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跨上皮角膜胶原交联术治疗进展期圆锥角膜 被引量:3
1
作者 刘丽梅 张少斌 +2 位作者 赵倩 秦玉霞 刘玉强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3期156-160,共5页
目的 观察跨上皮紫外线核黄素角膜胶原交联治疗进展期圆锥角膜的临床效果.方法 前瞻性病例研究.对36例(54眼)的进展期圆锥角膜患者行跨上皮角膜胶原交联手术治疗.表面麻醉下采用意大利SOOFT跨上皮角膜胶原交联仪将0.25%的核黄素导入... 目的 观察跨上皮紫外线核黄素角膜胶原交联治疗进展期圆锥角膜的临床效果.方法 前瞻性病例研究.对36例(54眼)的进展期圆锥角膜患者行跨上皮角膜胶原交联手术治疗.表面麻醉下采用意大利SOOFT跨上皮角膜胶原交联仪将0.25%的核黄素导入角膜10 min(电流1.0 mA),370 nm的紫外线照射9 min(能量10 mW/cm2).平均随诊(14.1±2.3)个月.术后1d观察角膜上皮愈合情况,术后1、3、6、12个月复诊.检查指标包括UCVA、BCVA、眼压、角膜曲率、角膜厚度、角膜地形图、角膜内皮细胞计数、角膜生物力学、角膜活体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查.对手术前后的各项指标行配对t检验.结果 术后1d裂隙灯显微镜下发现角膜上皮点状混浊、水肿,次日好转.未出现角膜溃疡、角膜溶解、haze、剧烈眼痛等并发症.术后12个月,患者UCVA从4.27±0.23提高到4.41±0.20(t=3.962,P<0.01),BCVA从4.69±0.23提高到4.82±0.14(t=3.507,P<0.01);Kmax下降(1.25±0.68)D(t=9.351,P<0.01);散光值下降(0.30±0.21)D(t=7.227,P<0.01).角膜最大压陷深度从(1.21±0.11)mm下降为(1.16±0.12)mm(t=4.131,P<0.01).眼压、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角膜厚度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跨上皮角膜胶原交联法可以有效控制进展期圆锥角膜的发展且未出现类似传统去上皮法导致的多种并发症.跨上皮角膜胶原交联方法是安全、有效的,有望取代去上皮法成为进展期圆锥角膜首选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胶原交联术 圆锥角膜 跨上皮方法
原文传递
高辐照度快速经上皮角膜胶原交联术治疗原发性圆锥角膜 被引量:4
2
作者 陈世豪 李旖旎 +2 位作者 张佳 丁萍 王勤美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3期152-155,共4页
目的 采用最新超高紫外线强度超高紫外线能量经上皮快速角膜胶原交联(A-CXL)方法治疗原发性圆锥角膜,评价该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自身前后对照研究.原发性圆锥角膜患者共13例(13眼).采用超高紫外线强度超高紫外线能量经上皮A-... 目的 采用最新超高紫外线强度超高紫外线能量经上皮快速角膜胶原交联(A-CXL)方法治疗原发性圆锥角膜,评价该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自身前后对照研究.原发性圆锥角膜患者共13例(13眼).采用超高紫外线强度超高紫外线能量经上皮A-CXL法,紫外线辐射强度为45 mW/cm2,照射时间为2 min 40 s,总能量为7.2 J/cm2.术前和术后7d、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随访检查包括眼科常规检查、UCVA、BCVA、屈光不正、角膜曲率、角膜前后表面高度(AE、PE)、角膜表面上下不对称性指数(IVA)、角膜最薄点厚度(CT)、补偿眼内压(IOPcc)、角膜内皮细胞密度(ECD)等.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法分析各参数的变化情况.结果 术后UCVA (F=6.111,P<0.01)和BCVA(F=9.734,P<0.01)显著提高,球镜度减少(F=5.871,P<0.05),陡峭子午线曲率(F=19.651,P<0.05)和最大角膜曲率(F=3.253,P<0.05)显著下降,AE (F=23.958,P<0.01)和PE (F=20.832,P<0.01)显著下降,IVA减少(F=4.068,P<0.05).CT(F=4.180,P>0.05)、ECD(F=1.812,P>0.05)和IOPcc (F=0.332,P>0.05)改变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高紫外线强度超高紫外线能量经上皮A-CXL治疗原发性圆锥角膜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胶原交联术 快速交联 高能量 圆锥角膜 跨上皮方法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