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跨学科翻译教育的模式创新:背景、理念与实施
1
作者 任文 《中国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5-83,共9页
随着社会需求的多元化和现实问题的复杂化,单一学科教育的局限性日渐凸显,跨学科教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跨学科翻译教育也逐渐得到学界的重视,但尚缺乏实证研究的结果呈现。本文通过探讨我国跨学科翻译教育的产生背景和设计理念... 随着社会需求的多元化和现实问题的复杂化,单一学科教育的局限性日渐凸显,跨学科教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跨学科翻译教育也逐渐得到学界的重视,但尚缺乏实证研究的结果呈现。本文通过探讨我国跨学科翻译教育的产生背景和设计理念,描述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和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联合开展的“翻译与国际传播”跨学科方向“四合”模式的内涵,举隅融合式教学方法,并进行部分实证数据分析,论证跨学科翻译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以期为未来更多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翻译教育 背景 理念 实施 翻译与国际传播” “四合”模式
原文传递
翻译学跨学科研究:从学科独立到学科融合
2
作者 胡作友 常筱竹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57-63,85,共8页
翻译学跨学科研究是在不依附于其他学科的学科体系的同时,又充分借鉴其他学科的相关理论来研究跨学科层面上的翻译问题,强调翻译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互动与合作。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翻译学跨学科研究经历了从结构主义语言学范式到解构... 翻译学跨学科研究是在不依附于其他学科的学科体系的同时,又充分借鉴其他学科的相关理论来研究跨学科层面上的翻译问题,强调翻译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互动与合作。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翻译学跨学科研究经历了从结构主义语言学范式到解构主义多元范式,再到建构主义范式的转变。在学科内视野、学科视野和超学科视野3个层级分明的研究视野的指导下,翻译学跨学科研究已能够根据研究需求,选择相应的研究视野。未来,翻译学跨学科研究将加强学科理论建设,注重跨学科研究的度,突破学科边界,实现翻译学跨学科研究从学科意识到问题意识的转换,最终达到学科独立到学科融合的目标,不断推动翻译学研究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 跨学科研究 翻译跨学科研究 研究范式 研究视野
下载PDF
跨学科日汉翻译的实践探索——以翻译《徳川日本における漢訳西洋暦算書の受容》为例
3
作者 徐喜平 李民芬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29-32,共4页
在翻译日本学者小林龙彦《徳川日本における漢訳西洋暦算書の受容》过程中,认识到外语学者跨学科翻译数学史著作存在数学史知识欠缺、历史译名与现代术语混用、译文不符合数学表述习惯等难题。通过该书中外国人名、数学术语以及数学内... 在翻译日本学者小林龙彦《徳川日本における漢訳西洋暦算書の受容》过程中,认识到外语学者跨学科翻译数学史著作存在数学史知识欠缺、历史译名与现代术语混用、译文不符合数学表述习惯等难题。通过该书中外国人名、数学术语以及数学内容的翻译实践指出了跨学科翻译时外语学者和数学史学科专业人士合作的必要性。阐明了数学史著作跨学科翻译中应该遵循学科语言特点的翻译方法与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翻译 外国人名 数学用语 数学公式
下载PDF
翻译学跨学科研究之路径 被引量:9
4
作者 穆雷 杨扬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8-125,共8页
本文立足翻译学的跨学科属性,回顾当下翻译学跨学科研究的成就与不足,并以生态翻译学为例,从"为何跨""何能跨""如何跨"以及"跨为何"四个方面阐述翻译学跨学科研究的基本路径和具体要求,包括:(1... 本文立足翻译学的跨学科属性,回顾当下翻译学跨学科研究的成就与不足,并以生态翻译学为例,从"为何跨""何能跨""如何跨"以及"跨为何"四个方面阐述翻译学跨学科研究的基本路径和具体要求,包括:(1)立足研究起点(问题导向性、学科本体性);(2)明确交融前提(内在关联性、对象适切性);(3)寻求贯通机制(关系明晰性、知识创新性);(4)追问研究价值(目标针对性、现实关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跨学科研究 生态翻译 路径
下载PDF
从皮尔士符号学角度看雅克布森的翻译理论 被引量:2
5
作者 曾冬梅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128-129,共2页
美国哲学家皮尔士全面提出了符号学概念和研究范围。符号学的发展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雅克布森是第一个吸收皮尔士符号理论的语言学家。文章试图从皮尔士符号学角度分析雅克布森的翻译理论,提出跨学科研究是翻译研究发展... 美国哲学家皮尔士全面提出了符号学概念和研究范围。符号学的发展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雅克布森是第一个吸收皮尔士符号理论的语言学家。文章试图从皮尔士符号学角度分析雅克布森的翻译理论,提出跨学科研究是翻译研究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尔士符号学 雅克布森 跨学科翻译研究
下载PDF
论翻译的本质 被引量:1
6
作者 朱德芬 《文教资料》 2008年第23期61-63,共3页
