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2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状腺乳头状癌侧颈部淋巴结跳跃性转移的危险因素
1
作者 张梦夏 赵玮 +4 位作者 郭雪冉 史良平 夏梦华 毕丽琴 程义壮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51-260,共10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侧颈部淋巴结跳跃性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建立预测PTC患者发生侧颈部淋巴结跳跃性转移风险的列线图,以帮助制订合理的手术计划。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中国科学技...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侧颈部淋巴结跳跃性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建立预测PTC患者发生侧颈部淋巴结跳跃性转移风险的列线图,以帮助制订合理的手术计划。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甲状腺全切除术和中央淋巴结清扫术(central lymph node dissection,CLND)加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lateral lymph node dissection,LLND)的209例PT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侧颈部淋巴结跳跃性转移与PT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术前相关检查指标的关系。寻找年龄和超声下优势结节直径的最佳临界值,并绘制风险预测模型列线图。结果:侧颈部淋巴结跳跃性转移发生率为12.9%(27/209)。临床病理及术前检查特征的单因素分析显示:侧颈部淋巴结跳跃性转移与年龄、肿瘤病灶位置、肿瘤直径、中央淋巴结清扫数目、侧颈部淋巴结转移数目、超声下优势结节直径大小、超声提示肿瘤边缘粗糙及超声提示甲状腺外侵犯有关(均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61,P=0.003)、超声下结节直径大小(OR=0.874,P=0.003)、肿瘤位于上部位置(OR=2.874,P=0.035)、超声提示肿瘤边缘粗糙(OR=0.118,P=0.044)及超声提示甲状腺外侵犯(OR=0.287,P=0.013)是侧颈部淋巴结跳跃性转移的独立预测因素。年龄为38.5岁、超声下结节直径<9.5 mm对预测侧颈部淋巴结跳跃性转移具有最大的预测价值。结论:年龄>38.5岁、肿瘤位于上部位置、超声下结节直径<9.5 mm、超声提示结节边缘粗糙及超声提示甲状腺外侵犯的PTC患者易出现侧颈部淋巴结跳跃性转移。本研究根据相关独立危险因素建立的预测PTC患者发生跳跃性转移风险的列线图,可有效帮助临床医生术前评估PTC发生跳跃性转移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跳跃转移 淋巴结转移 危险因素 列线图
下载PDF
甲状腺癌术后患者行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侧颈区和中央区转移性淋巴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比较
2
作者 孟书玉 阎琳 +1 位作者 张艳 罗渝昆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344-348,共5页
背景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对甲状腺癌术后患者侧颈区与中央区的转移性淋巴结(cervical lymph nodes metastasis,CLNM)疗效的对比研究较少。目的评估RFA对甲状腺癌全切术后侧颈区和中央区CLNM的治疗效果和并... 背景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对甲状腺癌术后患者侧颈区与中央区的转移性淋巴结(cervical lymph nodes metastasis,CLNM)疗效的对比研究较少。目的评估RFA对甲状腺癌全切术后侧颈区和中央区CLNM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超声诊断科行RFA治疗甲状腺癌全切术后发生侧颈区和中央区CLNM的患者,随访截至2023年1月1日,对比两组患者消融前后的CLNM体积和消融后体积缩小率(volume reduction rate,VRR)以及消融时和随访中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共52例患者(96枚CLNM)纳入研究。侧颈区38例(74枚CLNM),男性10例,女性28例,平均年龄(43.1±8.3)岁;中央区14例(22枚CLNM),男性4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34.4±16.3)岁。两组年龄和性别无统计学差异(P>0.05)。侧颈区和中央区的CLNM在消融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和24个月体积逐渐减小且VRR逐渐增加,随访2年内CLNM完全消失,且各随访节点两组间的CLNM体积和VR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融时6例有颈部疼痛(侧颈区2例,中央区4例),无其他轻微不良反应和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期间8例(15.4%)出现消融区域外的复发(侧颈区3例,中央区5例),均成功完成二次RFA。结论RFA对甲状腺癌全切术后颈部侧颈区和中央区的CLNM均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 甲状腺癌术后 转移淋巴结 超声检查 并发症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侧颈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苑冬旭 时天意 +1 位作者 蔡文卿 刘晓莉 《医学综述》 CAS 2024年第9期1068-1073,共6页
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恶性程度较低,但其早期易发生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颈部淋巴结肿大常是PTC发生淋巴转移的首要表现。当前对PTC的治疗方式主要为原发灶的切除以及中央区淋巴结(CLN)的预防性清扫,对侧颈淋巴结(LLN)的处置策略多采用治... 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恶性程度较低,但其早期易发生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颈部淋巴结肿大常是PTC发生淋巴转移的首要表现。当前对PTC的治疗方式主要为原发灶的切除以及中央区淋巴结(CLN)的预防性清扫,对侧颈淋巴结(LLN)的处置策略多采用治疗性清扫,因此准确识别LLN的转移状态对于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临床上PTC患者的颈部淋巴结转移多首先发生于CLN,CLN的转移状态可能影响LLN转移,当PTC患者同时合并LLN转移危险因素时常有LLN转移倾向。因此临床医师通过评估CLN并结合临床病理因素可进一步确定LLN的手术决策,为PTC患者提供个体化临床诊治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中央区淋巴结 淋巴结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磁共振多模态成像对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的预后评估价值研究
