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驰名商标跨类保护与全类保护之辩
1
作者 骆天歌 《争议解决》 2024年第2期748-753,共6页
围绕着驰名商标跨类保护是否应受到限制,商标法上“跨类保护”与“全类保护”之争一直是受争议的话题,该争议实际上是由对驰名商标的理解偏差而产生的。主张限制商品类别的会带来解释困境,“跨类保护”存在逻辑漏洞,违背商标法价值目标... 围绕着驰名商标跨类保护是否应受到限制,商标法上“跨类保护”与“全类保护”之争一直是受争议的话题,该争议实际上是由对驰名商标的理解偏差而产生的。主张限制商品类别的会带来解释困境,“跨类保护”存在逻辑漏洞,违背商标法价值目标,容易导致驰名商标制度异化等弊端,因此需进一步明确驰名商标这一法律概念,规范驰名商标的认定与使用。另一方面,从近年来我国逐渐采用的淡化理论来看,驰名商标的反淡化保护也需要对驰名商标进行“全类保护”,而淡化理论在我国法律规范与司法事务中也得到支撑。驰名商标是法律概念而非商业概念,需经过特定程序产生并仅在个案中生效,通过明确驰名商标的概念、激活个案认定规则,有助于厘清商标法律关系,避免驰名商标异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驰名商标 跨类保护 淡化理论
下载PDF
现代汉语双音节名词、动词、形容词的跨类表现 被引量:11
2
作者 罗自群 《汉语学报》 CSSCI 2011年第2期6-13,95,共9页
汉语名词、动词、形容词的跨类现象很常见,本文借助《现代汉语词典》的词类标注,将与现代汉语名词、动词、形容词有关的跨类现象分为名—动、名—形、动—形、名—动—形、名—副、动—副、形—副等30种类型。通过分析双音节的名词、动... 汉语名词、动词、形容词的跨类现象很常见,本文借助《现代汉语词典》的词类标注,将与现代汉语名词、动词、形容词有关的跨类现象分为名—动、名—形、动—形、名—动—形、名—副、动—副、形—副等30种类型。通过分析双音节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发掘名词、动词、形容词三者之间跨类的特别表现,讨论制约跨类的因素。分析发现,引起名词、动词、形容词跨类的动因来自语义和句法两个方面,语义是基础,句法是表现。而语义方面一个很重要的表现,是绝大多数双音节跨类词至少有一个语素是动词性的或形容词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汉语 双音节 名词、动词、形容词 跨类 表现
下载PDF
跨类还是在分类系统中言说——对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另一种陈述 被引量:5
3
作者 吴兴明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3-86,共4页
比较文学迄今仍沿用的立学方式是:按现代西学的分类学背景对知识进行分类,而后照这种分类的逻辑去确认和规划该学科的学科领地与知识类型。正是这样的立学方式及其理论言说使比较文学在立学依据的陈述中成了一个不合“逻辑”的捏合,并... 比较文学迄今仍沿用的立学方式是:按现代西学的分类学背景对知识进行分类,而后照这种分类的逻辑去确认和规划该学科的学科领地与知识类型。正是这样的立学方式及其理论言说使比较文学在立学依据的陈述中成了一个不合“逻辑”的捏合,并与整个比较文学的研究实绩大相径庭。实际上,比较文学的精神实质是“跨类”:不仅跨不同知识的类,不同精神活动类型的类,而且跨不同文化和文明的类。因为如此,决定了比较文学是在不同的文明、知识话语及其规则之间的对话和穿梭,是新知和新学术规则的集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文学 立学依据 跨类
下载PDF
驰名商标跨类别保护应受到限制--两则案例引发的思考 被引量:3
4
作者 祝建军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50-54,共5页
通过对我国司法实践中两起注册驰名商标认定与保护案例的评析,论证了无论驰名商标欲跨类别上已经注册商标的所有权属于其他主体,还是驰名商标与欲跨类别上已经注册商标的所有权属于同一主体,驰名商标跨类保护的请求,均应受到欲跨类别商... 通过对我国司法实践中两起注册驰名商标认定与保护案例的评析,论证了无论驰名商标欲跨类别上已经注册商标的所有权属于其他主体,还是驰名商标与欲跨类别上已经注册商标的所有权属于同一主体,驰名商标跨类保护的请求,均应受到欲跨类别商品(或服务)上已经注册商标的限制。驰名商标因需认定原则,亦决定了驰名商标与欲跨类别上已经注册商标的所有权属于同一主体时,商标权人依据注册商标同类禁止混淆规则即可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无需进行驰名商标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驰名商标 跨类保护 混淆 淡化 限制
下载PDF
语体跨类组合语篇及其语篇特征探析 被引量:5
5
作者 郑庆君 《修辞学习》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3-27,共5页
语体跨类组合语篇是将两个完全不同体式的语体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语篇的现象,这是对常规语篇语体体式的一种“偏离”,是语篇在“互文性”(intertextuality)上的突出表现之一。文章通过对一则跨类语篇进行三大纯理功能分析,揭示出... 语体跨类组合语篇是将两个完全不同体式的语体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语篇的现象,这是对常规语篇语体体式的一种“偏离”,是语篇在“互文性”(intertextuality)上的突出表现之一。文章通过对一则跨类语篇进行三大纯理功能分析,揭示出这一结构模式的语篇特征及产生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体 跨类 语篇 功能分析 语篇特征
