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影《海上钢琴师》中欧洲人对美国的跨文化想象及其启示
1
作者 任秀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2年第7期63-67,共5页
电影《海上钢琴师》中充斥着自由女神像、爵士乐、纽约、新奥尔良等大量美国元素,影射了弗吉尼亚号游轮上的欧洲人对美国的跨文化想象。本文通过挖掘电影中有关美国跨文化想象的显性与隐性元素,结合美国20世纪上半叶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 电影《海上钢琴师》中充斥着自由女神像、爵士乐、纽约、新奥尔良等大量美国元素,影射了弗吉尼亚号游轮上的欧洲人对美国的跨文化想象。本文通过挖掘电影中有关美国跨文化想象的显性与隐性元素,结合美国20世纪上半叶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分析电影如何通过欧洲人对美国的跨文化想象构建美国国家形象及其带来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钢琴师》 跨文化想象 “美国梦” 文明
下载PDF
狄金森在中国的译介——跨文化想象、阐释与建构 被引量:2
2
作者 胡晨飞 《东方翻译》 2018年第4期9-14,80,共7页
艾米莉·狄金森被誉为西方文学史上自7世纪希腊萨福以来最杰出的女诗人,甚至许多评论家认为她是可以与莎士比亚相媲美的英语语言大师。然而,狄金森的经典性在她进入中国读者的视野之后,却发生了一系列的误读、扭曲、再造与重塑,其... 艾米莉·狄金森被誉为西方文学史上自7世纪希腊萨福以来最杰出的女诗人,甚至许多评论家认为她是可以与莎士比亚相媲美的英语语言大师。然而,狄金森的经典性在她进入中国读者的视野之后,却发生了一系列的误读、扭曲、再造与重塑,其背后的推动力量正在于翻译。本文拟通过考察狄金森诗作不同中译本的译者序言,探讨翻译的跨文化想象、阐释与建构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狄金森 翻译 译序 跨文化想象 阐释 建构
原文传递
行旅体验与“集体想象”——论晚清域外游记的跨文化意义
3
作者 李岚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21-25,共5页
中国在晚清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域外游记。近代知识分子从中华文化共同体的立场出发,通过注视者、叙述者和阅读者的集体行为初步构成了对西方社会的想象和对中国社会的重塑。这些游记里表现出中国传统认知范式的猎奇、本土文化的坚守、域... 中国在晚清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域外游记。近代知识分子从中华文化共同体的立场出发,通过注视者、叙述者和阅读者的集体行为初步构成了对西方社会的想象和对中国社会的重塑。这些游记里表现出中国传统认知范式的猎奇、本土文化的坚守、域外理想国的描绘、对日本经验的选择性观照等现象,记录了异域形象的衍变和国人的文化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想象 晚清域外游记 跨文化想象
下载PDF
中国泰剧迷的跨国消费与跨文化想象
4
作者 廖毅 《休闲》 2021年第7期0033-0034,共2页
承载着泰国文明、本土风情的泰剧,是东南亚国家中唯一成功打进中国市场的电视剧作品。泰剧在中国掀起的热潮,是亚洲区域文化产品跨界消费、制造与流通,促成了一波跨文化传输,其中亚洲国家文化产品跨国扩散的主要策略是混杂性的运用,其... 承载着泰国文明、本土风情的泰剧,是东南亚国家中唯一成功打进中国市场的电视剧作品。泰剧在中国掀起的热潮,是亚洲区域文化产品跨界消费、制造与流通,促成了一波跨文化传输,其中亚洲国家文化产品跨国扩散的主要策略是混杂性的运用,其附着文化接近性,建立了文化地理性的媒体市场。文化的历史连接提供给当下中国粉丝想象泰国文化的资源丰富又复杂,泰国与中国共享了许多历史记忆,由于移民及地缘因素的影响,泰国语言、饮食等本身便杂糅了很多南中国文化的元素,中泰文化之间有许多文化相似性。因此,泰剧热潮对亚洲各国,尤其是中国来说,是一个值得被研究的跨文化议题,它所彰显的粉丝对跨国混杂之文化商品的消费与认同,更为重要成为本研究的出发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剧迷 国消费 跨文化想象
下载PDF
想象中国:西方现代性期望中的三种意义 被引量:7
5
作者 周宁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5-15,共11页
