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Footscan足底压力分析系统对足迹踏痕定量化检验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余梦娜 李成兵 《警察技术》 2019年第2期55-58,共4页
基于Footscan足底压力分析系统对足迹踏痕进行基础量化研究。将不同年龄人群分为青年组、壮年组及中年组三组,分别收集其左、右足落足过程中足跟与地面接触面积占全足的比例(踏痕面积比)以及足迹踏痕角度的数据,进行各组组内以及组间数... 基于Footscan足底压力分析系统对足迹踏痕进行基础量化研究。将不同年龄人群分为青年组、壮年组及中年组三组,分别收集其左、右足落足过程中足跟与地面接触面积占全足的比例(踏痕面积比)以及足迹踏痕角度的数据,进行各组组内以及组间数据分析,以期发现踏痕随年龄变化的相关规律。结果显示,在利用踏痕分析年龄时,不能依据足跟与地面接触的面积占整个足迹面积的百分比的特征进行分析;依据踏痕角度,可判断留痕人年龄的大致范围,若在80°~95°之间则属于青年人群,若在80°以下则属于壮、中年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踏痕 踏痕面积比 踏痕角度 年龄分析
下载PDF
利用踏痕分析年龄之技法探讨 被引量:7
2
作者 刘玉文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14-16,共3页
人的年龄增长与踏痕面积的增长呈现规律的比例关系,基本计算公式为,年龄(岁)=踏痕半径(cm)×10。踏痕半径是踏痕外侧月变点①至落足点间直线距离,每厘米对应年龄10岁。不管是赤足足迹还是穿鞋足迹,推算年龄时确定的落足点与踏痕月... 人的年龄增长与踏痕面积的增长呈现规律的比例关系,基本计算公式为,年龄(岁)=踏痕半径(cm)×10。踏痕半径是踏痕外侧月变点①至落足点间直线距离,每厘米对应年龄10岁。不管是赤足足迹还是穿鞋足迹,推算年龄时确定的落足点与踏痕月变点均是赤足足迹的落足点与踏痕月变点,计算时直接测量落足点与踏痕外侧月变点间直线距离,每一厘米对应年龄10岁。该法主要适用于18岁至30岁左右年龄段之间的人群,年龄在30岁至40岁的人群也可用,一般误差在2岁以下。对于年龄小于18岁或超过40岁的人群,分析年龄需要参照其他的步法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踏痕 年龄分析 踏痕半径 月变点 落足点
下载PDF
初探踏痕推断留痕人的年龄
3
作者 曹合强 《科技风》 2015年第12期21-21,共1页
目前我国主要是通过赤足底花纹的分布规律以及蹬,踏,压等步态特征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化的规律入手,对案件作案人进行分析,但相关方面资料不太丰富,本文对年龄在20~25岁的青年男女做了步态特征的行走实验,统计处相关数据,通过对数据的比对... 目前我国主要是通过赤足底花纹的分布规律以及蹬,踏,压等步态特征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化的规律入手,对案件作案人进行分析,但相关方面资料不太丰富,本文对年龄在20~25岁的青年男女做了步态特征的行走实验,统计处相关数据,通过对数据的比对,分析,总结得出新的分析年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踏痕 踏痕半径 踏痕纵长 年龄
下载PDF
从足底受力情况看踏痕分析年龄的可靠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冬 廖举峰 +1 位作者 初凯 时光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3期1-5,共5页
从足迹踏痕与各个年龄段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利用足底步态分析系统收集不同年龄段的足迹样本,分析归纳出足迹踏痕在不同年龄段反映出的变化规律,得到踏痕分析年龄的可靠性,为依靠足迹进行年龄分析提供参考。
关键词 踏痕 年龄分析 可靠性
下载PDF
足迹踏痕特征与步角相关关系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高毅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通过对大量足迹左右步角与踏痕的对比研究,建立踏痕特征与步角之间的相关性,为利用踏痕分析年龄提供更为准确的理论与实践依据。方法以足迹步法特征的理论与检验方法为基础,对案件高概率年龄段150人的步角与踏痕特征进行定量化研究... 目的通过对大量足迹左右步角与踏痕的对比研究,建立踏痕特征与步角之间的相关性,为利用踏痕分析年龄提供更为准确的理论与实践依据。方法以足迹步法特征的理论与检验方法为基础,对案件高概率年龄段150人的步角与踏痕特征进行定量化研究。结果踏痕的大小与范围随步角的变化而变化,通过统计得出对同一人,根据小步角所对应踏痕进行年龄分析更接近本人实际年龄。结论此方法在一定可靠的概率下可提高利用足迹踏痕分析年龄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角 踏痕 步态特征 足迹分析