4
作者 卢绍路 谢艺才 +1 位作者 黄月媚 黄霞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12期45-47,51,共4页
目的:分析磁共振多模态成像对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择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2021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106例颈部转移性淋巴结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拟行放疗或放疗+化疗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行磁共振多模态成像诊断,对比患... 目的:分析磁共振多模态成像对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择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2021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106例颈部转移性淋巴结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拟行放疗或放疗+化疗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行磁共振多模态成像诊断,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弥散加权成像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动态增强扫描K^(trans)、K_(ep)、V_(e)值。并在治疗后参照实体肿瘤WHO客观疗效评价标准将患者分为完全缓解组、部分缓解组、轻度缓解组、病情稳定组、疾病进展组,对比各组诊断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ADC值高于治疗前,动态增强扫描K^(trans)、K_(ep)、V_(e)值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缓解组ADC值<部分缓解组<轻度缓解组<病情稳定组<疾病进展组,K^(trans)、K_(ep)、V_(e)值<部分缓解组<轻度缓解组<病情稳定组<疾病进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参数联合对颈部转移性淋巴结评估的准确率高于单独诊断评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多模态成像对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的预后评估价值显著,ADC、K^(trans)、K_(ep)、V_(e)等参数联合评估颈部转移性淋巴结具有较高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多模态成像 转移淋巴结 诊断 预后 评估价值
下载PDF
PTC跳跃性颈侧区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5
作者 殷文峰 邹悦 邵国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5期159-162,共4页
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其中,PTC甲状腺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是影响PTC预后和复发的主要因素,跳跃性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出现可能影响患者的治疗方案,如术前评估不充分再次手术可能对患者心理、生理造成二次创伤。... 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其中,PTC甲状腺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是影响PTC预后和复发的主要因素,跳跃性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出现可能影响患者的治疗方案,如术前评估不充分再次手术可能对患者心理、生理造成二次创伤。本文通过分析PTC跳跃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期望为临床制定PTC患者的手术方案时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跳跃转移 淋巴结转移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跳跃性侧颈淋巴结转移的临床风险因素分析及模型预测 被引量:3
6
作者 时晶晶 丁金旺 +4 位作者 彭友 张煜 潘钢 周力 叶柳青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289-2291,共3页
目的探讨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PTMC)跳跃性侧颈淋巴结转移的临床风险因素,并建立临床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9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集团住院并接受侧颈改良式淋巴结清扫的54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P... 目的探讨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PTMC)跳跃性侧颈淋巴结转移的临床风险因素,并建立临床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9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集团住院并接受侧颈改良式淋巴结清扫的54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是否出现跳跃性侧颈淋巴结转移分为跳跃性转移组及非跳跃性转移组,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PTMC出现跳跃性侧颈淋巴结转移的临床危险因素,并建立数学模型、评价其预测价值。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检验;计数资料组间差异采用χ^2检验。结果541例PTC中PTMC占30.68%(166例),166例PTMC中共计174侧颈侧区淋巴结纳入研究,出现跳跃性侧颈淋巴结转移的概率为24.71%(43/174)。统计分析显示PTMC患者的初诊年龄>40岁、单侧病灶以及患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6枚与跳跃性侧颈淋巴结转移相关(Wals值分别为5.150、3.940、6.726,P值均<0.05),构建的数学模型(Y=-2.915+0.896×初诊年龄+0.854×单双侧+1.040×患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对预测PTMC出现跳跃性侧颈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为86.05%,特异性为46.56%(Z值=4.970,P<0.05)。结论以年龄>40岁、单侧病灶、患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目<6枚构建的数学模型对预测PTMC出现跳跃性侧颈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 跳跃性侧颈淋巴结转移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超声造影参数对甲状腺癌侧颈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4
