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呼兰河传》中的“跳大神”民俗意象——兼论萧红对看/被看模式的继承和发展 被引量:4
1
作者 宋喜坤 张丽娟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85-87,共3页
看/被看的结构模式最早出现在鲁迅的《复仇》中,长期以来,一直为现当代的作家所模仿运用。萧红在她的小说《呼兰河传》中运用东北地方民俗“跳大神”这一意象,创造性的继承和发展了这一模式,使看/被看的结构模式更加丰富且具有独特的地... 看/被看的结构模式最早出现在鲁迅的《复仇》中,长期以来,一直为现当代的作家所模仿运用。萧红在她的小说《呼兰河传》中运用东北地方民俗“跳大神”这一意象,创造性的继承和发展了这一模式,使看/被看的结构模式更加丰富且具有独特的地域民俗意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红 看/被看模式 跳大神 民俗意象
下载PDF
鬼神之后,春节的出路何在?
2
作者 汤菀慧 《神州》 2019年第36期26-26,共1页
春节时节翻看《呼兰河传》,觉得萧红笔下那个淡漠荒凉的呼兰河,与自己的故乡也竟有相似之处。抛开全书的关于呼兰河这座小城里的人物的生老病死、喜怒哀乐,抛开萧红在此书中表现的淡漠的生命意识和浑浑噩噩的生命状态,抛开对故乡怀念也... 春节时节翻看《呼兰河传》,觉得萧红笔下那个淡漠荒凉的呼兰河,与自己的故乡也竟有相似之处。抛开全书的关于呼兰河这座小城里的人物的生老病死、喜怒哀乐,抛开萧红在此书中表现的淡漠的生命意识和浑浑噩噩的生命状态,抛开对故乡怀念也好、逃离情绪也罢,在这春节来临之际,最先引起我关注的,是呼兰河除了卑琐平凡的实际生活之外,在精神上的壮举,如“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兰河传》 萧红 生命状态 呼兰河 跳大神 生命意识 唱秧歌 生老病死
下载PDF
萧红小说中萨满文化的双重呈现
3
作者 李枫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79-81,共3页
萨满文化在萧红小说中表现出双重形态:从显在的意义看,萨满神事活动的"跳大神"作为实实在在的指涉对象,被作家批判,萨满文化的生殖崇拜观被作家颠覆,充分体现了文本的现实批判意义。从潜在的艺术底蕴看,萨满文化沉淀为文本潜... 萨满文化在萧红小说中表现出双重形态:从显在的意义看,萨满神事活动的"跳大神"作为实实在在的指涉对象,被作家批判,萨满文化的生殖崇拜观被作家颠覆,充分体现了文本的现实批判意义。从潜在的艺术底蕴看,萨满文化沉淀为文本潜在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气质,体现了萧红创作的文化继承性。这一显在的否定批判和潜在的接受继承之间的矛盾,使作品具有了更广阔、更纵深的史诗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红小说 萨满文化 跳大神 生殖崇拜 文体
下载PDF
善待“指纹”——浅析细节描写在新闻写作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杨林斌 《中国地市报人》 2016年第5期63-64,共2页
细节是作品的指纹,是优秀作品的亮点。优秀新闻作品的力量,来自它展示的那些明确的、具体的、真实的细节,来自必要的、适度的、清晰无误的"指纹集成"。细节描写可以使整篇新闻作品散发神韵效果,给文章增添感染力。一句话,"最能唤起... 细节是作品的指纹,是优秀作品的亮点。优秀新闻作品的力量,来自它展示的那些明确的、具体的、真实的细节,来自必要的、适度的、清晰无误的"指纹集成"。细节描写可以使整篇新闻作品散发神韵效果,给文章增添感染力。一句话,"最能唤起读者兴趣、引发读者关注的是那些明确、具体、特定的细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节描写 新闻写作 《武汉晚报》 现场感 跳大神 消息类 采访现场 钱钟书先生 人物通讯 怀化日报
