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文文学史学与诗学研究的跨文化思考——兼谈华文文学研究中的史料发掘及文学史书写 被引量:3
1
作者 庄伟杰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5,共5页
近年来,学术界在针对华文文学研究现状中存在的基本问题的基础上,逐渐与当代前沿理论接轨,对海外华文文学的诗学内涵、问题意识和外在文化体系作出较为清醒的价值判断。这些探索和研究已显示出一定的理论价值,但尚需扎实的资料和审慎的... 近年来,学术界在针对华文文学研究现状中存在的基本问题的基础上,逐渐与当代前沿理论接轨,对海外华文文学的诗学内涵、问题意识和外在文化体系作出较为清醒的价值判断。这些探索和研究已显示出一定的理论价值,但尚需扎实的资料和审慎的分析作支撑,力求最大程度地排除那种"先验"预设的观念,最大限度地"返回历史的现场",尤其是华文文学史的研究和书写,不在于它至今已获得多少成果,而在于寻求建构新角度和新立场去不断拓宽其研究空间。从学科发展和学术文化再造的角度出发,只有进一步推进华文文学史料的发掘和整理,才能深化华文文学研究,走向新的制高点。如是,对于建构华文文学的史学与诗学研究理论体系有着重要的价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文文学研究 史学与诗学 史料发掘 文学史书写 跨文化思考
下载PDF
从负罪感中解脱——石黑一雄《群山淡景》中的跨文化思考
2
作者 步朝霞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101-106,共6页
石黑一雄的处女作《群山淡景》是一部构思精巧和充满现实关怀的小说。书中的3条线索表面看似互不相干,在主题层次上却紧密相连。由其多线并行的文本特征入手,揭示出小说巧妙的艺术构思。同时,作者"不带偏见"的跨文化思考为&qu... 石黑一雄的处女作《群山淡景》是一部构思精巧和充满现实关怀的小说。书中的3条线索表面看似互不相干,在主题层次上却紧密相连。由其多线并行的文本特征入手,揭示出小说巧妙的艺术构思。同时,作者"不带偏见"的跨文化思考为"国际化"写作赋予了新的内涵。作为一名日裔英籍作家,石黑一雄表现出了超越自身民族身份和国家身份的超然立场。他通过一个深受负罪感困扰的女人提出了东西方文化共同面临的道德困境。德国哲学家马丁.布伯阐述的"我与你"的思维方式或可成为人类摆脱这一困境的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黑一雄 《群山淡景》 跨文化思考
下载PDF
新闻翻译中的跨文化思考 被引量:2
3
作者 尕藏才让 《采写编》 2022年第3期102-104,共3页
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之间具有自身独特文化特色,本文主要对新闻翻译中跨文化进行思考探索,在探讨新闻翻译跨文化的重要性基础上分析新闻翻译跨文化特点,并提出新闻翻译跨文化加强措施,使跨文化新闻翻译更好发展。
关键词 新闻 翻译 跨文化思考
下载PDF
汉藏新闻翻译中的跨文化思考
4
作者 才让卓玛 《中国报业》 2023年第12期178-179,共2页
本文研究的主题是汉藏新闻翻译中的跨文化思考,文章阐述了汉藏新闻翻译中跨文化思考的价值,并且说明汉藏新闻翻译工作需要实现跨文化思考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汉藏新闻翻译中跨文化思考的有效手段,通过研究为改善汉藏新闻翻译跨文化思... 本文研究的主题是汉藏新闻翻译中的跨文化思考,文章阐述了汉藏新闻翻译中跨文化思考的价值,并且说明汉藏新闻翻译工作需要实现跨文化思考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汉藏新闻翻译中跨文化思考的有效手段,通过研究为改善汉藏新闻翻译跨文化思考效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藏 新闻翻译 跨文化思考
原文传递
设计:以文化创意的名义——设计基础教学中的跨文化思考
5
作者 王子涵 《学园》 2010年第17期43-44,共2页
目前,在高等设计院校,作为基础设计的设计基础课程,正经历着有史以来的大变革;国内一些较早进行改革实验的重点院校,基本形成了各自的课程特色。针对设计基础教学资源与教学方法、内容等问题,“多元文化”利用和跨文化思考,成为... 目前,在高等设计院校,作为基础设计的设计基础课程,正经历着有史以来的大变革;国内一些较早进行改革实验的重点院校,基本形成了各自的课程特色。针对设计基础教学资源与教学方法、内容等问题,“多元文化”利用和跨文化思考,成为推行这一教学创新的难点。从文学、艺术、哲学、科学、技术五大方面,分析设计的“跨文化”思考,对资源整合与设计创新,做准确定位。以国际设计教育为参考,推动基础教学正确向前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 设计基础 多元文化 跨文化思考 文化创意
原文传递
旅游广告的跨文化诉求 被引量:12
6
作者 李勤 杨博智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8-61,共4页
在全球化背景下,旅游广告作为一种信息传播方式,因面向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诉求和传播,使其应该从不同国家、不同地域及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社会规范和心理需求,以及文化语境差异等诸多方面进行... 在全球化背景下,旅游广告作为一种信息传播方式,因面向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诉求和传播,使其应该从不同国家、不同地域及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社会规范和心理需求,以及文化语境差异等诸多方面进行广告诉求的跨文化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旅游广告诉求 跨文化思考
