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传统舞蹈“洛川蹩鼓”展演形态与文化功能述略
- 1
-
-
作者
李念
-
机构
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
-
出处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12-116,共5页
-
基金
陕西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陕北延河流域鼓舞文化研究”(2023HZ1741)
延安市社科联专项资金规划项目“延河流域传统舞蹈文化研究”(23BWY44)。
-
文摘
陕北传统舞蹈“洛川蹩鼓”是以“鼓”与“舞”两种元素相结合的民俗展演形式,主要分布于延安市洛川县东北的黄章乡、永乡和旧县镇一带。表演者一般以古代武士装扮,腹前挎扁圆大鼓,在蹦跳中完成各种击打鼓面的舞蹈动作。它起源于古代战场,以神灵崇拜和祖先祭祀为主要载体,并随着当地的民俗文化展演活动流传至今。其拥有独特的表演风格,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于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通过对现头村“洛川蹩鼓”的实地考察,剖析其展演形态和主要的社会文化功能,旨在揭示其在当地社会环境与民俗展演仪式活动中的特殊地位。
-
关键词
传统舞蹈
“洛川蹩鼓”
舞蹈形态
文化功能
-
Keywords
traditional dance
“Luochuan Bie Drum”
dance form
cultural function
-
分类号
K89
[历史地理—民俗学]
-
-
题名陕北洛川蹩鼓的历史功能变迁与传承研究
被引量:1
- 2
-
-
作者
李晓兰
-
机构
延安大学体育学院
-
出处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第4期108-112,共5页
-
文摘
通过田野调查、文献资料法及逻辑分析法对洛川蹩鼓的变迁及传承进行研究。认为:洛川蹩鼓的起源与先民们对鼓的多符号神通崇拜和鼓在历史军事中的工具理性功能密不可分;洛川蹩鼓由起初的军事、祭祀、娱神和祈祷等神圣化角色扮演向娱人、表演、到教育、健身等世俗化变迁的过程中,呈现出了越来越宽泛的适应性功能;洛川蹩鼓传承载体主要依附于陕北秧歌、社火、庙会、转九曲等陕北民俗节庆仪式;洛川蹩鼓在传承中存在角色神圣与世俗化断裂、象征战争的武鼓与表演化的文鼓断裂;这种断裂一般以机构符号记忆和传统乡土社会的仪式而得以弥补;寄生于陕北秧歌和传统乡土社会民俗仪式是洛川蹩鼓生存与传承的文化基石。
-
关键词
陕北洛川
蹩鼓
历史功能
社会传承
-
Keywords
Luochuan in northern Shaanxi
gongs and drums
historical function
social inheritance
-
分类号
G85
[文化科学—民族体育]
-
-
题名陕北洛川蹩鼓民俗体育文化的生态学研究
- 3
-
-
作者
马飞
-
机构
宝鸡文理学院体育系
-
出处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127-129,共3页
-
文摘
洛川蹩鼓是陕北民俗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依附宗教活动流传至今,它在形态演变与社会进程中承载着娱乐性、教育性、健身性的功能。陕北蹩鼓文化的传承、发展与保护,对于弘扬我国民俗体育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
关键词
陕北
洛川
蹩鼓
民俗体育文化
文化生态学
-
Keywords
Luochuan
Shaanxi
limp drum
folk sports culture
cultural ecology
-
分类号
G112
[文化科学]
-
-
题名洛川蹩鼓的艺术阐释
- 4
-
-
作者
库筱蕊
-
机构
西安市国华艺术团
-
出处
《尚舞》
2024年第16期78-80,共3页
-
文摘
“洛川蹩鼓”是陕西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舞蹈,于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蹩”字在洛川县的土语中释译为“蹦跳”。顾名思义,“洛川蹩鼓”就是在“蹩”字引申出的一边蹦跳、一边击鼓的舞蹈形式。在进行整鼓舞表演时,躯干的扭拧与下肢的跳跃动作都在鼓点拍子的时值中完成,锣手、鼓手、镶手齐舞,边奏乐、边舞蹈。文章以洛川整鼓为研究对象,从历史源流、形态提取、文化意指和功能变迁四个方面出发,对洛川蹩鼓进行了艺术闸释。
-
关键词
洛川蹩鼓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遗舞蹈
艺术阐释
-
分类号
G62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