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踝关节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曹旭栋 丁文鸽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9期139-140,共2页
踝关节骨折中后踝骨折也是临床常见的骨折,此类骨折多数同时存在踝关节不稳,证据表明后踝骨折会增加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率,预后常不能令人满意。传统手术从前往后的拉力螺钉固定,固定不是很牢靠,容易出现术后骨块移位,最终导致踝关节创... 踝关节骨折中后踝骨折也是临床常见的骨折,此类骨折多数同时存在踝关节不稳,证据表明后踝骨折会增加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率,预后常不能令人满意。传统手术从前往后的拉力螺钉固定,固定不是很牢靠,容易出现术后骨块移位,最终导致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若术后加外固定辅助维持关节稳定,这样就不利于踝关节的早期功能锻炼康复。近年来,对此类骨折患者,采用踝关节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坚强内固定,固定可靠,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经过随访,术后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骨折 创伤性节炎 踝关节后外侧入路内固定
下载PDF
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2
作者 沈小军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7期41-43,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1年12月麻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三踝骨折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6例。两组患者均行切开复位... 目的:探讨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1年12月麻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三踝骨折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6例。两组患者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试验组采用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治疗前,两组踝关节背伸、跖屈、外翻、内翻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踝关节背伸、跖屈、外翻、内翻活动度均大于治疗前,且试验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美国矫形足踝学会(AOFAS)踝-后足指数评分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AOFAS踝-后足指数评分量表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改善踝关节活动度与功能,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改良节后外侧 内侧
下载PDF
经腓骨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术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的效果
3
作者 杨伟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5期66-69,共4页
目的:观察经腓骨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术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AF)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3年10月该院收治的80例旋后外旋型Ⅳ度AF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经... 目的:观察经腓骨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术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AF)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3年10月该院收治的80例旋后外旋型Ⅳ度AF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经腓骨入路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腓骨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术治疗,两组术后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水平,骨折愈合优良率,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优良率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的80.0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2.50%(33/40),高于对照组的62.50%(2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2/40),低于对照组的20.00%(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腓骨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术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AF患者可改善围术期指标水平,提高骨折愈合优良率和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经腓骨入路内固定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后外旋型Ⅳ度 节骨折 经腓骨后外侧路内固定 经腓骨路内固定 骨折愈合 节功能恢复 并发症
下载PDF
不同入路内固定术在踝关节后pilon骨折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亢卫波 闫家智 +1 位作者 孟桦 李晨曦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3年第12期1470-1473,共4页
目的 比较不同入路内固定术对踝关节后pilon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21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收治的76例踝关节后pilon骨折患者,根据不同入路内固定术可分为A组38例(采用后内侧入路内固定术)和B组38例(采用... 目的 比较不同入路内固定术对踝关节后pilon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21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收治的76例踝关节后pilon骨折患者,根据不同入路内固定术可分为A组38例(采用后内侧入路内固定术)和B组38例(采用前外侧入路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及并发症、血清骨钙素(bone gla protein,BGP)、骨型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ALP)、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ropeptide of type Ⅰ procollagen,PⅠNP)。采用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踝与后足功能评分评估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采用36条目简明健康量表(SF-36)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结果 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均低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1个月,两组BGP、BALP及PⅠNP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BGP、BALP及PⅠNP水平均高于B组(P<0.05)。两组术后1年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明显升高,A组评分高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相较于前外侧入路,采用后内侧入路内固定术对后pilon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更显著,调节骨代谢指标水平,改善踝关节功能,提升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侧路内固定 后内侧路内固定 后pilon骨折
下载PDF
三踝骨折患者采用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复位固定治疗的效果
5
作者 陈国强 吴晓坤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3期23-23,25,共2页
分析三踝骨折患者采用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复位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3月-2020年2月接收的64例三踝骨折患者为研究样本。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32例。采用常规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复位固定治疗者纳入对照组,将改良... 分析三踝骨折患者采用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复位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3月-2020年2月接收的64例三踝骨折患者为研究样本。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32例。采用常规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复位固定治疗者纳入对照组,将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复位固定治疗者纳入观察组。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及预后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疗优良率96.9%较之对照组的81.3%更高(P<0.05)。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较之对照组更短(P<0.05)。结论 对三踝骨折患者实施手术切口复位内固定治疗时,采用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复位固定治疗时,可减少手术创伤,提升手术效果。患者术后恢复快,骨折愈合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改良节后外侧 内侧复位固定 效果
