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力衰竭患者的耐踏运动时间对于判定心功能状态的价值
1
作者 白小澎 韩雅玲 +3 位作者 佟铭 郑力 邹竞 胡慧民 《心功能杂志》 1995年第3期192-193,共2页
心力衰竭患者的耐踏运动时间对于判定心功能状态的价值白小澎,韩雅玲,佟铭,郑力,邹竞,胡慧民(沈阳军区总医院心内科沈阳110015)为了使心力衰竭患者在临床上按照NYHA心功能分级有更确切的定量指标,我们作了27例充血... 心力衰竭患者的耐踏运动时间对于判定心功能状态的价值白小澎,韩雅玲,佟铭,郑力,邹竞,胡慧民(沈阳军区总医院心内科沈阳110015)为了使心力衰竭患者在临床上按照NYHA心功能分级有更确切的定量指标,我们作了27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后耐踏运动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踏运动时间 心脏功能
下载PDF
透析中卧式脚踏运动辅助血液净化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效果分析
2
作者 赵亮 尹文雁 +3 位作者 凌淑洵 袁雅琪 杨亚丽 王栋颖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4年第6期1114-1118,共5页
目的:评价透析中卧式脚踏运动辅助血液净化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入2021年12月~2023年6月在我院接受MHD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透析中... 目的:评价透析中卧式脚踏运动辅助血液净化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入2021年12月~2023年6月在我院接受MHD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透析中卧式脚踏运动治疗。评价两组的生化指标、血压、生活质量等,并进行统计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各生化指标、血压指标、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以及SDS得分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12周后,观察组Hb、ALB和血Ca明显高于对照组,血P、TC、TG和i PT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透析前DBP、透析前SBP、DBPmax、SBPmax、DBP极差和SBP极差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F、PR、RE、VT和GH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透析中卧式脚踏运动能够改善MHD患者的营养状态,促进钙磷及血脂代谢,维持血压稳定,缓解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卧式脚踏运动 透析中运动 透析效率 血压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经皮氧分压目标为导向的早期踏车运动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3
作者 黄艳林 赵雪芹 +4 位作者 陈兴 刘彦飞 向洋 李鑫瑜 汪子寒 《护士进修杂志》 2024年第15期1650-1657,共8页
目的探讨经皮氧分压[TcP(O_(2))]指导下的早期踏车运动在机械通气(mechanically ventilated,MV)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天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综合ICU 2021年3月-2023年2月符合纳排标准的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 目的探讨经皮氧分压[TcP(O_(2))]指导下的早期踏车运动在机械通气(mechanically ventilated,MV)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天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综合ICU 2021年3月-2023年2月符合纳排标准的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一项历史对照研究,对照组(2021年3月-2022年2月)实施基于经验的早期康复运动(early rehabilitation mobilization,ERM);观察组(2022年3月-2023年2月)实施TcP(O_(2))目标导向的早期踏车运动。探索2种方案对MV患者临床结局与患者安全事件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单次平均康复运动时间较对照组短(t=-12.174,P<0.05),运动过程中最大Brog评分较对照组高(Z=-2.209,P=0.030),转出前行走能力得分较对照组高(Z=-2.279,P=0.023),2组转出前移动能力得分、ICU获得性衰弱(ICU-acquired weakness,ICU-AW)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最大吸气压(maximum inspiratory pressure,MIP)、谵妄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生不可逆转的安全事件。结论TcP(O_(2))目标导向早期踏车运动可提高MV患者转出时行走能力,促进患者机体功能恢复、提高临床康复工作效率的同时并未增加患者安全风险,兼具有效性、高效性与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氧分压 运动 呼吸 人工 机械通气 早期康复运动 预后
下载PDF
重型颅脑创伤术后早期康复应用被动踏车运动的安全性
4
作者 戴钰 王兆鹏 奚盼 《常州实用医学》 2024年第2期105-107,共3页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创伤术后早期康复应用被动踏车运动的安全性。方法将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早期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护理基础上采取被动踏车运动干预。对比两组患者颅内压和术后...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创伤术后早期康复应用被动踏车运动的安全性。方法将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早期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护理基础上采取被动踏车运动干预。对比两组患者颅内压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颅内压对照组与观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重型颅脑创伤患者术后早期进行被动踏车运动康复训练,并不造成颅内压升高风险,且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创伤 术后早期康复 被动运动 安全性
