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图像的重影看跨文化艺术史 被引量:12
1
作者 李军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2018年第2期93-104,共12页
本文讨论了图像与周遭现实发生关系的三种典型方式,即它必然接受来自世界、自我和图像自身传统的三重投影。艺术史研究要在世界和自我的投影之外,追踪跨越地域和文化的图像自身传统的重重叠影,揭示图像如何在人类文化的横向流动和变异中... 本文讨论了图像与周遭现实发生关系的三种典型方式,即它必然接受来自世界、自我和图像自身传统的三重投影。艺术史研究要在世界和自我的投影之外,追踪跨越地域和文化的图像自身传统的重重叠影,揭示图像如何在人类文化的横向流动和变异中,借助旅行、挪用、适应、媒介转换和媒介竞争等各种策略和手段,进而建构自己的过程。文章继而在全球化语境下,通过与"多元文化主义"、"全球艺术史"和"比较主义艺术史"等新近思潮的对话,以一系列案例,阐释了"跨文化艺术史"研究的方法论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 重影 多元文化主义 全球艺术 比较主义 跨文化艺术
下载PDF
跨文化艺术史语境下艺术品的阅读与反思——林徽因建筑设计的再审视
2
作者 丁嘉林 《虹》 2022年第11期12-14,共3页
该文基于跨文化艺术史的语境,探讨关于艺术品的阅读及反思问题。简单讨论了跨文化艺术史,分析其源起,以及在不同史观和艺术史下,“跨文化”的表现,还有这种“越界”展现出的独特性。并以林徽因建筑设计为例,审视其在物、我及文化层面上... 该文基于跨文化艺术史的语境,探讨关于艺术品的阅读及反思问题。简单讨论了跨文化艺术史,分析其源起,以及在不同史观和艺术史下,“跨文化”的表现,还有这种“越界”展现出的独特性。并以林徽因建筑设计为例,审视其在物、我及文化层面上的统一,包括中国古建筑和结构理性主义、自我审美意趣和建筑美学观的契合等。并进一步结合现代建筑设计中的滥觞表现,提出重新思考与探究数千年来的传统建筑设计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艺术 建筑 林徽因
下载PDF
差异与共通、颠覆与批判——跨文化美学的理论反思和艺术实践
3
作者 李慧敏 《中国图书评论》 2024年第6期105-112,共8页
面对多元美学传统,如何在差异与共通中找到文化间平等对话的路径?《跨文化美学:世界观的视角》将审美的普遍性问题放置于康德美学与印度味论的双重视域中,多角度呈现了非西方美学传统的独异性,将当代跨文化艺术实践纳入考察视野,建构了... 面对多元美学传统,如何在差异与共通中找到文化间平等对话的路径?《跨文化美学:世界观的视角》将审美的普遍性问题放置于康德美学与印度味论的双重视域中,多角度呈现了非西方美学传统的独异性,将当代跨文化艺术实践纳入考察视野,建构了一条跨文化的美学对话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美学 跨文化艺术实践 差异 共通 世界观
下载PDF
艺术史的《变形记》——李军教授谈“跨媒介艺术史”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军 潘桑柔 《美术大观》 2023年第4期104-113,共10页
作为一门面向人与物的学科,艺术史既关注具体历史情境中风格、样式、工艺、材质等因素间的整体关系,又探讨主体在它们的共存和转换过程中扮演的创造性角色,以期透过古代与当代、客观与主观,以及不同媒介与形态,来还原历史的真相和艺术... 作为一门面向人与物的学科,艺术史既关注具体历史情境中风格、样式、工艺、材质等因素间的整体关系,又探讨主体在它们的共存和转换过程中扮演的创造性角色,以期透过古代与当代、客观与主观,以及不同媒介与形态,来还原历史的真相和艺术的真谛。这种不断“跨越”和“变形”的特质正是我们需要“跨媒介的艺术史”和“跨文化的艺术史”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艺术 跨文化艺术 媒介 主体 变形记
下载PDF
跨文化艺术影响研究中的间性思维——以中华艺术对西方创作界的影响为例
5
作者 王才勇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66-173,208,共9页