下载PDF
通用量词跨类组合的强弱等级及其语义泛化层次的类型学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樊中元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9-54,共6页
称量具有不同语义类特征的对象、并与属于不同语义类的名词组合的量词为通用量词。从类型学角度看,通用量词的跨类组合强弱分为强跨类通用量词、较强跨类通用量词、较弱跨类通用量词和弱跨类通用量词四个等级;通用量词在语义泛化上具有&... 称量具有不同语义类特征的对象、并与属于不同语义类的名词组合的量词为通用量词。从类型学角度看,通用量词的跨类组合强弱分为强跨类通用量词、较强跨类通用量词、较弱跨类通用量词和弱跨类通用量词四个等级;通用量词在语义泛化上具有"弱→较弱→较强→强"的层次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学 通用量词 跨类组合等级 语义泛化层次
下载PDF
“三全育人”视角下跨类硕士生培养机制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严小丽 《高等建筑教育》 2021年第4期84-90,共7页
“三全育人”要求在“立德树人”前提下通过“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举措来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跨类硕士生作为当前高校读研的普遍现象,分析发现化“劣势”为“优势”是提高其科研素质的突破口,但其优劣势转化之间存在一... “三全育人”要求在“立德树人”前提下通过“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举措来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跨类硕士生作为当前高校读研的普遍现象,分析发现化“劣势”为“优势”是提高其科研素质的突破口,但其优劣势转化之间存在一个巨大的鸿沟,如何弥补这一个鸿沟,是问题解决的关键。基于“三全育人”思想构建了跨类硕士生培养机制,包括四位一体育人机制实现“全员育人”;注重培养全过程与关键环节,实现“全过程育人”;合力保障,提高培养质量,实现“全方位育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全育人” 跨类硕士生 培养机制
下载PDF
中外田径短跨类项目项群演进特征的对比研究
8
作者 邬孟君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9期54-58,共5页
结合田径运动自身的项群特点以及当今世界田径运动的发展趋势,以1999—2008年世界和中国历年年终排名前十位运动员的短跨类项目运动成绩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法,数理统计法和比较分析法,通过对世界和中国田径运动10年内的运动成绩进行研... 结合田径运动自身的项群特点以及当今世界田径运动的发展趋势,以1999—2008年世界和中国历年年终排名前十位运动员的短跨类项目运动成绩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法,数理统计法和比较分析法,通过对世界和中国田径运动10年内的运动成绩进行研究和对比,找出中国和世界田径运动发展存在的差异,总结规律,为中国田径运动的快速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类 项群 定基比 环比
下载PDF
上古汉语代词的跨类指称
9
作者 解植永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5-9,共5页
上古汉语代词存在两类跨类指称现象,包括指示代词用作人称代词以及人称代词内部的跨类指称。本来是指示代词的"彼""其""之"等作为第三人称代词使用属于代词间的跨类指称,这种跨类指称是语法成分功能演变... 上古汉语代词存在两类跨类指称现象,包括指示代词用作人称代词以及人称代词内部的跨类指称。本来是指示代词的"彼""其""之"等作为第三人称代词使用属于代词间的跨类指称,这种跨类指称是语法成分功能演变过程中的兼属现象。人称代词内部"吾""我"可以用作己称代词、"彼"可以用作旁称代词、"其""之"可以用作第一人称代词和第二人称代词,这种跨类称代的出现源自语用修辞需要,主要是提高或降低语言表达的主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古汉语 代词 跨类指称
下载PDF
多层聚簇中基于协同过滤的跨类推荐算法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瑞远 洪亮 曾承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57-663,共7页
大多数电子商务系统采用协同过滤的方法向用户推荐不同类别的商品.分析发现,相似用户对相关类别商品的喜好程度类似(称之跨类关联).因此,推荐时应同时考虑用户之间和商品之间的关联度.实际应用中,商品类别通常组织成多级目录,能够体现... 大多数电子商务系统采用协同过滤的方法向用户推荐不同类别的商品.分析发现,相似用户对相关类别商品的喜好程度类似(称之跨类关联).因此,推荐时应同时考虑用户之间和商品之间的关联度.实际应用中,商品类别通常组织成多级目录,能够体现不同商品之间的层次关系.由于低层类别商品少,而高层类别商品多,因此不同层类别的数据稀疏度不同.为缓解现有推荐算法数据稀疏问题,本文提出一个高效多层挖掘算法,挖掘不同类别层次上用户-商品/类别的关联度.为提高推荐性能,还提出一个基于层次聚簇的跨类推荐通用框架,此模型扩展现有协同过滤算法.在真实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聚簇 跨类挖掘 推荐系统 协同过滤
