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跟距关节切楔形植骨融合治疗跟骨关节内陈旧骨折 被引量:1
1
作者 杨荣 丛杰 +2 位作者 李伟 王次俭 李洪恩 《中国创伤骨科杂志》 CSCD 2001年第1期66-66,共1页
关键词 关节 跟距关节切楔形植骨融合 治疗
下载PDF
距舟楔关节融合结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Müller-Weiss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雪 邹运璇 +1 位作者 朱永展 谭彩霞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583-586,共4页
目的探讨距舟楔关节融合治疗Müller-Weiss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1月于我院行距舟楔关节融合治疗的Müller-Weiss病患者19例,22足的术前及术后资料。患者术中在足内侧柱得到复位重建后,凿除舟骨外侧... 目的探讨距舟楔关节融合治疗Müller-Weiss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1月于我院行距舟楔关节融合治疗的Müller-Weiss病患者19例,22足的术前及术后资料。患者术中在足内侧柱得到复位重建后,凿除舟骨外侧部分并进行清理,取适当大小的髂骨骨块进行植骨,足背侧进行锁定钢板固定,轴向予空心螺钉固定。术前及术后的疼痛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和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踝与后足评分(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28个月(13~57个月),平均融合时间为15周(13~17周),4例严重的跟骰关节炎患者行骨赘清理手术,1例患者术后15个月时出现螺钉松脱,予内固定拆除。术后疼痛模拟评分及AOF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00)。结论距舟楔关节融合结合自体髂骨取骨植骨治疗Müller Weiss病疗效可靠,足内侧柱的复位重建对于恢复足部的解剖形态及术后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舟关节融合 自体髂 Müller-Weiss病
下载PDF
胫骨内侧高位楔形截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被引量:7
3
作者 王慧敏 谭明生 +3 位作者 李子荣 梁立 韦宏宇 张光铂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09-211,共3页
目的 探讨胫骨内侧高位楔形截骨治疗伴有膝内翻畸形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对 1996年 7月~ 1999年 9月 ,采用胫骨内侧高位楔形截骨结合髂骨植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 19例 (2 6膝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伴膝内翻畸形 ,病程 1~ 2 4... 目的 探讨胫骨内侧高位楔形截骨治疗伴有膝内翻畸形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对 1996年 7月~ 1999年 9月 ,采用胫骨内侧高位楔形截骨结合髂骨植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 19例 (2 6膝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伴膝内翻畸形 ,病程 1~ 2 4年 ,平均 6 .3年 ,按 Ahlback分类 度 10膝 , 度 9膝 , 度 6膝 , 度 1膝。患者术前、术后 8周和术后 2年进行患肢全长 X线片检查 ,测量胫股角、胫骨角、股骨角、胫股关节面切线夹角及胫股内侧关节间距大小。按膝关节功能评定标准 ,评定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  19例 (2 6膝 )术后获随访 2 4~ 4 5个月 ;术后 2年随访膝关节功能自 (4 8.6± 16 .6 )分增至 (81.7± 14 .8)分 ,胫股内侧关节间距自 (2 .2± 1.6 ) mm增至 (4 .9± 1.5 ) mm,胫股关节面切线夹角自 7.4°± 3.1°减少至 1.7°± 3.1°。植骨愈合满意 ,无膝内翻复发。术中出现关节内骨折 1例 ;皮肤感染 2例。结论 胫骨内侧高位楔形截骨结合植骨钢板内固定 ,可作为治疗伴有膝内翻畸形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侧 高位 治疗 关节关节 疗效 钢板内固定术
下载PDF
第1跖骨近端截骨楔形植骨治疗重度外翻 被引量:1
4
作者 水岩 辛广辉 《实用骨科杂志》 2013年第2期185-186,共2页
笔者自2004年7月至2010年12月,采用第1跖骨近端内侧截骨、外翻楔形植骨内固定联合跖趾关节内侧关节囊紧缩,外侧关节囊松解,脾收肌腱移位手术,治疗重度脾外翻21例33足,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治疗 近端 外翻 关节囊松解 肌腱移位手术 内固定
下载PDF
距舟楔骨融合术治疗Müller-Weiss病:20例5年中期随访
5
作者 邹保利 白文博 +5 位作者 张凯亭 莫方东 李卓 沈国栋 赖志斌 朱永展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7-462,共6页
