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9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手术方案对距下关节移位跟骨骨折患者跟骨解剖学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凯 《当代医学》 2019年第11期170-171,共2页
目的了解距下关节移位跟骨骨折患者采取不同手术措施处理后对跟骨解剖学相关指标的影响及术后安全性。方法选2013年3月至2017年6月间本院收治距下关节移位跟骨骨折患者为分析对象,随机抽取60例并在编序后用计算机将其按各组30例分为A组... 目的了解距下关节移位跟骨骨折患者采取不同手术措施处理后对跟骨解剖学相关指标的影响及术后安全性。方法选2013年3月至2017年6月间本院收治距下关节移位跟骨骨折患者为分析对象,随机抽取60例并在编序后用计算机将其按各组30例分为A组、B组,对应AO钢板内固定措施、手法配合外侧小切口复位植骨钢板内固定措施,比较不同手术措施对此类患者跟骨解剖学指标、并发症影响。结果 B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相对于A组有显著优越性(P<0.05);对不同手术下患者跟骨解剖学指标进行比较,B组患者所得指标更具优越性(P<0.05);术后B组患者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例数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对距下关节移位跟骨骨折患者当前有多种手术治疗方案,其中手法配合外侧小切口复位植骨钢板内固定对患者解剖学形态不良影响程度相对轻微,术后安全性有所保障,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O钢板内固定 手法配合外侧小切口复位植钢板内固定 距下关节移位跟骨骨折 临床价值
下载PDF
手法配合小切口内固定对距下关节移位跟骨骨折患者的疗效及Maryland、AOFAS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18
2
作者 丘均友 黄轶 钟玉祥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10期207-210,共4页
目的研究手法配合小切口内固定对距下关节移位跟骨骨折患者的疗效及Maryland、AOFA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我院2014年4月~2017年3月就诊的88例距下关节移位跟骨骨折患者。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给予AO钢... 目的研究手法配合小切口内固定对距下关节移位跟骨骨折患者的疗效及Maryland、AOFA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我院2014年4月~2017年3月就诊的88例距下关节移位跟骨骨折患者。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给予AO钢板常规内固定,观察组给予手法配合小切口内固定,对比两组患者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期指标,Maryland、AOFAS评分及并发症几率等。结果观察组优者占比68.18%(30/44),优良率为90.91%(40/4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5.45%(20/44),70.45%(31/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Maryland评分与AOFA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率为4.55%(2/44)显著低于对照组18.18%(8/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手法配合小切口内固定术对距下关节移位跟骨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足功能,操作简单,创伤小,值的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法 小切口 内固定 关节移位 跟骨骨折
下载PDF
经后外侧改良入路半髋关节置换术结合抗骨质疏松药物应用于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中的效果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康骅 朱道信 +1 位作者 罗志环 肖诗梁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90-1593,共4页
目的 分析经后外侧改良入路半髋关节置换术结合抗骨质疏松药物应用于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中的效果。方法 将90例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患者按数字随机化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仅单纯接受经后外侧改良入路半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在术后经阿仑膦酸... 目的 分析经后外侧改良入路半髋关节置换术结合抗骨质疏松药物应用于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中的效果。方法 将90例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患者按数字随机化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仅单纯接受经后外侧改良入路半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在术后经阿仑膦酸钠治疗;对比两组康复情况及骨密度等。结果 观察组术后3个月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术后时间延长,评分均升高,但术后1 w、1个月两组髋关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双侧骨密度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BALP、BMP-2显著高于对照组,TRAP、CTX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患者在经后外侧改良入路半髋关节置换术后服用阿仑膦酸钠,能提高术后远期效果,增加骨密度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外侧改良入路 半髋关节置换术 阿仑膦酸钠 移位骨折
下载PDF
血府逐瘀汤联合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4
作者 吴建明 刘忠国 陈青植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8期44-47,共4页
目的:分析血府逐瘀汤联合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纳入2022年7月至2023年11月厦门市第三医院住院部收治的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66例为对象,数字抽签分组为对照组(33例)与观察组(33例)。分别采用髋关节置... 目的:分析血府逐瘀汤联合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纳入2022年7月至2023年11月厦门市第三医院住院部收治的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66例为对象,数字抽签分组为对照组(33例)与观察组(33例)。分别采用髋关节置换术联合低分子量肝素、髋关节置换术联合低分子量肝素+血府逐瘀汤治疗,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Harris髋关节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凝血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2周后、术后1个月随访两组患者Harris髋关节评分均有较治疗前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7 d两组患者PT、A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4 d PT、APTT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联合髋关节置换术能更好地改善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症状及凝血指标,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综合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位型股骨折 血府逐瘀汤 关节置换术
