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0年代的两个“辛克莱”:现代文学乡土意念的跨文化演绎
1
作者 冯波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 2021年第2期327-338,共12页
20世纪30年代国内对美国作家厄普顿·辛克莱和辛克莱·刘易斯的译介是不容忽视的跨文化事件。本地对厄普顿·辛克莱的热捧与对辛克莱·刘易斯的冷落形成了强烈反差,这一迥异接受现状显示了中国传统乡土向现代嬗递时,不... 20世纪30年代国内对美国作家厄普顿·辛克莱和辛克莱·刘易斯的译介是不容忽视的跨文化事件。本地对厄普顿·辛克莱的热捧与对辛克莱·刘易斯的冷落形成了强烈反差,这一迥异接受现状显示了中国传统乡土向现代嬗递时,不断强化乡土情感的阶级化倾向和聚焦于人在城乡叙事中“危疑扰乱”的现代焦虑的不同演绎路径。30年代“两个辛克莱”异域旅行的不同命运其实正是现代知识分子对民族国家、个人与阶级在域外与本地的双向发现、协商互动使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普顿·辛克莱 辛克莱·刘易斯 乡土意念 跨文化演绎
下载PDF
论赖声川新剧《游园·流芳》的跨文化演绎与创作
2
作者 胡明华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9-75,共7页
赖声川的《游园·流芳》从昆曲《牡丹亭》中截取精彩的演出片段与意象,把它融入美国汉庭顿"流芳园"所特有的人文与园林背景之中,以环境戏剧与现代戏剧的形式进行创作演绎,其创新之处主要有三点:一是环境戏剧或浸入式戏剧... 赖声川的《游园·流芳》从昆曲《牡丹亭》中截取精彩的演出片段与意象,把它融入美国汉庭顿"流芳园"所特有的人文与园林背景之中,以环境戏剧与现代戏剧的形式进行创作演绎,其创新之处主要有三点:一是环境戏剧或浸入式戏剧的表演形式,使该剧的演出在汉庭顿"流芳园"内不同的空间内转移与流动;二是内容上,东西方两种故事版本实现了跨文化的转译与融合;三是梦中有梦的多重梦幻结构设置具有独特的作用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赖声川 《游园·流芳》 跨文化演绎 梦幻结构
原文传递
从爱琴海出发:河北梆子《美狄亚》的本土移植与跨文化改编
3
作者 燕晓芳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86-90,共5页
河北梆子戏《美狄亚》将希腊戏剧的改编与地方剧种的传承创新进行有机结合,展现出鲜明的时代诉求。此剧灵活运用中国美学观念和舞台语汇处理希腊戏剧与传统戏曲之间的“间隔”,对美狄亚“杀子”情节的改编使观众看到了中西文化对话的“... 河北梆子戏《美狄亚》将希腊戏剧的改编与地方剧种的传承创新进行有机结合,展现出鲜明的时代诉求。此剧灵活运用中国美学观念和舞台语汇处理希腊戏剧与传统戏曲之间的“间隔”,对美狄亚“杀子”情节的改编使观众看到了中西文化对话的“可能性”,“改编”不仅仅是对戏剧情节和主题精神的简单“移植”,还是一种带有中国视野的本土“重述”。《美狄亚》的成功不仅为中国戏剧带来了崭新的气象,也推动了跨文化戏剧改编理念的演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梆子戏《美狄亚》 罗锦鳞 跨文化演绎 戏剧改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