7
作者 郭晓博 高宏凯 《武警医学》 CAS 2023年第2期128-130,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参数对甲状腺癌侧颈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丰台医院2019-01至2021-12收治的193例甲状腺疾病伴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依照术后病理结果分为甲状腺癌组和非甲状腺癌组;受试者均行超声检查记录达峰时间(T...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参数对甲状腺癌侧颈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丰台医院2019-01至2021-12收治的193例甲状腺疾病伴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依照术后病理结果分为甲状腺癌组和非甲状腺癌组;受试者均行超声检查记录达峰时间(TTP)、峰值强度(PI)、平均通过时间(MTT);探讨超声造影检查对甲状腺癌侧颈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准确性。结果甲状腺癌组PI、TTP及MTT水平均明显低于非甲状腺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TTP及MTT预测甲状腺癌侧颈淋巴结转移的AUC均明显高于0.90,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结论利用超声造影参数可有效预测甲状腺癌侧颈淋巴结转移,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参数 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 预测价值
下载PDF
超声造影预测非小细胞肺癌颈部转移性淋巴结Ki-67表达水平的临床价值
8
作者 韦力 周军 +2 位作者 周畅 刘蓉 许涛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11期910-915,共6页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CEUS)预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颈部转移性淋巴结Ki-67表达水平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经超声引导下淋巴结穿刺活检确诊的NSCLC颈部转移性淋巴结患者52例,共计60枚颈部转移性淋巴结,根据淋巴结Ki-67表达水平分为Ki...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CEUS)预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颈部转移性淋巴结Ki-67表达水平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经超声引导下淋巴结穿刺活检确诊的NSCLC颈部转移性淋巴结患者52例,共计60枚颈部转移性淋巴结,根据淋巴结Ki-67表达水平分为Ki-67高表达组(Ki-67表达水平≥30%)42枚和Ki-67低表达组(Ki-67表达水平<30%)18枚,比较两组淋巴结常规超声特征、CEUS定性特征(灌注模式和灌注类型),以及整体、中央区及周边区CEUS定量参数。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Ki-67表达水平的独立预测因子;分析各独立预测因子与Ki-67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EUS预测Ki-67表达水平的诊断效能。结果 两组淋巴结常规超声特征和CEUS定性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Ki-67高表达组淋巴结整体及中央区峰值强度(PI)、灌注速度(C)和周边区PI均大于Ki-67低表达组,中央区曲线下面积(AUC)高于低表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其余CEUS定量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中央区AUC、C均为Ki-67表达水平的独立预测因子(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中央区AUC、C与Ki-67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r=0.543、0.552,均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中央区AUC、C预测Ki-67表达水平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4、0.901。结论 CEUS定量参数颈部转移性淋巴结中央区AUC、C可以预测Ki-67表达水平,有助于临床无创评价NSCLC的肿瘤生物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造影剂 非小细胞肺癌 转移淋巴结 Ki-67表达水平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超声特征预测侧颈区淋巴结转移的研究
9
作者 张宏 钱林学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23年第4期344-349,共6页