目的探讨距舟楔关节融合治疗Müller-Weiss病至少5年中期随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8月于我院行距舟楔关节融合治疗的Müller-Weiss病20例(20足)患者,并评估其影像学参数(术前、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 目的探讨距舟楔关节融合治疗Müller-Weiss病至少5年中期随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8月于我院行距舟楔关节融合治疗的Müller-Weiss病20例(20足)患者,并评估其影像学参数(术前、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临床疗效(术前、术后两年和末次随访)及并发症。结果2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72.05±8.86)月(60~93月),跟骨Pitch角(calcaneal pitch angle,CPA)、侧位Meary's角(Tomeno-Mearyangle,TMA)、前后位(AP)Meary's角、距舟覆盖角(talonavicular coverage angle,TCA)在术前和术后3个月存在显著差异(P<0.05),术后3个月的影像学结果与最终随访时无显著性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AOFAS和VAS评分较术前及术后两年均显著改善(P<0.05)。3名患者出现早期并发症,5名患者出现晚期并发症,1名患者接受了第二次手术(跟骨截骨术)治疗。结论距舟楔关节融合结合自体髂骨取骨植骨治疗Müller-Weiss病疗效可靠,并且其疗效可以维持到中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üller-Weiss病 距舟关节融合 中期随访
下载PDF
后路截骨矫形固定融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假关节并脊柱后凸畸形 被引量:4
6
作者 张国华 陈鸿昌 +3 位作者 陈盈佑 林建中 许香兰 蔡有虹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58-361,共4页
目的:探讨后路截骨矫形固定融合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AS)假关节并后凸畸形的可行性。方法:30例AS患者,年龄29 ̄55岁,平均41.7岁,行后路张开式楔形截骨矫正后凸畸形及内固定,平均随访4.7年(2.2 ̄9.1年),根据影像学... 目的:探讨后路截骨矫形固定融合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AS)假关节并后凸畸形的可行性。方法:30例AS患者,年龄29 ̄55岁,平均41.7岁,行后路张开式楔形截骨矫正后凸畸形及内固定,平均随访4.7年(2.2 ̄9.1年),根据影像学资料、临床结果与并发症情况评估治疗效果。结果:3例术前有神经压迫症状患者术后均得到改善。脊柱后凸Cobb角从平均45.5°(37° ̄68°)矫正到7.5°(0° ̄4°),平均矫正38°。随访时假关节处均已融合,矫正无明显丢失,亦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后路张开式楔形截骨矫形内固定融合是治疗AS并假关节和脊柱后凸畸形的有效方法,不需施行前路骨融合手术即可达到假关节处的骨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后路开张式 关节 后凸畸 融合
下载PDF
颈前路零切迹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系统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7
作者 廖作荣 黄敏 夏卓伟 《当代医学》 2020年第24期59-61,共3页
目的探究颈前路零切迹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系统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多节段颈椎病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钛板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治疗,观察... 目的探究颈前路零切迹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系统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多节段颈椎病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钛板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颈前路零切迹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系统治疗,比较两组日本骨科学会疗效评定标准(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uion score,JOA)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the neek disability index,NDI)、椎间隙高度、Cobb角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观察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ND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椎间隙高度、Cobb角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前路零切迹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系统可有效改善多节段颈椎病患者症状,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节段颈椎病 颈前路零迹椎间融合内固定系统 关节功能
下载PDF
楔形髂骨块植骨治疗陈旧性跟骨骨折
8
作者 张长见 《中医正骨》 2006年第7期64-64,共1页
关键词 陈旧性跟 治疗 折畸愈合 创伤性关节 治疗不当 肌腱 跟骰关节 距下关节
下载PDF
三关节融合术治疗足部畸形(附30例疗效分析)
9
作者 许声联 许声秀 李忠川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1年第2期76-77,127,共3页
