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跨媒介到跨译介——国产电影文化边界明确性探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靳静波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1-64,共4页
作为一种视觉艺术,电影承载着娱乐功用和文化传播功能。在全球化日益加剧的今天,国产电影在塑造国家形象、传递民族文化和促进文化交流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国产电影的文化属性与文化传播出发,通过对文化边界与全球共鸣等问... 作为一种视觉艺术,电影承载着娱乐功用和文化传播功能。在全球化日益加剧的今天,国产电影在塑造国家形象、传递民族文化和促进文化交流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国产电影的文化属性与文化传播出发,通过对文化边界与全球共鸣等问题的分析,探索从跨媒介到跨译介中的国产电影文化边界,认为要始终明确和坚守文化边界,旨在为国产电影事业发展提供思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 跨译介 国产电影 文化边界
下载PDF
跨文化译介研究的视角、问题与思考——从《明清时期西传中国小说英译研究》谈起 被引量:2
2
作者 许多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8-33,共6页
“中学西传”研究越来越受重视且成果丰硕,但明清时期西传中国小说的翻译问题研究则相对较弱,鲜见有分量的标志性学术成果。陈婷婷的新著《明清时期西传中国小说英译研究》属于特定历史语境下的文学交流互鉴研究范畴,集中论述西方最早... “中学西传”研究越来越受重视且成果丰硕,但明清时期西传中国小说的翻译问题研究则相对较弱,鲜见有分量的标志性学术成果。陈婷婷的新著《明清时期西传中国小说英译研究》属于特定历史语境下的文学交流互鉴研究范畴,集中论述西方最早译介中国古典小说的翻译动机、翻译选择、译介路径等。本文主要通过分析该专著,探讨明清时期西传小说译介研究带来的跨文化误读与共识性理解问题,特别是深层语境及译者主体身份的多重性对译本结构的影响、译本对西方启蒙时期现代性转型的助推以及此类研究对当下翻译研究与实践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译介 误读 共识性 《明清时期西传中国小说英译研究》
下载PDF
《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
3
作者 杨念群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53-153,共1页
关键词 语际实践——文学 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 1900—1937)》 刘禾 文学评论 文学批评
下载PDF
英语学界中国古典词译介与研究的宏观特点 被引量:1
4
作者 涂慧 《长江学术》 CSSCI 2020年第3期59-67,共9页
在跨文化译介方面,英语学界中国古典词在译介时间上迄今已近百年,在词类译名上经历漠视、误读和正解的过程,在词人选择上呈现出多样化与经典化的倾向,在译者身份上表现出本土学者与华裔学者的融合;在跨语际研究方面,英语学界中国古典词... 在跨文化译介方面,英语学界中国古典词在译介时间上迄今已近百年,在词类译名上经历漠视、误读和正解的过程,在词人选择上呈现出多样化与经典化的倾向,在译者身份上表现出本土学者与华裔学者的融合;在跨语际研究方面,英语学界中国古典词研究普遍重视文本分析和综合研究,具有浓厚的方法论与理论色彩,呈现出科学化与多维度趋势。通过借用西方主流思想与批评方法,英语学界中国古典词学揭示出中国词人词作的新形象与新特点、,扩大并部分修正某些西方主流思想。由此,英语学界中国古典词学的诠释路径和话语实践,从侧面反映出英语汉学界与主流思想之间既西学中用又中研西补的张力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译介 语际研究 中国古典文学译介 词类译名
下载PDF
《跨语际实践》的重写文学史实践 被引量:5
5
作者 旷新年 张莉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48-151,共4页
关键词 刘禾 语际实践-文学 民族文化和被译介的现代性》 现代文学 古典文学 文学史 个人主义 国民性 翻译
下载PDF
推动吉剧产业化的传播策略 被引量:1
6
作者 梁华凝 曹立波 朴明珠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68-69,共2页
吉剧作为吉林地方戏曲剧种,是在曲艺二人转的基础上吸收东北其他民间歌舞和地方戏曲逐步发展而成的,属于吉林省优秀宝贵的文化资源。在国家大力发展区域文化产业这种形势下,"吉林省十二五规划"把实施文化产业提速计划、发挥... 吉剧作为吉林地方戏曲剧种,是在曲艺二人转的基础上吸收东北其他民间歌舞和地方戏曲逐步发展而成的,属于吉林省优秀宝贵的文化资源。在国家大力发展区域文化产业这种形势下,"吉林省十二五规划"把实施文化产业提速计划、发挥吉林文化知名品牌效应作为新的发展目标。因此,吉剧产业化理应引起更多人的关注。跨语际译介策略和媒介传播策略是推动吉剧产业化的重要策略,这两种传播策略的实施有助于使吉剧被更广泛的认可和接受,从而推动吉剧品牌的树立,加速吉剧正规化、规模化和效益化的发展,促进吉剧产业化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剧 产业化 语际译介 媒介传播
下载PDF
《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 被引量:1
7
作者 刘禾 宋伟杰 《社科新视野》 2002年第5期46-46,共1页
关键词 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 文学 民族文学 文学译介
原文传递
晚清外国历史教科书译介的变通与重构 被引量:2
8
作者 郭蔚然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8-47,191,共11页
晚清外国历史教科书的译介,是中国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背景下产生的特殊现象,在译介的过程中,由于译者采用与中国本土知识相调和适应的策略,对原著蓝本进行了大量的变通与重构,使得外国史著成为能够引起国人共鸣和关注的教科书,这与晚清... 晚清外国历史教科书的译介,是中国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背景下产生的特殊现象,在译介的过程中,由于译者采用与中国本土知识相调和适应的策略,对原著蓝本进行了大量的变通与重构,使得外国史著成为能够引起国人共鸣和关注的教科书,这与晚清社会的变革思潮息息相关,也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中国 外国历史教科书 文化译介
原文传递
《周易》误译根源与翻译范式创新——以卫礼贤翻译为例 被引量:3
9
作者 包汉毅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3-91,共9页
卫礼贤的《周易》译文,在卦名、词义、句义、文化专有项、卦爻旨意等各个层面都存在翻译失当之处。其根源在于:《周易》辞句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周易》蕴藏儒家的密义;易理具有"洁净精微"的缜密体系性,体现于各个层级语言... 卫礼贤的《周易》译文,在卦名、词义、句义、文化专有项、卦爻旨意等各个层面都存在翻译失当之处。其根源在于:《周易》辞句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周易》蕴藏儒家的密义;易理具有"洁净精微"的缜密体系性,体现于各个层级语言单位的有机关联;《周易》具有"摩尼宝珠"式的特质——义理与语言符号的语意、外形、音声、文化底蕴等等紧密结合在一起,具有普应万象的功用。《周易》所具有的这些特质,无论对于哪个个体来说,都是难于全面深刻把握并在翻译中具体贯彻的。由此难免导致翻译的失误。基于此,可以说,传统的翻译策略是不足的,或者说是部分失效的,因而必须实施新的思维,建立"跨空间的团队译介"模式和"跨时间的渐进译介"模式,注重解决译者对于文本义理掌握的难题,进行翻译范式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翻译 卫礼贤 翻译范式 空间团队译介 时间渐进译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