下载PDF
一部以背景为主角的小说——兼谈《呼兰河传》对中国现代小说的贡献 被引量:4
5
作者 杜秀华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86年第4期138-148,共11页
一个有出息的作家,在创作上应该走自己的路.有人认为,小说要有一定的格局,要有一定的要素。不写则已,一写就得象托尔斯泰、巴尔扎克那样,否则就不是小说。其实有各式各样的生活,有各式各样的作家,也就有各式各样的小说,
关键词 《呼兰河传》 呼兰 小团圆 欣赏习惯 生死场 《生死场》 跳大神 时代主流 艺术之宫 描写对象
下载PDF
生的流动和死的沉寂——探究《边城》与《呼兰河传》的差异
6
作者 刘伟静 《学周刊(下旬)》 2015年第12期13-13,共1页
在现代文坛中,乡土小说的地位举足轻重,引人注目。故乡的今昔变化投影在作家敏感的心灵中,由此写出一首首乡土之歌。这或是美好的恋歌,或是沉痛的批判,或是丑恶的揭露。沈从文的《边城》和萧红的《呼兰河传》,便是其中的两类。同被誉为... 在现代文坛中,乡土小说的地位举足轻重,引人注目。故乡的今昔变化投影在作家敏感的心灵中,由此写出一首首乡土之歌。这或是美好的恋歌,或是沉痛的批判,或是丑恶的揭露。沈从文的《边城》和萧红的《呼兰河传》,便是其中的两类。同被誉为“诗化小说”的这两部作品,在其乡土人情描绘中,展示的情感意蕴和生命体验又是有差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兰河传》 《边城》 诗化小说 乡土小说 萧红 现代文坛 小团圆 人生感受 呼兰 跳大神
下载PDF
日本青年的新宗教热
7
作者 安静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0期31-31,共1页
两年前,27岁的东京自由撰稿作家小池女士突然感到她的生活中似乎总是缺少了些什么。为此,这位女作家开始练印度的瑜伽功,还登台演过戏,而后又迷上了中国的气功。但是,凡此种种还是不能使她感到满足。最后,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中,她同“白... 两年前,27岁的东京自由撰稿作家小池女士突然感到她的生活中似乎总是缺少了些什么。为此,这位女作家开始练印度的瑜伽功,还登台演过戏,而后又迷上了中国的气功。但是,凡此种种还是不能使她感到满足。最后,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中,她同“白光社团”挂上钩后,她才发现找到了“大彻大悟”的精神升华。所谓“白光社团”原来是个奉行为和平以及人类的“最后生存”进行祈祷的宗教团体,该团体祈祷方式着实古怪:一刻不停地念诵着日本外务省所承认的全世界168个国家的国名,而同时则把日本所不承认的国家的国名贴在垃圾箱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团体 日本外务省 跳大神 德川 信仰危机 翻译工作者 社会知名人士 超自然力量 净化仪式 社会动乱
下载PDF
强烈的震撼 隽永的反差
8
作者 张毅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24-24,共1页
影片《出嫁女》的结尾,借电影平行蒙太奇的形象语言,深刻撮示了旧中国农民的愚昧心态,和少女畸形追求的幻灭,令人愀然动容,扼腕不已。当送葬跳大神的群众队伍,以悲为乐又在履行千百年沿习之古老仪式的时候,小金梅迷悯地喃喃自语:“出嫁... 影片《出嫁女》的结尾,借电影平行蒙太奇的形象语言,深刻撮示了旧中国农民的愚昧心态,和少女畸形追求的幻灭,令人愀然动容,扼腕不已。当送葬跳大神的群众队伍,以悲为乐又在履行千百年沿习之古老仪式的时候,小金梅迷悯地喃喃自语:“出嫁是喜事要哭,死人是悲事却要乐,真让人闹不懂!”一个思索人生稚气未泯的女孩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跳大神 令人 中国农民 金梅 艺术再现 花时 社会动因
