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外周血跨膜蛋白6超家族成员2基因表达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1
作者 吴丽蒙 龚翔 张燕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504-507,共4页
目的探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患者跨膜蛋白6超家族成员2(TM6SF2)基因表达与心血管疾病(CVD)的关系。方法 2018年9月~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93例NASH患者,根据其是否合并CVD分为NASH组及CVD组,应用Taq Man探针法检测两组患者的TM6SF2... 目的探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患者跨膜蛋白6超家族成员2(TM6SF2)基因表达与心血管疾病(CVD)的关系。方法 2018年9月~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93例NASH患者,根据其是否合并CVD分为NASH组及CVD组,应用Taq Man探针法检测两组患者的TM6SF2基因rs58542936位点多态性,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心血管疾病发生险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TM6SF2基因rs58542936位点多态性对NASH出现CVD的预测价值;根据合并CVD患者TM6SF2基因rs58542936位点多态性将其分为纯合型及杂合型,比较两组患者血脂水平及心功能指标。结果 CVD组在BMI≥28kg/m^(2)、TC≥5.2mmol/L、吸烟、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及TM6SF2基因rs58542936位点为杂合型的人数比例分别为51.4%、82.9%、57.1%、51.4%、40.0%,大于NASH组(29.3%、63.8%、31.0%、27.6%、20.7%,P<0.05);经多元logistics回归分析,BMI≥28kg/m^(2)[OR(95%CI)为1.7(1.0~2.8)]、TC≥5.2mmol/L[OR(95%CI)为1.8(1.1~3.1)]、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OR(95%CI)为1.8(1.1~2.9)]及TM6SF2基因rs58542936位点CT型[OR(95%CI)为1.8(1.1~3.0)]是影响CVD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TM6SF2基因rs58542936位点多态性预测NASH出现CVD的AUC为0.7;TM6SF2基因rs58542936位点杂合型TC、TG水平及LVEF、IMT值分别为(6.3±1.0) mmol/L、(2.0±0.4) mmol/L、(56.1±2.9)%、(1.3±0.2)mm,高于或大于纯合型的[(5.0±0.9) mmol/L、(1.6±0.3) mmol/L、(57.9±2.9)%、(0.9±0.2) mm,P<0.05]。结论 TM6SF2基因rs58542936位点多态性是影响NASH出现CVD的危险因素,且对CVD的出现具有预测价值,TM6SF2基因rs58542936位点杂合型患者存在心功能较差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膜蛋白6超家族成员2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肝细胞癌组织跨膜蛋白6超家族成员2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曹彦丙 宋波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1年第11期1119-1122,共4页
目的观察肝细胞癌组织跨膜蛋白6超家族成员2(transmembrane 6 superfamily member 2,TM6SF2)表达变化,探讨其与肝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129例肝细胞癌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辅助肝动脉化疗栓塞和/或门静脉化疗并随访3年... 目的观察肝细胞癌组织跨膜蛋白6超家族成员2(transmembrane 6 superfamily member 2,TM6SF2)表达变化,探讨其与肝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129例肝细胞癌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辅助肝动脉化疗栓塞和/或门静脉化疗并随访3年。取手术切除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TM6SF2 mRNA相对表达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癌组织TM6SF2表达与肝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将肝细胞癌患者根据TM6SF2 mRNA相对表达量均值分为高表达组(TM6SF2 mRNA相对表达量≥0.72)62例和低表达组(TM6SF2 mRNA相对表达量<0.72)67例,比较2组临床资料,Kaplan-Meier法分析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患者3年生存率,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肝细胞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肝细胞癌组织TM6SF2 mRNA相对表达量(0.72±0.26)低于癌旁组织(1.62±0.59)(P<0.05)。三酰甘油水平增高、肝硬化、血管侵犯、肝内转移、低中分化、淋巴结转移的肝细胞癌患者癌组织TM6SF2 mRNA相对表达量(0.58±0.15、0.51±0.14、0.63±0.17、0.53±0.18、0.55±0.21、0.49±0.15)分别低于三酰甘油水平未增高、无肝硬化、无血管侵犯、无肝内转移、高分化、无淋巴结转移者(0.82±0.11、0.98±0.26、0.92±0.31、0.81±0.22、0.93±0.39、0.79±0.28)(P<0.05)。低表达组患者3年生存率(25.37%)低于高表达组(53.23%)(P<0.05)。淋巴结转移(HR=1.900,95%CI:1.812~2.009,P<0.001)、TM6SF2 mRNA相对表达量<0.72(HR=1.766,95%CI:1.697~1.817,P=0.003)是肝细胞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肝细胞癌组织TM6SF2表达下调,TM6SF2低表达是肝细胞癌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膜蛋白6超家族成员2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原文传递
TM6SF2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生物信息学功能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肖剑寒 刘守胜 +2 位作者 赵真真 辛永宁 宣世英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734-1739,共6页