西方现代思想中的"中国",与其说是一个现实的国家,不如说是一个表达特定文化批判立场的乌托邦。西方现代性想象在不同时期有目的地推崇中国,形成特定的"中华乌托邦"话语谱系。它先后表现出三种意义类型:孔夫子哲学... 西方现代思想中的"中国",与其说是一个现实的国家,不如说是一个表达特定文化批判立场的乌托邦。西方现代性想象在不同时期有目的地推崇中国,形成特定的"中华乌托邦"话语谱系。它先后表现出三种意义类型:孔夫子哲学塑造的道德理想国,充满东方情调的牧歌田园,表现人类进步的美好新世界;经历了从社会现代性期望到审美现代性期望、复由审美现代性期望回归社会现代性期望的两次转型。"中华乌托邦"形象出入文学与政治之间,表现出内在逻辑的一致性,为西方现代激进思想提供了批判的立场,也暴露出中西跨文化交流与现代性文化批判的乌托邦根基。无论是以"乌托邦"的想象来推崇或美化中国,还是以意识形态偏见来贬低或妖魔化中国,西方的中国形象往往与中国的现实相去甚远。研究西方乌托邦化中国形象的话语传统,不仅可以理解中西跨文化交流的观念特点、西方的中国形象的内在结构与生产机制,而且对现代知识分子文化批判的乌托邦立场亦有一定的警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现代性 想象中的“中国”文化交流
原文传递
论美国女性作家非虚构作品中的旅行书写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晶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6-52,101,共8页
作为美国文学的一个亚文类,美国女性作家非虚构旅行书写具有独特的文化诗学内涵,其重要性不容忽视。本文宏观概述了美国女性作家非虚构旅行写作历史发展的文学脉络、特征以及范式,指出女性旅行写作具有主题的多样性、侧重表现日常生活... 作为美国文学的一个亚文类,美国女性作家非虚构旅行书写具有独特的文化诗学内涵,其重要性不容忽视。本文宏观概述了美国女性作家非虚构旅行写作历史发展的文学脉络、特征以及范式,指出女性旅行写作具有主题的多样性、侧重表现日常生活琐事和女性私人领域、写作风格琐碎、散漫等特点。美国女性通过旅行获得了能动性和流动性,得以暂时逃离逼仄的家庭空间,进入社会公共空间,不仅表达了女性自我赋权和性别平等的诉求,而且积极参与了美国民族的话语建构和跨文化想象。美国女性作家非虚构旅行写作补充、修正了以男性为主导的旅行叙事,为美国旅行文学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行书写 非虚构作品 美国女性作家 自我赋权 跨文化想象
原文传递
云南历程与中国之爱的深化——重读埃德加·斯诺《马帮旅行》
7
作者 石健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11期31-37,共7页
斯诺的《马帮旅行》,是一部独具魅力的现代云南游记。从中可以充分领略到作者勇敢的探险精神,对云南边地的“跨文化”想象,以及独特的幽默风格。文本折射出斯诺对于云南乃至中国的深深热爱,为他以后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马帮旅行》 云南边地 探险 文化想象 幽默 中国之爱
下载PDF
语词、标签、视角与观念——世界舞蹈的“中国观”和中国舞蹈的“世界观”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欣 《当代舞蹈艺术研究》 2018年第3期69-72,共4页
随着世界不同国家舞蹈文化之间日益深入的了解与交流,一些由国外编导所创作的有中国元素的舞蹈,以及中国舞蹈力图走向世界、与之对话创作的舞蹈作品,在对方的观测中都不是那么尽如人意,甚至认为是对彼此理解的偏差。从中国舞蹈语词的对... 随着世界不同国家舞蹈文化之间日益深入的了解与交流,一些由国外编导所创作的有中国元素的舞蹈,以及中国舞蹈力图走向世界、与之对话创作的舞蹈作品,在对方的观测中都不是那么尽如人意,甚至认为是对彼此理解的偏差。从中国舞蹈语词的对外翻译中透漏出的一些问题,来探讨由语词引发的对世界舞蹈的"中国观"和中国舞蹈的"世界观"现象背后的本质,即语词的理解不同不仅仅是对词汇的翻译不同,而是观念建构的差异,一个语词就是一种观念。从全球化的观念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观念,将会使得我们重新认知中国文化与中国舞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词 观念 文化想象 观念建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