术文报告30例40足三关节融合术治疗儿麻后遗足部畸形。分别采用了两种术式。本组有28例37足得到随访,其结果总优良率为83.93%,失败率为5.40%。失败者主要原因是由于假关节形成及残余畸形。本文对假关节形成的原因及其预防,如何有效防止... 术文报告30例40足三关节融合术治疗儿麻后遗足部畸形。分别采用了两种术式。本组有28例37足得到随访,其结果总优良率为83.93%,失败率为5.40%。失败者主要原因是由于假关节形成及残余畸形。本文对假关节形成的原因及其预防,如何有效防止畸形复发以及效果不良病例施行补救手术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融合 足部畸 关节 总优良率 连枷足 融合 内固定 高弓足
下载PDF
儿童桡骨远端骨骺损伤后继发尺桡关节畸形10例报告
10
作者 郭淑菊 万崇德 郝军 《中医正骨》 1989年第3期10-11,50,共3页
儿童桡骨远端骨骺损伤后继发尺桡关节畸形的形状学改变类似马特隆氏畸形。笔者自1986年至1988年先后收治10例,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尺桡关节 远端 骺损伤 关节疼痛 侧移位 关节脱位 前臂旋转
下载PDF
距舟楔关节融合术中植骨与不植骨治疗Müller-Weiss病的比较研究
11
作者 邹保利 白文博 +3 位作者 沈国栋 张凯亭 徐镜程 朱永展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9-314,共6页
目的比较距舟楔关节融合术中髂骨植骨与不植骨治疗Müller-Weiss病(Müller-Weiss diseases,MWD)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2年11月接受距舟楔关节融合术治疗且符合选择标准的44例(44足)MWD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 目的比较距舟楔关节融合术中髂骨植骨与不植骨治疗Müller-Weiss病(Müller-Weiss diseases,MWD)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2年11月接受距舟楔关节融合术治疗且符合选择标准的44例(44足)MWD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5例术中行自体髂骨结构性植骨(植骨组),19例不植骨(未植骨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身体质量指数、病程、侧别、Maceira分期以及术前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正/侧位Meary角、Pitch角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手术费用及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AOFAS评分、VAS评分评价患足功能及疼痛程度;基于X线片测量正/侧位Meary角以及Pitch角,术后观察关节骨性融合情况。计算上述指标手术前后差值(变化值)进行组间比较,评价疗效差异。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植骨组手术时间及手术费用均多于未植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获随访,未植骨组随访时间16~77个月,中位时间41.0个月;植骨组为16~80个月,中位时间40.0个月。植骨组发生足背内侧皮肤麻木1例、内固定物刺激2例、髂骨取骨区疼痛1例,未植骨组足背内侧皮肤麻木1例、小腿肌肉萎缩1例;两组并发生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AOFAS评分较术前提高、VAS评分下降,正/侧位Meary角以及Pitch角均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指标变化值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骨延迟愈合、骨不连发生,末次随访时均达到关节骨性融合。结论距舟楔关节融合术治疗MWD时,联合自体髂骨植骨或不植骨处理的临床疗效和影像学改善程度无明显差异。但不植骨处理可缩短手术时间及手术费用,并且可以避免因自体取骨引发的取骨供区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üller-Weiss病 距舟关节融合
原文传递
股骨近端骨纤维结构不良伴髋内翻畸形的髓内固定疗效 被引量:6
12
作者 于小奎 朱兵 +2 位作者 孙天胜 秦法斌 马青嵩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26期4804-4811,共8页
背景:股骨近端骨纤维结构不良伴髋内翻畸形必须进行外科矫形治疗,尽量恢复股骨正常的生物力线。目前尽管截骨矫形方案很多,但楔形外翻截骨已成主流,矫形后单纯外固定并发症较多,螺钉、钉-板系统等髓外固定存在问题较多,难以获得长期稳... 背景:股骨近端骨纤维结构不良伴髋内翻畸形必须进行外科矫形治疗,尽量恢复股骨正常的生物力线。目前尽管截骨矫形方案很多,但楔形外翻截骨已成主流,矫形后单纯外固定并发症较多,螺钉、钉-板系统等髓外固定存在问题较多,难以获得长期稳定的治疗效果,有研究表明,股骨近端处楔形外翻截骨、交锁髓内针内固定可获得较好的中长期治疗效果。目的:观察股骨近端骨纤维结构不良伴髋内翻畸形的髓内固定的治疗方法及生物相容性。方法:纳入23例股骨近端髋内翻伴肢体短缩畸形的股骨近端骨纤维结构不良患者,颈干角为56°-110°,平均79°,股骨相对长度较对侧短缩1.9-8.9cm,平均4.0cm。所有患者均行股骨近端处楔形外翻截骨、病灶清除、取肋骨植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结果与结论:固定后19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至2年,平均1年。所有内固定物均牢靠。股骨生物力线均基本矫正,截骨面处达骨性愈合,髋内翻畸形的颈干角矫正为90°-125°,平均112°,股骨相对长度矫正后较固定前延长1.5-2.5cm,平均2.0cm,所有患者髋关节功能影响不明显。固定后19例患者中3例正常行走无跛行,7例扶双拐行走,5例扶单拐行走,4例不扶拐轻度跛行。固定后19例患者中12例疼痛消失,6例疼痛明显缓解,加重并出现新疼痛1例。所有患者固定后均无感染、再骨折及畸形进展。结果证实,股骨近端处楔形外翻截骨、病灶清除、取肋骨植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近端髋内翻伴肢体短缩畸形的股骨近端骨纤维结构不良效果良好,不仅可减少植骨量、充分矫正畸形及预防复发,而且中期随访观察证实截骨面处达到骨性愈合,髋关节功能改善良好,生物相容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入物 入物 近端 纤维结构不良 髋内翻畸 外翻截 生物力线 内固定 交锁髓内钉 生物相容性
