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富含血小板血浆注射治疗运动员顽固性跳跃膝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许鑫 胡小卫 +1 位作者 金志旦 杨威斌 《浙江体育科学》 2014年第1期92-96,共5页
目的:评价注射富含血小板血浆(PRP)对常规保守治疗无效的运动员慢性顽固性跳跃膝的疗效。方法:给予实验组的15名慢性顽固性跳跃膝的患者PRP注射治疗和物理治疗,这些患者先前经保守治疗无效;对照组的16名患者仅给予物理治疗,比较两组临... 目的:评价注射富含血小板血浆(PRP)对常规保守治疗无效的运动员慢性顽固性跳跃膝的疗效。方法:给予实验组的15名慢性顽固性跳跃膝的患者PRP注射治疗和物理治疗,这些患者先前经保守治疗无效;对照组的16名患者仅给予物理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的差异。PRP经局部注射于髌腱炎的部位,每2周注射1次,共3次,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以及6个月随访时应用Tegner、EQ-VAS、疼痛指数三种评分评价临床疗效,同时记录并发症、功能恢复和患者的满意率。结果:实验组中患者在PRP注射后所有评分有显著性改善,患者运动能力提高更加明显。结论:实验结果表明PRP注射对于治疗经常规保守治疗无效的运动员慢性顽固性跳跃膝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含血小板血浆 跳跃膝 运动员
下载PDF
男排运动员“跳跃膝”的发病成因及整体观探究
2
作者 孙长良 何敏学 李伟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4期571-576,共6页
"跳跃膝"是排球运动员常见的运动损伤,属于慢性损伤,很多运动员经常带伤参加训练和比赛,导致伤痛加剧.以我国优秀男子排球运动员为研究样本,并对研究样本的"跳跃膝"发病现状进行研究,从整体观角度分析了优秀排球运... "跳跃膝"是排球运动员常见的运动损伤,属于慢性损伤,很多运动员经常带伤参加训练和比赛,导致伤痛加剧.以我国优秀男子排球运动员为研究样本,并对研究样本的"跳跃膝"发病现状进行研究,从整体观角度分析了优秀排球运动员"跳跃膝"的发病原因与特点.研究结果发现我国优秀男子排球运动员的"跳跃膝"损伤与下腰痛呈正相关(P<0.01),而与髌骨软骨病呈负相关(P<0.01).为排球运动员"跳跃膝"的发病机制及康复治疗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子排球运动员 跳跃膝 发病特点 整体观
下载PDF
跳跃膝
3
作者 迪克欧文 王建松 +2 位作者 宋俊霞 高兴华 赵利 《山东体育科技》 1992年第1期37-38,45,共3页
在人体所有的关节中,膝关节的解剖结构是非常不稳定的,所以最易受损伤。膝关节的损伤对运动员的运动生涯可产生致命性的危害。为此,教练员了解本病的知识对减少损伤的发生及损伤后的康复是至关重要的。膝关节损伤的问题既广阔又复杂,所... 在人体所有的关节中,膝关节的解剖结构是非常不稳定的,所以最易受损伤。膝关节的损伤对运动员的运动生涯可产生致命性的危害。为此,教练员了解本病的知识对减少损伤的发生及损伤后的康复是至关重要的。膝关节损伤的问题既广阔又复杂,所以本文主要论述跳跃膝的损伤机制、症状、治疗、康复和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跳跃膝 关节损伤 四头肌 髌腱 运动生涯 冰按摩 损伤后 运动强度 下极 负重训练
下载PDF
排球运动员“跳跃膝”的流行病学研究
4
作者 A.弗莱蒂 杨文彬 《体育科研》 1987年第6期31-33,共3页
髌腱炎或股四头肌腱炎(俗称:“跳跃膝”)是从事重复性动作的运动员(如跳高、跳远、篮、排球、举重)常见的一种运功过度综合症,它可导致伸肌拉伤。该病的临床学、放射学和组织学的研究结果,在以前的论文里已作过表述。为了探讨引起“跳... 髌腱炎或股四头肌腱炎(俗称:“跳跃膝”)是从事重复性动作的运动员(如跳高、跳远、篮、排球、举重)常见的一种运功过度综合症,它可导致伸肌拉伤。该病的临床学、放射学和组织学的研究结果,在以前的论文里已作过表述。为了探讨引起“跳跃膝”的原因,我们对407名排球运动员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跳跃膝 流行病学研究 股四头肌腱 髌腱炎 伸肌 排球运动员 网球肘 拉伤 上缘 附着点
下载PDF
做好负荷管理,远离跳跃膝
5
作者 王帅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20年第1期27-27,共1页
髌腱是构成伸膝装置最重要的结构,我们走路、跑跳,都离不开髌腱的牵拉,当过度运动反复牵拉后,它就会出现劳损或者炎症,这就是髌腱炎。因为最常出现于跳跃项目运动选手,诸如篮球、排球或跳远运动员身上,以及平常爱好跑跳的人群,髌腱炎也... 髌腱是构成伸膝装置最重要的结构,我们走路、跑跳,都离不开髌腱的牵拉,当过度运动反复牵拉后,它就会出现劳损或者炎症,这就是髌腱炎。因为最常出现于跳跃项目运动选手,诸如篮球、排球或跳远运动员身上,以及平常爱好跑跳的人群,髌腱炎也被俗称为跳跃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跳跃项目 跳远运动员 负荷管理 跳跃膝 装置 过度运动 髌腱炎 牵拉
下载PDF
中药与超短波治疗跳跃膝34例临床观察
6
作者 张国仓 《甘肃中医》 2007年第9期7-7,共1页
从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笔者采用内服中药活络效灵丹,局部超短波治疗中、重度跳跃膝患者34例,疗效显著,总结如下:
关键词 跳跃膝 活络灵效丹 短波疗法
下载PDF
应用铍针松解治疗“跳跃者膝”的临床效果研究
7
作者 赵志鹏 张旭 +1 位作者 赵培刚 谷岩 《中外医疗》 2022年第18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跳跃者膝”患者应用铍针松解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20年9月—2021年6月期间在白山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72例髌腱炎“跳跃者膝”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毫针常规针刺... 目的探讨“跳跃者膝”患者应用铍针松解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20年9月—2021年6月期间在白山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72例髌腱炎“跳跃者膝”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毫针常规针刺法;观察组实施铍针松解治疗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治疗有效率77.78%低于观察组总治疗有效率97.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71,P=0.033)。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铍针松解治疗“跳跃者膝”,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并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铍针松解 跳跃 毫针针刺
