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趺蹶”与帕金森病的关联性研究
1
作者 鲍玺 鲍晓东 黄芸 《浙江中医杂志》 2023年第8期619-620,共2页
张仲景继承《素问·痹论》对中医痹证从病因病机到辨证施治的思想,在《金匮要略》中对“趺蹶”病的论述与现代帕金森病的临床表现描述有着相当大的吻合之处,为后世认识帕金森病的中医病名及诊治思路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关联性
下载PDF
《金匮要略》“趺蹶篇”诸病关系探析
2
作者 郭振乾 王洪海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2期174-178,共5页
基于《黄帝内经》“太阳主筋”与“肝主筋”相关理论,论述《金匮要略·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脉证治第十九》中诸病的关系实质为筋病。趺蹶、手指臂肿为“太阳主筋”之病变,病在阳,病位较浅,病势较轻;转筋、阴狐疝、蛔虫病... 基于《黄帝内经》“太阳主筋”与“肝主筋”相关理论,论述《金匮要略·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脉证治第十九》中诸病的关系实质为筋病。趺蹶、手指臂肿为“太阳主筋”之病变,病在阳,病位较浅,病势较轻;转筋、阴狐疝、蛔虫病为“肝主筋”之病变,病在阴,病位较深,病势较重。“太阳主筋”与“肝主筋”在病理上相互影响,筋病日久可影响主筋之脏腑。附医案1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匮要略》 《黄帝内经》 筋病 太阳主筋 肝主筋 诸病关系
下载PDF
《金匮要略》“趺蹶”条文解读 被引量:4
3
作者 朱鹏举 《中医药通报》 2007年第3期26-28,共3页
通过对“蹶”字字义的分析,认为“趺蹶”当作“跌蹶”。结合原文,分析跌蹶的症状,并将其与帕金森病比较,认为张仲景准确记载了帕金森病的主要症状。他对于此病病机、治疗的初步探讨,合乎《内》、《难》有关论述,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与... 通过对“蹶”字字义的分析,认为“趺蹶”当作“跌蹶”。结合原文,分析跌蹶的症状,并将其与帕金森病比较,认为张仲景准确记载了帕金森病的主要症状。他对于此病病机、治疗的初步探讨,合乎《内》、《难》有关论述,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与目前所用的“老年颤证”这一中医病名相比,“跌蹶”具有更大的包容性,远较“老年颤证”为优,建议将其作为帕金森病相应的中医病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匮要略 帕金森病
下载PDF
《金匮要略》“趺蹶”条文解读 被引量:1
4
作者 朱鹏举 《河南中医》 2007年第8期1-3,共3页
通过对"蹶"字的字义分析,认为"趺蹶"当作"跌蹶"。结合原文,分析跌蹶的症状,并将其与帕金森病比较,认为张仲景准确地记载了帕金森病的主要症状。他对于此病病机、治疗的初步探讨,合乎《内经》、《难经》... 通过对"蹶"字的字义分析,认为"趺蹶"当作"跌蹶"。结合原文,分析跌蹶的症状,并将其与帕金森病比较,认为张仲景准确地记载了帕金森病的主要症状。他对于此病病机、治疗的初步探讨,合乎《内经》、《难经》有关论述,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与目前所用的"老年颤证"这一中医病名相比,"跌蹶"具有更大的包容性,远较"老年颤证"为优,建议将其作为与帕金森病相对应的中医病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匮要略》 帕金森病
下载PDF
从“蹶然”小窥各大辞书的注音与释义
5
作者 刘茜 《陇东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4-5,共2页
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音义关系的结合应该是固定的。字典的规模、性质不同,其注音就会有差异,这种差异,可以表现为音项、义项的多少,而不应是音义配合产生的差异。但是,"蹶然"的"蹶"在注音和释义等方面,几家... 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音义关系的结合应该是固定的。字典的规模、性质不同,其注音就会有差异,这种差异,可以表现为音项、义项的多少,而不应是音义配合产生的差异。但是,"蹶然"的"蹶"在注音和释义等方面,几家大型语文辞书的处理却颇有差异,为此,我们进行了分析论证,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音 释义
下载PDF
对拟蹶鼠属(Sminthoides Schlosser)的重新认识 被引量:6
6
作者 李强 邱铸鼎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4-35,共12页
记述了对中国化石拟蹶鼠属SminthoidesSchlosser,1 92 4的材料和现生三趾跳鼠属DipusZimmermann,1 780标本的观察。牙齿的比较研究表明 ,Sminthoides和ScirtodipusSavinov ,1 970与Dipus大小接近、形态构造相似 ,两者均为Dipus的晚出异... 记述了对中国化石拟蹶鼠属SminthoidesSchlosser,1 92 4的材料和现生三趾跳鼠属DipusZimmermann,1 780标本的观察。牙齿的比较研究表明 ,Sminthoides和ScirtodipusSavinov ,1 970与Dipus大小接近、形态构造相似 ,两者均为Dipus的晚出异名 ,建议予以废弃。同时修订了Dipus的属征 ,确定了其化石的归属种。Dipus属自晚中新世出现以来 ,其演化似乎相当稳定 ,地理分布也没有发生过明显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跳鼠科 鼠属 化石 晚中新世 地理分布 牙齿形态
下载PDF
“蹶”的探析——一个早期医学名词的考察 被引量:1
7
作者 杨峰 赵京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2-95,共4页
关键词 出土医学文献 医史研究
下载PDF
《金匮要略》“趺蹶”病初探 被引量:1
8
作者 朱观祥 《浙江中医杂志》 2020年第2期150-150,共1页