下载PDF
三踝骨折患者采用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复位固定治疗的效果观察
6
作者 杨伟胤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2年第11期37-40,共4页
对于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并且联合内侧复位固定,应用于临床治疗三踝骨折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60例三踝骨折患者,其资料收集时间2019年8月-2022年2月,对上述研究对象通过治疗方案开展的不同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为常规治疗方案,研... 对于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并且联合内侧复位固定,应用于临床治疗三踝骨折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60例三踝骨折患者,其资料收集时间2019年8月-2022年2月,对上述研究对象通过治疗方案开展的不同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为常规治疗方案,研究组则为本次重点研究方案;观察指标包括患者的手术情况,手术前后踝关节功能评分变化,术后临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在手术情况方面(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上述指标研究组均偏低(P0.05)。对患者进行踝关节功能评分,术前两组基本一致(P>0.05)。术后1周、术后4周,研究组踝关节功能评分均偏高(P0.05)。对术后并发症情况统计,结果显示研究组偏低(P0.05)。治疗后进行生活质量评分,研究组评估自理能力,活动能力,心理情绪,社会评分,综合评分均偏高(P0.05)。结论:对于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并且联合内侧复位固定,应用于临床治疗三踝骨折,手术方案的操作时间短,手术操作也降低出血量,术后的切口愈合速度加快,使得患者可以尽早出院,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改良节后外侧 内侧复位固定 效果
下载PDF
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复位固定对三踝骨折患者足踝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卢奇昊 刘胜 池开宇 《医疗装备》 2022年第4期58-60,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复位固定对三踝骨折患者足踝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厦门市中医院收治的107例三踝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试验组(55例)和对照组(52例)。试验组行改... 目的探讨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复位固定对三踝骨折患者足踝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厦门市中医院收治的107例三踝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试验组(55例)和对照组(52例)。试验组行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复位固定治疗,对照组行常规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时间、临床治疗效果及足踝功能。结果两组术后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优良率、足踝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固定比较,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复位固定可提高三踝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足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节后外侧 内侧复位固定 骨折 功能
下载PDF
探究后外侧入路内固定在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8
作者 周斌 李朝旭 覃雄楚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第14期2223-2225,共3页
目的:探究应用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70例,按照投掷硬币的方法分组,每组35例,试验组患者行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治疗,对照... 目的:探究应用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70例,按照投掷硬币的方法分组,每组35例,试验组患者行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外侧+前侧入路进行固定治疗,对比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天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后外侧入路内固定应用于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踝关节功能恢复时间,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后外旋型Ⅳ度节骨折 外侧路内固定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分析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复位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 被引量:7
9
作者 毛洪刚 刘国栋 《双足与保健》 2019年第14期149-152,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内侧复位固定联合手术方案应用于三踝骨折治疗中的实际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9月该院收治的90例三踝骨折患者予以随机分组(随机数字表法),研究组(n=45)三踝骨折患者予以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 目的探讨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内侧复位固定联合手术方案应用于三踝骨折治疗中的实际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9月该院收治的90例三踝骨折患者予以随机分组(随机数字表法),研究组(n=45)三踝骨折患者予以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复位固定手术治疗,对照组(n=45)三踝骨折患者行常规踝关节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复位固定手术治疗。记录两组手术情况、近期预后及远期预后相关指标,将所得数据输入统计学软件后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三踝骨折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切口均I期愈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0.00%)均低于对照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15.56%),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组术前Baird-Jackson评分系统及WHOQOL-100量表得分情况对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研究组BairdJackson评分系统及WHOQOL-100量表评分较之前提高幅度优于对照组,组间、组内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内侧复位固定联合手术方式治疗三踝骨折效果显著,有利于保障患者近、远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改良节后外侧 内侧复位固定 联合应用价值
下载PDF
经腓骨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术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的效果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晋平 夏智昌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10期40-45,共6页
