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组织和发育特异性基因的远距离转录调控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玉明 李亚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1-153,共3页
远距离转录调控是指增强子、沉默子和隔离子等顺式作用元件参与的组织和发育特异性基因的表达调控。其调控元件可位于距转录基因很远的DNA区域,甚至分布于邻近基因内含子中。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和各种模式生物测序工作的完成,为大规模... 远距离转录调控是指增强子、沉默子和隔离子等顺式作用元件参与的组织和发育特异性基因的表达调控。其调控元件可位于距转录基因很远的DNA区域,甚至分布于邻近基因内含子中。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和各种模式生物测序工作的完成,为大规模快速查找远距离调控元件提供了新的手段。由于基因组结构的复杂性,很难建立统一的基因表达调控模型,目前认为启动子与增强子的相互作用是组织和发育特异性基因成功表达的关键。另外,远距离转录调控机制一旦破坏还将导致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离转录调控 顺式作用元件 增强子 沉默子
下载PDF
黏着素与基因表达调控 被引量:1
2
作者 刘石娟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014-1019,共6页
黏着素(cohesin)是一种多亚基蛋白复合体,在进化上相当保守.在真核生物细胞中,黏着素主要功能是将复制产生的姐妹染色单体连接在一起,直到细胞分裂的后期,黏着素亚基Scc1水解最终导致染色单体的分离.最近的研究表明,黏着素在基因表达、... 黏着素(cohesin)是一种多亚基蛋白复合体,在进化上相当保守.在真核生物细胞中,黏着素主要功能是将复制产生的姐妹染色单体连接在一起,直到细胞分裂的后期,黏着素亚基Scc1水解最终导致染色单体的分离.最近的研究表明,黏着素在基因表达、染色质结构变化和发育调节等方面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发现黏着素对基因的调节作用与其对染色体的黏着功能无关.在酵母中,黏着素最初定位于其装载蛋白Scc2的DNA结合位点上,但是在细胞周期的G2期,黏着素聚集于转录汇集区之间进而调控转录终止.在果蝇染色体上,黏着素与装载蛋白Scc2的同源物Nipped-B共定位,其作用是阻抑增强子和启动子的远距离接触.而在哺乳动物中,黏着素与CTCF隔离子蛋白共定位,并以依赖于CTCF的方式调控转录.本文概述了黏着素在不同真核生物染色体上的定位与分布,并对其在基因表达调控中的功能机制及其研究现状进行了重点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着素 转录终止 距离转录调控 转录隔离
下载PDF
重剑比赛中紧逼打法的特点及运用 被引量:1
3
作者 王伟新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第4期56-57,共2页
对当前重剑比赛中的紧逼打法的特点及运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指出速度、距离、时机和准确是其成功的条件,介绍了运用紧逼打法破防守、破反攻和破进攻的方法。
关键词 重剑 紧逼打法 特点 动作速动 距离调控
下载PDF
无线医用监护仪的技术与应用
4
作者 吕沙里 俞梦孙 张宏金 《麻醉与监护论坛》 2003年第5期390-391,共2页
医用监护仪在疾病治疗和抢救中的重要价值已得到广泛认知,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随着各类专科加强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的不断发展,对监护仪功能的要求也日渐增多。目前国内医院普遍使用的床旁六参数(心电、呼吸、体... 医用监护仪在疾病治疗和抢救中的重要价值已得到广泛认知,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随着各类专科加强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的不断发展,对监护仪功能的要求也日渐增多。目前国内医院普遍使用的床旁六参数(心电、呼吸、体温、血氧、血压和脉搏等)监护仪已不能完全满足发展的需要。无线医用监护仪,特别是组合式无线监护仪由于具有远距离调控、多功能组合和无干扰性长时间监测等优势,显示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医用监护仪 技术 应用 技术类型 距离调控
下载PDF
浅谈染色质高级结构与基因转录的远程调控 被引量:1
5
作者 孙鸾 孙玉洁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460-1469,共10页
精确的基因表达调控是细胞分化、个体发育和细胞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转录调控是真核细胞基因表达调控最关键的环节,其神秘和精深吸引着无数科学家为之奋斗不已。染色质构象捕获及其衍生技术的建立和2003年启动的"DNA元件... 精确的基因表达调控是细胞分化、个体发育和细胞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转录调控是真核细胞基因表达调控最关键的环节,其神秘和精深吸引着无数科学家为之奋斗不已。染色质构象捕获及其衍生技术的建立和2003年启动的"DNA元件百科全书"计划,将人们对基因转录调控的认识从二维层面推向三维空间。基因组中分布着众多调控元件,它们与所调控的靶基因间可相距几万甚至几十万个核苷酸,可以与靶基因位于相同或不同的染色体上。依据染色质环模型,调控元件可通过染色质环高级结构,与靶基因在空间上充分接近并相互作用,发挥其调控功能。同一个调控元件可以调控不同的靶基因,而相同的基因亦可能受不同调控元件的调节,由此细胞在染色质高级结构层面形成了一个复杂的调节基因转录活性的三维网络。该文分别从基因远程调控现象的发现、研究方法、相关机制及面临的挑战等方面作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转录 距离调控 染色质高级结构
原文传递
Infrared-controlled programmable metasurface 被引量:8
6
作者 Ya-Lun Sun Xin-Ge Zhang +2 位作者 Qian Yu Wei-Xiang Jiang Tie-Jun Cui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11期883-888,M0003,共7页
Programmable metasurface enables controlling electromagnetic (EM) waves in real time. By programming the states of active device embedded in metasurface element, the EM properties of the digital metasurface can be cha... Programmable metasurface enables controlling electromagnetic (EM) waves in real time. By programming the states of active device embedded in metasurface element, the EM properties of the digital metasurface can be changed quickly without redesigning their structures. However, large numbers of long-distance wires are required to connect the programmable metasurface to provide the coded signals from 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 (FPGA) when controlling the metasurface at a long distance, which is complicated and inconvenient. Here, we propose an infrared-controlled programmable metasurface that can be programmed remotely. The infrared transceiver is able to switch the coding sequences stored in the FPGA controller, thus controlling the voltage on the varactors integrated in the metasurface. Experiment is performed at microwave frequencies, and the measured results verify that the scattering beams of the metasurface sample can be changed remotely by using infrared ray. The proposed infrared-controlled programmable metasurface opens up avenues for constructing a new class of remotely-tuning dynamic metasurfa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frared-controlled programmable metasurfaces Remotely-tuning Beam splitting Beam scanning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