下载PDF
踏车运动对恢复期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0
5
作者 闫桂芳 尹昱 +3 位作者 沈红梅 贾子善 宋兰欣 黄明威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35-436,共2页
目的:探讨踏车运动对恢复期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具有一定行走能力的61例恢复期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增加踏车运动,8周后评... 目的:探讨踏车运动对恢复期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具有一定行走能力的61例恢复期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增加踏车运动,8周后评定疗效。结果:经过8周的康复训练后,两组的步行能力明显提高,但是观察组提高的程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独立和监视步行患者达87.1%,对照组60%,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踏车运动对提高恢复期脑卒中患者的步行能力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运动 步行能力
下载PDF
踏车运动训练对社区老年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陶希 卢伟 +4 位作者 何娟 刘佳 邓景贵 宋红 陈美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8期3240-3242,共3页
目的探讨踏车运动训练对社区老年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41例老年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成踏车运动组(68例)和对照组(73例),对照组实行常规药物治疗,踏车运动组进行踏车运动和常规药物治疗,疗程4个月。试... 目的探讨踏车运动训练对社区老年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41例老年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成踏车运动组(68例)和对照组(73例),对照组实行常规药物治疗,踏车运动组进行踏车运动和常规药物治疗,疗程4个月。试验过程中监测心率及血压变化,记录达到目标心率或者心绞痛的人次,比较试验前后心率血压有无差异,并对比两组试验结束后1个月内心绞痛的发生率和试验前后生存质量(QOL)评分。结果踏车运动组有2人因不能耐受退出研究。试验过程中,达到目标心率的有2 855人次,发生心绞痛的有561人次。两组患者治疗前心率、血压、QO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踏车运动组和对照组在安静状态下心率和血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QOL评分〔(112±9)分〕较对照组〔(106±8)分〕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均进行随访1个月,治疗组(7.58%,5/66)较对照组(21.92%,16/73)心绞痛发生率明显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踏车运动训练能明显降低社区老年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心绞痛发生率,提高QOL,适当强度的运动训练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稳定型心绞痛 老年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不同程度紧身压迫对踏蹬运动中股内侧肌sEMG变化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5
7
作者 陈金鳌 陆阿明 +2 位作者 王国栋 徐勤儿 戴晓群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2-31,共10页
目的:利用表面肌电相关指标定量反映不同强度负荷的匀速踏蹬运动至疲劳过程中,不同程度紧身压迫对股内侧肌sEMG变化特征的影响,进而探讨紧身压迫度对肌肉活动的效用及其内在机制。方法:随机抽取未进行过系统踏蹬训练的青年健康男性受试... 目的:利用表面肌电相关指标定量反映不同强度负荷的匀速踏蹬运动至疲劳过程中,不同程度紧身压迫对股内侧肌sEMG变化特征的影响,进而探讨紧身压迫度对肌肉活动的效用及其内在机制。方法:随机抽取未进行过系统踏蹬训练的青年健康男性受试者10名,分别以下肢无紧身压迫、中度紧身压迫、高度紧身压迫状态完成中强度和大强度负荷的匀速踏蹬运动至疲劳测试,对同步采集的股内侧肌iEMG和MF肌电指标数据进行分段和标准化处理,并采用三因素方差分析和事后多重比较检验考察各组实验数据间的差异。结果:1)运动后期,紧身压迫对iEMG及MF变化幅度的总效应均有影响,且在与运动强度发生交互作用时,这种影响效应更为明显。2)与无紧身压迫相比,中度紧身压迫不改变中强度负荷运动中iEMG(%)值的增长和MF(%)值的降低幅度;但却使大强度负荷运动后期iEMG(%)值的增长和MF(%)值的降低幅度均有所下降。3)与无紧身压迫相比,高度紧身压迫使中强度负荷运动后期iEMG(%)值的增长和MF(%)值的降低幅度均有所下降;但却使大强度负荷运动后期iEMG(%)值的增长和MF(%)值的降低幅度均有所上升。结论:外加中度紧身压迫在大强度踏蹬运动后期与外加高度紧身压迫在中等强度踏蹬运动后期对股内侧肌的作用相似,均利于维持局部肌肉收缩的输出功率及外周运动单位动作电位的传导速率,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延缓肌疲劳和延长运动时效;相反,外加高度紧身压迫在大强度踏蹬运动后期则会加速肌疲劳的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身运动 压迫度 强度负荷 运动 股内侧肌 表面肌电图 肌肉疲劳
下载PDF
踏车运动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张彩虹 郭洪花 +5 位作者 蔡小霞 王海花 王志凌 黄玉泉 焦凌梅 朱昌花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12期1731-1734,共4页
