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维吾尔族和汉族大学生的族际友谊与面孔识别跨民族效应的关系
被引量:
3
1
作者
刘阳
贾德梅
+1 位作者
刘贵雄
龙长权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06-411,共6页
目的:考察维吾尔族(简称维)和汉族(简称汉)人口比例不同地区,维汉大学生的异族友谊经验与面孔识别跨民族效应的关系。方法:按照人口统计学标准选取维汉比例为1∶9地区汉族大学生33人(与维吾尔族低接触组),维汉比例为9∶1地区维吾尔族大...
目的:考察维吾尔族(简称维)和汉族(简称汉)人口比例不同地区,维汉大学生的异族友谊经验与面孔识别跨民族效应的关系。方法:按照人口统计学标准选取维汉比例为1∶9地区汉族大学生33人(与维吾尔族低接触组),维汉比例为9∶1地区维吾尔族大学生32人(与汉族低接触组),以及维汉比例4∶6地区维吾尔大学生32人(与汉族高接触组)和汉族大学生34人(与维吾尔族高接触组),利用E-prime程序编程让被试执行"学习-再认"范式以考察识别本族和异族面孔(汉面孔/维面孔)的能力,采用自我报告的异族友谊卷入时间和自我表露程度考察异族友谊水平。结果:与汉族高、低接触组对本族面孔的再认正确率、鉴别力均高于对异族面孔的判断,而虚报率低于对异族面孔的判断(均P<0.01);与维吾尔族高、低接触组对本族和异族面孔的再认正确率、鉴别力和虚报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与异族朋友相处的时间和族际友谊亲密度对跨民族效应幅度负向关联(β=-0.87、-0.56,均P<0.01)。结论:维吾尔族和汉族大学生在再认维汉面孔时采用不同的编码策略,族际友谊水平是预测维汉大学生面孔识别跨民族效应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民族效应
群际关系
群际友谊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维吾尔族和汉族面孔识别跨民族效应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刘阳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38-40,共3页
文章采用学习—再认范式,考察了维汉大学生面孔识别的跨民族效应特点。结果发现,与汉族几乎无接触的维吾尔族表现出了显著的跨种族效应,且民族特征对维吾尔族有着重要的意义;与维吾尔族几乎无接触的汉族同等对待本族人和维吾尔族人,未...
文章采用学习—再认范式,考察了维汉大学生面孔识别的跨民族效应特点。结果发现,与汉族几乎无接触的维吾尔族表现出了显著的跨种族效应,且民族特征对维吾尔族有着重要的意义;与维吾尔族几乎无接触的汉族同等对待本族人和维吾尔族人,未表现出跨种族效应;维吾尔族和汉族在面孔识别中普遍表现出了对男性面孔的偏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民族效应
面孔识别
学习-再认范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维吾尔族和汉族大学生的族际友谊与面孔识别跨民族效应的关系
被引量:
3
1
作者
刘阳
贾德梅
刘贵雄
龙长权
机构
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智发展与学习重点实验室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
出处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06-411,共6页
基金
自治区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教师教育研究中心招标课题--新疆高等教育从"民汉双轨制"向"民汉一体化"转型中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族际交往研究(XJEDU040516C04)
文摘
目的:考察维吾尔族(简称维)和汉族(简称汉)人口比例不同地区,维汉大学生的异族友谊经验与面孔识别跨民族效应的关系。方法:按照人口统计学标准选取维汉比例为1∶9地区汉族大学生33人(与维吾尔族低接触组),维汉比例为9∶1地区维吾尔族大学生32人(与汉族低接触组),以及维汉比例4∶6地区维吾尔大学生32人(与汉族高接触组)和汉族大学生34人(与维吾尔族高接触组),利用E-prime程序编程让被试执行"学习-再认"范式以考察识别本族和异族面孔(汉面孔/维面孔)的能力,采用自我报告的异族友谊卷入时间和自我表露程度考察异族友谊水平。结果:与汉族高、低接触组对本族面孔的再认正确率、鉴别力均高于对异族面孔的判断,而虚报率低于对异族面孔的判断(均P<0.01);与维吾尔族高、低接触组对本族和异族面孔的再认正确率、鉴别力和虚报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与异族朋友相处的时间和族际友谊亲密度对跨民族效应幅度负向关联(β=-0.87、-0.56,均P<0.01)。结论:维吾尔族和汉族大学生在再认维汉面孔时采用不同的编码策略,族际友谊水平是预测维汉大学生面孔识别跨民族效应的有效指标。
关键词
跨民族效应
群际关系
群际友谊
Keywords
cross-ethnic effect
inter-group relationship
inter-group friendship
分类号
B842.1 [哲学宗教—基础心理学]
C955 [社会学—民族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维吾尔族和汉族面孔识别跨民族效应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刘阳
机构
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出处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38-40,共3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新疆项目青年基金项目:新疆少数民族认同心理与文化适应的跨文化心理学研究(11XJJC190001)
文摘
文章采用学习—再认范式,考察了维汉大学生面孔识别的跨民族效应特点。结果发现,与汉族几乎无接触的维吾尔族表现出了显著的跨种族效应,且民族特征对维吾尔族有着重要的意义;与维吾尔族几乎无接触的汉族同等对待本族人和维吾尔族人,未表现出跨种族效应;维吾尔族和汉族在面孔识别中普遍表现出了对男性面孔的偏好。
关键词
跨民族效应
面孔识别
学习-再认范式
Keywords
cross - race effect
face recognition
learning - recognition paradigm
分类号
B842.1 [哲学宗教—基础心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维吾尔族和汉族大学生的族际友谊与面孔识别跨民族效应的关系
刘阳
贾德梅
刘贵雄
龙长权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维吾尔族和汉族面孔识别跨民族效应的实证研究
刘阳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