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相位差矢量平均的干涉仪解模糊方法 被引量:5
1
作者 韩月涛 吴嗣亮 +1 位作者 马琳 杨帆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2011年第10期842-849,共8页
针对多基线相位干涉仪逐次递推解模糊测角算法中存在的问题,研究通道间相位误差较大条件下干涉仪正确解模糊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1倍相位差测量值矢量平均的干涉仪解模糊方法,与直接使用1倍相位差测量值的常规干涉仪解模糊测角方法不... 针对多基线相位干涉仪逐次递推解模糊测角算法中存在的问题,研究通道间相位误差较大条件下干涉仪正确解模糊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1倍相位差测量值矢量平均的干涉仪解模糊方法,与直接使用1倍相位差测量值的常规干涉仪解模糊测角方法不同,该方法利用多次测量的无模糊1倍相位差测量值来构造相位矢量,对其进行矢量平均处理,提高1倍相位差的估计精度,降低通道间相位噪声的影响,从而达到即使在较高的通道相位噪声条件下也能够正确解模糊。计算机仿真结果及微波暗室测试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位干涉仪 解模糊 矢量均值滤波 跳周现象
下载PDF
从成像到反演:叠前深度偏移的理论、实践与发展 被引量:27
2
作者 张宇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3,共23页
早期地震偏移的目标是通过寻找地下反射面的位置来落实井位。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地震偏移技术日趋精深。特别是随着叠前深度偏移的广泛应用,地震偏移结果为解释人员进行精细的地质构造描述提供了较为可靠的资料。梳理并总结了叠前深... 早期地震偏移的目标是通过寻找地下反射面的位置来落实井位。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地震偏移技术日趋精深。特别是随着叠前深度偏移的广泛应用,地震偏移结果为解释人员进行精细的地质构造描述提供了较为可靠的资料。梳理并总结了叠前深度偏移的一些重要理论和应用现状,以及为满足生产需求所发展起来的一些方法和技术。从真振幅偏移理论出发,介绍了生产中常用的Kirchhoff偏移、射线束偏移和单程波偏移等叠前深度偏移方法,特别讨论了逆时偏移的理论和应用。介绍了逆时偏移研究中涉及的一些重要技术方法,如叠前道集输出、各向异性偏移、非弹性衰减补偿、组合炮记录偏移、成像中的鬼波补偿、多次波成像等等。讨论了最小二乘偏移的理论、方法以及其面临的主要困难,分析了偏移反褶积和最小二乘偏移的区别。全波形反演是近十年来勘探地球物理研究的热点,真振幅偏移理论可以作为联系成像与反演的纽带,全波形反演的算法核心仍然是基于反演的真振幅逆时偏移。对全波形反演的一些重要问题,如低频缺失、走时反演、反射波反演、多参数反演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介绍了该领域所取得的一些新进展。自动化全波形反演大幅简化了处理流程、降低了工作成本、提高了成像精度。更重要的是,这一技术有助于反演出高精度的定量地质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前深度偏移 真振幅偏移 逆时偏移 Kirchhoff偏移 共成像点道集 各向异性偏移 非弹性衰减补偿 多次波偏移 鬼波 最小二乘偏移 偏移反褶积 全波形反演 跳周现象 多参数反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