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原子力显微镜的板岩杨氏模量宏微观跨尺度表征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妹珠 许婧璟 +5 位作者 江权 唐旭海 王正直 张怡恒 周俊波 郑虹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245-257,共13页
岩石材料的微观非均匀结构和微观力学特性是制约其宏观变形与破坏力学行为的关键因素。针对川藏铁路隧道板岩,采用原子力显微镜测试技术,结合粉晶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分析技术,获得了板岩纳米尺度下的矿物构像和微观结构,... 岩石材料的微观非均匀结构和微观力学特性是制约其宏观变形与破坏力学行为的关键因素。针对川藏铁路隧道板岩,采用原子力显微镜测试技术,结合粉晶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分析技术,获得了板岩纳米尺度下的矿物构像和微观结构,并揭示了微观尺度板岩矿物杨氏模量空间分布;进而采用混合高斯模型对160多万个试验数据进行反卷积分析,确定了高、中、低强度三相的平均杨氏模量和概率;最后基于Mori-Tanaka模型对板岩杨氏模量进行尺度升级,建立了板岩杨氏模量宏微观跨尺度表征方法。结果表明:(1)纳米尺度下板岩中嵌入的石英呈凸面多边形块体,伊利石薄片紧密、定向排列呈明显的层理性,而绿泥石作为基质松散地分布在孔隙中;(2)石英、伊利石、绿泥石和微观孔隙对原子力探针的黏附力依次递增,杨氏模量依次递减;(3)微观测试结果和图像分析表明,板岩孔隙度为16.61%、宏观杨氏模量为56.17 GPa。该方法适用于破碎、小尺度、任意形状岩石的力学参数精细测量分析,为通过饼化、破碎岩芯估算硬岩的宏观杨氏模量等力学参数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路线,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岩 原子力显微镜 纳米尺度 杨氏模量 跨尺度表征
下载PDF
陆相页岩油富集基础研究进展与关键问题 被引量:11
2
作者 朱如凯 张婧雅 +5 位作者 李梦莹 蔡毅 吴松涛 刘畅 张素荣 康缘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874-2895,共22页
中国陆相页岩油资源丰富,先后在鄂尔多斯、准噶尔、渤海湾、三塘湖、松辽、苏北、江汉、四川、柴达木等盆地取得重大突破。与北美海相页岩油相比,中国陆相页岩油区带储层类型、岩性岩相组合、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成熟度、原油物性... 中国陆相页岩油资源丰富,先后在鄂尔多斯、准噶尔、渤海湾、三塘湖、松辽、苏北、江汉、四川、柴达木等盆地取得重大突破。与北美海相页岩油相比,中国陆相页岩油区带储层类型、岩性岩相组合、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成熟度、原油物性、气油比均有较大差异,目前勘探开发成效亦有明显不同。通过系统剖析中国陆相页岩油基础理论研究进展与勘探实践成果,提出中国陆相页岩油富集基础研究的4个关键问题:(1)富有机质页岩沉积环境与成因模式;(2)页岩储集空间跨尺度表征实验方法与储集性;(3)页岩油赋存机制、相态与可动性评价;(4)“甜点段/区”优选评价。加强基础研究与生产实践的结合,解决页岩系统成岩-成烃-成储-富集规律不明,可动性评价与“甜点段/区”评价难度大等问题,明确影响页岩油商业产量的关键因素,为加快中国陆相页岩油勘探开发进程和规模效益勘探开发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有机质页岩 跨尺度表征 赋存机制 可动性评价 “甜点段/区”优选评价
下载PDF
焊接接头局部腐蚀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3
作者 李亚东 唐晓 李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58-165,共8页
因焊接接头局部腐蚀而造成的装置、设备和构件的失效事故屡见不鲜,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人身伤亡。然而迄今为止,对焊接接头局部腐蚀的行为、过程和机制的认识仍然比较有限。对国内外在焊接接头局部腐蚀的主要类型、研究方法、常见... 因焊接接头局部腐蚀而造成的装置、设备和构件的失效事故屡见不鲜,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人身伤亡。然而迄今为止,对焊接接头局部腐蚀的行为、过程和机制的认识仍然比较有限。对国内外在焊接接头局部腐蚀的主要类型、研究方法、常见工程材料焊接接头的局部腐蚀行为以及腐蚀控制技术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及主要进展做了详细介绍,最后对焊接接头局部腐蚀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接头 局部腐蚀 非均匀结构 跨尺度表征
下载PDF
DNA吸附膜热膨胀系数对环境条件的依赖性 被引量:1
4
作者 吴春霞 张乘胤 +1 位作者 谭邹卿 张能辉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6-143,共8页
目的研究基底上DNA吸附膜热膨胀系数对环境条件的依赖性。方法将DNA吸附分子视为有预应变的宏观连续介质薄膜,建立了DNA膜-基底等效层合梁模型,预测温度载荷作用下DNA-微悬臂梁挠度;采用Parsegian经验势描述DNA吸附膜的介观自由能,利用... 目的研究基底上DNA吸附膜热膨胀系数对环境条件的依赖性。方法将DNA吸附分子视为有预应变的宏观连续介质薄膜,建立了DNA膜-基底等效层合梁模型,预测温度载荷作用下DNA-微悬臂梁挠度;采用Parsegian经验势描述DNA吸附膜的介观自由能,利用DNA液晶-基底多尺度挠度模型、思想实验法和等效变形法,建立DNA吸附膜微观结构与其宏观力学性能的跨尺度关系,预测基底上DNA吸附膜的热膨胀系数。结果在给定离子强度条件下,双链DNA吸附膜的热膨胀系数为(0.3~8.05)×10^(-4)/K,单链DNA吸附膜的热膨胀系数为(1.28~9.33)×10^(-4)/K。结论在微观作用竞争中起主导作用的构型熵变化决定了DNA吸附膜热膨胀系数对环境条件的依赖性;随着温度或离子浓度或DNA种植密度的增加,DNA膜热膨胀系数减小。研究结果对于基因检测及其调控具有指导意义,并为组织工程中组织器官的性能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吸附膜 热膨胀系数 介观自由能 跨尺度表征 微梁检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