目的:探讨恒定功率踏车运动对稳定期COPD患者炎性细胞因子、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55例稳定期COPD患者和60例正常人对照者进行恒定功率踏车运动,于运动前后采静脉血,使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量血清IL-1、IL-6、和TNF-α浓... 目的:探讨恒定功率踏车运动对稳定期COPD患者炎性细胞因子、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55例稳定期COPD患者和60例正常人对照者进行恒定功率踏车运动,于运动前后采静脉血,使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量血清IL-1、IL-6、和TNF-α浓度。试验组在运动前和12周运动后,分别测定肺功能指数、6分钟行走试验结果、Borg呼吸困难指数及相关生活质量指数。结果:试验组基础状态血清IL-1、IL-6、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运动前相比,对照组运动后TNF-α水平无显著性改变(P>0.05),但IL-1、IL-6水平显著性升高(P<0.05);试验组IL-1、TNF-α水平运动后呈明显降低(P<0.05),而IL-6水平运动后并无显著意义的升高(P>0.05)。试验组患者在运动前及12周后6MWT、生活质量、呼吸困难评分、肺功能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12周踏车运动试验可有效控制稳定期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病人IL-1、TNF-α水平,但对降低IL-6水平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稳定期 COPD 炎性细胞因子 影响
下载PDF
踏车运动对恢复期脑卒中患者ADL的影响 被引量:13
9
作者 闫桂芳 沈红梅 +5 位作者 赵雪平 魏清 康宇华 贾子善 宋兰欣 黄明威 《中国康复》 2007年第3期163-164,共2页
目的:探讨踏车运动对恢复期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61例有一定行走能力的恢复期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均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法配合治疗,观察组并增加踏车运动,每天1次,30min。结果:经过8周... 目的:探讨踏车运动对恢复期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61例有一定行走能力的恢复期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均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法配合治疗,观察组并增加踏车运动,每天1次,30min。结果:经过8周的训练后,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的ADL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提高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踏车运动对提高恢复期脑卒中患者的ADL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运动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下载PDF
最大摄氧量间接测量法-踏阶运动心率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13
10
作者 陈学伟 张娜 +4 位作者 徐传香 安改红 佘晓俊 崔博 马强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43-44,共2页
目的探索最大摄氧量间接测量法-踏阶运动心率的变化特征,确定运动心率的适宜测定时间点。方法依据GJB 1337-92《士兵体能的测量和评价》,采用Polar心率遥测表,测量47名健康男性战士定量负荷踏阶运动中第1、2、3、4、4.5和5 min时的心率... 目的探索最大摄氧量间接测量法-踏阶运动心率的变化特征,确定运动心率的适宜测定时间点。方法依据GJB 1337-92《士兵体能的测量和评价》,采用Polar心率遥测表,测量47名健康男性战士定量负荷踏阶运动中第1、2、3、4、4.5和5 min时的心率。结果踏阶运动开始后,运动心率随时间的延长而加快,运动4 min内,心率上升速率较快,与安静心率比较,第1 min到第4 min,分别上升65.4%、76.2%、82.6%和86.3%;在4 min以后,心率上升缓慢,与安静心率比较,第4.5 min和第5 min分别上升88.6%和89.8%,达平稳状态。比较相邻2个时间点的心率数值,结果显示,运动4.5 min之前各相邻2个时间点的心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表明运动心率在此时间段内持续上升,尚未达到稳态;第4.5 min和第5 min心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踏阶运动4.5 min是运动心率由递增到稳态的时间界限点,4.5 min后可进行心率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摄氧量 运动 心率
下载PDF
踏车运动对恢复期脑卒中偏瘫患者跌倒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闫桂芳 韩广彦 +4 位作者 槐雅萍 贾子善 赵雪平 宋兰欣 黄明威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5期410-411,共2页
目的探讨踏车运动对恢复期脑卒中偏瘫患者跌倒的影响。方法将具有一定行走能力的112例恢复期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增加踏车运动,8周后统计... 目的探讨踏车运动对恢复期脑卒中偏瘫患者跌倒的影响。方法将具有一定行走能力的112例恢复期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增加踏车运动,8周后统计两组患者跌倒的发生率,采用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Motricity指数及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ugl-Meyer assessment,FMA)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平衡功能、下肢肌力、下肢运动功能及跌倒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8周康复训练后,两组患者的平衡功能、下肢肌力、下肢运动功能均明显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提高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跌倒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踏车运动能明显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对降低恢复期脑卒中患者跌倒率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运动 跌倒