下载PDF
膝的运动伤害
8
作者 中岛宽之 王桂云 《冰雪运动》 1980年第6期74-81,共8页
一、膝的运动损伤的特殊性一般说来,关节外伤的治疗是最难的。运动外伤中有韧带损伤、脱臼、脱臼骨折等,很易残留后遗症。特别是膝关节的伤害,在运动外伤伤害中约占四分之一左右。它是负重关节,在日常生活中影响很大;特别是日本人,有正... 一、膝的运动损伤的特殊性一般说来,关节外伤的治疗是最难的。运动外伤中有韧带损伤、脱臼、脱臼骨折等,很易残留后遗症。特别是膝关节的伤害,在运动外伤伤害中约占四分之一左右。它是负重关节,在日常生活中影响很大;特别是日本人,有正坐的生活习惯,譬如做了手术,不能完全屈曲,是困难的。对女性在治疗上要非常精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伤害 关节外伤 半月板损伤 韧带损伤 内侧半月板 侧副韧带 盘状半月板 跳跃膝 外侧半月板 外旋
下载PDF
髌腱痛诊断与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恒俊 赵力 《医学综述》 2008年第4期567-569,共3页
髌腱痛,是发生在髌腱的劳损性病变。患者最初的主诉为跳跃落地时定位明确的髌腱疼痛,通常位于髌骨下极附近。其损伤的本质并不是炎症,而是髌腱适应张力失败导致的退变。通过患者的跳跃史和详细的体格检查,诊断并不困难。超声与磁共振成... 髌腱痛,是发生在髌腱的劳损性病变。患者最初的主诉为跳跃落地时定位明确的髌腱疼痛,通常位于髌骨下极附近。其损伤的本质并不是炎症,而是髌腱适应张力失败导致的退变。通过患者的跳跃史和详细的体格检查,诊断并不困难。超声与磁共振成像可较好地显示患病的部位及程度。一般处理包括充分热身、适度的运动量、佩戴护膝及运动后冰敷等。类固醇局部应用、体外震波碎石术、超声、偏心运动疗法等可用于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包括切开或关节镜下清理等,文献中尚不统一,其效果对比也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腱痛 跳跃膝 运动损伤
下载PDF
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用于评价排球运动员髌腱弹性恢复情况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婧鲆 刘卉 +1 位作者 宋琳 崔立刚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12-917,923,共7页
目的:以二维超声指标低回声区面积作为评价标准,将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的弹性指标杨氏模量与低回声区面积对比,评价髌腱末端病治疗前后髌腱的弹性恢复情况,同时分析杨氏模量是否可以作为评价髌腱末端病治疗效果的指标。方法:以髌尖... 目的:以二维超声指标低回声区面积作为评价标准,将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的弹性指标杨氏模量与低回声区面积对比,评价髌腱末端病治疗前后髌腱的弹性恢复情况,同时分析杨氏模量是否可以作为评价髌腱末端病治疗效果的指标。方法:以髌尖部存在低回声区为标准筛选了16例患有髌腱末端病的男性排球二级运动员,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例。治疗组进行1次/周,共5周的冲击波治疗,对照组不做任何治疗;在实验前、中、后分别进行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查和二维超声检查。采用混合设计双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两组之间以及治疗前、中、后的低回声区面积和杨氏模量;采用线性回归分析低回声区面积和杨氏模量的关系。结果:前三周、后两周以及整个治疗前后,治疗组低回声区面积均显著减小(P=0.003,P<0.001,P=0.002);治疗组杨氏模量在前三周以及整个治疗前后均显著增大(P<0.001,P<0.001),但在最后两周治疗之间没有显著变化。对照组的低回声区面积和杨氏模量在整个过程中均无显著改变。在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治疗前低回声区面积和杨氏模量均没有显著差异,治疗3周和5周后治疗组低回声区面积显著小于对照组(P=0.042,P=0.003),杨氏模量显著大于对照组(P<0.001,P<0.001)。杨氏模量和低回声区面积显著负相关,当杨氏模量<80k Pa时,低回声区面积=1.649-0.019×杨氏模量(R^(2)=0.608,P<0.001);当杨氏模量>80k Pa时,低回声区面积=0.651-0.003×杨氏模量(R^(2)=0.752,P<0.001)。结论:在髌腱末端病恢复进程中,髌腱弹性是逐渐增大的;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可以用于评价髌腱末端病的治疗效果,髌腱杨氏模量与低回声区面积间的关系与杨氏模量大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波治疗 跳跃膝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 杨氏模量
下载PDF
骨-腱接点损伤与修复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谭源满 梁治平 曾旭文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81-84,共4页
骨-腱接点义称为腱止点,它们住很多运动中容易遭受损伤,例如运动员人群中常见的网球肘、肩袖损伤、跳跃膝及跟腱炎等,统称为末端病。
关键词 损伤与修复 跟腱炎 影像学 肩袖损伤 运动员 网球肘 跳跃膝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