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6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跨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加伤椎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3
1
作者 未东兴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期32-33,共2页
目的探讨跨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加伤椎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60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跨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跨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加伤椎... 目的探讨跨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加伤椎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60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跨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跨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加伤椎椎体内植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obb角、活动能力评分、VAS疼痛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Cobb角、活动能力评分和VAS疼痛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后凸畸形、腰背疼痛和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率10.0%显著低于对照组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跨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加伤椎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效果确切,能迅速缓解疼痛,增强内固定系统的牢固性,降低术后矫正角度的丢失及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 弓根螺钉 体内植骨 胸腰爆裂骨折
下载PDF
连续与跨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高峰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2年第5期534-535,共2页
目的探讨连续与跨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采用连续与跨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39例。观察患者术前术后的AMS评分情况,患者骨折恢复情况:椎体高度、Cobb角等。结果 39例患者平... 目的探讨连续与跨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采用连续与跨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39例。观察患者术前术后的AMS评分情况,患者骨折恢复情况:椎体高度、Cobb角等。结果 39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145.46±53.46)min,术中平均透视时间(14.34±4.46)min,术中平均出血量(630.58±72.46)mL。术后所有患者脊神经压迫症状减轻,手术前后患者AMS评分有明显改善,患者椎体高度及Cobb角术后较术前恢复效果明显(P<0.05)。结论连续与跨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疗效十分显著,可以有效的恢复患者的脊柱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爆裂骨折 弓根螺钉固定 连续与
下载PDF
伤椎置钉与跨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肖恒 《现代医药卫生》 2011年第12期1819-1821,共3页
目的:探讨后路经伤椎置钉与跨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8例患者伤椎前缘高度及矢状面Cobb角变化、神经功能恢复、内固定失败率(断钉、断棒及退钉等)及腰背痛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平均随访时... 目的:探讨后路经伤椎置钉与跨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8例患者伤椎前缘高度及矢状面Cobb角变化、神经功能恢复、内固定失败率(断钉、断棒及退钉等)及腰背痛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平均随访时间18.8(12~40)个月。两组患者伤椎前缘高度、矢状面Cobb角术前、术后1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与术后1周伤椎前缘高度、矢状面Cobb角比较,A组术后1年时差于术后1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时两组间比较,B组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定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患者腰背疼痛及内固定失败发生率均较A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可以增强内固定系统的牢固性,降低术后矫正角度的丢失及内固定的失败率,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爆裂性骨折 固定 固定 弓根螺钉
下载PDF
分析比较经伤椎置钉与跨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 被引量:5
4
作者 王进全 《基层医学论坛》 2016年第21期2909-2910,共2页
目的探讨经伤椎置钉与跨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胸腰椎骨折病例共90例,平均分成2组,每组45例。观察组患者接受经伤椎置钉螺钉固定,对照组患者接受跨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 目的探讨经伤椎置钉与跨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胸腰椎骨折病例共90例,平均分成2组,每组45例。观察组患者接受经伤椎置钉螺钉固定,对照组患者接受跨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伤椎置钉在胸腰椎骨折中的临床疗效优于跨节段椎弓根螺钉,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骨折 经伤置钉 弓根螺钉疗效对比
下载PDF
经皮与经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段AO A3型骨折的疗效对比
5
作者 郑潮顺 陈太秋 +4 位作者 郭跃跃 何旭辉 林懿辉 陈彬勇 林楚纯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4年第3期187-192,共6页