下载PDF
杵臼式足三关节融合术(附655足随观察)
13
作者 岳光中 闻光烈 +2 位作者 刘北福 韩文祥 刘志锐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1年第2期73-75,126-127,共5页
足三关节融合术自1927年 Lambrinudl 首创至今己半个多世纪。尤其近几年全国各地成立残联及三项康复组织以来,在大力开展手术康复的治疗过程中发现很多各种严重复杂的足部畸形,深感过去术式之不足。因此我院通过实践,设计成“杵臼式”... 足三关节融合术自1927年 Lambrinudl 首创至今己半个多世纪。尤其近几年全国各地成立残联及三项康复组织以来,在大力开展手术康复的治疗过程中发现很多各种严重复杂的足部畸形,深感过去术式之不足。因此我院通过实践,设计成“杵臼式”三关节融合术,自1978年应用临床。对资料完整655足经过平均6年半随访,体会此种术式有合乎生理结构、接触面积大紧密、骨愈合时间快、矫正足畸形彻底、并发症少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三关节融合 足部畸 愈合时间 迟延愈合 马蹄内翻足 负压引流 连枷足
下载PDF
用于麻痹性外翻足的三关节固定术——一种改良方法
14
作者 吕玉江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0年第1期48-49,共2页
足外翻是小儿麻痹症后常见的畸形。通常在骨发育成熟后,用三关节固定术来矫正畸形,稳定足部。然而,当使用常规方法时,可能遇到一些技术问题,由于足的脱位,通过外侧切口去除内侧的楔形是不容易的,有时需要内侧附加切口。
关键词 关节固定术 外翻足 改良方法 足外翻 克氏针固定 麻痹性
下载PDF
足部畸形手术设计探讨
15
作者 王吉波 张守亮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2年第4期209-211,250,共4页
本文报告486例儿麻后遗症足部畸形手术设计体会,介绍了常用的术式和改进的术式。对足部畸形手术康复与年龄的关系,以及与髋膝畸形,肢体短缩的关系,软组织手术与骨性手术关系谈了我们初浅体会。
关键词 足部畸 手术设计 性手术 足下垂内翻畸 关节融合 肢体短缩 外翻畸 短肌 足畸
下载PDF
非外伤性上颈椎不稳定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康华 李强 +1 位作者 邓展生 龙文荣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54-357,共4页
目的 探讨非外伤性上颈椎不稳定的手术治疗效果。 方法 1998年1月~2 0 0 3年3月治疗非外伤性上颈椎不稳定2 3例,其中C1 、C2 肿瘤破坏3例,寰枕融合畸形3例,先天性齿状突不融合2例,单纯寰枢关节半脱位15例。采用寰枢椎融合术10例,其... 目的 探讨非外伤性上颈椎不稳定的手术治疗效果。 方法 1998年1月~2 0 0 3年3月治疗非外伤性上颈椎不稳定2 3例,其中C1 、C2 肿瘤破坏3例,寰枕融合畸形3例,先天性齿状突不融合2例,单纯寰枢关节半脱位15例。采用寰枢椎融合术10例,其中Apofix固定5例,钢丝Brookes法固定2例,Atlas钛缆固定3例;枕颈融合术13例,其中Cervifix固定8例,CD- Cervical固定3例,U形棒固定2例。寰枢椎Apofix或Atlas钛缆固定者,取棘突松质骨行C1 、C2 骨屑植骨,余15例取自体髂骨外板行燕尾状大块植骨。 结果 2 3例均获随访6个月~5年,平均2 .5年,全部达骨性融合,时间3~8个月。2 0例术前合并神经系统受损症状者,术后6个月16例症状明显改善,4例无改善。根据JOA评分标准,平均术后改善率为2 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颈椎不稳定 非外伤性 手术治疗 CERVIFIX APOFIX 2003年3月 寰枢关节半脱位 Atlas 寰枢椎融合 神经系统受损 1998年 枕颈融合 手术内固定 治疗效果 融合 评分标准 融合 齿状突 先天性 U 松质
下载PDF
个性化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 被引量:19
17
作者 文天林 王飞 孟浩 《临床骨科杂志》 2019年第3期261-265,共5页
目的探讨个性化手术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CSM)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22例CSM患者依据压迫部位、退变范围、颈椎矢状位序列、手术史及合并症等综合因素制订个性化手术: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ACDF)组32例,ACDF联合颈前路... 目的探讨个性化手术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CSM)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22例CSM患者依据压迫部位、退变范围、颈椎矢状位序列、手术史及合并症等综合因素制订个性化手术: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ACDF)组32例,ACDF联合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术(ACCF)组48例,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微型钛板内固定术(ODLF)组42例。通过疼痛VAS评分、JOA评分及颈椎曲度指数(CCI)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0~19个月。