中华艺术自17世纪始对西方艺术创作产生了有案可稽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对于这段影响史的存在虽然无人否认,但是,西方和中国研究界对之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原因在于:相关话语只是停留于现象描述,没有真正深入跨文化艺术互鉴的实际语... 中华艺术自17世纪始对西方艺术创作产生了有案可稽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对于这段影响史的存在虽然无人否认,但是,西方和中国研究界对之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原因在于:相关话语只是停留于现象描述,没有真正深入跨文化艺术互鉴的实际语境和机制中。由于跨文化艺术影响呈现的是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间性世界,情形和特质都是两种不同文化邂逅时出现的。因此,必须借助间性思维才能切入这一影响的界域,才能彰显这一影响的意义所在。间性思维就是关注两种不同文化间的关联,而不是孤立地去言说文化的自身特质。借这样的他异关联来展现某一文化自在状态时往往忽略或不易看清的特质,这是间性思维的意义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艺术影响 间性思维 中西艺术间性 中华艺术西渐
原文传递
世界艺术史与跨文化艺术史的对象及其有效性问题——对大卫·卡里尔理论的回应 被引量:1
6
作者 俞乐琦 《美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0-115,共6页
本文基于大卫·卡里尔《世界艺术史及其对象》考察全球化背景下西方艺术史学界所进行的自我反思,并进一步分析与之相关的“跨文化艺术史”作为新方法论的重要性。首先,分别从美学和人类学视角考察“世界艺术史”对象的概念来源,从... 本文基于大卫·卡里尔《世界艺术史及其对象》考察全球化背景下西方艺术史学界所进行的自我反思,并进一步分析与之相关的“跨文化艺术史”作为新方法论的重要性。首先,分别从美学和人类学视角考察“世界艺术史”对象的概念来源,从中拆解出艺术品与艺术史叙述的双重内涵;其次,分析卡里尔平行范式中隐含的自我认同问题,考量“世界艺术史”在理论上和实践中获得实现的可能性;然后,引入被卡里尔所忽视的“跨文化艺术史”研究路径,探讨其研究侧重点及作为方法论的有效性;最后,考察“跨文化艺术史”与“国家”概念的牵连,从中揭露“世界艺术史”所回避的话语权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艺术 跨文化艺术 对象 卡里尔
原文传递
有生命的艺术史:跨文化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史研究方法论——评《跨文化的艺术史:图像及其重影》 被引量:1
7
作者 董丽慧 《美术大观》 2021年第2期33-37,共5页
“跨文化艺术史”作为艺术史学科的一种新的研究方法论,主张从“形象”“影像”“重影”三个维度,追踪视觉图像中的“事物”“自我”及其“文化传统”。该研究方法致力于以“跨界”的新视野,重塑为以往艺术史叙事遮蔽的全球联动的文化传... “跨文化艺术史”作为艺术史学科的一种新的研究方法论,主张从“形象”“影像”“重影”三个维度,追踪视觉图像中的“事物”“自我”及其“文化传统”。该研究方法致力于以“跨界”的新视野,重塑为以往艺术史叙事遮蔽的全球联动的文化传统,这方面成果尤以“跨文化文艺复兴”的艺术史个案研究为代表。而这一“跨文化”的“跨”,可从“超越”“变容”“融生”三种建设性层面加以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艺术 文化文艺复兴 图像 媒介 艺术史方法论
下载PDF
《跨文化的艺术史:图像及其重影》与诗意现实主义——李军新著读后
8
作者 王玉冬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2020年第6期117-121,共5页
跨文化艺术史是艺术史学科近年来出现的最有潜力的一种研究方法。李军著《跨文化的艺术史:图像及其重影》是跨文化艺术史的一个经典之作。本文从该书的写法、它所使用的方法论,以及艺术史写作与艺术史家之间的关系三个维度,评论了这部... 跨文化艺术史是艺术史学科近年来出现的最有潜力的一种研究方法。李军著《跨文化的艺术史:图像及其重影》是跨文化艺术史的一个经典之作。本文从该书的写法、它所使用的方法论,以及艺术史写作与艺术史家之间的关系三个维度,评论了这部新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艺术 诗意现实主义 金斯伯格 全球美术史
下载PDF
方召麐的艺术——浅谈中国现代水墨画文化传统的延续与跨文化的现代性探索 被引量:2
9
作者 华硕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81-187,共7页