目的对比经皮与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段AO分型A3型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揭阳市人民医院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的74例单节段胸腰段A3型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经皮螺钉内固定组(3... 目的对比经皮与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段AO分型A3型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揭阳市人民医院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的74例单节段胸腰段A3型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经皮螺钉内固定组(38例)和经肌间隙入路(wiltse入路)(经肌间隙组,36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影像学指标。结果所有病例随访1年。两组术中失血量、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无统计学差异。经皮螺钉组手术时间为121.6±19.4 min,而肌间隙组为91.7±19.3min(P<0.05)。经皮螺钉组术中放射次数(15.0±2.1)较经肌间隙组(5.1±1.1)多(P<0.05)。两组术后均能有效改善椎体角、椎体高度及VAS、ODI等临床评分。其中经肌间隙组在椎体夹角、cobb角更优(P<0.05)。经皮螺钉组发生一例切口愈合不良,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与椎弓根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均可有效治疗单节段胸腰段AO A3型骨折,经肌间隙组术中放射次数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椎体高度恢复更优,更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骨折 经皮弓根螺钉固定 经肌间隙入路弓根螺钉固定 AO A3型骨折
下载PDF
胸腰段脊柱骨折内固定:经伤椎与跨伤椎短节段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的应用 被引量:40
6
作者 王金宁 宋达炜 +7 位作者 乔渝森 杨炎 邹俊 张林林 耿德春 杨惠林 吴贵忠 倪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8期4479-4484,共6页
背景:目前临床上对后路短节段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段骨折的随访数据有限,且是否应进行伤椎置钉尚存在一定的争议。目的:探究短节段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经伤椎置钉与跨伤椎固定修复胸腰段骨折的短期疗效。方法:纳入使用经皮椎弓... 背景:目前临床上对后路短节段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段骨折的随访数据有限,且是否应进行伤椎置钉尚存在一定的争议。目的:探究短节段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经伤椎置钉与跨伤椎固定修复胸腰段骨折的短期疗效。方法:纳入使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胸腰段骨折患者27例,随机将患者分为经伤椎置钉组和跨伤椎固定组。所有治疗均已取得患者知情同意,且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使用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估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使用骨折椎体前缘相对高度,矢状面后凸Cobb角度评估骨折椎体复位情况。结果与结论:①所有纳入随访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经伤椎置钉组随访8-20个月,跨伤椎置钉组随访5-17个月,均未出现内固定断裂、伤椎高度丢失等并发症;②2组患者术后的目测类比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较术前明显好转(P < 0.05),组间对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③2 组患者术后骨折椎体前缘相对高度及矢状面后凸Cobb角均较术前好转,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组间对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④提示随访期间使用短节段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修复胸腰段骨折能够取得满意疗效,而经伤椎置钉和跨节段固定并未表现出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骨折 经皮弓根螺钉固定系统 脊柱骨折内固定 经伤置钉 固定 体前缘相对高度 COBB角
下载PDF
经伤椎与跨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 被引量:6
7
作者 王东 高宏斌 胡祥怀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446-449,共4页
目的:对比并研究经伤椎与跨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3月收治且符合纳入标准的30例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别经伤椎(对照组)和跨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实验组),记录两组患者... 目的:对比并研究经伤椎与跨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3月收治且符合纳入标准的30例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别经伤椎(对照组)和跨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实验组),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情况及并发症,比较术前及术后患者Cobb角、伤椎椎体前后缘高度百分比、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功能独立性评估表评分(FIM)。结果:对照组在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上优于实验组(P<0.05)。两组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Cobb角及伤椎前后缘高度百分比在术前和术后3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在术后6个月时相比,实验组患者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VAS评分和FIM评分在手术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经复位内固定后评分均得到改善(P<0.05)。结论:经伤椎和跨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均能对单节段胸腰椎骨折形成良好的复位固定效果,跨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在缩短手术时间和减少术中出血中占有一定的优势,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远期临床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骨折 弓根螺钉 经伤
下载PDF
经伤椎与跨伤椎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疗效比较 被引量:21
8
作者 凌仕勇 陈军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12期58-61,共4页
目的对比和探讨经伤椎与跨伤椎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为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治疗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4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72例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和随访资料,其中36例行... 目的对比和探讨经伤椎与跨伤椎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为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治疗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4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72例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和随访资料,其中36例行传统跨伤椎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治疗者作为对照组,36例行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治疗者作为观察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经手术治疗前后及1年随访时的伤椎椎体前后缘高度比及Cobb’s角。