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日梦”与文本游戏——伊恩·麦克尤恩《赎罪》的跨文本性创作分析
1
作者 林斌楠 《黑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10期123-125,159,共4页
伊恩·麦克尤恩的《赎罪》蕴含丰富的跨文本性创作手法,主要有互文性、副文本性、承文本性。借用热拉尔·热奈特的跨文本性理论,以及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作家与白日梦》中文学创作目的思想所指示的文化意义,探究《赎罪... 伊恩·麦克尤恩的《赎罪》蕴含丰富的跨文本性创作手法,主要有互文性、副文本性、承文本性。借用热拉尔·热奈特的跨文本性理论,以及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作家与白日梦》中文学创作目的思想所指示的文化意义,探究《赎罪》跨本性创作的文学、文化意图。分析发现,麦克尤恩游戏式迂回地、艺术性地追求难以实现的愿望:控诉战争、讽刺社会势利、追求美好。探讨麦克尤恩的跨文本性创作不仅能够激发人们重新思考人类的战争罪行、价值观念以及社会历史责任意识,而且可以启示人们艺术创作能够创造意义,抵抗生命中的“虚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恩·麦克尤恩 《赎罪》 跨文本性 《作家与白日梦》
下载PDF
媒介背景下的跨文本性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2
2
作者 蒋传红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0-117,共8页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热拉尔·热奈特提出了跨文本性的五种类型,但其源文本囿于单一印刷媒介的语言文本,忽视接受者和文本的关系。美国媒介学家博尔特和菲德勒提出了取鉴和媒介形态变化的观点,印刷媒介公司将语言或电子文本作为源文本,...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热拉尔·热奈特提出了跨文本性的五种类型,但其源文本囿于单一印刷媒介的语言文本,忽视接受者和文本的关系。美国媒介学家博尔特和菲德勒提出了取鉴和媒介形态变化的观点,印刷媒介公司将语言或电子文本作为源文本,注重接受者的文本需求。美国叙事学家查特曼和法国电影学家米特里提出了可译性和电子图像意义理论,电子媒介公司大都以图像文本作为源文本,同样注重接受者的文本需求。美国媒介学家普尔等探索了各种媒介融合的融合媒介,融合媒介公司使各种媒介文本都可以成为源文本,对接受者进行精准反馈;21世纪以来,中国通过融合媒介技术平台的建设促进传统的印刷媒介、电子媒介的媒介融合,中国融合媒介公司还突出短视频文本和口语直播文本,引导接受者参与创造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 跨文本性 媒介融合
原文传递
跨文本中的自传幻觉——解读周星驰电影《喜剧之王》 被引量:2
3
作者 陈思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9年第5期65-69,共5页
借助跨文本性理论模型分析《喜剧之王》,提取植入主文本中的三重互文本,由此可揭示自传幻觉的生产机制。影片通过破除叙事严密性,不断强化演员形象以叠化主人公形象,有效地使观众将影片主人公混同于其个人实际经历。通过挖掘尹天仇与周... 借助跨文本性理论模型分析《喜剧之王》,提取植入主文本中的三重互文本,由此可揭示自传幻觉的生产机制。影片通过破除叙事严密性,不断强化演员形象以叠化主人公形象,有效地使观众将影片主人公混同于其个人实际经历。通过挖掘尹天仇与周星驰行为逻辑的不一致性,证明周星驰自传在影片中实际上处于缺席状态。与他前后几部影片相对照,自传幻觉不过是贯穿周星驰后期电影的修辞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剧之王》 周星驰 跨文本性 自传 幻觉
下载PDF
从主题互文链和副文本互文性解读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 被引量:4
4
作者 陈莲洁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48-54,共7页
每个文本都具有复杂性、异质性和多样性,任何文本的意义都要依赖其他文本的意义才能完全阐释。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互文性理论,宏观互文性和微观互文性的语篇特征,和主题互文链。热奈特提出了跨文本性概念,并划分了五种类型的跨文本关系... 每个文本都具有复杂性、异质性和多样性,任何文本的意义都要依赖其他文本的意义才能完全阐释。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互文性理论,宏观互文性和微观互文性的语篇特征,和主题互文链。热奈特提出了跨文本性概念,并划分了五种类型的跨文本关系,本文侧重介绍其中的副文本互文性。本文应用上述理论,从主题互文链、再语境化和副文本互文性三个层面分析《北京遇上西雅图》。该电影的主题和它的前文本《金玉盟》、《西雅图夜未眠》等建构了两条清晰的主题互文链。海报、电影片花、剧组的媒体推介和访谈活动构成了该电影最广义的副文本,并最终促成了其五点二亿人民币的票房神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本性 再语境化 主题互 本互
下载PDF
半抽象式影像寓言下的两性关系--从《坏小子》透视金基德电影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召培 《电影评介》 2012年第18期5-8,14,共5页
韩国电影研究不能错过的便是金基德导演的作品,金基德的电影具有惊人的一贯性,整体上给人一种强烈的抑郁之感。不得不指出金基德善于将不同社会层次的男女放置在同一空间,而他的电影在某种程度上似乎也存在着过于浓厚的感伤主义情结、... 韩国电影研究不能错过的便是金基德导演的作品,金基德的电影具有惊人的一贯性,整体上给人一种强烈的抑郁之感。不得不指出金基德善于将不同社会层次的男女放置在同一空间,而他的电影在某种程度上似乎也存在着过于浓厚的感伤主义情结、总是用粗鲁的血性和暴力解决问题等等,但是金基德正是用这种创造现实的半抽象化的手法,用看似惯常的爱情套路挑战和颠覆着社会的禁忌,在一个个的警示寓言下呈现出他对于两性关系的异样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关系 黑色影像 半抽象式风格 象征符码 跨文本性
下载PDF
西方文论关键词:类文本 被引量:11
6
作者 许德金 蒋竹怡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2-121,共10页
