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京杭大运河文化形象的跨域书写与解读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刚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11-16,共6页
两千多年来,在各个历史时期,不断有域外人士游历京杭大运河,留下了众多关于大运河工程、运河两岸自然景观以及风土人情、大运河文化形象的文字记载。这些对大运河文化想象的跨域书写和解读,构成了大运河文化形象的域外见证,在中外文化... 两千多年来,在各个历史时期,不断有域外人士游历京杭大运河,留下了众多关于大运河工程、运河两岸自然景观以及风土人情、大运河文化形象的文字记载。这些对大运河文化想象的跨域书写和解读,构成了大运河文化形象的域外见证,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具有无可取代的价值和意义,也为大运河文化形象的最终确立发挥了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杭大运河 文化形象 跨域书写
下载PDF
河流意象:大河之女新世纪的跨域书写 被引量:3
2
作者 朱育颖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28,共6页
河流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对于世界文化的形成、发展与传播起到重要的作用。新移民女作家不仅是大河之女,也是从精神上站立起来的有着全球视野、中西"混血"的"两栖人",她们在新世纪的小说创作中对母土的历史文化进行... 河流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对于世界文化的形成、发展与传播起到重要的作用。新移民女作家不仅是大河之女,也是从精神上站立起来的有着全球视野、中西"混血"的"两栖人",她们在新世纪的小说创作中对母土的历史文化进行立体的开掘和重审,河流意象成为原乡的标识与异乡的对应。她们的跨地域书写致力于探寻不同文化从撞击磨合到交融互补的转换以及人类精神深处相通的因子,对漂泊这一母题予以深化与拓展,绘制出多元语境中的文化水域和精神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世纪 河流意象 新移民女作家 跨域书写
原文传递
在场、记忆与跨域书写——加拿大华文作家宇秀访谈
3
作者 朱云霞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20年第1期70-77,共8页
加拿大华文作家宇秀曾以散文创作赢得关注,散文集《一个上海女人的下午茶》和《一个上海女人的温哥华》分别体现了上海的都市记忆和在温哥华的移民经验。近年来,宇秀转向诗歌创作,在中国大陆和台湾出版了《我不能握住风》《忙红忙绿》... 加拿大华文作家宇秀曾以散文创作赢得关注,散文集《一个上海女人的下午茶》和《一个上海女人的温哥华》分别体现了上海的都市记忆和在温哥华的移民经验。近年来,宇秀转向诗歌创作,在中国大陆和台湾出版了《我不能握住风》《忙红忙绿》两个诗集。在她的诗歌中,移民经验与在场感的表现形态丰富多元,既有对在地化生活中日常情绪的记录,也有对故土家园的记忆与眷恋,同时又以独特的女性视域表达她对自然和日常的"痛感体验",诗歌不仅是她表达自我的方式,也是在异文化语境中抵抗失语和自我救赎的途径。从散文到诗歌,宇秀的文学创作体现了新移民女作家跨域书写中个体经验的独特性与精神空间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秀 在地写作 跨域书写 痛感体验
原文传递
华文文学书写的维度及诗学探寻 被引量:2
4
作者 庄伟杰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09年第4期26-30,共5页
在新的历史境遇和文化语境中,海外华文文学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同在。从华文文学的写作实践和批评研究所具有的双重体验、双重感受所形成的双重视角切入,从相关问题所引发的思索,提出并抓住华文文学书写中的游牧或旅行、记忆或怀旧、... 在新的历史境遇和文化语境中,海外华文文学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同在。从华文文学的写作实践和批评研究所具有的双重体验、双重感受所形成的双重视角切入,从相关问题所引发的思索,提出并抓住华文文学书写中的游牧或旅行、记忆或怀旧、故乡或根性、人性或欲望等几个维度,来重新思考华文文学新的生长可能性。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华文文学创作与阐释的诗学建构的一种探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文文学 跨域书写 参照向度 诗学探寻
下载PDF
论新移民小说中的文化记忆
5
作者 陈富瑞 邹建军 《华文文学》 2009年第3期47-53,共7页
在国外寻找自我认同的过程中,新移民作家不断反观记忆中的"文革"、"裹小脚"等现象,文化记忆在海外新生活中引起了冲突与对立,促使冲突双方在自我反省的同时,也对某些重要的文化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通过文化的跨域... 在国外寻找自我认同的过程中,新移民作家不断反观记忆中的"文革"、"裹小脚"等现象,文化记忆在海外新生活中引起了冲突与对立,促使冲突双方在自我反省的同时,也对某些重要的文化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通过文化的跨域书写,新移民作家试图构建一个史诗性的网络,承担自己的历史责任,同时提醒人们:过去的东西将会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中,并对东西方文化与历史的进程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移民小说 文化记忆 "裹小脚" "文革"记忆 跨域书写
下载PDF
由“藻溪”到“大洋”:张翎小说中的水意象
6
作者 朱育颖 《皖西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110-114,共5页
加拿大华裔作家张翎从容地徜徉于跨文化语境中,书写游走东西两岸的经验与想象,以水为媒链接岁月变迁,以水为喻弘扬女性精神,以水为思探寻精神之旅,赋予水意象丰富的审美内蕴与独特魅力。人与水的双向互动,实现了从"物质之水"... 加拿大华裔作家张翎从容地徜徉于跨文化语境中,书写游走东西两岸的经验与想象,以水为媒链接岁月变迁,以水为喻弘扬女性精神,以水为思探寻精神之旅,赋予水意象丰富的审美内蕴与独特魅力。人与水的双向互动,实现了从"物质之水"到"审美之水"的提升,并由前期创作风格的清新婉约转向近期的更有力度,创作视域和"水域"愈来愈宽广,精心构筑了中西合璧、颇具特色的"水利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意象 文化符码 跨域书写
下载PDF
论张翎长篇小说《金山》的艺术成就 被引量:1
7
作者 胡德才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17年第3期76-80,共5页
《金山》是著名旅加华人作家张翎截至目前为止最厚重的长篇小说,堪称北美华人移民题材小说创作史上的一块里程碑。《金山》的成功不仅在于题材的独特,更在于它通过方得法、六指等形象的创造写出了作者"内心最深层的感动"而赢... 《金山》是著名旅加华人作家张翎截至目前为止最厚重的长篇小说,堪称北美华人移民题材小说创作史上的一块里程碑。《金山》的成功不仅在于题材的独特,更在于它通过方得法、六指等形象的创造写出了作者"内心最深层的感动"而赢得了不同肤色读者的共鸣,而感动作者也进而感动读者的正是一种跨越种族国界也跨越历史时空的人生况味,一种人性的复杂与纠结,一种出走与回归的矛盾,一种坚守与等待的执著与辛酸,一种流年似水往事如烟的苍凉与无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翎 《金山》 跨域书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