下载PDF
踏痕推导年龄的理论和实践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华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1999年第5期49-51,共3页
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依据踏痕推导年龄的方法;经过理论分析后,得出一个简单明了的推导公式:又取19-32岁之间11个年龄人的踏痕作实验测试,最后作数据处理和验证。
关键词 踏痕 推导 年龄
下载PDF
不同鞋种形成的立体足迹踏痕变化规律
7
作者 高毅 《中国刑警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110-116,共7页
探讨不同鞋种下的足迹踏痕变化规律,为利用踏痕进行年龄分析提供技术支持。依据实验设计和统计研究,采集5名测试者立体足迹样本,对不同鞋种条件下的步态踏痕特征数据进行比较和标准差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步态特征中踏痕特征受鞋种因素... 探讨不同鞋种下的足迹踏痕变化规律,为利用踏痕进行年龄分析提供技术支持。依据实验设计和统计研究,采集5名测试者立体足迹样本,对不同鞋种条件下的步态踏痕特征数据进行比较和标准差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步态特征中踏痕特征受鞋种因素影响存在差异,踏痕大小随鞋种的变化存在一定规律性:篮球鞋>平底鞋>皮鞋>布鞋。同一人穿不同鞋种形成的足迹踏痕大小并不相同,在利用踏痕分析年龄时应先判断鞋种和综合分析痕迹所反映的步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鞋种 足迹踏痕 变化规律 年龄分析
原文传递
基于生物力学的踏痕形成与特点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汤澄清 和焕胤 +2 位作者 佟苏洋 高鹏 李佳宁 《中国刑警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106-108,共3页
踏痕是足迹步态特征的主体痕迹之一,全面了解和掌握其形成机理、特征反映及变化规律特点是深入挖掘足迹信息的前提,也是准确开展足迹分析工作的重要保障。利用步态分析系统采集人体自然行走时足与地面之间相互作用的时间、空间和力学参... 踏痕是足迹步态特征的主体痕迹之一,全面了解和掌握其形成机理、特征反映及变化规律特点是深入挖掘足迹信息的前提,也是准确开展足迹分析工作的重要保障。利用步态分析系统采集人体自然行走时足与地面之间相互作用的时间、空间和力学参数,对足-地接触全过程进行量化分析,对踏痕形态特征进行直观观察和比较研究。不同年龄人群由于生理机能和运动能力等差异,落足动作、踏痕反映均有明显差异。通过综合分析踏痕形成过程的足-地相互作用、生物力学参数和足迹特征反映,有助于正确理解和应用踏痕分析年龄等人身自然条件,更好地为侦查提供线索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力学 踏痕 足迹
原文传递
足迹识别的训练 被引量:3
9
作者 刘玉文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110-115,共6页
当前,现勘提取足迹的数量不少,但在利用上几乎只针对鞋底花纹,而缺乏对留痕人人身信息的利用,造成该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现勘人员对足迹特征的认识和把握不够。因此公安院校应加强足迹识别的训练,训练过程由浅入深可分为四个步骤,分别... 当前,现勘提取足迹的数量不少,但在利用上几乎只针对鞋底花纹,而缺乏对留痕人人身信息的利用,造成该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现勘人员对足迹特征的认识和把握不够。因此公安院校应加强足迹识别的训练,训练过程由浅入深可分为四个步骤,分别是支撑点、蹬痕、踏痕和足迹综合识别训练,每一步骤均按照先赤足足迹后穿鞋足迹的顺序进行训练。同时不管是赤足足迹还是穿鞋足迹,训练的次序均为先训练捺印足迹,再训练立体足迹,最后训练平面足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迹识别训练 支撑点 踏痕
下载PDF
谈伪装足迹的识别
10
作者 高以群 姚力 +2 位作者 李荣 张占青 王文远 《中国刑警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3-14,共2页
本文就如何识别犯罪现场上常见的小脚穿大鞋、大脚穿小鞋、倒行、倒穿鞋等伪装足迹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伪装足迹 踏痕 足迹 识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