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壬基酚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活性及跨膜G蛋白偶联雌激素膜受体30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清旭 刘秀 +3 位作者 张桃 宁伟伟 张杰 谢铭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02-808,共7页
目的分析壬基酚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活性及跨膜G蛋白偶联雌激素膜受体30(GPR30)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通过体外培养人结肠癌SW480细胞,采用细胞增殖、周期及凋亡检测以及基因和蛋白检测实验,分析壬基酚影响人结肠癌SW480... 目的分析壬基酚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活性及跨膜G蛋白偶联雌激素膜受体30(GPR30)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通过体外培养人结肠癌SW480细胞,采用细胞增殖、周期及凋亡检测以及基因和蛋白检测实验,分析壬基酚影响人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凋亡以及GPR30表达的情况。细胞分组:SW480细胞加入培养基设为对照组,加入培养基+1×10^(‒8) mol/L雌二醇设为雌二醇组,加入培养基+1×10^(-8) mol/L壬基酚设为壬基酚组,加入培养基+1×10^(-8) mol/L壬基酚+1×10^(-7) mol/L GPR30特异性拮抗剂G15设为壬基酚+G15组。观察指标:(1)4组人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指数。(2)4组人结肠癌SW480细胞的周期占比。(3)4组人结肠癌SW480细胞的凋亡指数。(4)4组人结肠癌SW480细胞GPR30信使RNA(mRNA)表达情况。(5)4组人结肠癌SW480细胞GPR30蛋白表达情况。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最小显著差异法检验。结果(1)4组人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指数。细胞增殖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雌二醇组、壬基酚组、壬基酚+G15组人结肠癌SW480细胞的增殖指数分别为100.00±0.00、89.19±4.86、148.96±6.04、120.40±3.39,4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45,P<0.05);壬基酚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雌二醇组、壬基酚+G15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4组人结肠癌SW480细胞的周期占比。细胞周期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雌二醇组、壬基酚组、壬基酚+G15组人结肠癌SW480细胞的S期细胞占比分别为39.96%±2.02%、36.67%±0.62%、43.85%±1.02%、38.29%±1.42%,4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08,P<0.05);雌二醇组、壬基酚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壬基酚+G15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4组人结肠癌SW480细胞的凋亡指数。细胞凋亡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雌二醇组、壬基酚组、壬基酚+G15组人结肠癌SW480细胞的凋亡指数分别为1.67±0.18、4.80±0.31、0.75±0.11、2.20±0.19,4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6.79,P<0.05);雌二醇组、壬基酚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壬基酚+G15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4组人结肠癌SW480细胞GPR30 mRNA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结果显示:对照组、雌二醇组、壬基酚组、壬基酚+G15组人结肠癌SW480细胞GPR30 mRNA相对表达率分别为1.00±0.00、0.86±0.05、1.89±0.27、0.64±0.12,4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61,P<0.05);壬基酚组、壬基酚+G15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雌二醇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4组人结肠癌SW480细胞GPR30蛋白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对照组、雌二醇组、壬基酚组、壬基酚+G15组人结肠癌SW480细胞GPR30蛋白相对表达率分别为1.83±0.16、1.68±0.15、3.10±0.30、1.26±0.11,4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05,P<0.05);壬基酚组、壬基酚+G15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雌二醇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壬基酚可增加人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指数与S期细胞占比,降低细胞凋亡指数,并促进GPR30 