从中国山水画的文化传统的承袭和现代水墨艺术跨文化的现代性探索这两个方面,以方召麐不同时期的代表作为研究对象,整理并分析对比视觉作品于结构及形象上的个体特征,并结合60到80年代香港现代水墨浪潮兴起的历史背景作重点论述。通过... 从中国山水画的文化传统的承袭和现代水墨艺术跨文化的现代性探索这两个方面,以方召麐不同时期的代表作为研究对象,整理并分析对比视觉作品于结构及形象上的个体特征,并结合60到80年代香港现代水墨浪潮兴起的历史背景作重点论述。通过对方氏艺术生涯的研究梳理20世纪中国水墨艺术嬗变的历史脉络及文化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召麐、现代水墨艺术文化、现代性
下载PDF
作为物性、手艺和尺度的艺术史——李军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军 刘爽 《艺术设计研究》 2023年第3期88-102,共15页
图像有自己的物性,形式有本身的历史。创作不仅是手艺与媒介的彼此融合,更是情感与作品的相存相依,只要直面图像,就能看到“物”的本源与“人”的痕迹。用眼睛洞察万物,用身体丈量世界,每一个现象都有一个光年外的身影,每一个图形都是... 图像有自己的物性,形式有本身的历史。创作不仅是手艺与媒介的彼此融合,更是情感与作品的相存相依,只要直面图像,就能看到“物”的本源与“人”的痕迹。用眼睛洞察万物,用身体丈量世界,每一个现象都有一个光年外的身影,每一个图形都是一次知识的传递。从原子的裂变,到高原的隆起,小物件也可以有大历史,小空间也能够看大秩序,这是“艺术史的艺术”,也是“有限的总体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性 尺度 现象 跨文化艺术 有限的总体史
下载PDF
影响的欣悦:道家思想与西方现代艺术的跨时空对话——以老子与赖特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宋伟 柳思如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22年第4期24-31,共8页
20世纪以来,伴随与日俱增的西方文化危机意识,以道家哲学为代表的东方思想引起西方学界的广泛关注。西方学者在“发现东方”的过程中,看到了克服危机的可能性和希望,积极探寻解决现代性危机的替代性方案,由此形成了“东方转向”的文化... 20世纪以来,伴随与日俱增的西方文化危机意识,以道家哲学为代表的东方思想引起西方学界的广泛关注。西方学者在“发现东方”的过程中,看到了克服危机的可能性和希望,积极探寻解决现代性危机的替代性方案,由此形成了“东方转向”的文化思想潮流。作为西方现代建筑艺术美学的开拓者,赖特深受老子及其道家哲学思想的影响,构建其独具特色的有机建筑论,成为“东风西渐”的重要文化事件和典型范例。勘察与回溯“老子与赖特”之间的跨时空文化交流互鉴,对于拓展跨文化艺术史的研究视野,将具有特殊的学术意义和当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艺术 比较艺术 赖特 道家美学 东风西渐
下载PDF
中华艺术走进梅森瓷画的三种方式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才勇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90-99,共10页
梅森瓷器是在1718世纪欧洲艺术的中国风背景下崛起和发展的,中国风时期的梅森瓷器生产出现了三种方式:对中国瓷器的直接临摹、发挥和再创造。较之于蓝本,这三种方式中都有程度不同的变异。第一种程度最低,而且最为无意;第二种次之,依次... 梅森瓷器是在1718世纪欧洲艺术的中国风背景下崛起和发展的,中国风时期的梅森瓷器生产出现了三种方式:对中国瓷器的直接临摹、发挥和再创造。较之于蓝本,这三种方式中都有程度不同的变异。第一种程度最低,而且最为无意;第二种次之,依次类推。变异主要由当时欧洲追求均衡整一的审美理想所致。到了再创造方式,中华艺术只是成了欧洲志趣进行自我表达的媒介和手段。无论如何,这三种方式都是以形式为先导,由单纯形式感知引领,没有对内涵的精准把握,中华艺术形式的特有表达基本被忽略。即便如此,这三种方式都角度不同地映现了中华艺术对当时欧洲艺术创造不同程度的渗入,助推了欧洲艺术告别希腊传统转向创作新风的转型。同时,这段影响史也开启了我们去思考中华艺术走进欧洲的切入点和进入面,甚至引起我们对中华艺术特质,尤其是可能衍生样式进行再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森瓷器 中国风 形式化 装饰化 跨文化艺术影响
下载PDF
中国古典舞与俄罗斯古典芭蕾的教学法与风格探索
13