分别运用功能独立性评估表(FIM)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两组患者经手术治疗后的功能恢复效果和疼痛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术后FIM功能评分(66.87±17.39)分和(62.06±14.77)分均显著高于术前的(31.26±7.31)分和(29.97±5.82)分(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VAS疼痛评分(4.01±0.60)分和(4.24±0.52)分均显著低于术前的(8.23±1.34)分和(7.98±1.65)分(P〈0.05)。两组术前评分、术后改善效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经手术治疗后椎体前缘高度比、椎体后缘高度比、Cobb’s角均比术前显著改善(P均〈0.05),两组上述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1年随访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椎体前缘高度比(92.69±4.53)%和椎体后缘高度比(96.28±2.5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27±3.97)%和(94.25±2.76)%,观察组的Cobb’s角(5.82±2.9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89±3.8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跨伤椎和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治疗均能有效复位固定伤椎,矫正损伤脊柱后凸畸形,缓解复位固定后的疼痛症状,改善患者术后功能。相比于跨伤椎复位固定方式,经伤椎复位固定治疗后的远期疗效更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伤 弓根螺钉 复位固定 胸腰骨折
下载PDF
经伤椎短节段与跨伤椎长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顾勇 汪凌骏 +3 位作者 陆宇翔 胡浩 罗军超 陈亮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36-40,共5页
目的:分析比较后路经伤椎短节段与跨伤椎长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爆裂性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2014年12月104例单节段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的临床资料,分为经伤椎短节段固定组(短节段组, n=78)与跨伤椎长... 目的:分析比较后路经伤椎短节段与跨伤椎长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爆裂性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2014年12月104例单节段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的临床资料,分为经伤椎短节段固定组(短节段组, n=78)与跨伤椎长节段固定组(长节段组,n=26),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伤椎前缘高度比值,局部Cobb角,以及并发症等。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6~36个月,平均(19.8±7.4)个月。长节段组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均高于短节段组(均P<0.05)。末次随访时每组ODI及VA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均P<0.05);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每组术后即刻伤椎前缘高度比及局部Cobb角较术前显著改善(均P<0.05),且保持至末次随访(均P>0.05);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短节段组伤椎置钉失败2例,两组均无螺钉松动、断裂或移位等并发症。结论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可获得与跨伤椎长节段固定近似的效果,但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爆裂性骨折 经伤固定 固定
下载PDF
后路椎弓根螺钉长节段固定、短节段经伤椎固定及短节段跨伤椎固定对A型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伟 曹爽 +2 位作者 倪志豪 单涛 刘颖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2440-2445,共6页
目的本研究比较长节段固定、短节段经伤椎固定和短节段跨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21年7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并诊断为A型胸腰椎骨折的患者73例,治疗方式为长节段固定(A组,n=28),短节段... 目的本研究比较长节段固定、短节段经伤椎固定和短节段跨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21年7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并诊断为A型胸腰椎骨折的患者73例,治疗方式为长节段固定(A组,n=28),短节段经伤椎固定(B组,n=24)和短节段跨伤椎固定(C组,n=21)。评估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VAS评分、ODI评分、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比以及Pearce分级。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18.9个月。三组患者术后腰痛(VAS评分)、功能表现(ODI评分)、Cobb角和伤椎前缘高度比较术前均得到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三组之间的VAS评分、ODI评分和Pearce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C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尽管骨折椎体的Cobb角和伤椎前缘高度比在术后1年得到了显著校正,但C组的校正损失明显大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长节段固定相比,短节段固定具有手术创伤小的优点。此外,短节段经伤椎固定也能带来与长节段固定一样好的长期畸形校正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骨折 后路弓根螺钉固定 固定 经伤固定 固定
下载PDF
开放与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老年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临床疗效和生命质量的影响
11
作者 史昆盛 方炜 黄伟 《当代医学》 2024年第13期29-33,共5页
目的探讨开放与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老年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临床疗效和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12月黄石市第五医院收治的68例老年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与B组,每组34例。A组... 目的探讨开放与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老年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临床疗效和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12月黄石市第五医院收治的68例老年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与B组,每组34例。