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踏谣娘》的巫傩文化基因 被引量:1
1
作者 陈继华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66-69,共4页
巫术宗教仪式是中国戏剧形成的重要源头之一,特别是颇具戏剧表演因素的傩祭,对戏曲的形成和发展影响深远。与后世戏剧相比,唐代歌舞戏更多地保留了戏剧生成的原始巫傩文化元素,其代表剧目《踏谣娘》即可印证。不论是剧中男主人公苏中郎... 巫术宗教仪式是中国戏剧形成的重要源头之一,特别是颇具戏剧表演因素的傩祭,对戏曲的形成和发展影响深远。与后世戏剧相比,唐代歌舞戏更多地保留了戏剧生成的原始巫傩文化元素,其代表剧目《踏谣娘》即可印证。不论是剧中男主人公苏中郎的姓氏、癖好(嗜酒)、相貌(丑陋),还是女主人公采用的"踏歌"这种艺术形式,都清晰地向我们展示出巫傩文化在唐代歌舞戏中的演进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踏谣娘 巫傩 文化基因
下载PDF
简说《踏谣娘》 被引量:2
2
作者 程一中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4年第5期119-122,共4页
【正】 治戏曲史的人都会碰到一个唐代歌舞戏的评价问题,其中以《踏谣娘》较复杂,聚讼尤多。今所见最早记载《踏谣娘》的,是崔令钦《教坊记》: 北齐有人姓苏,(?)鼻,实不仕,而自号为郎中,嗜饮酗酒,每醉辄殴其妻。妻衔悲,诉于邻里。时人... 【正】 治戏曲史的人都会碰到一个唐代歌舞戏的评价问题,其中以《踏谣娘》较复杂,聚讼尤多。今所见最早记载《踏谣娘》的,是崔令钦《教坊记》: 北齐有人姓苏,(?)鼻,实不仕,而自号为郎中,嗜饮酗酒,每醉辄殴其妻。妻衔悲,诉于邻里。时人弄之。丈夫著妇人衣,徐行入场。行歌,每一叠,傍人齐声和之云:“踏谣和来,踏谣娘苦和来!”以其且步且歌,故谓之“踏谣”;以其称冤,故言苦。及其夫至,则作殴斗之状,以为笑乐。今则妇人为之,遂不呼郎中,但云“阿叔子”。调弄又加典库,全失旧旨。或呼为“谈容娘”,又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典 踏谣娘 北齐 妇人 文字 开元年间 新唐书 歌舞戏 流传过程 教坊
下载PDF
新编隋唐歌舞剧 踏谣娘
3
作者 艺萌 《上海艺术家》 1996年第1期78-80,共3页
题述“歌舞剧有大面,拨头,踏谣娘,窟(石垒)子等戏。”“踏谣娘,生于隋末,隋末河内有人貌恶而嗜酒,常自号郎中,醉归必殴其妻,其妻美色善歌,为怨苦之辞。河朔演其曲而被之弦管。因写其妻之容,妻悲诉每摇顿其身,故号踏摇娘。近代优人颇改... 题述“歌舞剧有大面,拨头,踏谣娘,窟(石垒)子等戏。”“踏谣娘,生于隋末,隋末河内有人貌恶而嗜酒,常自号郎中,醉归必殴其妻,其妻美色善歌,为怨苦之辞。河朔演其曲而被之弦管。因写其妻之容,妻悲诉每摇顿其身,故号踏摇娘。近代优人颇改其制度,非旧旨也。”(《旧唐书·音乐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踏谣娘 歌舞剧 隋唐 新编 拨头 北齐 葫芦 河内 《旧唐书·音乐志》
下载PDF
论隋唐间两歌舞剧——之二:《踏谣娘》 被引量:1
4
作者 董每戡 《戏剧艺术》 1983年第3期97-104,共8页
唐代,是我国文学艺术发展的高峰期,汉、魏、六朝时期已萌了初芽的玩艺儿,大致在这个时期都有了或多或少的发展,甚至有渐达开花结果的境界。《踏谣娘》歌舞剧即其中最显著的一例,过去凡谈戏剧史的书都提到它,可惜过分简略,令人有“语焉... 唐代,是我国文学艺术发展的高峰期,汉、魏、六朝时期已萌了初芽的玩艺儿,大致在这个时期都有了或多或少的发展,甚至有渐达开花结果的境界。《踏谣娘》歌舞剧即其中最显著的一例,过去凡谈戏剧史的书都提到它,可惜过分简略,令人有“语焉不详”之憾!在此,我想稍详细点叙述由单纯的歌或者舞发展成比较完善的歌舞剧的经过情况;又因为近年来研究戏剧史的专家们对它有些争论,更不能不说说我个人欠成熟的一些看法。关于《踏谣娘》的记载较多,但论者的意见也最纷歧,所涉及的问题,归纳起来,大致有三:(一)《踏谣娘》跟《苏中郎》的关系问题;(二)仅是歌舞抑已是歌舞剧问题;(三)假面抑涂面问题。可是一九五七年起平空又跳出个《踏谣娘》的国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踏谣娘 歌舞剧 唐代 故事 郎中 假面 戏剧史 艺术发展 玩艺儿