下载PDF
“孟母三迁”、模仿及其他
9
作者 康凯 《学习与研究(北京)》 1983年第12期34-,共1页
“孟母三迁”的故事,一千多年来,几乎家喻户晓、无人不知。解放以后,人们不大说它了。只是在“四人帮”批林批孔的鼓噪中,才又拖出来陪绑。罪证嘛,《三字经》里写得明白:“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罪名嘛:“黑书”里树立的一个... “孟母三迁”的故事,一千多年来,几乎家喻户晓、无人不知。解放以后,人们不大说它了。只是在“四人帮”批林批孔的鼓噪中,才又拖出来陪绑。罪证嘛,《三字经》里写得明白:“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罪名嘛:“黑书”里树立的一个“黑样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迁 《三字经》 批林批孔 不如意 杀猪 加里森敢死队 断机 跳大神 何日君再来 青春不再
下载PDF
钟情的叙说——《读生存与美的探求》
10
作者 张玉龙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1994年第1期12-16,共5页
一钟情的叙说——是刘斯奇的戏剧论文集在我们阅读消失后留给我们的总体印象,又是他浸润在叙说中的生存意识和理论表现又被我们还原为某种叙说的符号化表示,抑或是文集本文之中的叙说被我们提取、理解的阐释而融入批评循环的部份来支撑... 一钟情的叙说——是刘斯奇的戏剧论文集在我们阅读消失后留给我们的总体印象,又是他浸润在叙说中的生存意识和理论表现又被我们还原为某种叙说的符号化表示,抑或是文集本文之中的叙说被我们提取、理解的阐释而融入批评循环的部份来支撑我们的叙说。这本文集命名为《生存与美的探求》。就其"生存"而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斯奇 总体印象 历史剧创作 《南词叙录》 舞台演出 历史化 文化选择 日常化 跳大神 审美关系
下载PDF
一个童话世界的破灭——重读《呼兰河传》
11
作者 王淑琴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2期61-64,75,共5页
《呼兰河传》是萧红后期的一部重要作品,也是她最有独特性的一部作品.作家以强烈的感情、风趣幽美的笔调,再现了童年时代的生活.以一个孩子的视野与想象描绘了本世纪初,一座中国北方小城的特定历史风貌.与其说这是一部带点民族文化寻根... 《呼兰河传》是萧红后期的一部重要作品,也是她最有独特性的一部作品.作家以强烈的感情、风趣幽美的笔调,再现了童年时代的生活.以一个孩子的视野与想象描绘了本世纪初,一座中国北方小城的特定历史风貌.与其说这是一部带点民族文化寻根味道的作品,毋宁说是一部充满寓意的北方现代童话.一小说的前两章,以庞大的气势,俯瞰了小城全貌.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扎彩送鬼,逛庙请神,生老病死,麻花豆腐……看上去一幅热热闹闹、快快活活的世俗画面,实际上是一片千疮百孔的精神废墟,活人不如死人,所有的热闹快活都是为死人预备的.这里尤其令人注意的是:作家对大泥坑子的闹剧及其小城人幻想吃豆腐的突出渲染.作家先是在一个“严寒冻裂大地”的季节,引我们走向她的童话世界.她让北方粗犷的气候特点,恰好能够给我们打上一个深刻的烙印,之后,流星般滑过店庄拥挤的十字街口,站到夏日东二道街大泥坑子面前.这种强反差的季节过渡,使严寒与大泥坑子成为一对古怪的存在,有点疯疯癫癫的劲头.北方的夏日是短暂的,正因为短,那些象征生命的绿意,就更加显得无比珍贵.作家没有去描写这些常人所关注的事物,开卷就让一个大泥坑子占据了小城的全部夏日.这是何等勇敢的选择,怎样不俗的主见,足见这个大泥坑子给作家的童年留下了特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兰河传》 童话世界 萧红 文化寻根 小团圆 十字街口 历史风貌 生活在别处 跳大神 枷锁