作者 霍钰杰 《戏剧之家》 2024年第12期116-118,共3页
本文深入探讨了中国古典舞与俄罗斯古典芭蕾的训练体系,对比分析了两者在基本功训练、技术技巧、舞蹈种类风格性训练以及舞台创作衍生方面的差异与特点。文章揭示了中俄古典舞蹈在传承与创新中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为舞蹈教育与跨文化艺术... 本文深入探讨了中国古典舞与俄罗斯古典芭蕾的训练体系,对比分析了两者在基本功训练、技术技巧、舞蹈种类风格性训练以及舞台创作衍生方面的差异与特点。文章揭示了中俄古典舞蹈在传承与创新中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为舞蹈教育与跨文化艺术交流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舞 俄罗斯古典芭蕾 训练体系 舞蹈教育 跨文化艺术
下载PDF
丝绸之路艺术史的书写与观念构建 被引量:1
14
作者 林少雄 《艺术学研究》 2022年第1期19-29,共11页
丝绸之路艺术史的建构,源于丝绸之路艺术发展的繁荣及各民族相互交流深化的现实基础;源于丝绸之路各艺术门类内容的丰富充实性、交流的广泛性及其影响的深入性。丝绸之路艺术史是在丝绸之路上生发、演进、传播、交流的艺术的历史。丝绸... 丝绸之路艺术史的建构,源于丝绸之路艺术发展的繁荣及各民族相互交流深化的现实基础;源于丝绸之路各艺术门类内容的丰富充实性、交流的广泛性及其影响的深入性。丝绸之路艺术史是在丝绸之路上生发、演进、传播、交流的艺术的历史。丝绸之路自身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决定了其艺术史既具有广阔的包容性与复杂性,又具有对人类文明的综合性与超越性,理应成为以丝绸之路文明史为强大背景和依据的独特的艺术史。丝绸之路艺术史应该具有以下特质:在空间上是相互广泛交流的艺术史;在传播上是相互借鉴影响的艺术史;在形态上是各门类艺术相互贯通融汇的艺术史;在观念上是由物质到精神的艺术史;在属性上是相互依存的人类艺术共同体的艺术史。其深厚底蕴是人类文明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艺术 艺术 文明史 跨文化艺术 “一带一路”
下载PDF
艺术史领域的跨文化研究——评《跨文化的艺术史:图像及其重影》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晶 《美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7-111,共5页
通过在艺术作品和图像中追溯事物、自我和文化之三重投影来探讨不同文化之间的交织和互渗,是李军教授在新书中提出的“跨文化艺术史”的艺术史研究方法论。“跨文化艺术史”模糊乃至消解文化之间的区隔壁垒,跨越地域、学科及媒介的界限... 通过在艺术作品和图像中追溯事物、自我和文化之三重投影来探讨不同文化之间的交织和互渗,是李军教授在新书中提出的“跨文化艺术史”的艺术史研究方法论。“跨文化艺术史”模糊乃至消解文化之间的区隔壁垒,跨越地域、学科及媒介的界限,从政治、经济、宗教等多重语境来审视、展现出艺术和图像本身的传播和演变,从多重视角重构出不同文化互动交流的景象,为艺术史研究开辟了新的研究路径和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艺术 李军 艺术史方法论 图像 重影
原文传递
跨文化视野下的艺术史研究二题
16
作者 沈语冰 《美术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3-24,共2页
本文以英国艺术史家和批评家罗杰·弗莱以及美国艺术史家西摩·司立夫为例,说明艺术史的研究向来都是跨文化的。事实上,跨文化视野乃是艺术史研究必要条件,尽管不一定是充分条件。
关键词 跨文化艺术 罗杰·弗莱 西摩·司立夫
原文传递
思接千载 视通万里——读李军新著《跨文化的艺术史》
17
作者 耿幼壮 《艺术评论》 2021年第1期151-158,共8页
本文是对于李军新著《跨文化的艺术史》的简短评介,意在指出这一别开生面的艺术史研究著作所展现出的创新之处,以及其隐含的启示所在。前者或许较为明显而无需赘言,即作者凭借深厚的图像学和图像志学养,在探查艺术史上的纷杂现象时常常... 本文是对于李军新著《跨文化的艺术史》的简短评介,意在指出这一别开生面的艺术史研究著作所展现出的创新之处,以及其隐含的启示所在。前者或许较为明显而无需赘言,即作者凭借深厚的图像学和图像志学养,在探查艺术史上的纷杂现象时常常能够见前人所未见和发前人所未发。后者则不易察觉而应予明示,这是指作者在其艺术史研究中始终在以审美的感受和诗性的直觉去把握研究对象,不仅在描述历史的事实和探究作品的内容,同时也在体味生命与存在本身的意味,从而能够呈现给读者一种"别样"的艺术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艺术史》 图像学 图像志 艺术史研究 中西艺术文化
