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战斗部对混凝土靶板的斜侵彻跳弹极限角的计算 被引量:10
1
作者 余文力 王涛 董亮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9-111,118,共4页
文中根据空腔膨胀理论并考虑自由表面效应,对刚性战斗部在斜侵彻过程中的受力进行了分析,建立了一个受力理论计算模型。根据刚体运动学理论,建立了斜侵彻过程中战斗部运动微分方程,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战斗部斜侵彻混凝土靶板时的跳弹极... 文中根据空腔膨胀理论并考虑自由表面效应,对刚性战斗部在斜侵彻过程中的受力进行了分析,建立了一个受力理论计算模型。根据刚体运动学理论,建立了斜侵彻过程中战斗部运动微分方程,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战斗部斜侵彻混凝土靶板时的跳弹极限角的数值计算方法和步骤。通过编程计算,得到了不同侵彻初速度条件下战斗部斜侵彻跳弹极限角,获得了跳弹极限角随侵彻初速度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斗部 混凝土 斜侵彻 极限
下载PDF
UHMWPE薄板抗轻武器杀伤元斜侵彻研究
2
作者 宋福琛 郭辉 陈玉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2-127,共16页
为解决高性能轻质防弹插板受轻武器杀伤元侵彻防护问题,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ltra-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ethylene,UHMWPE)层压薄板进行了侵彻实验,分析了侵彻后UHMWPE薄板的变形失效特征并对比了轻武器杀伤元的破坏形貌。利用有... 为解决高性能轻质防弹插板受轻武器杀伤元侵彻防护问题,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ltra-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ethylene,UHMWPE)层压薄板进行了侵彻实验,分析了侵彻后UHMWPE薄板的变形失效特征并对比了轻武器杀伤元的破坏形貌。利用有限元软件LS-DYNA建立了UHMWPE薄板抗轻武器杀伤元侵彻数值模型,通过靶板破坏形态、凹陷深度以及弹头变形的实验结果对数值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UHMWPE薄板受弹体斜侵彻失效模式,揭示了3种轻武器杀伤元侵彻下入射角度对跳弹现象和UHMWPE薄板破坏形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7.62 mm×25 mm的钢芯弹和7.62 mm×39 mm的普通弹(钢芯)斜侵彻UHMWPE薄板的跳弹角均位于45°~50°范围内;7.62 mm×25 mm的铅芯弹在入射角大于70°时才可完整跳出,其余均以破损弹片形式飞溅,弹体破坏会对跳弹状况产生影响;入射角较小时,斜侵彻子弹会产生面积较大且具有一定深度的弹坑,连续击发的下一枚子弹会更容易击穿弹坑薄弱处的纤维板,斜侵彻作用对薄板受二次侵彻产生不利影响;入射角较大时,子弹会较完整地发生跳弹并具有高剩余速度,会对人员产生二次杀伤。研究成果可为UHMWPE薄板用于轻量化军用防弹插板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HMWPE薄板 轻武器杀伤元 斜侵彻 失效模式 跳弹角
下载PDF
大法线角下射流的跳弹效应
3
作者 焦龙 马宏昊 +1 位作者 李如江 沈兆武 《高压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61-466,共6页
国内外对大法线角下的射流侵彻问题缺乏系统研究。为此,对比分析了Tate模型、Rosenberg模型和可压缩流体力学模型3种跳弹模型,并对大法线角下射流侵彻装甲钢和铝靶进行了实验研究。理论分析表明,可压缩流体力学模型能更准确地预测跳弹... 国内外对大法线角下的射流侵彻问题缺乏系统研究。为此,对比分析了Tate模型、Rosenberg模型和可压缩流体力学模型3种跳弹模型,并对大法线角下射流侵彻装甲钢和铝靶进行了实验研究。理论分析表明,可压缩流体力学模型能更准确地预测跳弹角。实验结果显示:大法线角下射流的侵彻深度随法线角的增大而减小,射流的垂直侵彻深度仅为正侵彻深度的10%左右;射流头部速度为6 800m/s时,603装甲钢的跳弹角在6°~7°之间,铝的跳弹角在5°~6°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能射流 跳弹角 靶板性质 大法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