目的利用肿瘤数据库挖掘数据并分析 TM6SF2 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同时探讨 TM6SF2的生物学作用及功能。方法 利用 GEPIA数据库分析HCC组织中的TM6SF2 基因mRNA水平的变化。利用OncoLnc做TM6SF2 基因的表达水平与HCC患者生... 目的利用肿瘤数据库挖掘数据并分析 TM6SF2 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同时探讨 TM6SF2的生物学作用及功能。方法 利用 GEPIA数据库分析HCC组织中的TM6SF2 基因mRNA水平的变化。利用OncoLnc做TM6SF2 基因的表达水平与HCC患者生存期的相关性分析。利用cBioPortal数据库和LinkedOmics数据库分析TM6SF2在HCC组织中存在的表达相关基因。利用DAVID6.8和STRING数据库对TM6SF2及其表达相关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分析。用 t 检验验证HCC与癌旁组织基因mRNA表达差异。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基因表达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计算生存率,采用广义log-rank检验估计生存率的差异。结果 与正常肝组织相比,HCC组织中TM6SF2 基因mRNA 水平呈低表达(|log 2FC|cut-off=0.5, P <0.01)。相比高表达的患者,TM6SF2低表达可明显降低HCC患者的总体生存时间(χ 2=9.897,P <0.01)。数据分析显示,在HCC组织中与TM6SF2表达相关基因共49个。GO分析提示,TM6SF2表达相关基因功能富集在脂肪酸合成、脂肪酸连接酶激活、凝血酶调节等生物学过程( P <0.05)。 KEGG pathway分析提示,TM6SF2表达相关基因主要参与了丙氨酸代谢、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信号通路、胆汁分泌等信号通路过程( P <0.05)。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分析提示,SERPINC1、NR1I2、SERPINA10、SLC10A1等基因与TM6SF2有明显或潜在的相互作用( P <0.01)。结论 肿瘤数据挖掘能迅速获取HCC组织中 TM6SF2表达的相关信息,为探索 TM6SF2在H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提供生物信息学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膜蛋白6超家族成员2 数据库 遗传学 信息学
下载PDF
中国东北地区汉族人群PNPLA3 rs738409及TM6SF2 rs58542926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肝癌的相关性 被引量:7
4
作者 邴浩 王薇 李异玲 《中华肝脏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6-162,共7页
目的探讨中国东北地区汉族人群patatin样磷脂酶域3(PNPLA3)rs738409及跨膜蛋白6超家族2(TM6SF2)rs58542926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肝癌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纳入52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病例组,164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病... 目的探讨中国东北地区汉族人群patatin样磷脂酶域3(PNPLA3)rs738409及跨膜蛋白6超家族2(TM6SF2)rs58542926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肝癌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纳入52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病例组,164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病例组根据病因学分为有及无肝硬化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分别检测PNPLA3 rs738409及TM6SF2 rs58542926两个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对计量资料用t检验、方差分析或U检验,对计数资料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相比,PNPLA3 rs738409 G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存在明显差异(OR=1.583,P=0.001);进一步分组后显示,除在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性肝癌组中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161),在其他分组中均存在明显差异(P值均<0.05)。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TM6SF2 rs58542926 T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OR=1.759,P=0.048)。分组后仅合并肝硬化肝癌组CT/TT基因型频率及酒精性相关性肝癌组T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45,0.032)。将病例组按照是否携带PNPLA3 rs738409 G等位基因分成CG/GG与CC组;按照是否携带TM6SF2 rs58542926 T等位基因分成CT/TT与CC组,结果显示,CG/GG与CC组及CT/TT与CC组肝脏酶学指标、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甲胎蛋白(AFP)及空腹血糖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将病例组伴有肝硬化的患者根据Child-Pugh评分分为≥7分组与<7分组,结果显示,PNPLA3 rs738409 CG/GG型与CC型患者的Child-Pugh评分差异及TM6SF2 rs58542926 CT/TT型与CC型患者的Child-Pugh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PNPLA3 rs738409及TM6SF2 rs58542926基因多态性在中国东北地区汉族人群中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存在相关性。PNPLA3 rs738409及TM6SF2 rs58542926基因多态性在原发性肝癌中对肝脏酶学、Alb、TBil、AFP及空腹血糖等指标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多态性 单核苷酸 patatin样磷脂酶域3 跨膜蛋白6超家族2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