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等学校跨学科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比较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明秋 郭艳玲 +5 位作者 崔香兰 赵志萍 孙继红 齐丽霞 刘晓渠 金荆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706-710,共5页
通过对IS09000标准改进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教学改革指导的培养目标定位、跨学科外语师资队伍建设、三个层次培养方案的梳理与修订等不同特色院校的跨学科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分析,其应立足于专业培养模式、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和学生自主学... 通过对IS09000标准改进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教学改革指导的培养目标定位、跨学科外语师资队伍建设、三个层次培养方案的梳理与修订等不同特色院校的跨学科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分析,其应立足于专业培养模式、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培养。对大连海洋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大连外国语学院、东北财经大学等不同特色层次院校的跨学科外语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比较发现,跨学科外语人才培养应该渗透到教师教学、学生自主学习,将学生的能力培养作为跨学科外语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学校 跨学科外语人才 不同特色层次院校 自主性学习 能力培养
下载PDF
以“汉堡教学论模式”为基础的跨学科外语专业人才创新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李明秋 郭艳玲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135-140,共6页
跨学科外语人才培养应立足于专业的培养模式、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培养。本文依据"汉堡教学论模式",对社会环境、教学活动主体、专业学科性以及内容和方法的互融性、"自下而上"的自主选择性等... 跨学科外语人才培养应立足于专业的培养模式、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培养。本文依据"汉堡教学论模式",对社会环境、教学活动主体、专业学科性以及内容和方法的互融性、"自下而上"的自主选择性等四大要素进行分析,并以跨学科外语人才培养的目标模式改革为依托,对大连海洋大学跨学科外语人才培养进行有益探索,总结出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定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堡教学论模式” 跨学科外语专业人才 自主学习 板块
下载PDF
跨学科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明秋 刘晓渠 《辽宁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637-640,645,共5页
社会经济发展对外语人才要求呈现出复合型跨学科的特征,需要既掌握外国语言又通晓专业知识的应用型、专业型人才。通过大连外国语学院校院两级的培养及对毕业生的社会适应力的分析,总结出优化人才培养体系、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发展模式... 社会经济发展对外语人才要求呈现出复合型跨学科的特征,需要既掌握外国语言又通晓专业知识的应用型、专业型人才。通过大连外国语学院校院两级的培养及对毕业生的社会适应力的分析,总结出优化人才培养体系、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发展模式、校企联合等是跨学科外语人才培养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外语人才 学科体系 培养模式
下载PDF
ESP跨学科外语人才培养教学实践研究——以“水产英语”课程为例 被引量:5
4
作者 李明秋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29-33,共5页
专门用途英语研究范畴是以专业+英语教学培养跨学科型外语人才的教学实践,旨在帮助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选择能力。本文通过ESP课程教学研究模式分析并以"水产英语"课程作为案例探索"水产英语"ESP教学定... 专门用途英语研究范畴是以专业+英语教学培养跨学科型外语人才的教学实践,旨在帮助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选择能力。本文通过ESP课程教学研究模式分析并以"水产英语"课程作为案例探索"水产英语"ESP教学定位与课程设计建构、编写合适的ESP课程教材、ESP课程教学方法、ESP课程师资建设等内容,以期拓展新的教学领域提高ESP教学质量,改进跨学科性的外语人才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P课程教学 水产英语 教学实践 跨学科外语
下载PDF
基于CIPP模式跨学科外语教学的评价运用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明秋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134-137,共4页
作为公认的实用性CIPP模式,强调教育评价的改进作用。CIPP评价模式对跨学科外语教学可以实施五个阶段的评价,即跨学科外语教学的背景评价、输入评价、教学过程评价、教学成果评价和教学的可持续性评价和可推广性评价。以CIPP模式开展跨... 作为公认的实用性CIPP模式,强调教育评价的改进作用。CIPP评价模式对跨学科外语教学可以实施五个阶段的评价,即跨学科外语教学的背景评价、输入评价、教学过程评价、教学成果评价和教学的可持续性评价和可推广性评价。以CIPP模式开展跨学科外语教学评价,既可以有效地改进教师教学态度行为又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同时增进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还要关注CIPP模式开展跨学科外语专业教学评价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PP模式 跨学科外语教学评价 主体意识 改进作用
下载PDF