类文本是指与(主)文本相对应的那些环绕在文本四周的要素,包括封面、书名(标题)、前言、后记、附录、评论、插图、注释、目录、版权信息等。热奈特的类文本理论源自其五维度"跨文本性"体系中的"类文本性",其理论核... 类文本是指与(主)文本相对应的那些环绕在文本四周的要素,包括封面、书名(标题)、前言、后记、附录、评论、插图、注释、目录、版权信息等。热奈特的类文本理论源自其五维度"跨文本性"体系中的"类文本性",其理论核心在于类文本(叙事)是为文本(叙事)服务的,类文本的功能因其时空构型及要素构成不同而异。热奈特的类文本理论虽然在外延(范畴)、分类标准及功能性分析上存在诸多问题,但它首次将类文本的概念引入传统的文本(叙事)批评领域,将作者、出版者乃至评论者等纳入读者批评的视野,为传统的形式主义文本叙事批评打开了一扇新门。跨过这道门槛,读者将会看到类文本批评之于文本(叙事)批评的别样阳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本性 热奈特 类型学 叙事交流情景
原文传递
互文性重议
7
作者 许伊 《芒种(下半月)》 2017年第3期30-32,共3页
“互文性”是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一个重要的批评术语,同时也是当代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中的一个含混不清、备受争议、容易被滥用的概念,本文通过回溯若干有关互文性的经典论述,重新审视互文性概念的产生、发展及其嬗变,探讨如何更... “互文性”是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一个重要的批评术语,同时也是当代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中的一个含混不清、备受争议、容易被滥用的概念,本文通过回溯若干有关互文性的经典论述,重新审视互文性概念的产生、发展及其嬗变,探讨如何更有效地将该术语运用到批评实践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读的 可写的 跨文本性
原文传递
论《福》的叙事策略 被引量:6
8
作者 袁盛财 陈红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3-29,共7页
当代南非作家库切的小说《福》是在18世纪现实主义作家笛福的《鲁宾逊漂流记》之基础上改写而成的。作品具有浓厚的后现代色彩,表达了作者对种族、性别、殖民和话语权等问题的反思。本文运用叙事学理论,从跨文本性、叙事视角、不可靠叙... 当代南非作家库切的小说《福》是在18世纪现实主义作家笛福的《鲁宾逊漂流记》之基础上改写而成的。作品具有浓厚的后现代色彩,表达了作者对种族、性别、殖民和话语权等问题的反思。本文运用叙事学理论,从跨文本性、叙事视角、不可靠叙述等方面探讨《福》的叙事策略及由此而形成的独特艺术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 跨文本性 叙事视角 不可靠叙述
原文传递
再写之魅:温特森《时间之间》对莎翁《冬天的故事》的当代重构 被引量:9
9
作者 李淑玲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 CSSCI 2017年第4期59-69,共11页
温特森新作《时间之间》通过标题、剧情介绍、语言引用、情节模仿等创作手法与莎翁《冬天的故事》形成了副文、互文、超文等多层次的跨文本关系,实现了对莎翁经典的回归与传承。小说在原剧空白处展开想象,采用私语性复调叙事,探讨了困... 温特森新作《时间之间》通过标题、剧情介绍、语言引用、情节模仿等创作手法与莎翁《冬天的故事》形成了副文、互文、超文等多层次的跨文本关系,实现了对莎翁经典的回归与传承。小说在原剧空白处展开想象,采用私语性复调叙事,探讨了困扰当代人的性、家庭、种族、仁慈助死等道德伦理问题,具有鲜明的后现代特征和温特森风格。分析表明,《时间之间》不是寄生于源文本的衍生物,而是具有原创性的新作品。当代再写已经有别于传统的改编、挪用或改写,成为互文时代的独特次文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之间》跨文本性 再写
原文传递
Cross-cultural adaption and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Diabetes Behavior Rating Scale: a pilot study 被引量:6
10
作者 Jing Zhu Jingjing Xu +13 位作者 Yang Chen Yong Gu Li Ji Yufeng Zhou Min Zhu Hsiang-Ting Hsu Xiaoping Huang Cuiping Yuan Yun Shi Dan Yan Lili Xie Shuang Chen Tao Yang Wei He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3期310-317,共8页
Self-care behavior plays a major role in diabetic management. However, in China, a satisfactory instrument has not yet been developed to evaluate the compliance of self-care behavior for young patients with type 1 dia... Self-care behavior plays a major role in diabetic management. However, in China, a satisfactory instrument has not yet been developed to evaluate the compliance of self-care behavior for young patients with type 1 diabetes mellitus (T 1DM). The Diabetes Behavior Rating Scale (DBRS) has a potential to be the first mature instrumen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cross-culturally adapt the DBRS, and preliminarily evaluate its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The instrument translation included translation, back translation and culture adaptation.