A组采用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B组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并发症发生率、椎体解剖学结构改变指标(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后凸Cobb角)、椎体功能[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生命质量[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结果B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A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94%,低于A组的2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3个月,两组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均高于术前,后凸Cobb角均小于术前,且术后3个月后凸Cobb角大于术后1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周、3个月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及术后1周、3个月,两组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后凸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周、3个月,两组ODI评分均低于前一时间点,且术后1周,B组ODI评分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3个月,两组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B组生理职能、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活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生理职能、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活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术后1个月,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可缩短康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术后早期疼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胸腰脊柱骨折 经皮弓根螺钉固定 生命质量
下载PDF
经伤椎与跨伤椎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疗效对比
12
作者 毕中普 陈晓磊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24年第4期301-305,共5页
目的 对比分析经伤椎与跨伤椎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18例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9例),观察组患者... 目的 对比分析经伤椎与跨伤椎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18例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跨伤椎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情况、临床疗效以及椎体解剖结构恢复情况、椎体功能与生存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均无明显差异(t=0.731、0.722、0.585,P=0.467、0.472、0.560);术后12个月,观察组患者显效45例、有效13例、无效1例,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显效33例、有效23例、无效3例(Z=-2.358,P=0.018);术后12个月,观察组患者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椎体后缘高度压缩率及椎管占位率均明显小于对照组(t=10.670、9.967、11.720、7.632,P均<0.001);术后12个月,观察组患者改良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0D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18.251、16.833,P均<0.001)。结论 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能更好地矫正脊柱骨折患者椎体解剖结构,促进椎体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伤 弓根钉内固定 脊柱骨折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不同入路方式治疗无神经症状单节段胸腰椎骨折疗效对比
13
作者 魏俊刚 宋朝华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24年第1期33-36,57,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经椎旁肌间隙椎弓根螺钉内固定(Wiltse入路)与Sextant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Sextant经皮入路)治疗无神经症状单节段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21年10月安阳市殷都区中医院收治的72例无神经症状单节段胸... 目的对比分析经椎旁肌间隙椎弓根螺钉内固定(Wiltse入路)与Sextant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Sextant经皮入路)治疗无神经症状单节段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21年10月安阳市殷都区中医院收治的72例无神经症状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手术方法将其分为Wiltse组(39例)和Sextant组(33例),Wiltse组患者采用经椎旁肌间隙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Sextant组患者采用Sextant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疼痛程度以及骨折椎体前缘高度比值、Cobb角与椎体功能。结果Wiltse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Sextant组(t=11865,P<0001),术中透视次数明显少于Sextant组(t=19892,P<0001),手术时间明显短于Sextant组(t=3442,P<0001),住院时间明显长于Sextant组(t=8962,P<0001);术后6个月,Wiltse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均明显低于Sextant组(t=6878、13070,P均<0001),而骨折椎体前缘高度比值及Cobb角与Sextant组无明显差异(t=1658、1628,P=0102、0108)。结论经椎旁肌间隙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与Sextant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对无神经症状单节段胸腰椎骨折的矫正效果相当,但经椎旁肌间隙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手术时间更短,术后远期疼痛程度更轻,椎体功能恢复效果更好,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骨折 神经症状 旁肌间隙弓根螺钉固定 Sextant经皮弓根螺钉固定
下载PDF
跨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加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5
14
作者 魏巍 叶金标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6年第3期294-297,共4页
