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不”的跨层词汇化
1
作者 王欣怡 《今古文创》 2024年第20期123-125,129,共4页
“从不”最初连用产生于先秦时期,在唐代以前,“从不”都处于跨层结构,唐代是“从不”词汇化的形成时期,经元代发展,一直到明清时期达到成熟期。在结构紧密和语义凝练的前提下,加之语用的经济原则,“从不”经过结构的重新分析,跨层词汇... “从不”最初连用产生于先秦时期,在唐代以前,“从不”都处于跨层结构,唐代是“从不”词汇化的形成时期,经元代发展,一直到明清时期达到成熟期。在结构紧密和语义凝练的前提下,加之语用的经济原则,“从不”经过结构的重新分析,跨层词汇化成为独立的副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不 跨层词汇化 “从/否”类副词
下载PDF
语气副词“实在”的跨层词汇化与语法化
2
作者 徐茜朦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82-88,共7页
语气副词"实在"原来是副词"实"+介词"在"的跨层结构,于宋朝时期,词汇化为形容词"实在",成熟于元代并表现出向程度副词虚化的趋势。到了明朝,语气副词"实在"的用法逐渐普及,常和语气... 语气副词"实在"原来是副词"实"+介词"在"的跨层结构,于宋朝时期,词汇化为形容词"实在",成熟于元代并表现出向程度副词虚化的趋势。到了明朝,语气副词"实在"的用法逐渐普及,常和语气词、程度副词搭配,主要分布在感叹句和判断句中。此外,清朝时期,出现了"实在"的名词用法,表示"实际情况、真实状况"。从民国发展至现代汉语,"实在"主要用作语气副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在 语气副词 跨层词汇化 语法 动因机制
下载PDF
时间副词“难得”的跨层词汇化与主观化
3
作者 徐茜朦 《保定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67-73,共7页
"难得"作为时间副词在现代汉语中频繁单独使用,并且多分布于首位置。"难得"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那时候它是一个跨层结构,是由形容词"难"和单音节动词"得"构成,由于"得"的宾语常常... "难得"作为时间副词在现代汉语中频繁单独使用,并且多分布于首位置。"难得"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那时候它是一个跨层结构,是由形容词"难"和单音节动词"得"构成,由于"得"的宾语常常前置,导致单音节动词"得"悬空。在双音化的汉语标准音步推动下,紧邻相依的"难得"被重新分析为状中短语。状中结构"难得"于宋朝时期词汇化为形容词,语义泛化为"罕见的、珍贵的",并表现出时间副词化的倾向。至元代,时间副词"难得"形成。作为发展的连续统,时间副词"难得"经历了主观化过程,于明朝时期再虚化为情态副词,进而发展出"赞叹、感激、意外"等三种情态义。在跨层结构"难得"词汇化、语法化和主观化的过程中,语义因素、句法位置、语音推动等因素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副词 “难得” 跨层词汇化 主观
下载PDF
谈“无不”“不无”的跨层词汇化及其交互主观性差异
4
作者 曹滟梅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94-96,共3页
“无”和“不”原是两个线性相邻的词,经过历时演变跨层凝固为“无不”和“不无”两个词。本文主要阐述“无不”“不无”的跨层词汇化过程,指出汉语的韵律机制、词语内部语义的凝结以及语言使用者的组块处理和重新分析等方面的因素是促... “无”和“不”原是两个线性相邻的词,经过历时演变跨层凝固为“无不”和“不无”两个词。本文主要阐述“无不”“不无”的跨层词汇化过程,指出汉语的韵律机制、词语内部语义的凝结以及语言使用者的组块处理和重新分析等方面的因素是促进其完成词汇化的主要动因,并分析了“无不”“不无”两词词汇化在互动语篇中呈现出的交互主观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不” 跨层词汇化 动因 交互主观性
下载PDF
赣语万年方言程度副词“晓几”及其跨层词汇化
5
作者 姜其文 《语言研究集刊》 2023年第1期203-216,390,共15页
赣语万年方言的程度副词“晓几”由习语结构式跨层词汇化而形成。它可以限定和搭配形容词、动词性成分以及部分指人名词。“晓几”表达高量级程度义,表示“非常”。其演变是个跨层词汇化的过程。它来源于否定式动宾结构“不晓得几”,经... 赣语万年方言的程度副词“晓几”由习语结构式跨层词汇化而形成。它可以限定和搭配形容词、动词性成分以及部分指人名词。“晓几”表达高量级程度义,表示“非常”。其演变是个跨层词汇化的过程。它来源于否定式动宾结构“不晓得几”,经过表层结构的简化以及深层结构的重新分析,最终演变为程度副词“晓几”。其跨层词汇化的主要演变机制是重新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年方言 晓几 程度副词 跨层词汇化 重新分析
原文传递
跨层词汇化中语义的来源、获得与变化 被引量:7
6
作者 刘红妮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3-225,共13页
在跨层词汇化的研究中,跨层结构在重新分析过程中的语义获得问题非常重要。本文在大量案例的基础上探讨了跨层词汇化中相关的语义来源、语义获得与语义变化问题,三者紧密联系,互相影响。语义来源主要是词义和构式义双重来源整合;根据语... 在跨层词汇化的研究中,跨层结构在重新分析过程中的语义获得问题非常重要。本文在大量案例的基础上探讨了跨层词汇化中相关的语义来源、语义获得与语义变化问题,三者紧密联系,互相影响。语义来源主要是词义和构式义双重来源整合;根据语义来源的不同,语义的获得分别为语义双重心、语义单重心和语义超重心;由此带来组成成分相关的三种语义演变:两个组成成分语义基本不变、其中一个组成成分语义弱化甚至消失、两个组成成分语义都弱化丧失,这些都导致了词语整体语义的变化:新语义的产生和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层词汇化 语义 来源 获得