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were assessed in a sample of 116 young patients with T1DM adapting insulin injection therapy.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DBRS was divided to four subscales. Cronbaeh's α for the total scale was 0.92. The mean inter-item and item-total correlations were 0.35 and 0.54 respectively. Test-retest reliability showed good temporal stability (r=0.81, P=0.001). Negative correlations were found between DBRS scores with the Diabetes Distress Scale scores (r=-0.32, P=-0.003) and hemoglobin Ale (HbAlc) levels (r=-0.36, P=0.002). Higher DBRS scores correlated with better glycemic control. The Chinese insulin injection therapy version of the DBRS is well translated and culturally adapted. It shows good overall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and appears to be a valuable tool for assessing the diabetic self-care behaviors for young patients with T 1D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ype 1 diabetes mellitus scale SELF-CARE diabetic management cross-cultural adaption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原文传递
Two Translations of Ji Yun's Close Scrutiny: the Translator, the Reader and the Settings of Translation 被引量:2
11
作者 Lynn Qingyang Lin 《Fudan Journal of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2017年第1期103-116,共14页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wo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Ji Yun's 纪昀 eigh- teenth-century collection of "stories of the strange," Random Jottings at the Cottage of Close Scrutiny (Yuewei caotang biji 阅微草堂笔记). ...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wo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Ji Yun's 纪昀 eigh- teenth-century collection of "stories of the strange," Random Jottings at the Cottage of Close Scrutiny (Yuewei caotang biji 阅微草堂笔记). The translation done by Leo Tak-hung Chan is set within the context of his 1998 sinological monograph, while David Pollard's recent translation, published in 2014, stands as an edited volume of translation oriented toward the general reader. Referring to textual and paratextual elements in these two translations, I hope to show how the "setting" of a translation modulates its tone and message, which in turn unfolds with the selection, style and overall structure of the translation. I also draw from an actual dialog between Leo Chan and David Pollard, which evolves around the various aspects in translating Ji Yun's work and the more general issues in sinology and translating Chinese literature. The dialog between the two translators of Ji Yun further illustrates the translators' approaches to the original text, their mediating efforts toward crosscultural readability and literary felicity and specifically, how the state of mind of a translator might come into play with the "flavor" of a trans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ndom Jottings at the Cottage of Close Scrutiny (阅微草堂笔记) Translation - Sinology Translating Chinese literatur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