目的:探讨经腓骨后外侧入路(TPA)内固定术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AF)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2年3月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收治的63例旋后外旋型Ⅳ度AF患者的资料,依照不同手术入路方式分为两组,即选择经腓骨入路(TA)... 目的:探讨经腓骨后外侧入路(TPA)内固定术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AF)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2年3月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收治的63例旋后外旋型Ⅳ度AF患者的资料,依照不同手术入路方式分为两组,即选择经腓骨入路(TA)内固定术的30例患者为TA组,另选择TPA内固定术的33例患者为TPA组。记录两组临床手术相关指标、总体疗效、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踝关节功能(Olerud-Molander功能评分和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前和术后3个月的骨代谢指标[血清骨钙素(BGP)、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ⅠCP)、总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Total-PⅠNP)水平]。结果:TPA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完全负重时间均短于TA组,术中出血量少于TA组(P<0.05)。TPA组术后3个月后临床优良率高于TA组(87.88%vs 66.67%,P<0.05)。两组术后3个月的Olerud-Molander功能评分及AOFAS踝-后足评分均较术前高,TPA组均高于TA组(P<0.05)。TP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TA组低(3.03%vs 20.00%,P<0.05)。术后3个月,两组血清BGP、PⅠCP水平均较术前高,TPA组均高于TA组;两组血清Total-PⅠNP水平较术前低,TPA组低于TA组(P<0.05)。结论:相比TA内固定术,TPA内固定术能明显缩短旋后外旋型Ⅳ度AF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完全负重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术后踝关节功能,并能减少并发症,促进骨代谢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后外旋型Ⅳ度节骨折 经腓骨后外侧路内固定 经腓骨路内固定
下载PDF
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复位固定对三踝骨折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军辉 《华夏医学》 CAS 2020年第4期33-36,共4页
目的:探究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复位固定对三踝骨折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三踝骨折患者65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踝关节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复位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改良踝... 目的:探究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复位固定对三踝骨折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三踝骨折患者65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踝关节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复位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复位固定治疗。分析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前、术后3个月Baird-Jackson评分系统、WHOQOL-100评分。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Baird-Jackson评分系统、WHOQOL-100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复位固定治疗三踝骨折患者,具有愈合好、术后恢复快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节后外侧 内侧复位固定 骨折 骨折愈合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复位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有效性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国俊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16期84-86,共3页
目的探究三踝骨折患者治疗中,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内侧复位固定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三踝骨折患者,盲选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采用踝关节后外侧入路与内侧复位固定联合治疗,对照组为传统疗法,观察组为改良... 目的探究三踝骨折患者治疗中,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内侧复位固定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三踝骨折患者,盲选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采用踝关节后外侧入路与内侧复位固定联合治疗,对照组为传统疗法,观察组为改良疗法。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两组手术前,术后1周,术后3、6个月的Baird-Jackson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45.58±2.64)ml少于对照组的(63.54±2.57)ml,手术时间(96.35±2.68)min、住院时间(7.20±0.50)d均短于对照组的(85.55±2.52)min、(8.50±0.50)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3、6个月观察组的Baird-Jackson评分分别为(72.37±2.34)、(84.89±2.87)、(92.32±2.67)分,对照组分别为(68.45±2.65)、(76.58±2.74)、(86.37±2.57)分,两组术后1周,3、6个月Baird-Jackson评分高于手术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三踝骨折患者治疗中运用改良的踝关节后外侧入路、内侧复位固定联合治疗,有效改善患者踝关节功能,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内侧复位固定 改良节后外侧 节功能
下载PDF
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复位固定治疗三踝骨折 被引量:7
13
作者 陈泳鑫 万文国 吴福棠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53-54,共2页
目的探讨使用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结合内侧复位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60例三踝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常规组与改良组,每组各30例。常规组实施常规踝关节外侧+内侧入路结合复位固定... 目的探讨使用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结合内侧复位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60例三踝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常规组与改良组,每组各30例。常规组实施常规踝关节外侧+内侧入路结合复位固定的方式,改良组则实施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复位固定的方式,随访患者3个月,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改良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常规组80.00%的总有效率(P<0.05);改良组经治疗后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3.33%,明显高于常规组66.67%的优良率(P<0.05)。结论临床中针对三踝骨折患者,采取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复位固定的治疗方式,可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踝关节功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节后外侧路联合内侧复位固定 骨折 临床疗效 节功能
下载PDF
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复位固定治疗三踝骨折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树涛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第7期49-49,51,共2页
目的:探讨三踝骨折患者采用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复位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收治三踝骨折患者8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固定法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复位固定治疗,... 目的:探讨三踝骨折患者采用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复位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收治三踝骨折患者8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固定法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复位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和骨折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踝骨折患者采用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复位固定治疗的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侧复位固定 改良节后外侧 骨折
下载PDF