mRNA和蛋白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雌激素 壬基酚 受体 跨膜g蛋白偶联雌激素膜受体30 增殖 细胞周期 凋亡
原文传递
G蛋白偶联受体30在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对神经炎症和血脑屏障破坏的影响
2
作者 李智勇 陈政纲 彭俊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2期29-34,共6页
目的探讨G蛋白偶联受体30(GPR30)在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早期脑损伤(EBI)过程中对神经炎症和血脑屏障(BBB)破坏的影响。方法36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n=6/组):假手术(Sham)组,SAH(3 h、6 h、12 h、24 h、72 h)组。此外,72只大鼠随机... 目的探讨G蛋白偶联受体30(GPR30)在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早期脑损伤(EBI)过程中对神经炎症和血脑屏障(BBB)破坏的影响。方法36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n=6/组):假手术(Sham)组,SAH(3 h、6 h、12 h、24 h、72 h)组。此外,72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n=18/组):Sham组、SAH组、SAH联合过表达GPR30慢病毒阴性载体(SAH+Lv-NC)组、SAH联合过表达GPR30慢病毒载体(SAH+Lv-GPR30)组。通过血管内穿孔建立SAH模型,于SHA大鼠脑室内注射Lv-GPR30。通过神经学评分、脑组织含水量(BWC)检测、伊文思蓝(EBP)染色、苏木精和伊红(HE)染色来分析GPR30对EBI的影响;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各种蛋白质和转录水平;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分别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结果SAH大鼠脑内注射Lv-GPR30后脑组织中GPR30的表达增加,并改善了大鼠神经功能、神经炎症、BBB破坏和脑水肿程度。过表达GPR30抑制SAH大鼠脑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肽酶9(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肽酶2(MMP-2)的表达,以及炎症因子TNF-α、IL-6、IL-1β表达水平,同时提高IL-10的表达水平。结论GPR30能减轻SAH大鼠的神经炎症和BBB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下出血 g蛋白受体30 早期脑损伤 血脑屏障 神经炎症
下载PDF
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神经信号跨膜转导 被引量:2
3
作者 郭君 周安武 杜雨苍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1995年第5期7-10,共4页
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神经信号跨膜转导郭君,周安武,杜雨苍(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上海200031)关键词G蛋白偶联受体,神经信号跨膜转导受体是细胞膜或细胞内的一些首先能与生物活性物质相互作用的分子,它们能够识... 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神经信号跨膜转导郭君,周安武,杜雨苍(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上海200031)关键词G蛋白偶联受体,神经信号跨膜转导受体是细胞膜或细胞内的一些首先能与生物活性物质相互作用的分子,它们能够识别配基并与其结合,然后将受体与配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蛋白 g蛋白受体 神经信号 转导
下载PDF
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1介导的环境雌激素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刘帅 胡磊 杨明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2-60,共9页