下载PDF
一种对象代理数据库的跨类查询优化方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蒋廉 李蓉蓉 彭智勇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425-1433,共9页
对象代理数据库中跨类查询可以充分发挥对象代理模型的灵活性,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数据服务,其执行效率十分重要。然而在处理多个跨类属性查询时,现有基于路径表达式的跨类查询实现存在对公共路径节点对象进行重复获取的情形,执行效率较低... 对象代理数据库中跨类查询可以充分发挥对象代理模型的灵活性,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数据服务,其执行效率十分重要。然而在处理多个跨类属性查询时,现有基于路径表达式的跨类查询实现存在对公共路径节点对象进行重复获取的情形,执行效率较低。针对跨类查询中加快获取终点对象的问题,优化核心思想是减少对路径上节点对象的重复与不必要的遍历,包括两个关键策略:首先是将路径节点整体作为虚拟路径视图统一获取节点对象,避免了多跨类属性查询下公共路径节点的冗余遍历;其次是针对路径复杂过长的跨类查询,依据代价估计策略选择物化查询涉及起点与终点对象,利用缓存减少执行时路径上中间节点的遍历。分别在属性数目与结果集规模两方面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了优化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象代理数据库 跨类查询 路径表达式 虚拟路径视图 物化路径选择策略
下载PDF
江西樟树方言的跨类词缀“叽”
12
作者 吴慧 《新余高专学报》 2011年第1期66-69,共4页
樟树方言的词缀有"子"、"仔"、"叽"、"牯"、"婆"等近20个,其中"叽"是一个使用频率较高,能产性很强也最为特殊的跨类词缀。通过考察,"叽"可附于名词、动词、形容词和量词等词根后面,意义虚化,表示数量少、小称、动作随意... 樟树方言的词缀有"子"、"仔"、"叽"、"牯"、"婆"等近20个,其中"叽"是一个使用频率较高,能产性很强也最为特殊的跨类词缀。通过考察,"叽"可附于名词、动词、形容词和量词等词根后面,意义虚化,表示数量少、小称、动作随意等语法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树方言 跨类词缀“叽” 功能
下载PDF
对象代理数据库跨类查询与代理对象查询的索引结构分析
13
作者 雷芸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2年第1X期502-503,511,共3页
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促使其在不同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包括数字图书馆等在内的一些新的应用领域对数据库的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这些新的应用领域中,多会涉及到一些复杂的、非传统形式的数据。而对象代理数据库能较好地支持各种... 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促使其在不同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包括数字图书馆等在内的一些新的应用领域对数据库的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这些新的应用领域中,多会涉及到一些复杂的、非传统形式的数据。而对象代理数据库能较好地支持各种非传统形式的数据类型,可以对各种复杂的数据类型实施有效的管理,而且对象代理数据库引入的对象代理数据库跨类查询与代理对象查询的索引结构,现在提高了数据库跨类查询的效率。该文主要从对象代理数据库跨类查询索引结构的设计、对象代理数据库跨类查询索引机制的实现以及一种基于代理对象查询机制索引结构的说明这三个方面来对对象代理数据库跨类查询与代理对象查询的索引结构作详细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象代理数据库 跨类查询 代理对象查询 索引结构
下载PDF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 被引量:1
14
作者 卢洁华 王太平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8-26,共9页