跨学科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东北财经大学国际商务外语学院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明秋 金荆 《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76-79,共4页
东北财经大学国际商务外语学院于1986年始建英语专业(国际商务方向),经过多年的办学已经形成具有在人才培养方面打破纯语言纯文学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外语与商务融合的特色,努力培养学生成为外语专业基础理论扎实、商务知识较丰富、实... 东北财经大学国际商务外语学院于1986年始建英语专业(国际商务方向),经过多年的办学已经形成具有在人才培养方面打破纯语言纯文学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外语与商务融合的特色,努力培养学生成为外语专业基础理论扎实、商务知识较丰富、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务外语 人才培养 跨学科外语
下载PDF
ESP课程教学:跨学科外语人才培养亟待思考的研究范畴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明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78-82,共5页
ESP专门用途英语引入外语专业教育是培养复合型跨学科外语专业人才的一种有益尝试。其内涵是以ESP作为教学方法,以学习者为中心,改进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自主"选择的学习能力。以ESP教学定位与课程设计建构、教材建设、ESP... ESP专门用途英语引入外语专业教育是培养复合型跨学科外语专业人才的一种有益尝试。其内涵是以ESP作为教学方法,以学习者为中心,改进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自主"选择的学习能力。以ESP教学定位与课程设计建构、教材建设、ESP师资建设、教学手段方法等,拓展新的教学领域,提高ESP专业教学质量,改进跨学科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并加强受教育者语言和专业相融合的跨学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P课程教学 跨学科外语 人才培养
下载PDF
跨学科外语专业的学科内涵建设与思考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明秋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87-89,共3页
分析了跨学科外语专业的学科建设、师资结构、专业认识、人文属性的现状,将跨学科外语专业的学科定位与内涵置于转业建设的前瞻性内容,对跨学科外语专业发展及人才培养提出了跨学科课程体系模式、跨学科课程教学模式、跨学科外语教学实... 分析了跨学科外语专业的学科建设、师资结构、专业认识、人文属性的现状,将跨学科外语专业的学科定位与内涵置于转业建设的前瞻性内容,对跨学科外语专业发展及人才培养提出了跨学科课程体系模式、跨学科课程教学模式、跨学科外语教学实践中强调人文素养与思辨能力的提升和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培养人才的对策与建议,宗旨是培养社会有用的跨学科外语专业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内涵 跨学科外语 人文素养 人才培养
下载PDF
跨学科外语人才培养目标的走势 被引量:1
9
作者 孙继红 《航海教育研究》 2009年第2期82-83,共2页
以水产贸易外语为例,阐述跨学科外语人才培养目标的发展走势,提出一个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并探讨两大能力培养模块之间耦合的处理策略。
关键词 跨学科外语人才 培养目标 发展走势
下载PDF
ESP课程教学:跨学科外语人才培养亟待思考的研究范畴
10
作者 李明秋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85-88,共4页
ESP专门用途英语引入外语专业教育是培养复合型跨学科外语专业人才的一种有益尝试。其内涵是以ESP作为教学方法,以学习者为中心,改进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自主”选择的学习能力。文章的研究内容包括ESP教学定位与课程设计建构、教... ESP专门用途英语引入外语专业教育是培养复合型跨学科外语专业人才的一种有益尝试。其内涵是以ESP作为教学方法,以学习者为中心,改进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自主”选择的学习能力。文章的研究内容包括ESP教学定位与课程设计建构、教材建设、ESP师资建设、教学手段方法等,以期拓展新的教学领域提高ESP专业教学质量,改进跨学科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并加强受教育者语言和专业相融合的跨学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P课程教学 跨学科外语 人才培养
下载PDF
新文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外语专业跨学科教育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郭金秀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64-70,共7页
新文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外语专业实施跨学科教育是地方高校推动“新外语”建设和促进跨学科复合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基于对新文科和跨学科教育概念内涵的逻辑审视以及地方高校外语专业施行跨学科教育的现实、理论和历史逻辑,... 新文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外语专业实施跨学科教育是地方高校推动“新外语”建设和促进跨学科复合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基于对新文科和跨学科教育概念内涵的逻辑审视以及地方高校外语专业施行跨学科教育的现实、理论和历史逻辑,针对地方高校规划设计与具体实施跨学科教育的制度和文化障碍,提出新文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外语专业跨学科教育设计与实施的优化路径:把握外语与所跨学科的融合度,构建分阶段、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组建交叉课程群,应用新科技变革传统教学与学习方式,加强跨学科教育平台和师资队伍的建设,建立外语跨学科教育制度保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地方高校 外语专业跨学科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