环境雌激素进入生物体后,可通过多种方式介导发挥类似内源雌激素的作用,干扰生物体的正常功能,进而对生物体产生毒害作用。其中,基因组方式介导的雌激素效应主要通过与细胞核内的雌激素受体(如ERα和ERβ)结合;而非基因组方式介导的雌... 环境雌激素进入生物体后,可通过多种方式介导发挥类似内源雌激素的作用,干扰生物体的正常功能,进而对生物体产生毒害作用。其中,基因组方式介导的雌激素效应主要通过与细胞核内的雌激素受体(如ERα和ERβ)结合;而非基因组方式介导的雌激素效应则主要通过与膜雌激素受体结合从而发挥作用。近年来对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1(GPER1)的研究表明,该受体是区别于雌激素核受体的膜雌激素受体,可单独介导雌激素诱发的非基因组方式雌激素效应,然而目前对其介导的雌激素效应机制研究并不完善。综上,本文结合近年来对GPER1的研究进展,从该受体的发现、特性以及其介导的雌激素效应和相关通路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雌激素 雌激素受体 g蛋白雌激素受体
下载PDF
雌激素膜受体GPR30在雌激素相关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杨清旭 谢铭 《医学综述》 2020年第6期1078-1085,共8页
雌激素在人体内需要通过与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其中与雌激素核受体结合后发挥的基因组效应是雌激素发挥作用的主要方式。此外,雌激素还可通过与雌激素膜受体结合后发挥非基因组效应而发挥作用。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GPER/GPR30)作为... 雌激素在人体内需要通过与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其中与雌激素核受体结合后发挥的基因组效应是雌激素发挥作用的主要方式。此外,雌激素还可通过与雌激素膜受体结合后发挥非基因组效应而发挥作用。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GPER/GPR30)作为一种雌激素膜受体,其化学结构、细胞定位、作用方式等与传统的雌激素受体α、β均有显著区别。GPR30广泛参与雌激素介导的多种病理生理反应,并且作为雌激素膜受体参与了雌激素相关性肿瘤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雌激素受体 雌激素受体 非基因组效应 g蛋白雌激素受体30
下载PDF
雌激素膜受体与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被引量:2
6
作者 汤勇波 黄红林 《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 2004年第1期63-65,共3页
目前对雌激素膜受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对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快速调节方面,虽然对膜受体的结构还不完全清楚,但是对膜受体激活eNOS效应涉及的信号通路以及G蛋白偶联受体在信号转导通路中所起的作用已经有了较深的认识,本文就近... 目前对雌激素膜受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对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快速调节方面,虽然对膜受体的结构还不完全清楚,但是对膜受体激活eNOS效应涉及的信号通路以及G蛋白偶联受体在信号转导通路中所起的作用已经有了较深的认识,本文就近年关于雌激素膜受体调节eNOS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 受体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信号通路 g蛋白受体
下载PDF
G蛋白偶联受体计算研究的进展和前瞻 被引量:2
7
作者 许伟明 王晓锋 +2 位作者 林娟 蔡伟文 鄢仁祥 《生物信息学》 2016年第1期31-38,共8页
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GPCR)是含有七个跨膜螺旋的一类重要蛋白,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多药物靶标受体超蛋白家族。例如,目前上市药物中有超过30%是以GPCR为靶点的。然而,与GPCR重要性形成强烈反差的是科学界对于... 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GPCR)是含有七个跨膜螺旋的一类重要蛋白,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多药物靶标受体超蛋白家族。例如,目前上市药物中有超过30%是以GPCR为靶点的。然而,与GPCR重要性形成强烈反差的是科学界对于其结构与功能的了解非常贫乏,主要原因是通过实验手段来获得GPCR的结构与功能信息极其困难。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基因组规模的数据中识别GPCR并预测三维结构是可行途径之一。基于生物信息学的GPCR研究将为新型药物靶标的筛选和药物的开发提供一定的帮助。本文论述了几种较为典型的GPCR计算方法,并基于已有研究提出可能的创新性研究策略来解决GPCR蛋白识别、跨膜区定位、以及结构和功能预测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蛋白受体 gPCR识别 蛋白结构预测 区预测 药物配体
下载PDF