下载PDF
移位性股骨颈骨折的治疗选择:全髋关节置换还是半髋关节置换
5
作者 柳林 赵子航 侯志勇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24年第5期289-292,共4页
2024年6月20日,第十五届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年会在南京举办,来自美国佛罗里达中心大学的David J.Hak教授应邀作题为“移位性股骨颈骨折的治疗选择:全髋关节置换还是半髋关节置换”的主旨报告,为临床上治疗移位性股骨颈骨折究竟是选择... 2024年6月20日,第十五届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年会在南京举办,来自美国佛罗里达中心大学的David J.Hak教授应邀作题为“移位性股骨颈骨折的治疗选择:全髋关节置换还是半髋关节置换”的主旨报告,为临床上治疗移位性股骨颈骨折究竟是选择全髋关节置换术还是半髋关节置换术指点迷津,深受欢迎。现经David J.Hak教授同意,笔者将其演讲内容整理成文,与广大骨科同道分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 中国医师协会 半髋关节置换 科医师 移位性股骨折 指点迷津 演讲内容 佛罗里达
下载PDF
桡骨远端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背侧关节内移位危险因素研究
6
作者 李建辉 占红建 +2 位作者 姜春晓 郑利明 王周广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7期1275-1277,共3页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背侧关节内移位危险因素。方法纳入行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共105例,术后出现背侧关节内移位25例;评估术后背侧关节内移位独立危险因素;同时描绘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上述独立危险因素用...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背侧关节内移位危险因素。方法纳入行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共105例,术后出现背侧关节内移位25例;评估术后背侧关节内移位独立危险因素;同时描绘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上述独立危险因素用于术后背侧关节内移位风险预测临床效能。结果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更长骨块总移位距离、更短平均横向宽度、更小平均横纵比及更小背侧骨块总体积均是术后背侧关节内移位独立危险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骨块总移位距离、平均横向宽度、平均横纵比及背侧骨块总体积均可用于术后背侧关节内移位发生预测,且四者联合预测效能优于单一指标(P<0.05)。结论桡骨远端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背侧关节内移位风险可能与骨块总移位距离、平均横向宽度、平均横纵比及背侧骨块总体积有关;同时以上指标相结合在预测术后背侧关节内移位风险方面具有更佳临床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板内固定 远端骨折 关节 移位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经跗骨窦入路与伸展侧入路治疗移位性关节内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比较
7
作者 袁静 陈智凯 孟国兴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7期1315-1317,共3页
目的比较经跗骨窦入路与伸展侧入路治疗移位性关节内跟骨骨折(DIACF)的临床效果。方法2018年6月至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DIACF患者66例。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采取伸展侧入路手术治疗,观察组33例,采取经跗骨窦入路治疗... 目的比较经跗骨窦入路与伸展侧入路治疗移位性关节内跟骨骨折(DIACF)的临床效果。方法2018年6月至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DIACF患者66例。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采取伸展侧入路手术治疗,观察组33例,采取经跗骨窦入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结局、跟骨解剖参数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美国骨科协会足踝分会(AOFAS)评分(87.18±11.40)分、足部功能指数(FFI)评分(38.18±12.40)分、12项健康评估简表(SF-12)中生理状态(SF-12/PCS)评分(62.54±6.04)分均高于对照组[(74.38±14.75)分、(22.38±6.75)分、(60.45±6.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Gissanne角、跟骨长度、高度和宽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6.06%)低于对照组(24.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伸展侧向入路,经跗骨窦入路手术治疗可能更有助于DIACF的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改善,并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同时两者可以达到相近的解剖复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跗窦入路 伸展侧入路 移位关节跟骨骨折 临床效果
下载PDF
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后背侧关节内骨块移位的危险因素研究
8
