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东盟跨国共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交流互动与创新传承——中国-东盟跨国共享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之一
被引量:
4
1
作者
黄玲
《百色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74-81,共8页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活态性、共享性、代表性和集体认同决定了其不会局限于民族国家的政治边界。人类社会联系日益紧密的全球化时代,涌现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从竞争性的文化资本转向合作性的文化资源的新命题。文章基于中国-东盟跨...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活态性、共享性、代表性和集体认同决定了其不会局限于民族国家的政治边界。人类社会联系日益紧密的全球化时代,涌现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从竞争性的文化资本转向合作性的文化资源的新命题。文章基于中国-东盟跨国共享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基础和现实基础,通过梳理分析其存续与激活、互助与互惠、多样与共生的互动模式,从中寻找其创新传承的文化动力与合作维度,以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国-东盟
非物质文化遗产
跨国共享
互动模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欧洲跨国网络课程学习体验与反思——以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基于ICT的协作交流”课程为对象
被引量:
1
2
作者
梁林梅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2012年第4期53-58,共6页
近年来欧洲一些国家提供跨校、跨国的学位课程越来越多,以网络课程为依托的课程共享已成为欧洲跨国高等教育的主要模式之一。笔者亲历了由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等校共同开设的"基于ICT的协作交流"课程的学习过程。该课程的学习...
近年来欧洲一些国家提供跨校、跨国的学位课程越来越多,以网络课程为依托的课程共享已成为欧洲跨国高等教育的主要模式之一。笔者亲历了由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等校共同开设的"基于ICT的协作交流"课程的学习过程。该课程的学习目标是锻炼学习者在多元文化情况下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课程主要采用通过网络的个人自学和小组团队学习相结合的方式。笔者总结完成全球性课程的原因主要是,政府对网络学习的重视,拥有发达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拥有成熟的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远程学习者,学校对教学各环节的精心组织和设计。当然,全球性课程建设根本保障是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的发展,成功实施了欧洲学分转换系统,鼓励欧洲各国大学利用各自优势,共同建立世界一流的网络课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
网络课程
精品课程
跨国共享
学习体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越边境地区跨国文化共享研究——以布傣天琴为例
被引量:
10
3
作者
邓玉函
周春婵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65-71,共7页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以"民心相通"为核心的"五通"建构,使得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合作进入到一个新的高度,使跨国民族之间的文化共享将更为便捷,文化的跨国共享现象也日渐显现。但这并不...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以"民心相通"为核心的"五通"建构,使得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合作进入到一个新的高度,使跨国民族之间的文化共享将更为便捷,文化的跨国共享现象也日渐显现。但这并不是因跨国民族的同源性,习俗艺术上的先赋性等而必然导致的结果。中越边境布傣天琴文化跨国共享案例表明,必须依靠多方的共同努力,从政府到民间,从艺术到生活,不断传承创新,营造出合作和谐的边疆边境环境,文化上的跨国共享才得以维系、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傣天琴文化
跨国共享
跨国
文化圈
原文传递
题名
中国-东盟跨国共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交流互动与创新传承——中国-东盟跨国共享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之一
被引量:
4
1
作者
黄玲
机构
百色学院
出处
《百色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74-81,共8页
基金
2020年广西社科界智库重点课题“中越跨境民族文化遗产调查及文化安全研究”(批准号:Gxskjzk202016)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一流学科2019年度立项资助项目“桂西地区民族村落的乡土传统与创新传承”(批准号:2019MDMZX001)
2016年广西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及卓越学者计划“中国-东南亚跨境民族文化遗产研究创新团队”。
文摘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活态性、共享性、代表性和集体认同决定了其不会局限于民族国家的政治边界。人类社会联系日益紧密的全球化时代,涌现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从竞争性的文化资本转向合作性的文化资源的新命题。文章基于中国-东盟跨国共享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基础和现实基础,通过梳理分析其存续与激活、互助与互惠、多样与共生的互动模式,从中寻找其创新传承的文化动力与合作维度,以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国-东盟
非物质文化遗产
跨国共享
互动模式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欧洲跨国网络课程学习体验与反思——以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基于ICT的协作交流”课程为对象
被引量:
1
2
作者
梁林梅
机构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网络化学习与管理研究所
出处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2012年第4期53-58,共6页
基金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长三角教育联动背景下以网络课程为依托的高校精品课程共享对策研究"(2011ZDIXM031)
文摘
近年来欧洲一些国家提供跨校、跨国的学位课程越来越多,以网络课程为依托的课程共享已成为欧洲跨国高等教育的主要模式之一。笔者亲历了由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等校共同开设的"基于ICT的协作交流"课程的学习过程。该课程的学习目标是锻炼学习者在多元文化情况下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课程主要采用通过网络的个人自学和小组团队学习相结合的方式。笔者总结完成全球性课程的原因主要是,政府对网络学习的重视,拥有发达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拥有成熟的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远程学习者,学校对教学各环节的精心组织和设计。当然,全球性课程建设根本保障是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的发展,成功实施了欧洲学分转换系统,鼓励欧洲各国大学利用各自优势,共同建立世界一流的网络课程。
关键词
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
网络课程
精品课程
跨国共享
学习体验
Keywords
European Higher Education Integration
Online Course
National Pilot Courses (NPC)
Transnational Sharing
Learning Experience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越边境地区跨国文化共享研究——以布傣天琴为例
被引量:
10
3
作者
邓玉函
周春婵
机构
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出处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65-71,共7页
基金
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边民主位视角下中越陆路口岸跨境合作研究"(项目编号:18CMZ042)
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越边境陆路口岸贸易与特色城镇带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5BMZ093)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以"民心相通"为核心的"五通"建构,使得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合作进入到一个新的高度,使跨国民族之间的文化共享将更为便捷,文化的跨国共享现象也日渐显现。但这并不是因跨国民族的同源性,习俗艺术上的先赋性等而必然导致的结果。中越边境布傣天琴文化跨国共享案例表明,必须依靠多方的共同努力,从政府到民间,从艺术到生活,不断传承创新,营造出合作和谐的边疆边境环境,文化上的跨国共享才得以维系、扩展。
关键词
布傣天琴文化
跨国共享
跨国
文化圈
Keywords
Budai Tianqin culture
Transnational sharing
cross-border cultural circle
分类号
D569 [政治法律—国际政治]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东盟跨国共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交流互动与创新传承——中国-东盟跨国共享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之一
黄玲
《百色学院学报》
2020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欧洲跨国网络课程学习体验与反思——以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基于ICT的协作交流”课程为对象
梁林梅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201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中越边境地区跨国文化共享研究——以布傣天琴为例
邓玉函
周春婵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1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