原文传递
踏歌考——兼论踏歌与月崇祀、后世戏曲的关系 被引量:2
5
作者 翁敏华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42-45,共4页
人们对“踏歌”这种中国古代的歌舞娱乐形式,也许并不陌生。踏歌是一种“相抱聚蹈”、“踏地为节”的集体歌舞活动,它的特点是用踏步来加强歌拍,反复歌唱一调,或以鼓乐伴奏协调。在踏歌中,产生了一批节奏鲜明、曲体规则的乐曲,也造就了... 人们对“踏歌”这种中国古代的歌舞娱乐形式,也许并不陌生。踏歌是一种“相抱聚蹈”、“踏地为节”的集体歌舞活动,它的特点是用踏步来加强歌拍,反复歌唱一调,或以鼓乐伴奏协调。在踏歌中,产生了一批节奏鲜明、曲体规则的乐曲,也造就了一种“调同词不同”的歌唱风格。但是,它本身所包含的巫术性祭祀性的准宗教性质,以及对后世的载歌载舞的中国戏曲的定型所产生的影响,却很少为人注意。本文想做一番向前溯源、向后探流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踏谣娘 歌舞娱乐 崇祀 中国戏曲史研究 日本 中国戏剧 《武陵书怀五十韵》 《教坊记》 集体歌舞
下载PDF
“踏歌”臆解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海中 《中州学刊》 1986年第5期81-83,共3页
唐代是我国文学全面发展的时代。其中尤以诗为大国。唐诗艺术之精姑不论,仅其内容之浩翰,足令人叹为观止。这也为后人洞悉唐代社会风貌提供了取之无竭的源泉。诗歌是艺术,它与音乐、舞蹈、戏曲从一诞生起就结合在一起。因此,要研究唐代... 唐代是我国文学全面发展的时代。其中尤以诗为大国。唐诗艺术之精姑不论,仅其内容之浩翰,足令人叹为观止。这也为后人洞悉唐代社会风貌提供了取之无竭的源泉。诗歌是艺术,它与音乐、舞蹈、戏曲从一诞生起就结合在一起。因此,要研究唐代的戏曲,也就不能不特别地留意唐诗了。 本文仅就李白《赠汪伦》中之“踏歌”,略申其与歌舞、戏曲之缘,以就正于方家。 《赠汪伦》写于天宝十四年乙未(755)。时李白五十五岁,诗曰: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诗晓畅明白,故历来注本诠释其意者甚少。关于“踏歌”,清王琦《李太白全集》作了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踏谣娘 歌舞剧 李白 戏曲 青阳 《教坊记》 唐诗艺术 递相 桃花村
下载PDF
唐墓壁画演剧图与《踏摇娘》的戏剧表演艺术 被引量:10
7
作者 姚小鸥 孟祥笑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7-104,共8页
《长安地区新发现的唐墓壁画》一文中公布的"乐舞图",所呈现的是唐代著名歌舞剧《踏摇娘》的演出场景,该图当命名为《〈踏摇娘〉演剧图》。这是关于唐代戏剧的重大发现。结合该图与文献记载,可知《踏摇娘》的舞容虽可能与&qu... 《长安地区新发现的唐墓壁画》一文中公布的"乐舞图",所呈现的是唐代著名歌舞剧《踏摇娘》的演出场景,该图当命名为《〈踏摇娘〉演剧图》。这是关于唐代戏剧的重大发现。结合该图与文献记载,可知《踏摇娘》的舞容虽可能与"踏歌"有一定关联,但其表演形态与中国传统乐舞艺术的关系更为密切。《踏摇娘》一剧的得名与其基本审美特征有关。《〈踏摇娘〉演剧图》中含有文献未曾记录的唐代戏剧的脚色配置、戏班构成及演剧体制等信息。它们表明,唐代的《踏摇娘》已经是具有一定长度的、情节相当复杂的戏剧。这对认识中国古代戏剧乃至整个中国艺术发展史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墓壁画 艺术发展史 任半塘 乐舞图 审美特征 《上林赋》 韩休 倭堕 踏谣娘
原文传递
戏曲帮腔合唱的渊源与变迁 被引量:1
8
作者 黄仕忠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5-31,共7页