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治疗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智 代合炎 李煜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1年第4期609-612,共4页
目的:分析探讨后外侧入路内固定(TPA)治疗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于本院接收治疗的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患者50例,采取随机分配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经腓骨入路(TA),观察组采... 目的:分析探讨后外侧入路内固定(TPA)治疗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于本院接收治疗的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患者50例,采取随机分配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经腓骨入路(TA),观察组采取TPA,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治疗效果、踝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84%)总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68%),(P<0.05);观察组(84%)踝功能恢复总优良率高于对照组(64%),(P<0.05)。结论:TPA治疗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临床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侧路内固定 旋后外旋型节骨折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危中生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0年第21期73-74,共2页
目的:探析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45例踝关节骨折患者选为观察对象,均给予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内固定治疗,总结分析患者手术情况、踝关节功能优良率、并... 目的:探析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45例踝关节骨折患者选为观察对象,均给予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内固定治疗,总结分析患者手术情况、踝关节功能优良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比较术后6个月、9个月、末次随访患者健肢与患肢的屈曲活动度、内外翻活动度。结果:患者手术时间为(90.34±5.37)min,术中出血量为(100.37±5.37)mL,骨折愈合时间为(12.04±2.38)周,住院时间为(12.17±1.54)d。45例患者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7.78%,并发症发生率为4.44%。患者术后6个月、9个月健肢与患肢的屈曲活动度、内外翻活动度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末次随访的健肢与患肢的屈曲活动度、内外翻活动度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十分确切,有助于恢复患者踝关节功能,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骨折 外侧路内固定 内侧路内固定 节功能
下载PDF
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治疗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亚伟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第4期58-61,共4页
目的:探究对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运用后外侧入路内固定(TPA)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0年3月收治的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TPA治疗,对照组采用胫腓骨入路内固定治疗... 目的:探究对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运用后外侧入路内固定(TPA)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0年3月收治的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TPA治疗,对照组采用胫腓骨入路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更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踝关节疼痛、踝关节青紫、踝关节肿胀、活动受限症状积分及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患者运用TPA治疗可以获得显著效果,其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侧路内固定 旋后外旋型节骨折 胫腓骨
下载PDF
后外侧入路双钢板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伴后脱位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许斌 朱求亮 +1 位作者 赵立来 颜茂华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4年第5期570-571,共2页
损伤机制的不同可造成踝关节不同类型的损伤。单纯踝关节后脱位临床较少见,多为骨折与脱位并存,踝关节骨折伴后脱位属不稳定型骨折,手术指征明确。目前内踝骨折的治疗方法已比较成熟,而外后踝同时骨折的手术入路及内固定的选择仍存... 损伤机制的不同可造成踝关节不同类型的损伤。单纯踝关节后脱位临床较少见,多为骨折与脱位并存,踝关节骨折伴后脱位属不稳定型骨折,手术指征明确。目前内踝骨折的治疗方法已比较成熟,而外后踝同时骨折的手术入路及内固定的选择仍存有争议。本次研究对踝关节骨折伴后脱位患者采用后外侧入路双钢板固定外后踝,手术效果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骨折 节后脱位 外侧 双钢板固定 疗效分析 固定治疗 损伤机制 不稳定型
下载PDF
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复位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效果
19
作者 万明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8期101-104,共4页
研究三踝骨折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内侧复位固定治疗的价值。方法 选三踝骨折患者64例,随机分对照组(常规外侧入路+内侧入路固定疗法)、观察组(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复位固定治疗),各32例,疗效比较。结果 治疗效果:观察组(97.... 研究三踝骨折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内侧复位固定治疗的价值。方法 选三踝骨折患者64例,随机分对照组(常规外侧入路+内侧入路固定疗法)、观察组(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复位固定治疗),各32例,疗效比较。结果 治疗效果:观察组(97.9%)高于对照组(78.1%);在治疗后,围术期的临床指标进行观察,表示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分析疼痛感2组表示无差异,P>0.05,而术后不同时段VAS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踝关节功能(跖出与背伸度、Baird-Jackson评分)无差异,P>0.05,术后不同时段观察组较高,P<0.05。治疗后,分析并发症率发现观察组(0%)少于对照组(15.6%),P<0.05。结论 三踝骨折患者,运用改良的踝关节后外侧入路+内侧复位固定术,效果显著,还能够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减轻疼痛感,可促使患者踝关节功能的恢复,值得推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改良节后外侧 内侧复位固定治疗 治疗效果 并发症率 疼痛评分 节功能
下载PDF
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疗效分析
20
作者 陈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3期60-63,共4页
探讨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疗效。方法 本文抽选我院三踝骨折病例共40例,抽调时段2020年4月-2022年4月;所有病例拟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其中选择常规入路的20例病例为基础组,选择改良踝关节后外... 探讨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疗效。方法 本文抽选我院三踝骨折病例共40例,抽调时段2020年4月-2022年4月;所有病例拟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其中选择常规入路的20例病例为基础组,选择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的20例病例为改良组,对比2组手术成效。结果 术后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及踝关节活动度得分,改良组高于基础组;骨折愈合及负重下床时长,改良组短于基础组,P<0.05。总有效率,改良组(95.00%)高于基础组(70.00%),P<0.05。并发症(患肢麻木、皮肤坏死、踝关节肿胀等)发生率,改良组(5.00%)低于基础组(30.00%),P<0.05。出院前1d的简易生活质量量表(SF-36)各维度评分,改良组高于基础组,P<0.05。结论 临床三踝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中选择改良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可获得更为显著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节后外侧 内侧 切开复位内固定 骨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