商标跨类保护一直饱受理论争议和司法质疑。独特性说、质量反馈说、市场先占说和搭便车说等均可为其提供一定的解释,但却都存在缺陷。商标受损害说虽然有力,但却对损害分析不足,而符号学、心理学和品牌学等方法则有助于分析商标跨类使... 商标跨类保护一直饱受理论争议和司法质疑。独特性说、质量反馈说、市场先占说和搭便车说等均可为其提供一定的解释,但却都存在缺陷。商标受损害说虽然有力,但却对损害分析不足,而符号学、心理学和品牌学等方法则有助于分析商标跨类使用的损害,从而为商标跨类保护提供合理解释。在符号学看来,商标本质上是商标标志与商品信息的统一体,跨类使用将导致商标多义化;在心理学看来,商标本质上是消费者记忆中的核心节点,跨类使用将导致消费者对同一商标形成多套认知网络;在品牌学看来,商标的本质在于其所承载的独立的符号价值或品牌价值,跨类使用意味着实质性的品牌延伸利益。总体而言,符号学和心理学分析突显了商标跨类使用的现实损害,品牌学则证明了商标跨类保护是商业实践发展和商标演变的必然结果。无论是现实的损害还是未来的商业利益,这些跨学科方法共同为商标跨类保护提供了扎实的理论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标淡化 跨类保护 符号学 心理学 品牌学
下载PDF
浅谈汉语词的跨类问题
15
作者 梁云 邢小龙 高会成 《新疆职工大学学报》 1998年第2期50-55,共6页
本文列举了兼类词、词类活用的常用种类,并通过对兼类词与词类活用的比较分析来阐明兼类词属于词的跨类,词类活用不属于词的跨类这一观点,同时还指出了几种词类现象也不属于词的跨类。
关键词 跨类 活用
全文增补中
汉语跨类量词的历史成因与哲学逻辑 被引量:4
16
作者 高亚楠 郑氏永幸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20,共7页
汉语跨类量词有四种类型:名动量交融型、集个量交融型、度量交融型和多重交融型。事件的关联作用是名动量跨类的历史成因,数量特征的允准和认知视角的转换是集个量跨类的历史成因,度量因子的激活和量价的等值传递则是度量跨类的历史成... 汉语跨类量词有四种类型:名动量交融型、集个量交融型、度量交融型和多重交融型。事件的关联作用是名动量跨类的历史成因,数量特征的允准和认知视角的转换是集个量跨类的历史成因,度量因子的激活和量价的等值传递则是度量跨类的历史成因。中国古代辩证融通思想是汉语量词子类交融模式产生的哲学基础,汉民族内涵孳乳的衍生模式是跨类量词形成的逻辑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词跨类 分布 历史成因 哲学逻辑
下载PDF
驰名商标司法认定中跨类保护问题探析——由“千百度”案引发的思考 被引量:3
17
作者 姚兵兵 《知识产权》 CSSCI 2007年第6期44-48,共5页
司法认定驰名商标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在个案认定驰名商标中法院应准确理解立法本意,把握好商品跨类保护的界限,在侵权或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件中将真正具有显著性、享有较高知名度和信誉的商标认定为驰名商标并给予跨类保护,防止人为... 司法认定驰名商标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在个案认定驰名商标中法院应准确理解立法本意,把握好商品跨类保护的界限,在侵权或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件中将真正具有显著性、享有较高知名度和信誉的商标认定为驰名商标并给予跨类保护,防止人为扩大商标跨类保护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标 驰名商标 司法认定 跨类保护
下载PDF
对驰名商标跨类保护的限制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莹莹 《消费导刊》 2007年第13期147-147,共1页
目前我国对驰名商标的保护虽有不足之处,但是驰名商标跨类保护存在误区。因此有必要对驰名商标权利的使用予以限制,从而在个别权利与公共利益之间建立合理的平衡,以维护社会秩序。
关键词 驰名商标 跨类保护 权利限制
下载PDF
驰名商标跨类保护的实证研究与法律适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青 《电子知识产权》 CSSCI 2020年第5期91-102,共12页
驰名商标跨类保护的理论基础有“反混淆”与“反淡化”之争,在判断标准上也有“联系即损害”与“联系+损害”的争议。本研究对我国相关司法实践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驰名商标跨类保护与在先商标所获荣誉、在先商标与被诉商标的近似度、... 驰名商标跨类保护的理论基础有“反混淆”与“反淡化”之争,在判断标准上也有“联系即损害”与“联系+损害”的争议。本研究对我国相关司法实践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驰名商标跨类保护与在先商标所获荣誉、在先商标与被诉商标的近似度、相关公众重合度等存在显著相关性,而与在先商标的显著性不存在显著相关性,并发现法院愈来愈多地运用商标反淡化理论进行裁判。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厘清商标淡化的概念以及产生背景,并提出我国驰名商标跨类保护应以反淡化作为理论基础,以“联系+损害”作为判断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驰名商标 跨类保护 商标混淆 商标淡化 联系
下载PDF
语篇音义层次的“跨类衔接”
20
作者 姚峰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72-74,共3页
文章探讨了在语义层研究跨类衔接的可行性以及音系层的跨类衔接现象。分析表明,跨类衔接在语义层进行研究,而在口语体和书面体语篇中,语音层的不同类别之间存在跨类衔接的现象,值得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跨类衔接 功能语法 语义 语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