下载PDF
踏车运动对老年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宋红 邓景贵 +1 位作者 陶希 陈美娟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140-1143,1148,共5页
目的:探讨踏车运动对老年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影响。方法:141例老年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73例),治疗组进行踏车运动和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实行常规药物治疗,疗程4个月。使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实验前后血浆TXA2及... 目的:探讨踏车运动对老年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影响。方法:141例老年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73例),治疗组进行踏车运动和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实行常规药物治疗,疗程4个月。使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实验前后血浆TXA2及免疫比浊法检测CRP、LDL-C和HDL-C水平,监测实验过程中心率及血压变化,比较实验前后两者有无差异,并调查对比两组实验结束后1月内心绞痛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有2例患者因不能耐受退出研究。对照组治疗后血浆CRP、TXA2和LDL-C水平分别下降58.30%、45.64%和36.04%,HDL-C升高0.71%;治疗组治疗后血浆CRP、TXA2和LDL-C水平分别下降65.47%、38.29%和36.18%,HDL-C升高2.11%;治疗组较对照组CRP下降明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两组间TXA2、LDL-C下降及HDL-C升高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前后两组间血压、心率变化无明显差异。两组治疗后均进行随访1个月,治疗组(5/66)较对照组(16/73)心绞痛发生率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踏车运动能明显降低老年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绞痛发生率,其机制可能与降低CRP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稳定型心绞痛 老年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踏车运动对脑卒中后轻偏瘫患者运动能量消耗和心血管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亚丽 徐颖 +1 位作者 刘侠 王雨芬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10期1577-1577,共1页
在发生脑卒中的患者中,大约有2/3留下神经系统缺陷,持续损害运动功能。其原理是由于轻偏瘫导致的运动功能障碍影响步态,加重了行走时的能量消耗。对于老年轻偏瘫患者,行走时能量需要增加应引起极大关注。由于年龄较大,残留的神经系统缺... 在发生脑卒中的患者中,大约有2/3留下神经系统缺陷,持续损害运动功能。其原理是由于轻偏瘫导致的运动功能障碍影响步态,加重了行走时的能量消耗。对于老年轻偏瘫患者,行走时能量需要增加应引起极大关注。由于年龄较大,残留的神经系统缺陷常常形成久坐的生活方式,导致心血管功能衰退、废用性萎缩和身体虚弱。有氧踏车运动可以降低此类患者运动能量消耗和心血管活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脑卒中 轻偏瘫 运动能量消耗 心血管活动 运动功能障碍
下载PDF
脑卒中偏瘫病人常规康复与支持性踏车运动相结合的康复方法介绍 被引量:3
14
作者 胡晓芳 孟冬娅 +2 位作者 罗军 郑威 王袆楠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2年第5期685-685,共1页
关键词 脑卒中偏瘫 康复 支持性运动
下载PDF
踏车运动对老年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美娟 徐佳 +3 位作者 陈汉娜 丁家崇 曾令忠 朱今芝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409-412,共4页
目的:探讨踏车运动对老年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82例老年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被随机分成踏车运动组(40例):进行踏车运动和常规药物治疗4个月,常规治疗组(42例):行常规药物治疗。测定试验前后血浆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 目的:探讨踏车运动对老年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82例老年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被随机分成踏车运动组(40例):进行踏车运动和常规药物治疗4个月,常规治疗组(42例):行常规药物治疗。测定试验前后血浆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血栓素A2(TXA2)、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并随访两组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血浆CRP、IL-6、TXA2、LDL-C水平均有明显下降(P<0.05),且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两组治疗后均随访2年,踏车运动组MACE的发生率较常规治疗组明显减少(15.8%比44.7%,P<0.01)。结论:踏车运动对老年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预后有明显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老年人 运动
下载PDF