细胞表面的智能传感器:G蛋白偶联受体——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解读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昊 刘克文 《化学教育》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4,10,共5页
美国科学家RobertJ.Lefkowitz(罗伯特·莱夫科维茨)和BrianK.Kobilka(布莱恩·克比尔卡)因为突破性地揭示了G蛋白偶联受体(G-protein-coupledreceptors,GPCRs)这一重要受体蛋白家族的内在工作机制而获得2012年诺贝尔... 美国科学家RobertJ.Lefkowitz(罗伯特·莱夫科维茨)和BrianK.Kobilka(布莱恩·克比尔卡)因为突破性地揭示了G蛋白偶联受体(G-protein-coupledreceptors,GPCRs)这一重要受体蛋白家族的内在工作机制而获得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G蛋白偶联受体可以与激素和G蛋白结合形成三重复合物结构,从而活化G蛋白,引发生理反应。G蛋白偶联受体的结构及工作机制的发现与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医药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蛋白受体 传导 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
下载PDF
GPCR跨膜螺旋的结构拓扑建模及其预测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吴宏杰 吕强 +4 位作者 权丽君 陈荣 陈沙沙 李海鸥 钱培德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168-2178,共11页
7个α跨膜螺旋组成的螺旋束是G蛋白偶联受体的最主要拓扑特征,其三维结构的预测精度直接影响完整受体的三维结构预测、配体对接及功能分析的准确性.近期许多研究小组提出了各种方法,同时也遇到了一个共同的问题:采样时难以在7个跨膜螺... 7个α跨膜螺旋组成的螺旋束是G蛋白偶联受体的最主要拓扑特征,其三维结构的预测精度直接影响完整受体的三维结构预测、配体对接及功能分析的准确性.近期许多研究小组提出了各种方法,同时也遇到了一个共同的问题:采样时难以在7个跨膜螺旋结构的保守性与局部多样性之间获得平衡,其实质是未将两者统一到一个系统模型中.文中针对跨膜螺旋的空间结构特点,建立了兼顾保守性与多样性的结构拓扑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形成了4阶段的结构优化方法,试图获得采样广度与深度的平衡.同时,引入基于结构拓扑的能量项与约束,起到了优化评判标准和剪裁采样空间的作用,有效地预测了跨膜螺旋的三维结构.使用文中方法展开了3组验证实验,用8个已解构的目标分别与GPCRDOCK2010的参赛结果、知名结构预测工具Swiss和MODELLER进行了比较.与Swiss的比较中,文中方法有5个目标获得了更优的三维螺旋结构;与单模板、多模板的MODELLER的比较中,文中方法分别在6个目标与7个目标上取得了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 g蛋白受体 结构拓扑 约束
下载PDF
基于支持向量机预测G蛋白偶联功能类
10
作者 李占潮 周漩 +1 位作者 戴宗 邹小勇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3期224-224,共1页
G蛋白偶联受体,又称为七α螺旋跨膜蛋白质受体,因能结合和调节G蛋白活性而得名。现有研究表明,该类蛋白质的功能失调能够导致包括阿尔茨海默氏症、帕金森症、侏儒症、色盲症以及哮喘等在内的多种疾病的发生,并且通过调节有关G蛋白... G蛋白偶联受体,又称为七α螺旋跨膜蛋白质受体,因能结合和调节G蛋白活性而得名。现有研究表明,该类蛋白质的功能失调能够导致包括阿尔茨海默氏症、帕金森症、侏儒症、色盲症以及哮喘等在内的多种疾病的发生,并且通过调节有关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还可以治疗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失眠、高血压、肾功能衰竭甚至心脑血管等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蛋白受体 支持向量机 阿尔茨海默氏症 蛋白 预测 精神分裂症 肾功能衰竭 蛋白活性
下载PDF
雌激素上调绵羊输卵管上皮细胞β-防御素-2基因表达中GPR30信号途径的研究
11
作者 包图雅 白萨日娜 +1 位作者 杨燕燕 纳仁高娃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6年第10期4-7,共4页
[目的]探讨G蛋白偶联受体30(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30,GPR30)在17β-雌二醇(E_2)上调绵羊输卵管上皮细胞中SBD-2基因表达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GPR30激动剂G1(10^(-7)mol/L)和17β-雌二醇(10^(-6) mol/L)加入到第2代的绵羊输卵... [目的]探讨G蛋白偶联受体30(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30,GPR30)在17β-雌二醇(E_2)上调绵羊输卵管上皮细胞中SBD-2基因表达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GPR30激动剂G1(10^(-7)mol/L)和17β-雌二醇(10^(-6) mol/L)加入到第2代的绵羊输卵管上皮细胞中,培养6、12和24 h,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 PCR)技术测定不同时间点绵羊β-防御素-2(sheepβ-defensin-2,SBD-2)基因的表达量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G1和雌激素共同作用6 h后,绵羊输卵管上皮细胞中SBD-2基因的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同时还具有明显的时间效应。