作者 马文灿 施晓青 穆中杰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1期84-87,共4页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后背侧关节内骨块移位危险因素及与CT影像学特征的关系,旨在为术前手术方案优化提供更多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于本院行内固定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共80例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后背侧关节内骨块移位危险因素及与CT影像学特征的关系,旨在为术前手术方案优化提供更多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于本院行内固定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共80例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背侧关节内骨块移位分为移位组(19例)和未移位组(61例),比较移位组和未移位组临床特征及CT影像学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后背侧关节内骨块移位独立危险因素,采用Pearson检验评估CT影像学特征指标与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后背侧关节内骨块移位间相关性。结果移位组术前总移位距离显著大于未移位组(P<0.05);移位组骨块横向宽度、骨块横纵比及背侧关节内骨块体积显著小于未移位组(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总移位距离、骨块横向宽度、骨块横纵比及背侧关节内骨块体积均是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后背侧关节内骨块移位独立危险因素(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术前总移位距离与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后背侧关节内骨块移位呈正相关(P<0.05);骨块横向宽度、骨块横纵比及背侧关节内骨块体积均与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后背侧关节内骨块移位呈负相关(P<0.05)。结论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后背侧关节内骨块移位与多种CT影像学特征指标有关;同时随术前总移位距离增加、骨块横向宽度、骨块横纵比及背侧关节内骨块体积缩小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后背侧关节内骨块移位风险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端骨折 内固定手术 背侧关节移位 危险因素 CT
下载PDF
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9
作者 邵明星 徐龙 王海峰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1期36-39,52,共5页
目的:探讨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5月—2023年5月收治的72例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 目的:探讨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5月—2023年5月收治的72例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比2组临床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3个月、6个月、1年的髋关节功能、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56%低于对照组的2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6个月、1年,观察组Harris关节功能评分、肢体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较低,有助于提升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可实现对肢体运动功能的有效改善,对生活质量的提升有积极意义,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位骨折 老年人 全髋关节置换术 半髋关节置换术 HARRIS评分
下载PDF
移位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10
作者 金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099-0102,共4页
对有关移位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在应采取不同手术方式之后,对其进行术后的生活质量进行分析。方法 在近三年内收治的90例患者进行分组,前者采取常规治疗,后者应用关节镜复位内固定手术。比较2组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后,生活质量提升表现。结... 对有关移位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在应采取不同手术方式之后,对其进行术后的生活质量进行分析。方法 在近三年内收治的90例患者进行分组,前者采取常规治疗,后者应用关节镜复位内固定手术。比较2组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后,生活质量提升表现。结果 观察组在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提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观察组所提治疗方式能够促进临床治疗效果的提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踝关节功能评分等,有利于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位 关节骨折 手术治疗 生活质量
下载PDF
SuperPATH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移位性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患者预后情况评价
11
作者 杨超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4期56-58,共3页
目的研究老年移位性骨折采用SuperPATH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效果,以及对患者炎症因子、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移位性骨折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目的研究老年移位性骨折采用SuperPATH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效果,以及对患者炎症因子、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移位性骨折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SuperPATH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两组均于术后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指标,术前及术后7 d炎症因子,术前及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分,以及随访期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与住院时间均更短,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引流量均更少;与术前比,术后7 d两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更低;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均P<0.05)。结论与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比,老年移位性骨折患者以SuperPATH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效果更理想,手术创伤更小,术后炎症反应和并发症风险更低,髋关节功能恢复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移位骨折 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 SuperPATH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 炎症反应 关节功能