原文传递
“跨文化美术史研究”圆桌会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军 杨肖 +2 位作者 孙晶 董丽慧 郑伊看 《美术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4-13,共10页
本文是由[热点述评]栏目邀请李军、杨肖、孙晶、董丽慧、郑伊看五位学者围绕跨文化艺术史研究进行的开放式讨论,对话首先从跨文化艺术史研究的对象与边界出发阐述了各自对跨文化美术史方法的解读,进而从跨文化现象的特征角度探讨了跨文... 本文是由[热点述评]栏目邀请李军、杨肖、孙晶、董丽慧、郑伊看五位学者围绕跨文化艺术史研究进行的开放式讨论,对话首先从跨文化艺术史研究的对象与边界出发阐述了各自对跨文化美术史方法的解读,进而从跨文化现象的特征角度探讨了跨文化美术史方法与比较主义的区别,最后对个案研究在跨文化艺术史研究中的核心地位及其方法论价值进行了分析本文还涉及跨媒介研究与跨文化艺术史研究的关系、跨文化视野与文化认同的复数性、作为跨文化艺术史研究基础的“原物一原文一原境”以及文化遗产意识对历史研究的重要意义等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艺术 个案研究 媒介 原物-原文-原境 文化认同的复数性
原文传递
从“边缘”的图像到边缘的“艺术”——关于迈克尔·卡米尔《边缘图像》中的艺术史方法论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军 《美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0-132,共13页
本文评述了“眼睛与心灵:艺术史新视野”译丛最新一种——《边缘图像:中世纪艺术的边际》的艺术史方法论,还原了该书在作者迈克尔·卡米尔构建的中世纪艺术史研究版图中的核心位置,以及他与埃米尔·马勒、米哈伊尔·巴赫金... 本文评述了“眼睛与心灵:艺术史新视野”译丛最新一种——《边缘图像:中世纪艺术的边际》的艺术史方法论,还原了该书在作者迈克尔·卡米尔构建的中世纪艺术史研究版图中的核心位置,以及他与埃米尔·马勒、米哈伊尔·巴赫金等中世纪学术史大师的竞争和对话。卡米尔超越了将边缘图像孤立出来的传统方法,讨论了它与文本共处的文化空间的生成,以及在修道院、大教堂、宫廷和城市等中世纪社会空间中的表现;他还透过边缘与中心间的动态平衡关系,揭示了边缘艺术得以被创造和延续的原理——“元边缘性”。文章进一步讨论了卡米尔研究中的意有未逮之处,在于“元边缘性”并非只存在于同一个世界的“边缘”和“中心”之间,而是可以在多个世界之间横向展开,从而富有成效地导向跨文化艺术史研究的广阔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 中世纪艺术 迈克尔·卡米尔 元边缘性 跨文化艺术
原文传递
“渐渐认识你”:艺术中的文化冲突与和谐
20
作者 孙惠柱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5-9,共5页
艺术家希望用艺术来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但展现冲突的跨文化剧作对反映文化遭遇时的真实状况很重要,这样的作品常难免偏见,所以萨义德批评所有描写非西方人的西方作品,第一个就是《波斯人》。但萨义德对东方的了解未必全面,对"... 艺术家希望用艺术来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但展现冲突的跨文化剧作对反映文化遭遇时的真实状况很重要,这样的作品常难免偏见,所以萨义德批评所有描写非西方人的西方作品,第一个就是《波斯人》。但萨义德对东方的了解未必全面,对"东方主义"的批评矫枉过正。其实西方跨文化剧作的另一大问题被人忽略了。最著名的经典都是悲剧,似乎跨文化矛盾只能你死我活。事实并非都这样,大量跨文化往来是和平的,全球化最终会让不同族群的人相互"渐渐认识你"。这歌名出自《国王与我》,体现了不同文化的主人公相互理解的意愿,可代表多数跨文化艺术的贯穿主题。中国最好的跨文化戏剧是《四郎探母》,两种文化平衡到不可思议。将西方跨文化悲剧经典跟既不悲剧也不大团圆的跨文化正剧做一比较,对中国的跨文化戏剧创作有什么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艺术 文化悲剧 文化交流 文化正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