目的探索可以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侧颈区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结节的超声特征。方法本研究纳入578名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接受超声检查和甲状腺切除手术的患者。根据术后病理,按照淋巴结转移的情况分为无淋巴结转移的N0组,... 目的探索可以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侧颈区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结节的超声特征。方法本研究纳入578名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接受超声检查和甲状腺切除手术的患者。根据术后病理,按照淋巴结转移的情况分为无淋巴结转移的N0组,只发生了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CLNM组和发生了侧颈区淋巴结转移的LLNM组。结节超声纳入了结节数量、结节最大径线、被膜侵犯、回声、成分、方位、微钙化、桥本氏甲状腺炎背景等特征。结节最大径线和年龄用x±s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分类变量用频次和百分比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必要时用Fisher′s精确检验,筛出组间比较有意义的特征。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这些特征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数据表示为OR值并有95%置信区间(CI),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结果通过组间比较发现年龄、性别、结节数量、结节最大径线、被膜侵犯、方位、微钙化这几个因素有差异。对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得出,相对于N0组,年龄<45岁(OR 2.359,P=0.013)、男性(OR 2.580,P=0.010)、结节多发(OR 3.418,P<0.001)、被膜侵犯(OR 4.070,P<0.001)、结节最大径>1 cm(OR 4.004,P<0.001)是导致LLNM的独立预测因素。相对于CLNM组,结节多发(OR1.985,P=0.038)、被膜侵犯(OR 2.321,P=0.026)、结节最大径>1 cm(OR 2.465,P=0.011)是导致LLNM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PTC结节的超声征象对侧颈区淋巴结转移具有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淋巴结 超声 转移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的甲状腺癌侧颈区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基因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云生 王兴越 +2 位作者 薛金才 田尤新 侯小锋 《甘肃医药》 2023年第3期207-210,227,共5页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确定和甲状腺癌侧颈区淋巴结转移相关的关键基因,并对其机制进行研究。方法:使用R语言分析,利用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筛选出甲状腺癌侧颈区淋巴结转移患者与非转移患者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集以及甲状腺癌...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确定和甲状腺癌侧颈区淋巴结转移相关的关键基因,并对其机制进行研究。方法:使用R语言分析,利用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筛选出甲状腺癌侧颈区淋巴结转移患者与非转移患者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集以及甲状腺癌组织与邻近正常组织的差异表达基因集,进一步筛选出两组基因集的共差异表达基因,对这些共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途径富集(KEGG)分析,构建蛋白质-蛋白质交互(PPI)网络,并使用cytoscape进行模块分析。然后,对中枢基因进行生存分析。并使用TCGA数据库对中枢基因进行和临床数据的相关性进行验证。结果:本研究共获得133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主要与细胞外基质组织、细胞外结构组织、单核细胞趋化性、细胞-基质黏附、白细胞迁移、淋巴细胞迁移、细胞外基质分解、粒细胞趋化性相关。KEGG通路分析表明,与肿瘤相关的重要的通路为ECM受体相互作用通路。共筛选出10个中枢基因,并在TCGA数据库进行了验证,生存分析发现FN1表达生存有关。结论: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能够有效分析甲状腺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相关的基因,并筛选出中枢基因,为进一步研究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分子机制提供重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淋巴结转移 差异表达基因 生物信息学分析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不同位置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率及跳跃性转移特征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传灼 高国宇 任明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3期172-175,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不同位置其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率,研究颈侧区淋巴结跳跃性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73例术后经病理证实颈侧区淋巴结转移且手术方式为甲状腺全切除+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单...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不同位置其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率,研究颈侧区淋巴结跳跃性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73例术后经病理证实颈侧区淋巴结转移且手术方式为甲状腺全切除+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单侧择区颈侧区淋巴结清扫病例,甲状腺癌位置分为上、中、下部,统计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率;依据术后中央区淋巴结有无转移分为对照组和跳跃转移组,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相关临床病理特征,得出跳跃性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不同位置甲状腺癌仅在Ⅱ区转移率上有差异(P=0.027),位于上部的甲状腺癌容易发生跳跃性转移(P=0.001),且多转移至Ⅱ区(58.3%);跳跃性转移率为17.81%(13/73),跳跃性转移的危险因素为上部(OR=14.010,95%CI1.213~161.774)、原发癌单灶(OR=0.085,95%CI0.007-0.969),原发癌直径(OR=0.028,95%CI0.001-0.745)。结论跳跃性淋巴结转移并不少见,甲状腺癌位于上部、原发癌有无多灶及原发癌直径较小是跳跃性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上部癌更多转移至Ⅱ区,手术时应该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淋巴结转移 跳跃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H19、CHI3L1在发生侧颈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研究