ODLF组手术时间较短,失血量较多,与ACDF组和ACDF+ACCF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CDF组和ACDF+ACCF组的手术时间和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VAS、JOA评分:3组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 <0.05),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CCI:ACDF组、ACDF+ACCF组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ODLF组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ODLF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ACDF组和ACDF+ACC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个性化手术治疗多节段CSM能取得较好疗效,手术方式对CSM疗效无影响。前路手术时间略长,失血量少,ODLF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颈前路椎间盘融合 颈前路椎体次全融合 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微型钛板内固定术 并发症
下载PDF
麻痹性跟行足的临床分型及外科治疗(附572例临床报告)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挺武 庞伯友 +1 位作者 卞传华 何志晶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2年第1期20-23,62-63,共6页
本文报道了我院自1978年5月至1987年10月对脊髓灰质炎后遗跟行足572例583只足的治疗体会。经2年7个月至9年5个月的随访,证明采用我院的临床分型及其分型治疗是治愈此种畸形较好的治疗方法.本组572例583只足中,优397足(68.09%),良126足(2... 本文报道了我院自1978年5月至1987年10月对脊髓灰质炎后遗跟行足572例583只足的治疗体会。经2年7个月至9年5个月的随访,证明采用我院的临床分型及其分型治疗是治愈此种畸形较好的治疗方法.本组572例583只足中,优397足(68.09%),良126足(21.26%),可43足(7.38%),差17足(2.92%),优良率为89.7%。本文还就跟行足的形成机理及临床分型治疗原则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分型 小腿三头肌 姆长屈肌 关节融合 关节固定术 手术 短肌 股四头肌瘫痪
下载PDF
微创经皮空心螺钉跟距关节融合术治疗足踝创伤性关节炎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6
19
作者 霍纪宝 刘新江 范会军 《中国实用医刊》 2020年第6期56-61,共6页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空心螺钉跟距关节融合术治疗足踝创伤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抽取洛阳正骨医院2013年10月至2018年10月74例(74踝)足踝创伤性关节炎患者进行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将微创经皮空心螺钉跟距关节融合术治疗的37例(37踝)作为...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空心螺钉跟距关节融合术治疗足踝创伤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抽取洛阳正骨医院2013年10月至2018年10月74例(74踝)足踝创伤性关节炎患者进行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将微创经皮空心螺钉跟距关节融合术治疗的37例(37踝)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后外侧"L"形切口植骨融合术治疗的37例(37踝)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前及术后1 d的血清氧化应激水平和疼痛介质含量,观察两组术前和术后3、6、12个月的踝关节疼痛程度和踝关节功能变化,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关节融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手术切口小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两组患者的血清丙二醛(MDA)、β-内咖肽(β-EP)、前列腺素E2(PGE2)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升高,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降低,观察组变化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3、6、12个月,两组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呈逐渐降低趋势,均低于术前(P均<0.05),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呈逐渐升高趋势(P均<0.05),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组内不同时间点和组间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41%比27.03%,P<0.05)。结论微创经皮空心螺钉跟距关节融合术治疗足踝创伤性关节炎的疗效较后外侧"L"形切口植骨融合术更佳,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促进其踝关节快速融合,并有效减轻术后疼痛,提高踝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踝创伤性关节 微创经皮空心螺钉跟距关节融合 后外侧"L"融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