目的探讨跨伤椎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附加伤椎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2月至2014年3月接诊的100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 目的探讨跨伤椎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附加伤椎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2月至2014年3月接诊的100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采取跨伤椎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附加伤椎椎弓根固定治疗,对照组采取跨伤椎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椎体恢复情况、手术前后的影像学指标、手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以及满意度。结果术后两组患者的椎体高度百分比、椎管占位率、伤椎前缘高度比、矢状面Cobb角均有所改善(P均<0.05),但观察组各项指标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术后观察组神经功能总改善率为9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0%(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为90.0%,对照组为74.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跨伤椎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附加伤椎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椎体恢复以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爆裂骨折 骨折固定 弓根螺钉系统 附加伤固定 体高度百分比 管占位率
原文传递
后路伤椎置钉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应激指标、疼痛程度的影响
15
作者 薛龙海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6期75-78,共4页
目的探究后路伤椎置钉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SSPI)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TVF)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1月我院收治的56例TVF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n=28,后路伤椎置钉SSPI治疗)、B组(n=28,跨伤椎S... 目的探究后路伤椎置钉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SSPI)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TVF)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1月我院收治的56例TVF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n=28,后路伤椎置钉SSPI治疗)、B组(n=28,跨伤椎SSPI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A组的手术耗时长于B组,卧床时长短于B组,术后引流量、术中失血量多于B组(P<0.05)。术后3个月,A组的伤椎前缘高度比(AVHR)大于B组,Cobb角小于B组(P<0.05)。术后1、3个月,两组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A组低于B组(P<0.05)。术后1、3 d,两组的去甲肾上腺素(NE)、肌酸激酶(CK)、皮质醇(Cor)水平均高于术前,且A组高于B组(P<0.05)。两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与跨伤椎SSPI相比,后路伤椎置钉SSPI治疗TVF患者可进一步减轻疼痛、提高腰椎功能、缩短卧床时长,但会略微增加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手术创伤,延长手术耗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伤 弓根螺钉固定 胸腰体骨折 应激指标
下载PDF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与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联合伤椎置钉治疗单节段胸腰段骨折的应用效果
16
作者 董文峰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23期36-39,共4页
目的:研究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与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联合伤椎置钉治疗单节段胸腰段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钟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单节段胸腰段骨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 目的:研究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与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联合伤椎置钉治疗单节段胸腰段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钟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单节段胸腰段骨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0例患者,分别给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联合伤椎置钉、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联合伤椎置钉。对比两组手术指标、伤椎影像指标(椎体前缘高度比值、Cobb角)、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两组手术指标,观察组切口长度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相比(P>0.05)。(2)手术后,观察组伤椎后凸畸形Cobb角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大于对照组(P<0.05)。(3)手术后,观察组O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4)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节段胸腰段骨折手术治疗中,应用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联合伤椎置钉治疗效果优于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联合伤椎置钉,可有效改善患者腰背部功能及伤椎影像学指标,减轻疼痛,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弓根螺钉固定 Wiltse入路弓根螺钉固定 置钉 胸腰骨折
下载PDF
后路伤椎置钉与跨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1
17
作者 史锐 《微创医学》 2018年第6期797-798,814,共3页
目的比较后路伤椎置钉与跨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按照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跨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采用伤椎置钉术治疗。术后随访1年,评... 目的比较后路伤椎置钉与跨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按照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跨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采用伤椎置钉术治疗。术后随访1年,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末次随访时Cobb角高于研究组,术后3 d、末次随访时椎管面积改善指数均低于研究组(均P <0. 05);研究组术后3 d、末次随访时骨折矫正率均高于对照组,丢失率、内固定失效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 <0. 05);两组末次随访时椎间隙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与跨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比较,后路伤椎置钉术可显著提高胸腰椎骨折患者的固定效果,减小对神经系统的不良影响,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骨折 弓根螺钉固定 后路伤置钉
下载PDF
长节段与短节段融合联合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在退变性脊柱侧弯治疗中的对比分析
18