下载PDF
带线锚钉修补踝关节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损伤的疗效
12
作者 韦志坤 邵菲 +2 位作者 王旭东 杨金杰 范小波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4年第8期713-717,共5页
目的探究带线锚钉(SA)修补联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ORIF)对踝关节骨折(AF)合并三角韧带损伤(DLI)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我院收治的138例AF合并DLI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9例)和观察组(69例)。对照组患者采... 目的探究带线锚钉(SA)修补联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ORIF)对踝关节骨折(AF)合并三角韧带损伤(DLI)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我院收治的138例AF合并DLI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9例)和观察组(6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ORIF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SA修补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的美国矫形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距骨倾斜角、患侧内踝间隙、骨代谢指标[血清骨钙素(BGP)、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水平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的距骨倾斜角、患侧内踝间隙、VAS评分、β-CTX水平减小/降低,AOFAS评分、BGP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AOFAS评分、BGP水平高于对照组,距骨倾斜角、患侧内踝间隙小于对照组,VAS评分、β-CTX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A修补对AF合并DLI患者的治疗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症状,促进踝关节功能及骨代谢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线锚钉修补 关节骨折 三角韧带损伤 倾斜角 关节功能
下载PDF
关节镜下“三缝线–三叉星”技术固定前交叉韧带下止点撕脱骨折
13
作者 孙超 徐稳 +3 位作者 陈雪 王庆玲 薛朝亚 梅宇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97-604,共8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三缝线–三叉星”技术治疗前交叉韧带下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46例接受关节镜下“三缝线–三叉星”技术治疗的前交叉韧带(ACL)下止点撕脱骨折治疗患者的病例资料,包括...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三缝线–三叉星”技术治疗前交叉韧带下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46例接受关节镜下“三缝线–三叉星”技术治疗的前交叉韧带(ACL)下止点撕脱骨折治疗患者的病例资料,包括术前和术后的体格检查(稳定性和活动度)、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Tegner活动等级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满意度、并发症情况以及重返运动时间等。将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的样本数据分别与术前的样本数据进行比较。结果:46例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37.6±10.3岁,平均随访时间为14.4±2.7个月。术前与术后6个月、12个月的IKDC评分分别为59.7±5.4、86.1±5.7、89.5±5.0(P<0.001);Lysholm评分分别为56.7±5.0、84.8±4.4、90.6±4.2(P<0.001);Tegner评分分别为0.5±0.3、4.6±1.7、6.6±2.1(P<0.001);VAS评分分别为7.1±1.1、1.7±1.0、0.7±0.8(P<0.001)。术后满意度评为优秀42例、良好3例、一般1例,优良率达97.8%。术后6个月、12个月随访时,体格检查的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结果均为阴性;重返运动平均时间为8.3±2.5个月。所有患者撕脱骨折均一期愈合,未发生感染、关节僵硬、骨折块松动移位及畸形愈合等术后并发症,均无需二次手术。结论:关节镜下“三缝线–三叉星”技术对前交叉韧带下止点撕脱骨折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恢复术后关节的稳定性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下止点 撕脱骨折 关节 缝线道技术
下载PDF
关节镜微创治疗与传统手术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
14
作者 曾显荣 姚强 罗拓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19期114-117,共4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微创治疗与传统手术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23年3月在四川省什邡市人民医院就诊治疗的41例跟骨SandersⅡ、Ⅲ型骨折患者,按术式不同分为传统组(n=21)与关节镜组(n=20)。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 目的探讨关节镜微创治疗与传统手术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23年3月在四川省什邡市人民医院就诊治疗的41例跟骨SandersⅡ、Ⅲ型骨折患者,按术式不同分为传统组(n=21)与关节镜组(n=20)。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和Maryland足功能评分、美国足踝矫形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足功能评分及临床治疗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关节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均小于传统组(P<0.05)。2组患者术后AOFAS、Maryland足功能评分均较术前升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关节镜组AOFAS、Maryland足功能评分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镜组治疗总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5.00%、5.00%,与对照组的61.90%、38.1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辅助治疗跟骨SandersⅡ、Ⅲ型骨折较传统手术治疗创伤小,促进足部功能的恢复好,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治疗效果好,对提高跟骨骨折的治疗效率有非常积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 骨折 传统手术 微创 关节 疗效