一 帮腔合唱之渊源 戏曲帮腔,一般认为是明代弋阳腔以来形成的传统,并在高腔剧种中得到发扬光大。其实不然。帮腔合唱形式不仅在戏曲形成之初即与之结下不解之缘,而且这一形式本身也源远流长。 帮腔合唱,究其本源,原是“一唱众和”的“... 一 帮腔合唱之渊源 戏曲帮腔,一般认为是明代弋阳腔以来形成的传统,并在高腔剧种中得到发扬光大。其实不然。帮腔合唱形式不仅在戏曲形成之初即与之结下不解之缘,而且这一形式本身也源远流长。 帮腔合唱,究其本源,原是“一唱众和”的“和”。这“和”又起源于劳动号子。如抬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的“举重劝力之歌”所以春秋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形成 渊源 弋阳腔 劳动号子 管仲 《张协状元》 《琵琶记》 剧种 《小孙屠》 踏谣娘
下载PDF
论中国戏曲的萌芽 被引量:1
9
作者 郭振勤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5期43-48,共6页
关于中国戏曲的萌芽,学术界歧说较多:或以为萌生于古之巫优表演,或以为开端于汉之《东海黄公》,或以为始于梁之宫廷乐舞,或以为肇于唐之“参军戏”。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殊有必要一辩。还有人认为《诗经》中的一些篇目,《楚辞》中的《九... 关于中国戏曲的萌芽,学术界歧说较多:或以为萌生于古之巫优表演,或以为开端于汉之《东海黄公》,或以为始于梁之宫廷乐舞,或以为肇于唐之“参军戏”。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殊有必要一辩。还有人认为《诗经》中的一些篇目,《楚辞》中的《九歌》,以及始于北齐流行于唐代的《踏谣娘》已是我国最早的歌舞剧目和最初的戏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戏曲 参军戏 《东海黄公》 宫廷乐舞 踏谣娘 《诗经》 《楚辞》 《九歌》 戏剧 剧目
下载PDF
中国古典喜剧中“戏弄”形态探索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敬贤 《上海艺术家》 1994年第3期26-30,共5页
中国喜剧形态基因 谈论中国戏曲(或戏剧)喜剧,首先得从“戏弄”说起。 “戏弄”一词,最早见于《汉书》。《司马迁传·报任安书》中提到:“文史星历,近平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 实际上“戏弄”是一个异字... 中国喜剧形态基因 谈论中国戏曲(或戏剧)喜剧,首先得从“戏弄”说起。 “戏弄”一词,最早见于《汉书》。《司马迁传·报任安书》中提到:“文史星历,近平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 实际上“戏弄”是一个异字异音叠意之词。狭而言之,为扮妆第三人称敷衍其事之“戏弄”,亦即“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戏曲 司马迁传 弄参军 星历 中国悲剧 审美价值 弄假妇人 踏谣娘 弄婆罗门 异音
下载PDF
中国戏剧晚熟的根本原因——读《古艺拾粹》书后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知渐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4期42-46,共5页
正在审读鲜述文女士的《元曲概论》初稿时,适接到隗芾教授的《古艺拾粹》一书,读了其中的《中国戏曲形成较晚的原因》一文,认为戏剧的发达与社会商品经济有密切联系,“一语破的”地指出中国戏剧晚熟的主要原因在于“商品经济的不发达”... 正在审读鲜述文女士的《元曲概论》初稿时,适接到隗芾教授的《古艺拾粹》一书,读了其中的《中国戏曲形成较晚的原因》一文,认为戏剧的发达与社会商品经济有密切联系,“一语破的”地指出中国戏剧晚熟的主要原因在于“商品经济的不发达”。反过来说,希腊戏剧之所以成熟比中国早一千多年,是由于他们的商品经济发达较早,奴隶主和自由民都要看戏,所以戏剧早成熟。鲜述文也认为中国戏剧到宋金元时代才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形成 宋金元 踏谣娘 王实甫 《宋元戏曲考》 义阳公主 金墉 北宋末年 《九歌》 新乐府
下载PDF
中国戏剧溯源
12
作者 吴孟君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1期32-34,共3页