12
作者 任冰钰 王珏 +2 位作者 胡明欣 高晓凡 丁相福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3年第2期197-200,共4页
目的以发生侧颈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为研讨对象,旨在找到阻断淋巴管形成、降低侧颈淋巴结转移率的方法。方法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测序得出,在发生侧颈淋巴结转移的PTC中存在差异表达基因,筛选明显上调、下调的基因。结果... 目的以发生侧颈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为研讨对象,旨在找到阻断淋巴管形成、降低侧颈淋巴结转移率的方法。方法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测序得出,在发生侧颈淋巴结转移的PTC中存在差异表达基因,筛选明显上调、下调的基因。结果发生侧颈淋巴结转移的PTC中有4782个上调lncRNA,3807个下调lncRNA。结论lncRNA H19、lncRNA CHI3L1出现明显表达差异,推测与发生侧颈淋巴结转移有关,可作为靶点构建lncRNA-X敲除慢病毒,验证是否与淋巴管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淋巴结转移 LncRNA
下载PDF
45例甲状腺髓样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侧颈区淋巴结转移风险因素分析
13
作者 于伟明 钱俞彤 +3 位作者 郭倩囡 朱玥 谭浪平 张乘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3年第3期252-256,共5页
目的回顾分析甲状腺髓样癌(MT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侧颈淋巴结转移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2013年11月至2021年11月期间初次手术且术后病理报告为甲状腺髓样癌的患者45例,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侧颈区淋巴结转... 目的回顾分析甲状腺髓样癌(MT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侧颈淋巴结转移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2013年11月至2021年11月期间初次手术且术后病理报告为甲状腺髓样癌的患者45例,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侧颈区淋巴结转移的风险因素。结果临床病理特征中,男女比例为1.25∶1,中央区淋巴结转移29人(64.4%),颈外侧区淋巴结15人(33.3%)。单因素分析显示原发灶肿瘤直径≥1.9 cm、肿瘤侵犯被膜/腺体外、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个数≥4个的患者侧颈区淋巴结转移风险明显增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仅肿瘤直径是影响侧颈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风险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较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患者,本文中MTC的患者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对于肿瘤直径≥1.9 cm、肿瘤侵犯被膜、颈中央区淋巴结考虑多发转移的甲状腺髓样癌患者,术前更应充分评估患者侧颈区淋巴结以免遗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髓样癌 淋巴结 淋巴结转移 风险因素
下载PDF
双侧原发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特点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胡林巧 王伟 +5 位作者 权毅 吴斌 何山 李焰 李燕茹 张艳珍 《四川医学》 CAS 2023年第5期492-500,共9页
目的 探究双侧原发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点,分析腋窝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2006年1月至2022年3月两家医院收治的96例女性双侧原发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分析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特点。结果 96例双侧原... 目的 探究双侧原发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点,分析腋窝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2006年1月至2022年3月两家医院收治的96例女性双侧原发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分析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特点。结果 96例双侧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第一癌91例为浸润性癌,55例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转移率60.4%;第二癌81例为浸润性癌,36例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转移率44.4%;两侧腋窝淋巴结转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第二癌肿块长径越长、组织学分级越高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率更高(P<0.05);第二癌ER表达阴性较ER阳性表达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率更高(P<0.05)。单因素生存分析提示,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组较无转移组及单侧转移组无病生存率低(P<0.05),双侧病灶ER、PR一致阴性患者预后最差,ER、PR一致阳性患者预后最好(P<0.05),双侧pTNM高分期(III期)较双侧低分期及单侧高分期预后更差(P<0.05)。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双侧ER阳性是影响BPBC患者无病生率的保护性因素,双侧肿瘤pTNM高分期是其危险因素。结论 双侧原发性乳腺癌两侧癌灶有一定独立性;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者有更高的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风险,预后不良,需密切随访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乳腺癌 临床病理 腋窝淋巴结转移 预后
