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躺平”青年的社会心态、行为规律及路向引导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欧晓静
-
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安徽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76-83,共8页
-
基金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新科技革命下高校青年新就业形态研究(SK2021A0297)
安徽省“青少年发展研究”课题:“躺平”青年的思想动态、行为规律及引导策略(AHQFZ2022005)
安徽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人工智能3.0时代高校辅导员虚拟实践育人研究(XJKY2022052)。
-
文摘
不断更替的网络流行语,反映出人们社会心态的变化。近年来,以“丧”“佛系”“躺平”等青年亚文化为代表的网络热词借助新媒体、自媒体等平台接踵而来,逐渐形成一种特定并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网络亚文化现象。“躺平”青年是指放弃拼命工作、放弃努力学习、放弃积极生活的一类群体。他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遭遇挫折和逆境时,往往会采取一种回避性的心理调节机制或退缩性的行为调整策略。“躺平”青年主要以“丧”、焦虑综合征和消极遁世主义作为现实表征,以期掩盖其“废”、现代性焦虑和防御性悲观的社会心态,具有低欲望、退缩性和习得性无助的行为规律。尽管“躺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青年在繁忙疲惫的工作学习生活中得到暂时性的调节,但其消极影响不容忽视:低欲望助推反向消费心理异化会影响社会的生产消费环节;退缩性弱化了青年的奋斗动力,不利于社会奋斗精神的培育;习得性无助导致了意义感的丧失,会使“躺平”青年否定自我生成性意义。因此,可以运用心理疏导培育“躺平”青年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利用奋斗精神涵养“躺平”青年“三气”,通过意义疗愈使“躺平”青年追寻到生活的意义乃至生命的意义。
-
关键词
“躺平”青年
现实表征
社会心态
行为规律
路向引导
-
Keywords
“lying flat”youth
realistic representation
social mentality
behavioral patten
guiding strategy
-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表征·机理·隐忧·路向:“数字青年”的四重探赜
- 2
-
-
作者
郑乐乐
赵冰
-
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59-66,共8页
-
基金
安徽省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和思想政治能力提升计划项目(sztsjh-2024-13-6)
安徽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重大课题项目(2022ZD007)。
-
文摘
作为数字时代的网络“原住民”,“数字青年”具有数字信息的个性化满足、数字身份的主体性遮蔽、数字交往的圈层化交互和数字能力的浅表性应用等表征。“数字青年”生成机理在于数字偏好习惯的主导、数字算法推荐的加持和数字应用场景的延展,同时数字化背景下也产生了“数字青年”价值取向偏移、道德认知模糊,以及数字行为越轨、道德失范滋生等时代隐忧,制约着“数字青年”的发展。为此,文章提出以价值引领提升个体“数字素养”、以技术治理防范平台“数字失序”、以制度构建规导社会“数字实践”等措施来引导“数字青年”,以期护航“数字青年”健康成长,为加快推进数字中国建设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
-
关键词
数字中国
数字青年
数字技术
引导路向
-
Keywords
digital China
digital youth
digital technology
way forward
-
分类号
D43
[政治法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D6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