中国的戏剧作为一种文学艺术,经历了漫长的孕育发展期,到宋代才有了成熟的戏剧.这远远落后于西方,还在古希腊时期(相当于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西方就产生出了伟大的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德斯和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是... 中国的戏剧作为一种文学艺术,经历了漫长的孕育发展期,到宋代才有了成熟的戏剧.这远远落后于西方,还在古希腊时期(相当于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西方就产生出了伟大的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德斯和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是什么原因造成中国戏剧远远后于西方的呢?这不是本文所要回答的问题.本文主要在于追溯中国戏剧形成的足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戏剧 戏曲形式 参军戏 踏谣娘 宋杂剧 歌舞 南戏 金院本 瓦舍 说书
下载PDF
略论中州古剧
13
作者 李春祥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2期53-58,共6页
中州地处中原,文化发达颇早,形成综合性艺术的戏曲的各种因素也较早地在中州出现,被学术界称作“古剧”的歌舞、优戏、角抵戏、参军戏、院本等艺术表演、技艺表演和戏剧表演也一代一代地延续,至元代杂剧成熟之前,形成了自己的“古剧”传... 中州地处中原,文化发达颇早,形成综合性艺术的戏曲的各种因素也较早地在中州出现,被学术界称作“古剧”的歌舞、优戏、角抵戏、参军戏、院本等艺术表演、技艺表演和戏剧表演也一代一代地延续,至元代杂剧成熟之前,形成了自己的“古剧”传统,在我国戏剧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剧 中州 踏谣娘 伎艺 沁阳 院本 《东京梦华录》 角抵戏 参军戏 艺人
下载PDF
中国戏曲形成问题辨疑
14
作者 娄瑞怀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1993年第4期71-77,共7页
关于中国戏曲形成问题,至今颇多分歧,诸说纷纭。自本世纪初,王国维的《宋元戏曲考》问世,提出“论真正之戏曲,不能不从元杂剧始也。”这是研究中国戏曲史的创始之论,影响之大,自不待言。此后,学术界对中国戏曲史的研究引起了重视,并相... 关于中国戏曲形成问题,至今颇多分歧,诸说纷纭。自本世纪初,王国维的《宋元戏曲考》问世,提出“论真正之戏曲,不能不从元杂剧始也。”这是研究中国戏曲史的创始之论,影响之大,自不待言。此后,学术界对中国戏曲史的研究引起了重视,并相继出现了中国戏曲形成于春秋战国、汉、唐、金、元诸说。其中如任半塘认为中国戏曲形成于唐,周贻白认为北宋民间所演的《目连救母杂剧》“才使中国戏剧确立起自己的地位,脱离‘百戏’的范围而成为一个独立的艺术部门。”直至现在,对于这个问题的争议,亦复如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戏曲 踏谣娘 戏剧 辨疑 王国维 《东海黄公》 参军戏 优孟 周贻白
下载PDF
几部雏形戏剧名称的英译问题
15
作者 陈增棠 《当代戏剧》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57-58,共2页
在我国漫长的戏剧发展史上,有几部被公认为雏形戏剧的代表作,如《大傩》、《兰陵王》、《踏谣娘》等。这几部作品是研究我国戏剧发展历史的珍贵资料。随着对外文化交流日益开展,这几部作品以多种形式介绍给中外观众。引起人们的极大兴... 在我国漫长的戏剧发展史上,有几部被公认为雏形戏剧的代表作,如《大傩》、《兰陵王》、《踏谣娘》等。这几部作品是研究我国戏剧发展历史的珍贵资料。随着对外文化交流日益开展,这几部作品以多种形式介绍给中外观众。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和有关专家的关注。但在宣传介绍这些作品的材料中,其名称的英语译文,有不少值得推敲的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踏谣娘 英语译文 对外文化交流 兰陵王 大傩 秦王破阵乐 汉语译名 中文译名 孙卫