[结论]雌激素上调绵羊输卵管上皮细胞内SBD-2基因表达的膜受体途径是由GPR30介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蛋白受体30 雌激素 输卵管上皮细胞 Β-防御素-2 雌激素受体途径
下载PDF
七跨膜域受体和心脏功能
12
作者 徐平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108-109,共2页
准确的理解心脏如何与许多不同的细胞外信号分子识别与反应,将有助于我们发现治疗心脏疾病的新靶点.本文集中论述了七跨膜域受体(或G蛋白偶联受体)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阐明受体与心脏信号传导通路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为临床治疗... 准确的理解心脏如何与许多不同的细胞外信号分子识别与反应,将有助于我们发现治疗心脏疾病的新靶点.本文集中论述了七跨膜域受体(或G蛋白偶联受体)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阐明受体与心脏信号传导通路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有益提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心脏功能 g蛋白受体 信号传导通路
下载PDF
G蛋白偶联的雌激素受体在体内的表达与功能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颖 邬仪杰 +1 位作者 刘艺昀 张吉强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60-865,共6页
G蛋白偶联的雌激素受体(Gprotein-coupled estrogen receptor1,GPER)曾被命名为G蛋白偶联受体30(Gprotein-coupled receptor30,GPR30),是近年发现的一种有别于雌激素经典核受体的功能性膜性受体,该受体广泛表达于海马、下丘脑、子宫、... G蛋白偶联的雌激素受体(Gprotein-coupled estrogen receptor1,GPER)曾被命名为G蛋白偶联受体30(Gprotein-coupled receptor30,GPR30),是近年发现的一种有别于雌激素经典核受体的功能性膜性受体,该受体广泛表达于海马、下丘脑、子宫、卵巢、乳腺、骨和心血管等全身多个系统、器官和组织,在细胞内主要定位于细胞膜、内质网、线粒体和高尔基体。GPER与雌激素结合,通过激活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 regulated kinase,ERK)、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atidyl inositol 3 kinases/phosphorylated proteinkinaseB,PI3K/AKT)、Ca2+和环磷酸腺苷(3'-5'-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等第二信使途径发挥快速非基因效应,在神经系统、生殖系统、运动系统和心血管系统中发挥重要的生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蛋白雌激素受体 雌激素受体 g蛋白受体30
原文传递
牛卵泡可卡因-苯丙胺调节转录肽候选受体的筛选
14
作者 王锴 孟金柱 +4 位作者 李鹏飞 毕锡麟 景炅婕 张子宁 吕丽华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4期263-267,共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筛选牛卵泡可卡因-苯丙胺调节转录肽(cocnine-and amphetamine-regulate transcript,CART)候选受体。[方法]首先对牛卵泡转录组深度测序所获得的35 325个表达基因进行筛选,选出ODF1/ODF2(发情周期第一卵泡波的最大卵泡... [目的]本研究旨在筛选牛卵泡可卡因-苯丙胺调节转录肽(cocnine-and amphetamine-regulate transcript,CART)候选受体。[方法]首先对牛卵泡转录组深度测序所获得的35 325个表达基因进行筛选,选出ODF1/ODF2(发情周期第一卵泡波的最大卵泡/第二大卵泡)趋近于无穷大的部分和比值在1.5~2.0之间的部分基因,找出它们的gene symbol,然后利用NCBI和CELLULAR进行亚细胞定位,最后利用跨膜螺旋软件进行α跨膜螺旋区预测,从中筛选出含有7个α螺旋跨膜区的膜蛋白,进而筛选出CART的候选受体。[结果]通过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亚细胞定位和跨膜螺旋区预测最终获得了11个高表达基因,并根据筛选出的23个G蛋白偶联受体的结构和功能,结合神经肽受体的特征,找出了4个G蛋白偶联受体作为CART的候选受体。[结论]最终将AGTR2、HTR2B、S1PR1、S1PR2作为CART的候选受体,为以后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卵泡 CART 候选受体 螺旋 表达基因 g蛋白受体