踏车运动联合弹力带抗阻运动对Ⅲ级心力衰竭病人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李红云 孙晓宇 +2 位作者 唐苗苗 赵园园 沈剑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12期1688-1691,共4页
目的:探究踏车运动联合弹力带抗阻运动对Ⅲ级心力衰竭病人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2019年诊治的Ⅲ级心力衰竭病人8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2组,各40例。对照组用常规药物纠正心力衰竭,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心力衰竭药物基础上,联合踏车运... 目的:探究踏车运动联合弹力带抗阻运动对Ⅲ级心力衰竭病人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2019年诊治的Ⅲ级心力衰竭病人8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2组,各40例。对照组用常规药物纠正心力衰竭,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心力衰竭药物基础上,联合踏车运动及弹力带抗阻运动对心力衰竭进行治疗。观察2组病人在上述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的6 min步行距离、心脏超声射血分数(EF)及氨基端前B型钠尿肽(NT-proBNP)水平情况,以此评价心功能水平。结果:干预后,2组6 min步行距离均较干预前上升(P<0.01),并且观察组上升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组心脏超声EF值均上升,NT-proBNP水平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心脏超声EF值上升幅度及NT-proBNP水平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和P<0.01)。结论:踏车运动联合弹力带抗阻训练可以明显改善心力衰竭病人心功能,提高心肌的收缩能力,提高运动耐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运动 弹力带抗阻运动 心肺功能实验
下载PDF
有高血压家族史的青少年24小时血压监护及踏车运动时血压变化 被引量:2
17
作者 杜俭 赵光胜 +1 位作者 张伟忠 孔燕 《高血压杂志》 CSCD 2002年第2期178-180,共3页
目的 比较 1 9名双亲均患高血压病 (FH+ )和 1 8名无本病家族史 (FH- )的正常青少年 2 4h动态血压与踏车运动试验。方法  2 4h动态血压采用无创伤性携带式血压监测仪测定 ;踏车运动试验 :测量运动前、运动中 1 0分钟及运动后至 40分... 目的 比较 1 9名双亲均患高血压病 (FH+ )和 1 8名无本病家族史 (FH- )的正常青少年 2 4h动态血压与踏车运动试验。方法  2 4h动态血压采用无创伤性携带式血压监测仪测定 ;踏车运动试验 :测量运动前、运动中 1 0分钟及运动后至 40分钟血压及心率。结果  (1 )FH+ 组白昼收缩压均值、2 4h收缩压与舒张压均值较FH- 组高。 (2 )踏车运动试验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高血压家族史是高血压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24H动态血压 运动 家族史
下载PDF
踏车运动试验对儿童早搏临床意义的再评价 被引量:1
18
作者 石曼君 杜卫国 曾磊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52-853,共2页
关键词 运动试验 儿童 早搏 临床意义
下载PDF
外周动脉疾病患者踏车运动干预疗效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樊启财 王鹏武 +2 位作者 朱三玲 石蓓 易晓君 《中国医药导刊》 2012年第7期1128-1129,共2页
目的:研究踏车运动对外周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PAD)患者功能恢复及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1年4月于我院(50例)、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30例)、湖南省湘乡市人民医院(40例)心血管内科就诊的PA... 目的:研究踏车运动对外周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PAD)患者功能恢复及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1年4月于我院(50例)、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30例)、湖南省湘乡市人民医院(40例)心血管内科就诊的PAD患者共12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实施6个月踏车运动运动干预,对照组则不接受,并分别于开始前及结束后记录踏车运动表现以及肱动脉流量介导的血管内皮功能等指标,其它PAD常规药物治疗两组相同。结果:(1)实施踏车运动干预6个月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6分钟步行距离有显著增加(P〈0.01);患者能够耐受的最长踏车时间及距离显著增加(P〈0.01);肱动脉血流介导内皮舒张功能(FMD)显著改善(P〈0.01)。结论:踏车运动干预可增加6分钟步行距离;延长最长踏车时间和距离;改善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内皮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动脉疾病 运动锻炼 6分钟步行距离 最长车时间和距离 血管内皮功能
下载PDF
少年速滑运动员递增负荷踏车运动中氧脉搏和呼吸当量曲线及相关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何叙 林彦山 《冰雪运动》 2000年第1期29-31,共3页
以连续递增负荷的踏车运动,测定了34名少年速度滑冰运动员在不同工作负荷时的通气量、吸氧量、心率、最大吸氧量、无氧阈、氧脉搏曲线和呼吸当量曲线,确定了最大氧脉搏和最佳呼吸效率点及生理参数。探讨了最大氧脉搏、无氧阈、最佳呼吸... 以连续递增负荷的踏车运动,测定了34名少年速度滑冰运动员在不同工作负荷时的通气量、吸氧量、心率、最大吸氧量、无氧阈、氧脉搏曲线和呼吸当量曲线,确定了最大氧脉搏和最佳呼吸效率点及生理参数。探讨了最大氧脉搏、无氧阈、最佳呼吸效率点在运动训练中的作用,为少年速滑运动员的训练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脉搏 运动 呼吸 递增负荷 相关指标 最大吸氧量 少年速滑运动 无氧阈 速度滑冰运动 运动训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