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跨速域大后掠角近距耦合翼气动干扰特性 被引量:2
1
作者 刘清扬 雷娟棉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412-1423,共12页
为研究亚声速、跨声速、超声速及高超声速跨速域条件下,某正常式布局飞行器的大后掠角前翼对尾翼气动特性的影响和机理,通过有限体积法求解雷诺平均Navier-Stokes方程,并采用Spalart-Allmaras湍流模型对具有大后掠角近距耦合翼的飞行器... 为研究亚声速、跨声速、超声速及高超声速跨速域条件下,某正常式布局飞行器的大后掠角前翼对尾翼气动特性的影响和机理,通过有限体积法求解雷诺平均Navier-Stokes方程,并采用Spalart-Allmaras湍流模型对具有大后掠角近距耦合翼的飞行器绕流场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得出受前翼气动干扰影响时尾翼的升力系数、阻力系数随马赫数和攻角的变化规律,且根据尾翼表面压力系数分布规律和周围流场结构,分析前翼对尾翼的气动干扰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亚声速、跨声速条件下,大后掠角前翼产生的后脱涡会影响尾翼周围的流场,尤其是尾翼前缘的绕流场,使尾翼上下表面的压力差减小,尾翼的升力和阻力系数均减小;攻角越大,前翼产生的涡流强度越大,前翼对尾翼的下洗作用越强,尾翼的升力系数和阻力系数的减小量越大;随着马赫数的增大,前翼后脱涡逐渐变弱,前翼对尾翼的干扰影响也逐渐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后掠角近距耦合翼 跨速域 气动干扰 数值模拟 涡流
下载PDF
跨速域强地效水平助推滑跑气动机理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文杰 赵旭 +2 位作者 杨龙 李濠君 向粤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218-228,共11页
火箭橇水平助推滑跑短时间内可实现高超声速,它不仅是当前高速地面动态试验的主要手段,更是未来可重复使用单级入轨(SSTO)水平发射的重要依托载体。针对有效载荷与橇车分离时避免出现抬/低头问题、火箭橇测试的传感器布局方案设计等关... 火箭橇水平助推滑跑短时间内可实现高超声速,它不仅是当前高速地面动态试验的主要手段,更是未来可重复使用单级入轨(SSTO)水平发射的重要依托载体。针对有效载荷与橇车分离时避免出现抬/低头问题、火箭橇测试的传感器布局方案设计等关键问题,基于高精度湍流数值理论与复杂激波系干涉理论,以高超声速标准模型作为有效载荷,开展火箭橇水平助推滑跑系统的气动机理研究。通过对跨速域滑跑时结构内部涡系演化、局部流场特征与系统气动特性分析,揭示不同连接方案对有效载荷的影响机制、结构表面压力分布变化规律等。结果表明:低马赫数时低压区压力脉动呈周期性变化,容易引起气动激励振动;不同马赫数下低压区位置发生明显改变、作用范围随马赫数提高而扩大,尾迹涡相对稳定;改变连接距离和连接高度均使低压区涡的位置发生大幅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速域 水平助推滑跑 内部涡系 激波干涉 火箭橇
原文传递
基于干扰补偿的跨速域变后掠翼飞行器跟踪控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俊志 龙腾 +3 位作者 刘大卫 孙景亮 徐广通 周桢林 《无人系统技术》 2022年第4期14-22,共9页
面向变后掠翼飞行器在跨速域、变体过程中飞行稳定和准确跟踪需求,提出一种基于干扰补偿的跨速域变后掠翼飞行器跟踪控制方法。考虑到变体过程对飞行器气动、结构参数的影响,将变体附加力、力矩和系统不确定性视为系统未知干扰,建立变... 面向变后掠翼飞行器在跨速域、变体过程中飞行稳定和准确跟踪需求,提出一种基于干扰补偿的跨速域变后掠翼飞行器跟踪控制方法。考虑到变体过程对飞行器气动、结构参数的影响,将变体附加力、力矩和系统不确定性视为系统未知干扰,建立变后掠翼飞行器多体动力学模型。设计非线性干扰观测器,实现对未知干扰的准确估计。定制二阶指令滤波辅助系统补偿状态约束、输入饱和影响,设计了基于干扰观测补偿的指令滤波跟踪控制器,并基于Lyapunov稳定性定理分析了所设计控制器的稳定性。通过仿真实验结果可知,所提控制算法可以保证跨速域变后掠翼飞行器对参考高度信号的准确跟踪,高度信号的稳态跟踪误差不大于0.1 m,随机参数扰动下的蒙特卡洛仿真跟踪误差不大于0.5 m,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所提方法在跨速域变体飞行器控制领域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性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后掠翼飞行器 跨速域飞行 BACKSTEPPING控制 干扰观测 指令滤波 饱和补偿
原文传递
变体飞行器结构关键技术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家应 黄可 +2 位作者 武冠振 王晨 聂瑞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3,共13页
变体飞行器由于可以根据飞行任务、飞行环境以及飞行状态等工况的改变主动地调整自身状态,从而可以实现在不同任务下都保持最佳性能。柔韧性和承载性良好的一体化柔韧蒙皮、大功率驱动器、轻量化高可靠性变形机构等智能柔性变形机翼技... 变体飞行器由于可以根据飞行任务、飞行环境以及飞行状态等工况的改变主动地调整自身状态,从而可以实现在不同任务下都保持最佳性能。柔韧性和承载性良好的一体化柔韧蒙皮、大功率驱动器、轻量化高可靠性变形机构等智能柔性变形机翼技术是变体飞行器的重要支撑。为研究智能柔性变形机翼技术,在给出变体飞行器机翼主要变形方式的基础上,分析了变形机翼在变形蒙皮、驱动技术、变形机构等方面关键技术的研究重点和方法,并对其发展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体飞行器 变弯度 变展长 变体翼尖 局部变形技术 跨速域变形
下载PDF
Control of Transonic Flow Fields Using Local Occurrence of Non-Equilibrium Condensation
5
作者 Junji Nagao Shigeru Matsuo +2 位作者 Tokitada Hashimoto Toshiaki Setoguchi Heuy Dong Kim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4期327-332,共6页
Control of supersonic flow fields with shock wave is important for some industrial fields. There are many studies for control of the supersonic flow fields using active or passive control. When non-equilibrium condens... Control of supersonic flow fields with shock wave is important for some industrial fields. There are many studies for control of the supersonic flow fields using active or passive control. When non-equilibrium condensation occurs in a supersonic flow field, the flow is affected by latent heat released. Many studies for the condensation have been conducted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have been almost clarified. Further, it was found that non-equilibrium condensation can control the flow field. In these studies, the condensation occurs across the passage of the flow field and it causes the total pressure loss in the flow field. However, local occurrence of non-equilibrium condensation in the flow field may chang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otal pressure loss compared with that by the condensation across the passage of the nozzle and there are few for researches of locally occurred non-equilibrium condensation in supersonic flow field. The purpose in the present study is to clarify the effect of local occurrence of non-equilibrium condensation on the transonic flow field in a nozzle with a circular bump. As a result, local occurrence of non-equilibrium condensation reduced the shock strength and total pressure loss in the transonic flow field by flowing the moist air from trailing edge of the circular bump to the mainstre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ressible flow Transonic flow Shock wave Non-equilibrium condensation Circular bump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