作者 孙健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2期91-94,共4页
目的探讨长节段与短节段融合联合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在退变性脊柱侧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退变性脊柱侧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行后路椎弓... 目的探讨长节段与短节段融合联合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在退变性脊柱侧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退变性脊柱侧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行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对照组行短节段融合,观察组行长节段融合.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影像学参数、疼痛评分、Oswse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232.41±28.68)min,长于对照组的(164.85±14.83)min,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中透视次数分别为(554.96±52.41)mL、(156.32±14.82)mL、(6.32±1.15)次,均多于对照组的(449.65±45.84)mL、(123.41±13.35)mL、(4.21±0.83)次,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侧凸Cobb角、矢状面平衡偏移量、冠状位平衡偏移量分别为(18.15±1.63)°、(17.79±1.45)mm、(13.51±1.23)mm,均低于对照组的(22.34±2.49)°、(23.53±2.57)mm、(16.78±1.45)mm,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ODI评分分别为(1.42±0.24)分、(12.58±1.23)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98±0.27)分、(15.39±1.42)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生活质量各领域评分分别为(87.25±5.24)分、(88.26±5.19)分、(88.93±5.25)分、(90.76±4.15)分,均高于对照组的(80.62±5.21)分、(81.11±5.09)分、(82.04±5.18)分、(83.63±4.58)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节段与短节段融合在退变性脊柱侧弯中各有价值,短节段融合手术创伤更小,长节段能更好恢复脊椎力线及功能,还需根据临床病情特点慎重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脊柱侧弯 后路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 融合 融合
下载PDF
经皮椎弓根螺钉跨伤椎固定联合伤椎内植入同种异体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研究
19
作者 韦家鼎 朱冬玲 +5 位作者 付拴虎 钟远鸣 卢大汉 陈勇喜 覃浩然 覃海飚 《微创医学》 2024年第3期272-277,共6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跨伤椎固定联合伤椎内植入同种异体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TBF)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行经皮椎弓根螺钉跨伤椎固定手术治疗的86例TB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是否在伤椎内植入同种异体骨治疗将患者分为植骨...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跨伤椎固定联合伤椎内植入同种异体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TBF)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行经皮椎弓根螺钉跨伤椎固定手术治疗的86例TB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是否在伤椎内植入同种异体骨治疗将患者分为植骨组(n=46)和非植骨组(n=40)。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前、术后、终末随访时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影像学指标(椎管侵占改善率、Cobb角矫正率及丢失率,以及术前、术后、终末随访时的伤椎前缘高度、伤椎Cobb角),以及随访过程中的伤椎愈合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时间(19.01±3.52)个月。随访过程中,植骨组患者伤椎均达到骨性愈合,未出现断钉断棒及其他并发症,未植骨组中有2例断钉、2例断棒、3例出现“空壳”现象。植骨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非植骨组,终末随访时疼痛VAS评分低于非植骨组,伤椎前缘高度和椎管侵占改善率均高于非植骨组患者,伤椎Cobb角及Cobb角丢失率小于或低于非植骨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前及术后疼痛VAS评分,以及术前及术后伤椎前缘高度、术前及术后伤椎Cobb角、Cobb角矫正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跨伤椎固定联合伤椎内植入同种异体骨治疗TBF,能有效恢复伤椎前缘高度,提高椎管侵占改善率,促进伤椎愈合,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体成形术 弓根 内植骨 固定 骨折愈合
下载PDF
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
20
作者 罗思进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36期17-19,共3页
目的:研究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用于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共计80例,均被收治于河池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确诊为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在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择期采取手术治疗,按照治疗期间所用术式分... 目的:研究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用于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共计80例,均被收治于河池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确诊为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在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择期采取手术治疗,按照治疗期间所用术式分为对照组(n=40)、观察组(n=40),前者应用传统开放式手术治疗,后者予以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术前,测定两组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应用相应的手术方案后,指标测定数值均有所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治疗前,两组Cobb角、伤椎前缘平均高度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1个月测定上述指标,其中观察组伤椎前缘平均高度较高,Cobb角较小,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术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手术治疗期间选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式可在缓解临床症状的同时纠正畸形,促进椎体高度恢复至正常,值得借鉴以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脊柱骨折 经皮弓根螺钉固定 开放式手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