下载PDF
“站到巨人中间”之后
12
作者 赵畅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1-1,共1页
曾读到这样一句话:"即便是个子矮,也要站到巨人中间。"这话有味道。的确,选择和谁在一起很重要。和聪明的人在一起,你才会更加睿智;与高尚的人在一起,你才不会卑俗。"站到巨人中间",绝非附庸风雅的攀附,而是真诚选择向"巨人"致... 曾读到这样一句话:"即便是个子矮,也要站到巨人中间。"这话有味道。的确,选择和谁在一起很重要。和聪明的人在一起,你才会更加睿智;与高尚的人在一起,你才不会卑俗。"站到巨人中间",绝非附庸风雅的攀附,而是真诚选择向"巨人"致敬和学习。"跟好人学好人,跟着师婆跳大神",此之谓也。然而,倘若与"巨人"站到一起,就以为自己也算成功了,这无疑是自欺欺人。有一种观念叫"稻草定律":路边的稻草如果没人搭理,它永远是一根稻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跳大神 “巨人” 六分半书 意志 世界科学技术 手高 建筑学家 航空系 梁思成 加州理工学院
下载PDF
浅谈蓬莱烧纸调
13
作者 王雅平 刘如彦 《人文天下》 2016年第23期72-75,共4页
蓬莱烧纸调是一种流传在蓬莱民间用以求福、求财、求平安和祭祀祖先,集说唱、舞蹈于一体的风俗性祭祀套曲。因为它依附于民间祭祀的"烧纸"活动中,故蓬莱人称之为"烧纸调""烧纸舞",也有的将其称为"请姑娘""跳大神""咕念"和... 蓬莱烧纸调是一种流传在蓬莱民间用以求福、求财、求平安和祭祀祖先,集说唱、舞蹈于一体的风俗性祭祀套曲。因为它依附于民间祭祀的"烧纸"活动中,故蓬莱人称之为"烧纸调""烧纸舞",也有的将其称为"请姑娘""跳大神""咕念"和"哼哼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跳大神 求福 全真道 三棒鼓 丘处机 民歌小调 开坛 清明时节 胶东道 文化旅游
下载PDF
现代迷信:高科技掩盖下的罪恶
14
作者 晓滨 《时代潮》 2005年第9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笔仙 福建省寿宁县 李娜 大学录取通知书 数字鱼 检察院公诉 心理专家 刘冰 跳大神 幸运之
下载PDF
台湾外省作家的原乡想像——以台湾作家的东北书写为研究个案
15
作者 陈美霞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2010年第S1期103-105,共3页
1949年前后来自中国大陆各省的数百万人员涌入台湾,同时也将祖国大陆各地的文化因素带进了台湾,台湾因此就成为汇聚多姿多彩的各区域地方文化的所在。当这些不同籍贯的人们拿起笔杆,抒写他们家乡和过往的经验,总是充满了原乡的文化气息;
关键词 台湾作家 原乡 跳大神 地方文化 地域文化色彩 平民百姓 《呼兰河传》 松花江畔 端木蕻良 底层民众
下载PDF
温婉的诗意消溶于苦涩的生活河流中——论骆宾基的《少年》兼及《幼年》
16
作者 马伟业 《绥化学院学报》 1990年第3期22-25,8,共5页
还是在读《幼年》的时候,就从它的《自序》中得知老作家还有续篇《少年》有待整理。是《幼年》那甜蜜温馨、素淡清丽的艺术格调深深地吸引了我,使我盼望能及早读到它的续篇。稍后,当我又读到作家发表于四十年代的短篇小说《庄户人家的... 还是在读《幼年》的时候,就从它的《自序》中得知老作家还有续篇《少年》有待整理。是《幼年》那甜蜜温馨、素淡清丽的艺术格调深深地吸引了我,使我盼望能及早读到它的续篇。稍后,当我又读到作家发表于四十年代的短篇小说《庄户人家的孩子》,知道它就是《少年》的第一章,这种盼望的心情更为迫切了。果然,老作家经过潜心琢磨,《少年》(载《东北作家》1989年第4期)终于问世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十年代 《自序》 艺术格调 系列小说 《呼兰河传》 跳大神 乡村世界 社会风貌 中国新文学 愚昧落后