下载PDF
戏剧文物考切忌猜想——与谭增成同志商榷
16
作者 郭桄 《当代戏剧》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34-35,共2页
细读了谭增成同志《咸阳戏曲文物考略》(载《当代戏剧》1989年第2期)一文(以下简称《文物考》),被咸阳市丰富多彩的戏曲文物所吸引,惊叹不已。既是羡慕又觉得是件憾事,缺少机遇能到咸阳实地考察一番,以饱眼福。笔者多年来就对戏曲文物... 细读了谭增成同志《咸阳戏曲文物考略》(载《当代戏剧》1989年第2期)一文(以下简称《文物考》),被咸阳市丰富多彩的戏曲文物所吸引,惊叹不已。既是羡慕又觉得是件憾事,缺少机遇能到咸阳实地考察一番,以饱眼福。笔者多年来就对戏曲文物颇感兴趣,读此文如遇知音,但尚觉该文有些论述不准确和未阐述清楚,现提出来与谭增成同志商榷。谭文谈及昭仁寺有《霓裳羽衣》舞舞俑时说:“看到这种舞俑后,我猜想‘羽衣’可能系‘鱼衣’之误,因为舞俑所穿裙子的花纹是鱼鳞状,古时人们善取‘鱼龙变化’之意,图的是个吉利,与“羽’可能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文物 《当代戏剧》 昭仁寺 鱼鳞状 谭文 中国戏曲史 东海黄公 踏谣娘 周贻白 中国大百科全书
下载PDF
渲泄与戏曲──闲话戏曲(二)
17
作者 张树义 《文化艺术研究》 1996年第5期51-,共1页
关键词 渲泄 正参军 踏谣娘 《氓》 唐明皇 郑居中 《秦香莲》 家大人 参军戏 眷恋之情
下载PDF
参军戏源头新说
18
作者 王秋朋 《文化艺术研究》 2016年第2期99-104,共6页
关于参军戏渊源的说法,大概有三种:其一东汉说,其二后赵说,其三盛唐说。对此三种说法应审慎待之。据本文考证,唐参军戏肇始于南北朝时期的歌舞戏《踏谣娘》,得名于唐初李象先参军僚属之事。
关键词 参军戏 踏谣娘 李象先
下载PDF
试论中国戏剧与日本戏剧
19
作者 张生筠 《绥化学院学报》 1993年第1期12-16,共5页
中国与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自公元初期两国间就有使者往来,这无疑对双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会互相产生影响。从两国的戏剧艺术来看,就有着鲜明的血缘关系。因此,研究中日两国的文化发展脉络,亦可将其戏剧艺术进行比较论说。这将有有... 中国与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自公元初期两国间就有使者往来,这无疑对双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会互相产生影响。从两国的戏剧艺术来看,就有着鲜明的血缘关系。因此,研究中日两国的文化发展脉络,亦可将其戏剧艺术进行比较论说。这将有有助于我们对于民族间文化发展的更为深入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戏曲 欧阳予倩 白乐天 中国故事 《桃花扇》 春柳社 演剧活动 《西厢记》 踏谣娘 任天知
下载PDF
人簇看场圆──传神生动的唐戏弄俑
20
作者 陈根远 《华夏文化》 1996年第2期48-49,共2页
人簇看场圆──传神生动的唐戏弄俑陈根远秦汉盛行的俳优,至唐发展为戏弄。唐戏弄是指除纯粹歌舞、杂技而外的一种戏剧性的表演,如参军戏、踏谣娘、兰陵王、钵头、苏中郎、西凉伎、弄孔子、樊哙排君难、麦秀两歧和其它专以科白为主的... 人簇看场圆──传神生动的唐戏弄俑陈根远秦汉盛行的俳优,至唐发展为戏弄。唐戏弄是指除纯粹歌舞、杂技而外的一种戏剧性的表演,如参军戏、踏谣娘、兰陵王、钵头、苏中郎、西凉伎、弄孔子、樊哙排君难、麦秀两歧和其它专以科白为主的戏弄。其围绕着简单的情节,通过音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踏谣娘 参军戏 中国早期戏剧 西安碑林 唐玄宗 博物馆 滑稽的动作 十六国时期 《教坊记》 唐代民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