型切口切开复... 目的对跟骨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经后外侧直切口微创入路行跟骨撬拨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46例跟骨粉碎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外侧扩大L型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后外侧直切口微创入路行跟骨撬拨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3%,高于对照组的6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3%,低于对照组的3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79.9±11.6)分,高于对照组的(56.6±9.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后外侧直切口微创入路行跟骨撬拨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有明显效果,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治疗中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外侧直切口微创 跟骨撬拨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 跟骨粉碎性骨折 临床效果
下载PDF
经皮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与经跗骨窦切口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4
14
作者 邢志合 《中国民康医学》 2020年第2期44-45,53,共3页
目的:比较经皮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与经跗骨窦切口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100例跟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予经皮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 目的:比较经皮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与经跗骨窦切口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100例跟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予经皮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予经跗骨窦切口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复位后Gissane角与Bohler角,以及跟骨宽度与跟骨高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短于或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andersⅣ型骨折复位后Gissane角及Bohler角均小于对照组,跟骨宽度大于对照组,跟骨高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撬拨复位空心钉与跗骨窦切口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均为治疗跟骨骨折的有效方式,经皮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适用于SandersⅡ型、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而跗骨窦切口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则更适用于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经皮撬拨复位 空心钉内固定 跗骨切口 钢板内固定
下载PDF
不同切口入路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3
15
作者 霍光辉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第9期128-129,共2页
目的:对比不同切口入路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2020年7月收治的80例跟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均接受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将术中采用传统"L"形切口入路的39例患者纳入A组,将术中采用跗骨窦"... 目的:对比不同切口入路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2020年7月收治的80例跟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均接受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将术中采用传统"L"形切口入路的39例患者纳入A组,将术中采用跗骨窦"八"字切口入路治疗的41例患者纳入B组。对比两组手术前后Bohler角、Gissane角,术后足部功能优良率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两组Bohler角、Gissane角较术前增大(P<0.05),但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足部功能优良率较A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并发症发生率较A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跗骨窦"八"字切口入路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患者足部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钢板内固定 跗骨“八”字切口 传统“L”形切口 足部功能
下载PDF
基于3D打印技术的经跗骨窦小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张敏 李刚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29期61-63,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3D打印技术的经跗骨窦小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1月我科室收治的80例跟骨骨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行外侧“L”形切口... 目的探讨基于3D打印技术的经跗骨窦小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1月我科室收治的80例跟骨骨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行外侧“L”形切口切开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行基于3D打印技术的经跗骨窦小切口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伤口愈合优良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两组的Bohler角和Gissane角均较术前有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的AOFAS、Barthel指数及WHOQOL-100评分均较术前有所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3D打印技术的经跗骨窦小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较外侧“L”形切口切开内固定的并发症少、复位效果好,其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患肢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技 跗骨小切口钢板内固定 外侧“L”形切口切开内固定
下载PDF
用经背侧单切口入路重建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尺桡骨中上段双骨折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寸升元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13期46-47,共2页
目的:观察用经背侧单切口入路重建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尺桡骨中上段双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7年2月至2018年4月期间在德昌县中医医院骨科就诊的尺桡骨中上段双骨折患者中选取4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 目的:观察用经背侧单切口入路重建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尺桡骨中上段双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7年2月至2018年4月期间在德昌县中医医院骨科就诊的尺桡骨中上段双骨折患者中选取4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患者采用经背侧单切口入路重建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对照组患者用经背侧双切口入路重建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持续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骨折愈合的时间、切口愈合的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相比,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切口的长度较短,其术后的VAS评分较低,P<0.05。结论:用经背侧单切口入路重建钢板内固定术对尺桡骨中上段双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良好、安全性高,可减轻其术后的疼痛感,加速其切口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侧单切口重建钢板内固定 尺桡骨中上段双骨折 并发症
下载PDF
跗骨窦切口辅助Ilizarov技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比较
18
作者 余兰伟 张祝辉 +4 位作者 邱华骥 王清玉 陈妍 李良华 韩大为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第8期1-5,128,共6页
目的:探讨跗骨窦切口辅助Ilizarov技术治疗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9年12月治疗的40例(45足)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患者资料,微创外架组16例(17足)采用跗骨窦切口辅助Ilizarov技术治疗,切开钢板... 目的:探讨跗骨窦切口辅助Ilizarov技术治疗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9年12月治疗的40例(45足)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患者资料,微创外架组16例(17足)采用跗骨窦切口辅助Ilizarov技术治疗,切开钢板组24例(28足)采用经外侧“L”形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手术相关时间及出血量、手术前后的影像学变化和术后的患足功能、生活质量、疼痛情况。结果:至末次随访时,所有病例达到骨性愈合,微创外架组平均愈合时间(11.77±3.13)周,切开钢板组平均愈合时间(12.02±2.97)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健侧、患侧影像学测量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切开钢板组Bohler角、Gissane角优于微创外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外架组轴位角、跟骨长度、足跟宽度优于切开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外架组等待手术时间、止血带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均比切开钢板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外架组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后足评分、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与切开钢板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外架组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较切开钢板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跗骨窦切口辅助Ilizarov技术治疗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可取得与切开复位内固定相似的疗效,是治疗难复性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一种良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ILIZAROV技 跗骨切口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
下载PDF
跗骨窦间隙入路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 被引量:4
19
作者 赵金华 郝金波 罗统富 《临床骨科杂志》 2020年第5期750-752,共3页
目的探讨跗骨窦间隙入路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跗骨窦间隙入路内固定治疗45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手术前后Böhler角、Gissane角、跟骨高度、跟骨宽度。术后6个月采用Maryland足部... 目的探讨跗骨窦间隙入路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跗骨窦间隙入路内固定治疗45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手术前后Böhler角、Gissane角、跟骨高度、跟骨宽度。术后6个月采用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系统评价疗效。结果Böhler角、Gissane角、跟骨高度、跟骨宽度术后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0个月。骨折复位满意且均愈合,愈合时间2~4个月。无皮缘坏死、感染、内固定松动或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患者腓骨长短肌腱稳定。2例腓肠神经挫伤致足外侧麻木,经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术后3个月恢复。术后6个月,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66~95分,优34例,良8例,可3例,优良率93.3%。结论跗骨窦间隙入路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手术方法简单,术后并发症少,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跗骨间隙 骨折固定
下载PDF
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应用跗骨窦小切口结合内固定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冯平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第20期3566-3568,共3页
目的:探讨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应用跗骨窦小切口结合内固定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48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各24例。A组进行外侧L型入路结合传统钢... 目的:探讨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应用跗骨窦小切口结合内固定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48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各24例。A组进行外侧L型入路结合传统钢板内固定术,B组进行跗骨窦小切口结合内固定术。对比两组的手术情况、恢复情况、并发症情况。结果:B组的手术时间短于A组,手术出血量低于A组,手术切口长度小于A组(P<0.05);B组的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短于A组,且MFS评分优良率高于A组(P<0.05);两组术后的Gissane角、Bohler角均高于术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应用跗骨窦小切口结合内固定术治疗的效果显著,相比外侧L型入路结合传统钢板内固定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点,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 跗骨小切口结合内固定 外侧L型结合传统钢板内固定 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