下载PDF
我只钟情丐帮 天下霸图
17
作者 金刚经 《电子测试》 2002年第A11期31-33,共3页
我只钟情丐帮!我只钟情丐帮!!我只钟情丐帮!!!丐帮有什么不好?丐帮没什么不好。丐帮是咱穷人的组织。
关键词 丐帮 武学 门派 方圆百里 遭遇战斗 渔翁之利 武当 跳大神 洞庭 大力金刚
下载PDF
批判苏修鼓吹的新骗术——“传心术”
18
作者 吴师 肖群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75年第2期14-18,共5页
随着苏修叛徒集团的上台,“传心术”在苏联作为“正处于突破边缘”的“最新科学”,倍受吹捧,并被列为它们的一门官方“科学”。苏修的御用学者们十分活跃,又是作“实验”搞表演,又是做报告写文章,“传心术”充斥着他们的书籍报刊、电视... 随着苏修叛徒集团的上台,“传心术”在苏联作为“正处于突破边缘”的“最新科学”,倍受吹捧,并被列为它们的一门官方“科学”。苏修的御用学者们十分活跃,又是作“实验”搞表演,又是做报告写文章,“传心术”充斥着他们的书籍报刊、电视广播等一切宣传领域,闹得乌烟瘴气. 他们为什么要围绕着“传心术”鼓噪不休? “传心术”究竟是些什么货色? 对此,我们仅做一些初步的剖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传领域 心灵学 超感官知觉 内部活动 阶级剥削 认识过程 资产阶级思想 超阶级 跳大神 思维信息
下载PDF
萨满——充满神秘色彩的民俗文化
19
作者 刘茜茜 《侨园》 2015年第1期45-45,共1页
萨满一词出自阿尔泰语系、通古斯语族,意指"充满智慧的神职人员"。萨满文化的精神实质,是弘扬氏族至上的集体主义精神、故土观念、生生不息的顽强生存意识、崇尚勇武和抗衡大自然的不屈战斗精神。它是一种历史久远的文化形态,诞生在... 萨满一词出自阿尔泰语系、通古斯语族,意指"充满智慧的神职人员"。萨满文化的精神实质,是弘扬氏族至上的集体主义精神、故土观念、生生不息的顽强生存意识、崇尚勇武和抗衡大自然的不屈战斗精神。它是一种历史久远的文化形态,诞生在北美、北欧和东北亚地区。吉林省长白山脉的萨满文化是世界萨满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也是发源地的母源地之一,已有500-1000年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山脉 阿尔泰语系 生存意识 战斗精 祖先崇拜 自然崇拜 集体主义精 祭祀活动 跳大神 博物馆建筑
原文传递
知青时经历过的鬼神仙
20
作者 周文泉 《科学与无神论》 2002年第4期34-35,共2页
鬼 1974年8月,我响应"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号召,满怀激情地到黑龙江省的一个小山村插队,成为"知识青年".开始由于知青点房子没有盖好,知青们都分散住在各个农户家.我和四位同学住在大队的拖拉机房里.只住一天,便被... 鬼 1974年8月,我响应"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号召,满怀激情地到黑龙江省的一个小山村插队,成为"知识青年".开始由于知青点房子没有盖好,知青们都分散住在各个农户家.我和四位同学住在大队的拖拉机房里.只住一天,便被机油味熏得头昏脑胀,苦不堪言.于是,农机站长跟我说:"三队王圣家的房子盖好后住了两天,就因闹鬼而不敢住了,社员们称其为‘鬼屋',你们知青火力旺,能压住鬼,不知道敢不敢住."我和四位同学一商量,决定搬到"鬼屋"去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跳大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