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竞速骑行状态下服装压对运动功效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沈云萍 谢红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67-71,共5页
针对目前市场上的骑行服标准未对骑行服的服装压进行明确规定,大多数企业在开发产品时未根据肌肉贡献率对不同肌肉部位进行防护设计,造成骑行服开发存在不稳定性和不可控性问题。文章以紧身骑行服为研究对象,从运动功效评价指标入手,包... 针对目前市场上的骑行服标准未对骑行服的服装压进行明确规定,大多数企业在开发产品时未根据肌肉贡献率对不同肌肉部位进行防护设计,造成骑行服开发存在不稳定性和不可控性问题。文章以紧身骑行服为研究对象,从运动功效评价指标入手,包括肌电、峰值功率、最大踏频、心率,通过500 m竞速骑行试验,探究运动功效与服装压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肌群对服装压的敏感程度并不相同,因此在设计骑行服时应针对不同部位优化宽裕量,改变服装压,促使运动员募集更多肌纤,提高运动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装压 骑行服 骑行功效 表面肌电 峰值功率 最大踏频 心率
下载PDF
关于普通骑行者膝关节耐受性的MRI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权红军 《中国伤残医学》 2013年第4期14-17,共4页
目的:根据90例普通骑行者在不同的骑行速度负荷下的膝关节的MRI表现,总结适合普通骑行者骑行速度。方法:随机选择本市某骑行大队90名骑行爱好者分3组,每组30人,分次分组测试,每次目标人数为3人,测试标准采用21速山地车,常规使用18~21... 目的:根据90例普通骑行者在不同的骑行速度负荷下的膝关节的MRI表现,总结适合普通骑行者骑行速度。方法:随机选择本市某骑行大队90名骑行爱好者分3组,每组30人,分次分组测试,每次目标人数为3人,测试标准采用21速山地车,常规使用18~21速骑行,骑行速度分别为A组20km/小时、B组25km/小时、C组30km/小时骑行,骑行里程为往返100km,返程后第2天行膝关节MRI检查,观察受试者膝关节MRI表现。结果:A组:除1例因山地车故障未完成全程测试外,其余均随行领骑安全返程,MRI显示2例半月板及相应肌群信号增高;B组:1例因出现相应膝关节不适症状未完成全程测试,其余均完成全程测试,全组测试后MRI显示3例膝关节半月板、韧带及其附着点,相应肌群压脂像出现信号增高,1例出现骨质挫伤,2例出现关节腔内积液;C组:3例出现膝关节症状未完成测试,全组核磁检查显示3例骨质挫伤,5例关节面损伤及关节积液,8例半月板、肌腱附着点及相应肌群出现信号改变,9例出现韧带肿胀、信号增高,1例出现复合型损伤,关节腔内出现脂血症。结论:针对普通骑行者,骑行速度在一定程度上受膝关节耐受性的限制,为了达到锻炼目的,并且不损伤膝关节,较为适合的骑行速度为15~20km/h;体质较好且膝关节耐受能力较大的普通骑行者时速也不能大于25km/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成像 膝关节 半月板 肌腱 踏频 关节镜
下载PDF
不同传动比对自行车运动员起动的影响
3
作者 李家旺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4期71-73,共3页
在自行车日常训练中,基于不同训练项目、不同训练要求往往采用多种传动比,根据运动员的运动习惯,用秒表和SRM系统对50∶12、50∶13、50∶14这几种常用的传动比进行测试,分析最适合其运动的最佳传动比,为其训练和比赛取得较好成绩,提供... 在自行车日常训练中,基于不同训练项目、不同训练要求往往采用多种传动比,根据运动员的运动习惯,用秒表和SRM系统对50∶12、50∶13、50∶14这几种常用的传动比进行测试,分析最适合其运动的最佳传动比,为其训练和比赛取得较好成绩,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行车 传动比 功率 速度 踏频
下载PDF
浅谈自行车变速系统的变速原理和受力分析
4
作者 曾兆奎 《科技风》 2019年第31期1-1,9,共2页
近些年来,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创新和产品的设计改良,自行车的性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正规严谨的国际赛事,还是地方组织的骑行活动,甚至是普通百姓的日常出行,变速自行车已占据了不可或缺的地位。虽然变速自行车逐渐代替了传统... 近些年来,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创新和产品的设计改良,自行车的性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正规严谨的国际赛事,还是地方组织的骑行活动,甚至是普通百姓的日常出行,变速自行车已占据了不可或缺的地位。虽然变速自行车逐渐代替了传统自行车,并快速占据中国市场,但是,大多数人对自行车变速系统的认知还属于陌生状态,更谈不上维护与保养。本文将通过传递功率、能量守恒定律、扭矩等要素对自行车变速系统做一个较为全面的分析,可供教学或者个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行车变速系统 链传动 踏频 扭矩 受力分析 飞轮 牙盘
下载PDF
考虑异质交通流冲突的非机动车道宽度设计
5
作者 李岩 邵进 +2 位作者 刘林建 梁淑娟 汪帆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0期80-87,共8页
为降低超车过程中异质交通流间的冲突,在传统非机动车道宽度设计方法基础上,提出一种考虑异质交通流避让行为的设计方法。首先,采用减速群体占比和踏频值分析车辆的受干扰程度;其次,通过建立车-车作用力模型计算不同类型车辆间的作用力... 为降低超车过程中异质交通流间的冲突,在传统非机动车道宽度设计方法基础上,提出一种考虑异质交通流避让行为的设计方法。首先,采用减速群体占比和踏频值分析车辆的受干扰程度;其次,通过建立车-车作用力模型计算不同类型车辆间的作用力,拟合作用力与避让间距的关系求解安全避让距离,可得推荐非机动车道宽度为传统车道宽度及安全避让距离之和;然后,建立安全评价模型,评价不同宽度非机动车道的安全性,以验证该设计方法的合理性;最后,实例分析西安市4个路段非机动车道的骑行样本。结果表明:2车混行的非机动车道中,减速群体占比为传统非机动车道的0.93倍,骑行踏频值提高0.07圈/s,道路安全值是传统非机动车道的1.07倍,车道内的干扰更小,骑行者更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交通流 非机动车道 宽度设计 车-车作用力 踏频 安全避让距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