下载PDF
MSCT三维骨重建技术在髋关节骨折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
15
作者 高岩 刘震钢 +1 位作者 李小硕 韩子旭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2期157-159,共3页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SCT)三维骨重建技术在髋关节骨折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8月我院收治98例髋关节骨折患者,均行常规X线检查和MSCT检查,并进行MSCT三维重建,观察X线片、二维MSCT图像和MSCT骨三维重建图像。结...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SCT)三维骨重建技术在髋关节骨折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8月我院收治98例髋关节骨折患者,均行常规X线检查和MSCT检查,并进行MSCT三维重建,观察X线片、二维MSCT图像和MSCT骨三维重建图像。结果手术显示,98例患者共发现101处髋中骨折,其中35处为股骨头骨折,24处为股骨颈骨折,21处为粗隆间骨折,21处为髋臼骨折。X线漏检12处骨折,二维CT漏检7处骨折,MSCT三维骨重建未见漏检,其对髋关节骨折检出率显著高于X线及二维CT(P<0.05)。MSCT三维重建对髋臼骨折分型正确检出率高于二维CT和X线,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患者术前MSCT骨三维重建资料设计治疗方案,术中所见与资料吻合,患者手术时间(106.30±27.40)min,术中出血量(356.60±54.17)mL,术中透视时间(21.35±5.11)s,骨折愈合时间(80.46±12.29)d;术后随访显示治疗优良率为94.90%,且暂未发生并发症。结论MSCT三维骨重建可清晰显示髋关节骨折情况,有利于髋关节骨折及骨折分型诊断,对临床手术方案制定及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排螺旋CT 三维重建 关节骨折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术后血栓弹力图参数变化与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发生骨性关节炎的相关性
16
作者 李永 刘士伟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6期2966-2969,共4页
目的观察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血栓弹力图参数变化,并分析其与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骨性关节炎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选择濮阳市人民医院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5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经膝... 目的观察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血栓弹力图参数变化,并分析其与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骨性关节炎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选择濮阳市人民医院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5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经膝关节镜引导小切口手术治疗,术后即刻检测血栓弹力图参数[血液凝固时间(K值)、凝血反应时间(R值)、凝固角(Angle角)、血栓最大振幅(MA值)],术后3个月复诊时观察骨性关节炎的发生情况,分析血栓弹力图参数与骨性关节炎发生的相关性。结果术后3个月,15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发生骨性关节炎28例(18.67%),未发生骨性关节炎122例(81.33%);发生组血栓弹力图参数K值、R值均低于未发生组,且Angle角、MA值均高于未发生组(P<0.05);经点二列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栓弹力图参数K值、R值与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发生骨性关节炎呈负相关(r<0,P<0.05),血栓弹力图参数Angle角、MA值与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发生骨性关节炎呈正相关(r>0,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栓弹力图参数预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骨性关节炎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UC)>0.7,具有一定评估价值。结论血栓弹力图参数与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骨性关节炎的发生密切相关,且通过观察血栓弹力图参数K值、R值、Angle角、MA值变化对预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骨性关节炎的发生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骨折 术后 血栓弹力图参数 关节 相关性
下载PDF
创伤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行关节镜微骨折术效果及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分析
17
作者 薛雷 曹树业 刘庆佳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297-301,共5页
目的 分析创伤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TKOA)患者行关节镜微骨折术效果及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佳木斯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TKOA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30)与观察组(n... 目的 分析创伤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TKOA)患者行关节镜微骨折术效果及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佳木斯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TKOA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30)与观察组(n=50)。