翻译界一直呼吁翻译科学或说翻译学的建立,与此同时翻译的本质问题却仍是一个急需澄清的问题.对该学科如此重要的问题学界远远还没有达成一致的看法.本文通过梳理翻译本质论在中国的发展历程,认为翻译并非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quo... 翻译界一直呼吁翻译科学或说翻译学的建立,与此同时翻译的本质问题却仍是一个急需澄清的问题.对该学科如此重要的问题学界远远还没有达成一致的看法.本文通过梳理翻译本质论在中国的发展历程,认为翻译并非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翻译研究或可视为一门科学,但翻译活动却是一种语言技能.文章进一步讨论了翻译的本质问题,通过20世纪80年代以来当代西方翻译理论的介绍,说明了研究者越来越多地使用跨学科方法研究翻译的趋势,即借用其他学科的理论来研究翻译.但正如有学者指出的,这种方法有利亦有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 翻译的本质 西方翻译理论跨学科研究
下载PDF
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中的翻译传播学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王娜 闻永毅 《西部中医药》 2021年第2期158-160,共3页
从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中的翻译传播主体研究、翻译传播内容研究、翻译传播媒介研究、翻译传播对象及效果研究入手,探讨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中的一系列翻译传播学问题。
关键词 中医药文化 对外传播 翻译跨学科 翻译传播学
下载PDF
应用翻译之理论建设 被引量:1
8
作者 李佼 《神州》 2013年第2期246-246,共1页
近年来,国内应用翻译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涵盖了包括旅游、金融贸易、法律、医药医学等多个领域。较多的实践为应用翻译理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本文试图从跨学科多元翻译理论、语料库翻译理论、变通理论的角度提出应用翻译的理论建设问题。
关键词 应用翻译 跨学科多元化翻译理论 语料库翻译理论 变通理论
下载PDF
中国当代经济文献Springer英译本:“Internet Plus” Pathways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a's Property Sector评介 被引量:1
9
作者 吴浩浩 赵彦春 《外文研究》 2017年第2期85-91,共7页
岳峰、余俊英、朱汉雄完成的《房地产大转型的"互联网+"路径》英译本"Internet Plus"Pathways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a's Property Sector由斯普林格出版社(Springer-Verlag)于2016年9月出版发行。本... 岳峰、余俊英、朱汉雄完成的《房地产大转型的"互联网+"路径》英译本"Internet Plus"Pathways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a's Property Sector由斯普林格出版社(Springer-Verlag)于2016年9月出版发行。本文试从跨学科翻译学和翻译市场国际化的角度研究译本。文章认为该译本的特点是:准确与适应结合、显性与简洁共存、微观与宏观并举、国际视野与本土元素融合。译本为丰富跨学科翻译学理论提供了实践范例,充分体现了跨学科翻译实践成功的要素,为房地产行业的中西交流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中国学者研究成果实现国际化提供了程序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地产大转型的”互联网+“路径 英译 跨学科翻译 翻译市场国际化
下载PDF
“一带一路”和中国翻译——变革指向应用的方向 被引量:59
10
作者 黄友义 《上海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3,共3页
本文阐述"一带一路"给我国翻译事业带来四个变革:一、将中国翻译推到前台,翻译需求急骤增加,中国的语言服务业因此进入了快车道;二、从译过来到译过去,从过去翻译外文到现在更多地将中文译成外文,翻译的文种倍增;三、从人工... 本文阐述"一带一路"给我国翻译事业带来四个变革:一、将中国翻译推到前台,翻译需求急骤增加,中国的语言服务业因此进入了快车道;二、从译过来到译过去,从过去翻译外文到现在更多地将中文译成外文,翻译的文种倍增;三、从人工翻译到人机合作,随着机器翻译的发展,一些低档次重复性内容可由机器完成,应用翻译人才的培养方向因此需作相应调整,应培养高等翻译人才;四、从单纯文学翻译到跨学科翻译,"一带一路"的工程翻译增加了,经济领域的翻译增加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语言服务 机器翻译 人才培养 跨学科翻译
原文传递
后翻译研究理论阐析——兼论对翻译研究与教学的启示 被引量:1
11
作者 庄柔玉 《中国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1-86,共6页
在人类各种迁移活动愈趋频繁的今天,所谓语言文化的界限亦愈见模糊,翻译的角色尤显重要。西方学者根茨勒提出"后翻译研究"的理论,指出在新媒体、新文学形式层出不穷的环球新时代,学者必须再思翻译的定义和研究范式,才能积极... 在人类各种迁移活动愈趋频繁的今天,所谓语言文化的界限亦愈见模糊,翻译的角色尤显重要。西方学者根茨勒提出"后翻译研究"的理论,指出在新媒体、新文学形式层出不穷的环球新时代,学者必须再思翻译的定义和研究范式,才能积极迎向多种语言共存互生的文化前景。有别于传统的观念,根茨勒认为翻译不仅仅是短暂的文本或过程,而是一种促进人类沟通交流的文化条件,又或意义深远、由翻译产生的文化反响;因此,翻译研究必须从单一学科"往外转向",以跨学科共同合作的模式,通过对译本前世来生的钻研,揭示翻译在文化构建上潜藏而重大的贡献。本文从后翻译研究的背景出发,阐析此学说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范式,同时探讨它对当下翻译研究和教学的含意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研究 根茨勒 往外转向翻译研究 跨学科翻译研究 翻译教学