原文传递
“鉴”“鉴于”“有鉴于”异同考辨——兼论跨层结构词汇化问题与词汇史上的“睡美人”现象 被引量:3
7
作者 史文磊 《辞书研究》 2019年第5期13-24,121,122,共14页
文章旨在辨析“鉴”“鉴于”“有鉴于”这三个词的异同,并考察它们在历史形成中的 纠葛。结论如下:1.“鉴于”和“有鉴于”。从现代汉语的使用情况来看,“鉴于”和“有鉴 于”意义和用法高度一致。从历时发展来看,第一,“鉴于”和“有... 文章旨在辨析“鉴”“鉴于”“有鉴于”这三个词的异同,并考察它们在历史形成中的 纠葛。结论如下:1.“鉴于”和“有鉴于”。从现代汉语的使用情况来看,“鉴于”和“有鉴 于”意义和用法高度一致。从历时发展来看,第一,“鉴于”和“有鉴于”的功能在历史上也 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第二,“有鉴于”动词性用法和虚词用法的使用都晚于“鉴于”;第 三,“有鉴于”很可能是受到了“鉴于”等形式的类推而形成的。无论从共时分布还是历时 发展来说,“有鉴于”早就成为结构凝固、语义明确的一个词;它既区别于“有利于”等松散 形式,又独立于“有鉴于此”这一习语。鉴于以上考虑,“有鉴于”宜作为“鉴于”的一个同 义词,收录到词典中。2.“鉴”和“鉴于”。现代汉语虚词“鉴于”的直接来源,并非承自上 古汉语里作为句法组合的“鉴于”,而是近代汉语正式语体中作为韵律词而存在的“鉴 于”。“鉴于”这个例子,对于我们追溯现代汉语正式语体中的一些非组合性双音词的来 源,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有些非组合性双音词,看似来自句法上的跨层结构词汇化,其 实不是。这种词汇史上的“睡美人”现象值得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鉴于 有鉴于 施为主语 韵律词 结构词汇 “睡美人”现象
下载PDF
“威胁”的名词化及汉语词典收词释义考察
8
作者 刘智贤 《现代语文》 2023年第1期30-35,共6页
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名词化是词汇语法层对话语意义层的非一致式体现,可以使动态过程静态化,起到浓缩句子信息、增强语篇客观性的作用。根据语料库考察结果,可以发现,“威胁”一词已完成名词化,具备名词的全部语法特征和功能,并在新闻... 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名词化是词汇语法层对话语意义层的非一致式体现,可以使动态过程静态化,起到浓缩句子信息、增强语篇客观性的作用。根据语料库考察结果,可以发现,“威胁”一词已完成名词化,具备名词的全部语法特征和功能,并在新闻、科技语篇中广泛使用。研究还发现,目前针对汉语母语者的语文词典和针对外国汉语学习者的外向型词典中,大部分均未收录“威胁”的名词义项,动词义项的释义与示例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因此,建议相关词典增补“威胁”的名词义项,并对释义与例句进行修改调整,从而更好地服务语文教学和国际中文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胁” 名词 跨层词汇化 语文词典 外向型词典
下载PDF
《汉语跨层结构的词汇化研究》出版
9
作者 本刊讯 《语文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8-58,共1页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刘红妮教授所著《汉语跨层结构的词汇化研究》于2019年5月由学林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成果。全书约35万字,该书在词汇化和语法化研究的理论基础上,比较系统地探讨了跨层结构词汇化的性质、范围...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刘红妮教授所著《汉语跨层结构的词汇化研究》于2019年5月由学林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成果。全书约35万字,该书在词汇化和语法化研究的理论基础上,比较系统地探讨了跨层结构词汇化的性质、范围、特点、动因、机制等问题,重点探讨了跨层词汇化的句法特征、语义基础和语音变化等一系列特点,探索了跨层词汇化的演变动因、演变机制等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 《汉语结构的词汇研究》
原文传递
连-介兼类词“由于”的历时演变及其路径--兼谈“由于”与“因为”的异同
10
作者 刘红妮 《语文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1-39,共9页
“由于”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连-介兼类词。历史上“由于”原本是“动词+介词”的跨层结构,先词汇化为因果连词,又从连词语法化为介词。文章探讨了“由于”的跨层词汇化和语法化再演变的演变路径及其动因、机制,还从词汇化和语法化角度... “由于”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连-介兼类词。历史上“由于”原本是“动词+介词”的跨层结构,先词汇化为因果连词,又从连词语法化为介词。文章探讨了“由于”的跨层词汇化和语法化再演变的演变路径及其动因、机制,还从词汇化和语法化角度简要探讨了“由于”和“因为”的异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介兼类词 由于 演变路径 跨层词汇化 语法 因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