对照组行常规膝关节手术,观察组行关节镜微骨折术,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另根据术后是否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将观察组患者分为有血栓组和无血栓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特征,并建立多因素Logistic模型分析分析影响关节镜微骨折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4.00%,低于对照组(4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无血栓组比较,有血栓组年龄≥60岁、高血脂症、止血带应用时间>90 min、术后卧床时间≥3 d、手术时间≥1 h率和Caprini评分较高(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高血脂症、止血带应用时间、术后卧床时间、手术时间、Caprini评分均是TKOA患者关节镜微骨折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高血脂症、止血带应用时间>90 min、术后卧床时间≥3 d、手术时间≥1 h、Caprini评分均是TKOA患者关节镜微骨折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关节镜微骨折术在TKOA治疗中效果较为显著,但受年龄过大、术后卧床时间和手术时间过长等因素影响极易引发下肢静脉血栓,只有加强对该类影响因素的预防干预,才能有效降低患儿的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膝关节关节 关节镜微骨折 治疗效果 下肢静脉血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踝关节后外侧及内侧联合入路术式治疗踝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18
作者 刘政 严益军 张骁 《中外医疗》 2024年第20期58-61,共4页
目的探究踝骨骨折患者应用踝关节后外侧及内侧联合入路术式治疗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昆山市第四人民医院于2016年6月—2023年12月收治的60例踝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双色球法均分为研究组、参照组,各30例。参照组行单侧入路术式,... 目的探究踝骨骨折患者应用踝关节后外侧及内侧联合入路术式治疗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昆山市第四人民医院于2016年6月—2023年12月收治的60例踝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双色球法均分为研究组、参照组,各30例。参照组行单侧入路术式,研究组行后外侧及内侧联合入路术式。比较两组的围术期指标、踝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为(101.48±7.65)mL,高于参照组的(97.52±5.33)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26,P<0.05)。两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踝关节功能中疼痛、功能及活动度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侧入路术式相比,后外侧及内侧联合入路术式能够改善踝骨骨折患者的围术期指标,提高骨代谢及踝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后外侧及内侧联合入路 单侧入路术式 代谢情况 关节功能
下载PDF
踝关节镜下距骨骨软骨损伤微骨折骨髓刺激术联合PRP关节注射治疗临床疗效
19
作者 许涛 汪永泉 +2 位作者 安跃 刘晏铭 古洪基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012-0014,共3页
踝关节镜下距骨骨软骨损伤微骨折骨髓刺激术联合PRP关节注射治疗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3月就诊于我院40例Hcpple l~IV型OLT惠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MF组和MF+PRP组。MF组类20例,仅进行单纯MF治疗:MF+PRP组共20例采... 踝关节镜下距骨骨软骨损伤微骨折骨髓刺激术联合PRP关节注射治疗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3月就诊于我院40例Hcpple l~IV型OLT惠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MF组和MF+PRP组。MF组类20例,仅进行单纯MF治疗:MF+PRP组共20例采用MF联合PR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踝关节功能、软骨再生情况。结果 术后6个月、12个月,两组患者税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术前,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OFAS)评分高于术前,差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MF+PRP组患者术后同时段VAS评分低于MF组,AOFAS评分高于MF组,差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MF+PRP组患者软骨损伤横断而的最大面积低于MF组,差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单纯使用MF相比,采用MF联合PRP治疗Hcpple~IV型OLT,患者恢复更快,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促进损伤款骨愈合,提高患者踩关节功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 损伤 骨折 髓刺激术 PRP关节注射治疗
下载PDF
中药熏蒸联合术后功能锻炼对踝关节骨折术后的影响
20
作者 范琦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第14期68-70,78,共4页
目的探究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应用中药熏蒸联合术后功能锻炼的效果。方法择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河南省安阳市中医院86例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功能锻炼,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中... 目的探究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应用中药熏蒸联合术后功能锻炼的效果。方法择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河南省安阳市中医院86例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功能锻炼,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中药熏蒸。干预12周后,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踝关节功能、骨代谢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消肿时间、疼痛消失时间较对照组均短(P<0.05);干预后,两组跖屈肌力、背伸肌力、跖屈活动度、背伸活动度均升高,且研究组升高幅度较对照组高(P<0.05);干预后,两组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otal-PⅠ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水平均降低,骨钙素(BGP)、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ⅠCP)水平均升高,且研究组升高或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关节粘连、下肢静脉血栓、关节积液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应用术后功能锻炼联合中药熏蒸能够有效改善踝关节功能,提高术后恢复速度,调节骨代谢异常状态,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骨折术后 中药熏蒸 功能锻炼 关节功能 代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