原文传递
执拗消解与多元建构——《语言之会》评介
12
作者 刘宏 《外国语言与文化》 2018年第4期116-125,共10页
赫曼斯所著《语言之会》以跨学科方式从社会学、文学、国际法乃至宗教的不同理论视角对一些翻译的基本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和反思。其目的在于将研究注意力聚焦到翻译内在的自我指涉、自我反思性以及译者的自我定位等问题,以此来推动建... 赫曼斯所著《语言之会》以跨学科方式从社会学、文学、国际法乃至宗教的不同理论视角对一些翻译的基本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和反思。其目的在于将研究注意力聚焦到翻译内在的自我指涉、自我反思性以及译者的自我定位等问题,以此来推动建立一种更具自我反思性的翻译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解 建构 跨学科翻译研究 自我反思 西奥·赫曼斯 《语言之会》
原文传递
融通译介纳百川 虎年虎译展新姿
13
作者 罗选民 《亚太跨学科翻译研究》 2021年第2期8-10,共3页
本着学术质量第一的原则,《亚太跨学科翻译研究》对来稿采取双向匿名评审和编委会集体审稿相结合的制度,设有“特稿、翻译学研究、学术动态”等三大常设栏目,并根据需要不定期设立一些其他栏目,每年出版两辑。《亚太跨学科翻译研究》第... 本着学术质量第一的原则,《亚太跨学科翻译研究》对来稿采取双向匿名评审和编委会集体审稿相结合的制度,设有“特稿、翻译学研究、学术动态”等三大常设栏目,并根据需要不定期设立一些其他栏目,每年出版两辑。《亚太跨学科翻译研究》第十二辑共收录20篇文章,被归入8个栏目,分别为:特稿、国家翻译研究、跨学科翻译研究、翻译实践研究、儿童文学翻译研究、翻译赏析、书评和学术动态。《亚太跨学科翻译研究》将一如既往地推出亚太地区和国内高质量的翻译论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学研究 翻译赏析 跨学科翻译 儿童文学翻译 学术动态 学术质量 翻译实践 常设栏目
原文传递
编者的话
14
作者 罗选民 《亚太跨学科翻译研究》 2020年第1期-,共5页
《亚太跨学科翻译研究》汇聚国际化编委会成员,旨在为亚太地区翻译理论学者和翻译实践工作者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推动跨学科、跨地域和跨文化的翻译研究,促进多元文化交流。作为劳特利奇出版集团旗下刊物Asia Pacific Translation and I... 《亚太跨学科翻译研究》汇聚国际化编委会成员,旨在为亚太地区翻译理论学者和翻译实践工作者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推动跨学科、跨地域和跨文化的翻译研究,促进多元文化交流。作为劳特利奇出版集团旗下刊物Asia Pacific Translation and Intercultural Studies的国内中文姊妹刊,《亚太跨学科翻译研究》(Asia Pacific Interdisciplinary Translation Studies)也是中国英汉语比较协会每年主办的两个论坛(亚太翻译与跨文化研究论坛,东方与西方:国际作家、翻译家、评论家高峰论坛)的中文刊物。第1—8辑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第9辑由五洲传播出版社出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大学出版社 英汉语比较 跨学科翻译 多元文化交流 编委会成员 跨文化研究 学术交流 翻译理论
原文传递
From Pygmalion to Confucius Saw Nancy
15
作者 Li Ping Sin King-kui 《Fudan Journal of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2013年第2期110-127,共18页
Translation is not just a tool in knowledge learning and cross-cultural commtmication but also an apprenticeship or respiration for writers. Writers use translation to prepare themselves for their own work, or to seek... Translation is not just a tool in knowledge learning and cross-cultural commtmication but also an apprenticeship or respiration for writers. Writers use translation to prepare themselves for their own work, or to seek distraction or alternative voices in the works of the writers they admire. This paper attempts to nxake an interdisciplinary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nslation and imitation by performing a case study of Bernard Shaw's Pygmalion and Lin Yu-tang's Confucius Saw Nancy, both translated by the writer Lin Yu-tang. The article argues that by reading and translating works in other languages, a writer can not only enrich his own writing but also use another language and literary system to examine his own wor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m Yu-tang Bernard Shaw PYGMALION translation IMITA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