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假设句句法操作形式的跨语言比较 |
董秀英
徐杰
|
《汉语学报》
|
2009 |
15
|
|
2
|
“范围”标记及其跨语言比较 |
朱军
钟玲萍
|
《语文学刊》
|
2019 |
0 |
|
3
|
中动句的形义关系、构造机制和层级系统——基于跨语言比较的视角 |
蔡淑美
施春宏
|
《外国语》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4
|
从跨语言比较视角看《诗经》“于V”结构——“王于兴师”“王于出征”的句法语义及其他 |
胡建华
|
《外语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5
|
汉语方言进行体形式类型考察及跨语言比较 |
丁崇明
荣晶
|
《中国方言学报》
|
2022 |
0 |
|
6
|
分裂句的句法制图分析--基于跨语言数据的比较 |
刘亮
李音翰
|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
|
2022 |
0 |
|
7
|
基于跨语言对齐词向量的汉日词汇意义比较研究 |
胡楠
张文强
胡韧奋
|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2
|
|
8
|
从跨语言的角度看汉语中的形容词 |
程工
|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19
|
|
9
|
跨语言视角下的汉语假设标记语法化来源类型 |
董秀英
|
《励耘语言学刊》
CSSCI
|
2015 |
1
|
|
10
|
最近将来的时体地位的跨语言思考 |
陈前瑞
韩苏日古嘎
|
《外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1
|
词汇类型学视域下上古汉语“重”的语义演变 |
李琇钏
贾燕子
|
《伊犁师范大学学报》
|
2024 |
0 |
|
12
|
汉法感叹标记词的对比研究 |
褚英楠
|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
2024 |
0 |
|
13
|
语料史料俱丰,古代现代咸集——评《汉语构词的历史考察与阐释》 |
赖慧玲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4
|
苗瑶语语音的新探索——评谭晓平教授《苗瑶语语音的类型学研究》 |
吴正彪
|
《武陵学刊》
|
2023 |
0 |
|
15
|
汉语空间语言特征及儿童方位词短语的习得 |
邓湘君
|
《当代语言学》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6
|
隐性否定动词的叙实性和极项允准功能 |
袁毓林
|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44
|
|
17
|
汉英复合词构词进程中的语法化机制 |
周国辉
党俊卿
|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
2005 |
10
|
|
18
|
当代体貌理论与汉语四层级的体貌系统 |
陈前瑞
|
《汉语学报》
|
2005 |
11
|
|
19
|
住所名探源 |
黄树先
|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20
|
“硬”的语义演变研究 |
王虎
李晓婷
|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18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