下载PDF
超声造影在口腔鳞状细胞癌颈部转移性淋巴结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柳江龙 买买提吐逊·吐尔地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5期514-520,共7页
口腔鳞状细胞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口腔健康的疾病之一,其特点是具有高度的局部侵袭性及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常规超声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诊断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的检查方法,超声造影是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可以实时评估淋巴结微循环灌注... 口腔鳞状细胞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口腔健康的疾病之一,其特点是具有高度的局部侵袭性及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常规超声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诊断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的检查方法,超声造影是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可以实时评估淋巴结微循环灌注的超声成像手段,不仅能够使淋巴结内血流可视化,还可以通过定性和定量参数来诊断良恶性淋巴结。随着超声造影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其在口腔鳞状细胞癌颈部转移淋巴结诊断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本文就超声造影在口腔鳞状细胞癌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的诊断价值、前哨淋巴结的检查及纳米级超声造影剂成像等方面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提供更加快捷、经济、可靠的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口腔鳞状细胞癌 转移淋巴结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转移性淋巴结诊断中高频超声技术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翁伟 《世界复合医学》 2023年第1期68-71,共4页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转移性淋巴结诊断中高频超声技术的作用及影像学特征。方法 选择2018年10月—2021年10月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超声科收治的7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高频超声检查,并与病理诊断结果...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转移性淋巴结诊断中高频超声技术的作用及影像学特征。方法 选择2018年10月—2021年10月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超声科收治的7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高频超声检查,并与病理诊断结果相比,分析高频超声诊断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的准确度、特异度、敏感度以及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的影像特征。结果 7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经手术病理检查,28例患者伴颈部淋巴结转移,高频超声检出颈部淋巴结转移26例,其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82.14%、94.00%、89.74%。高频超声检查与手术病理诊断的一致性良好(Kappa=0.774)。转移组结节直径<15 mm、淋巴结内微钙化、包膜侵犯、L/S<1、内部存在液化区或有囊性区的概率均高于非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频超声显像在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根据结节直径<15 mm、淋巴结内微钙化、包膜侵犯、L/S<1、内部存在液化区或有囊性区,对于临床诊断颈部转移性淋巴结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转移淋巴结 高频超声
下载PDF
血清降钙素与甲状腺髓样癌同侧颈淋巴结转移规律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赵炎斌 刘方舟 +4 位作者 陈伟 吴文澜 钱亦淳 陈心源 张园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449-453,共5页
目的研究血清降钙素(Ctn)与甲状腺髓样癌(MTC)同侧颈淋巴结转移相关规律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2010年1月至2021年1月江苏省肿瘤医院手术治疗且临床资料完整的初诊病例,探讨Ctn与侧颈淋巴结转移规律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术前Ct... 目的研究血清降钙素(Ctn)与甲状腺髓样癌(MTC)同侧颈淋巴结转移相关规律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2010年1月至2021年1月江苏省肿瘤医院手术治疗且临床资料完整的初诊病例,探讨Ctn与侧颈淋巴结转移规律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术前Ctn水平与侧颈淋巴结转移、术前CEA、结节大小相关,Ctn高于最佳临界值827.9(灵敏度73.8%,特异性66.7%)时侧颈淋巴结转移概率更高。有无侧颈淋巴结转移的MTC患者术前Ctn水平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有无双颈淋巴结转移的MTC患者术前Ctn水平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Ctn水平、肿瘤直径、侧颈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是MTC患者无进展生存期的影响因素。结论Ctn水平有助于预测MTC患者中侧颈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在术前常规性的影像学检查、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的基础上结合Ctn水平可以预测颈部淋巴结清扫的手术范围,帮助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髓样癌 降钙素 淋巴结 淋巴结转移 手术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侧颈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及构建列线图模型