下载PDF
研究TGR5过表达对暴露于高氧的新生小鼠炎症和肺损伤的影响
15
作者 池婷 刘爱红 +1 位作者 范彧 阴欣 《临床肺科杂志》 2023年第12期1819-1825,共7页
目的探究TGR5对新生高氧(hyperoxia,HO)损伤小鼠肺部炎症和支气管肺发育异常(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的影响。方法新生小鼠放置在一个含75%氧气的密封有机玻璃室内14天以建立BPD模型,将新生小鼠分为6个实验组:对照组(常氧组);H... 目的探究TGR5对新生高氧(hyperoxia,HO)损伤小鼠肺部炎症和支气管肺发育异常(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的影响。方法新生小鼠放置在一个含75%氧气的密封有机玻璃室内14天以建立BPD模型,将新生小鼠分为6个实验组:对照组(常氧组);HO组;HO+LV-NC组;HO+LV-TGR5组;HO+si-NC组;HO+si-TGR5组。在出生后14天,收集肺组织、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进行组织学检查;分析湿/干(W/D)重量比、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活性、细胞因子、氧化应激和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O组新生小鼠肺组织中TGR5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出现肺部炎症伴有肺泡-毛细血管渗漏、中性粒细胞浸润、MPO活性增强、炎症介质释放和氧化应激发生;TRAF6和p65的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HO组比较,TGR5过表达可减轻肺组织病理损伤;显著减少中性粒细胞浸润和MPO活性(P<0.05);抑制炎症介质释放和氧化应激反应(P<0.05);降低TRAF6蛋白表达和p65磷酸化水平(P<0.05)。相反,TGR5干扰进一步加剧了HO对新生小鼠肺发育的影响。结论TGR5过表达通过抑制TRAF6/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来改善HO诱导的小鼠肺损伤,可作为临床试验中一种预防和治疗新生儿肺发育异常的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蛋白受体-5 高氧 新生儿肺发育 炎症反应 氧化应激
下载PDF
13例先天性双侧输精管缺如不育患者的致病基因突变检测 被引量:1
16
作者 汤莹 张湧波 +2 位作者 吴丹红 林炎鸿 兰风华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63-774,共12页
目的:检测先天性双侧输精管缺如(congenital bilateral absence of the vas deferens,CBAVD)患者中囊性纤维化跨膜转导调节因子(cystic fibrosis transmembrane conductance regulator,CFTR)基因和CBAVD易感基因的突变情况,探讨它们与CB... 目的:检测先天性双侧输精管缺如(congenital bilateral absence of the vas deferens,CBAVD)患者中囊性纤维化跨膜转导调节因子(cystic fibrosis transmembrane conductance regulator,CFTR)基因和CBAVD易感基因的突变情况,探讨它们与CBAVD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对13例诊断为孤立发生的CBAVD患者的致病基因CFTR及易感基因黏附型G蛋白偶联受体G2(adhesion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G2,ADGRG2)、上皮细胞钠离子通道β亚单位(sodium channel epithelial 1 subunit beta,SCNN1B)和碳酸酐酶12(carbonic anhydrase,CA12)和溶质载体家族9成员3(solute carrier family 9 member A3,SLC9A3)行全外显子测序及Sanger测序验证,针对CFTR基因多态性位点、内含子及侧翼序列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后用Sanger测序,并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CBAVD易感基因新发突变进行保守性分析和有害性预测。对13例CBAVD患者中1例患者的家系进行遗传学分析,评估子代遗传风险。结果:外显子测序发现13例CBAVD患者中,只有6例患者检测到CFTR基因外显子突变,有6种错义突变:c.2684G>A(p.Ser895Asn)、c.4056G>C(p.Gln1352His)、c.2812G>T(p.Val938Leu)、c.3068T>G(p.Ile1023Arg)、c.374T>C(p.Ile125Thr)、c.1666A>G(p.Ile556Val),1种无义突变:c.1657C>T(p.Arg553Ter),这6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同时还存在CFTR的纯合p.V470位点,另外7例患者未检测出CFTR基因外显子区域的突变。