下载PDF
从共生的伦理到文化间对话
7
作者 姜丹丹 《百家评论》 2023年第5期27-33,共7页
在法国当代思想家、汉学家朱利安(François Jullien)看来,在法国当代思想家、汉学家朱利安看来,在调动广义的中国古代哲学“以别样方式思考”的潜能视野下,打开文化之间的间距,将《庄子》文本置入这一视野中重新解读,可进一步有助... 在法国当代思想家、汉学家朱利安(François Jullien)看来,在法国当代思想家、汉学家朱利安看来,在调动广义的中国古代哲学“以别样方式思考”的潜能视野下,打开文化之间的间距,将《庄子》文本置入这一视野中重新解读,可进一步有助于质疑与摆脱在西方传统形而上学、基督教的传统中设立的主体与客体、身体与精神、内在性与超越性二元对立的思维。因而,在这个跨文化思考的视野下,朱利安在语义转移的层面上,首先做了一些“调适”的尝试;在语言的转译中,经过术语的选取与翻译的调整,在跨文化哲学的思考行为中,也的确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哲学 朱利安 文化哲学 主体与客体 跨文化思考 内在性 《庄子》 方式思考
下载PDF
电影中的流动与切割美学:走向东亚思想向西方电影理论的跨国转移
8
作者 阮加乐(译) 《艺术生活》 2022年第1期33-40,共8页
电影美学理论的一般概念仍然植根于西方传统。因此,对电影的思考主要是被西方术语和美学范式所主导,例如“作品”、对现实的再现或将这种艺术视为一种传播行为。依此角度难以描述电影影像的不同特征,例如其瞬息性。与西方思维相反,东亚... 电影美学理论的一般概念仍然植根于西方传统。因此,对电影的思考主要是被西方术语和美学范式所主导,例如“作品”、对现实的再现或将这种艺术视为一种传播行为。依此角度难以描述电影影像的不同特征,例如其瞬息性。与西方思维相反,东亚的文化传统建立在“道”的概念上,“道”允许描述过渡和转换的美学。受到日裔德籍哲学家高桥良介所提出的“切割——延续性”概念的启发,本文将描述一些替代西方思维的方法,用以理解与电影画面有关的表象与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图像 电影美学 美学理论 插花 切割 艺道 电影哲学 日本美学 跨文化思考
下载PDF
浅析双语教学在少数民族地区大学教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曾尚红 陈斌 苏海全 《广州化工》 CAS 2013年第18期167-168,共2页
在少数民族地区大学开展双语教育是一个新生事物,应该明确我们的双语教育和西方双语教育的不同。双语教育的实践工作者应该在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避免盲目性,充分考虑到教育文化背景的差异。开动脑筋,增加教学的灵活性,激发学生的... 在少数民族地区大学开展双语教育是一个新生事物,应该明确我们的双语教育和西方双语教育的不同。双语教育的实践工作者应该在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避免盲目性,充分考虑到教育文化背景的差异。开动脑筋,增加教学的灵活性,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增强学生自信,鼓励和培养学生跨文化的学术思考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语教育 课堂发言 专业术语 跨文化思考
下载PDF
THE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COOPERATIVE ENGLISH TEACHING IN NTU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林 罗勃特.怀特 刘霞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2008年第3期109-115,128,共8页
合作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80年代—90年代在中国也有实践研究。一名外教和两名中国英语教师于2006年—2007年在宁夏师范学院就《英语国家社会文化》课程进行合作教学实践研究,旨在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 合作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80年代—90年代在中国也有实践研究。一名外教和两名中国英语教师于2006年—2007年在宁夏师范学院就《英语国家社会文化》课程进行合作教学实践研究,旨在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跨文化意识和小课题研究能力,以及提高教师合作和专业发展能力。实践合作教学如何很好地促进学生学习有效性和教师专业发展,探索合作教学对职前和在职师范教育培训的有效性,合作教学实践和效果检测表明"合作教学"虽有压力和挑战,但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开阔了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了学生跨文化意识和小课题研究能力,尤其是很好地促进了合作教师的协作能力、科研能力和文化洞察力等专业能力发展。结论认为合作教学方式是一种有效的培训方式,值得提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operative teaching language learning critical thinking cross-cultural awareness professional growth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