18
作者 金连辉 肖志远 +1 位作者 王沁智 柴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4142-4146,共5页
目的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发生侧颈淋巴结转移(LLNM)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23例PT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病理证实侧颈淋巴结是否转移进行分组,并对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包括性别、年龄、多灶性、肿瘤直径、是否腺... 目的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发生侧颈淋巴结转移(LLNM)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23例PT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病理证实侧颈淋巴结是否转移进行分组,并对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包括性别、年龄、多灶性、肿瘤直径、是否腺外侵犯、单双侧癌灶、中央区淋巴结是否转移、T分期、是否脉管浸润、被膜侵犯、肌肉侵犯。结果年龄、肿瘤直径、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LNM)是PTC患者发生LLNM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对列线图进行内部验证C指数为0.916,95%置信区间0.838~0.993。校正曲线表明模型具有良好一致性,决策曲线(DCA)及临床影响曲线(CIC)表明,该列线图模型有良好的临床实用性。结论年龄、肿瘤直径、CLNM是PTC发生LLNM的独立危险因素。列线图模型可以预测PTC患者发生LLNM的风险为临床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淋巴结转移 预测模型 列线图
下载PDF
术前临床及原发肿瘤超声影像学特征对散发性甲状腺髓样癌侧颈淋巴结转移预测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树岭 候秀坤 +4 位作者 董居来 李大鹏 赵敬柱 郑向前 高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1032-1035,共4页
目的:探讨散发性甲状腺髓样癌(sporadic 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sMTC)患者侧颈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至2017年3月期间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94例MTC患者的临床及超声特征资料,采用Fisher’s精确检... 目的:探讨散发性甲状腺髓样癌(sporadic 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sMTC)患者侧颈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至2017年3月期间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94例MTC患者的临床及超声特征资料,采用Fisher’s精确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侧颈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性别(F=5.234,P=0.022)、术前降钙素水平(F=21.327,P<0.001)、最大径(F=5.875,P=0.015)、位置(F=6.088,P=0.014)、肿物性质(F=5.224,P=0.047)、形状(F=8.754,P=0.003)、边缘(F=15.971,P<0.001)均与侧颈区淋巴结转移有显著性差异;多因素分析显示男性、术前降钙素>319 pg/mL、位于上极、边缘不规则、低回声是影响MTC侧颈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男性、术前降钙素>319 pg/mL、位于上极、边缘不规则、低回声与MTC患者侧颈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且随着危险因素个数的增多,发生侧颈淋巴结转移概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髓样癌 淋巴结转移 术前临床因素 超声影像特征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颈部转移癌性与淋巴瘤性淋巴结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1
20
作者 蔡艳 卫月 +2 位作者 黄颖 叶永红 许怡韵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66-68,共3页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和CDFI在诊断颈部转移癌性与淋巴瘤性淋巴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观察89例患者的108个淋巴结。淋巴结分为2组:转移性淋巴结56个;淋巴瘤性淋巴结52个。将两组的二维超声、CDFI表现对照分析。结果两组淋巴结形态、淋巴门偏...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和CDFI在诊断颈部转移癌性与淋巴瘤性淋巴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观察89例患者的108个淋巴结。淋巴结分为2组:转移性淋巴结56个;淋巴瘤性淋巴结52个。将两组的二维超声、CDFI表现对照分析。结果两组淋巴结形态、淋巴门偏移、内部液化灶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内部回声减低、淋巴门血流、中央血流及血流阻力指数(RI)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两组的L/S<2、边缘性血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检查对颈部转移性淋巴结与淋巴瘤性淋巴结的鉴别诊断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转移 淋巴 淋巴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