13例CBAVD患者中,3例患者携带纯合p.V470的多态性位点,4例患者携带5T等位基因,2例患者携带TG13等位基因,10例患者携带c.-966T>G位点。4例CBAVD患者同时携带以上CFTR基因突变位点中的2~3个位点。13例患者中CBAVD易感基因突变情况:1种ADGRG2错义突变c.2312A>G(p.Asn771Ser),2种SLC9A3错义突变c.2395T>C(p.Cys799Arg)、c.493G>A(p.Val165Ile),1种SCNN1B错义突变c.1514G>A(p.Arg505His)和1种CA12错义突变c.1061C>T(p.Ala354Val),其中,SLC9A3基因的c.493G>A(p.Val165Ile)突变位点是首次在CBAVD患者中被发现,以上5种突变位点在gnomAD数据库中的人群变异频率极低,属于罕见突变,用Mutation Taster和Polyphen-2软件预测显示SLC9A3基因的c.493G>A(p.Val165Ile)位点和SCNN1B基因的c.1514G>A(p.Arg505His)位点的有害性等级为致病突变。1例家系遗传分析发现,先证者的c.1657C>T(p.Arg553Ter)突变为新生突变,先证者父亲、母亲均未携带该突变,先证者及其配偶通过辅助生殖技术孕育1女婴,该女婴遗传了先证者的致病性突变c.1657C>T(p.Arg553Ter)。结论:CFTR基因突变仍然是中国CBAVD患者的主要致病原因,但突变的分布与频率与国内外其他研究的数据存在一定差异,需要进一步扩充中国CBAVD患者的CFTR突变谱;ADGRG2、SLC9A3、SCNN1B和CA12易感基因可能解释部分无CFTR突变的CBAVD病例;CBAVD患者多无特殊临床表现,建议临床医生确诊前对患者行进一步的体格检查,并结合其阴囊超声或经直肠超声检查;建议将CFTR基因突变检测应用于辅助生殖前的遗传学筛查,降低子代罹患CBAVD及囊性纤维化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双侧输精管缺如 囊性纤维化转导调节因子 黏附型g蛋白受体g2 溶质载体家族9成员3
下载PDF
细胞如何感受外界环境——2012年度诺贝尔化学奖简述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德文 周颖琳 张新祥 《大学化学》 CAS 2013年第1期1-4,共4页
2012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Robert J.Lefkowitz和Brian K.Kobilka,以表彰他们在G蛋白偶联受体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本文简要介绍G蛋白偶联受体的结构、功能及其发现和发展的过程。
关键词 诺贝尔化学奖 g蛋白受体 肾上腺素 7次受体
下载PDF
先天性双侧输精管缺如相关致病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谭茂青(综述) 汤莹(审校)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50-455,共6页
先天性双侧输精管缺如(CBAVD)会导致梗阻性无精子症及男性不育,是男性生殖系统先天性畸形的一种。目前公认囊性纤维化跨膜转导调节因子(CFTR)的突变是CBAVD的主要病因,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粘附型G蛋白偶联受体G2(ADGRG2)、溶质载体家族... 先天性双侧输精管缺如(CBAVD)会导致梗阻性无精子症及男性不育,是男性生殖系统先天性畸形的一种。目前公认囊性纤维化跨膜转导调节因子(CFTR)的突变是CBAVD的主要病因,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粘附型G蛋白偶联受体G2(ADGRG2)、溶质载体家族9成员3(SLC9A3)等基因的异常也参与了CBAVD的发生发展。建立合理的CBAVD分子诊断流程,联合辅助生殖技术是目前有效诊疗CBAVD的方法,但子代也存在遗传的风险。本文重点对CFTR、ADGRG2、SLC9A3基因在CBAVD中的致病机制进行概述,旨在为CBAVD的临床诊疗和遗传咨询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双侧输精管缺如 囊性纤维化转导调节因子 粘附型g蛋白受体g2 溶质载体家族9成员3
下载PDF
抗2型糖尿病药物研发获新突破
19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3年第5期424-424,共1页
据Siu FY2013年7月15日[Nature,2013,499(7459):444—449.]报道,中美学者通过合作研究,新近在国际上首次解析了胰高血糖素受体7次跨膜区域的三维结构,为抗2型糖尿病药物的研发提供了一张“精确地图”。这是G蛋白偶联受体研究... 据Siu FY2013年7月15日[Nature,2013,499(7459):444—449.]报道,中美学者通过合作研究,新近在国际上首次解析了胰高血糖素受体7次跨膜区域的三维结构,为抗2型糖尿病药物的研发提供了一张“精确地图”。这是G蛋白偶联受体研究领域的一个重大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药物研发 胰高血糖素受体 g蛋白受体 糖尿病药物 三维结构
下载PDF
黑皮素1受体在人体正常皮肤和增生性瘢痕中的表达与分布 被引量:4
20
作者 程勇 龙剑虹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368-368,共1页
关键词 增生性瘢痕 正常皮肤 人体 g蛋白受体 表达 浅表性 Α-MSH 多肽类激素 细胞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