"趺蹶"病出自《金匮要略·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脉证治第十九》:"病趺蹶,其人但能前,不能却,刺腨入二寸,此太阳经伤也。"对于趺蹶病的理解,历代注解不多,且说法不一。笔者从其临床上表现看,与腓神经麻... "趺蹶"病出自《金匮要略·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脉证治第十九》:"病趺蹶,其人但能前,不能却,刺腨入二寸,此太阳经伤也。"对于趺蹶病的理解,历代注解不多,且说法不一。笔者从其临床上表现看,与腓神经麻痹症状比较接近。现举病案一则如下。何某某,男,61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匮要略 医案
下载PDF
《金匮要略》趺蹶辨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谢林 《国医论坛》 1993年第5期41-42,共2页
《金匮要略·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脉证并治第十九》篇第1条:“
关键词 金匮要略
下载PDF
《金匮要略》“趺蹶”条文辨析
10
作者 曾庆祥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8期8-8,共1页
在研究众多文献基础上 ,结合临床实践 。
关键词 金匮要略 足背
下载PDF
长尾蹶鼠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初步分析
11
作者 高艺 吴禹岐 +7 位作者 韩美凤 郭秋颖 蔡赫 张春凤 金志民 陈欢 张隽晟 刘铸 《兽类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515-522,共8页
长尾蹶鼠(Sicista caudata)自发现至今,获得的标本甚少,形态学数据和分子生物学信息较为匮乏。2023年4—10月,在我国黑龙江省横道河子地区(海拔约740 m,北纬44°48′44″,东经129°02′04″)针阔混交林中采集到6号长尾蹶鼠标本... 长尾蹶鼠(Sicista caudata)自发现至今,获得的标本甚少,形态学数据和分子生物学信息较为匮乏。2023年4—10月,在我国黑龙江省横道河子地区(海拔约740 m,北纬44°48′44″,东经129°02′04″)针阔混交林中采集到6号长尾蹶鼠标本。根据本次采集标本,结合原始描述,总结长尾蹶鼠形态学特征:背毛棕黄色或棕色,无纵纹;腹毛灰黄色或灰白色;前后足背面同色,均覆有白色的毛;尾背面颜色接近于体背颜色,尾腹面颜色略浅,非双色;头体长60~71 mm;尾长100~116 mm;尾长长于体长的1.5倍;颅全长19.6~20.9 mm。系统进化树显示我国黑龙江的长尾蹶鼠与俄罗斯萨哈林岛的长尾蹶鼠构成一个进化支,但存在一定的遗传分化,遗传距离为0.03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属 长尾 Cyt b基因 形态学
下载PDF
“决(蹶、撅、觉、搅)撒(潵)”形义考释 被引量:1
12
作者 何茂活 《红楼梦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7-191,共15页
近代汉语语词"决撒"有多种书写形式,《石头记》庚辰本中的"觉撒"就是其中之一。"决撒"等词的本义是物体散裂,引申义有:1.情感决裂;2.翻脸、发作;3.露破绽、被察觉;4.觉察、发现;5.弄坏,出麻烦;6.妇女即... 近代汉语语词"决撒"有多种书写形式,《石头记》庚辰本中的"觉撒"就是其中之一。"决撒"等词的本义是物体散裂,引申义有:1.情感决裂;2.翻脸、发作;3.露破绽、被察觉;4.觉察、发现;5.弄坏,出麻烦;6.妇女即将临盆。有些辞书、论著把"妇女临盆"义的用例误解为"弄坏"、"有感觉"等,当予纠正。多见于佛教典籍的"决彻"一词应当不是"决撒"的异形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撒 決潵 撅撒 觉撒 搅撒 词义引申 异形词
原文传递
新疆呼图壁县发现天山蹶鼠 被引量:1
13
作者 叶生荣 雷刚 《地方病通报》 2010年第1期24-24,共1页
关键词 天山 新发现 呼图壁 新疆
原文传递
释“蹶张”
14
作者 閆艷 《汉语史研究集刊》 2009年第1期303-307,共5页
《汉语大词典》对'蹶张'的解释过于含糊,'蹶张'不但指勇敢有力,它还是一种重要的强弩。
关键词
原文传递
Brugada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和鉴别诊断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仁光 张英杰 《医师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56-58,共3页
关键词 BRUGADA综合症 鉴别 诊断 猝死 心电图 心脏疾病 心脏病
下载PDF
心源性晕厥2例报告
16
作者 毕勇洁 郝秋花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B12期62-62,共1页
背景:心源性晕厥是一种临床急症,通常出现在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等其他心肌缺血事件中。如不及时治疗常危及生命。其发病机制多是心脏缺血造成血液动力学下降,神经系统反射异常等有关。目的:对2例心源性晕厥患者进行病例分... 背景:心源性晕厥是一种临床急症,通常出现在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等其他心肌缺血事件中。如不及时治疗常危及生命。其发病机制多是心脏缺血造成血液动力学下降,神经系统反射异常等有关。目的:对2例心源性晕厥患者进行病例分析。方法:总结2例心源性晕厥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治疗方案,并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与结论:对于不明原因的晕厥,心电图检查是初步排除心源性晕厥简单、行之有效的检查方法。临床症状不典型的病例,切记疏忽心脏检查,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源性 心电图 心脏缺血 血液动力学
下载PDF
秦代弓弩的射程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占成 张立莹 杨欢 《文博》 2012年第2期47-49,共3页
本文依据秦兵马俑坑发现的弓弩遗迹,对秦代弓弩的射程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讨论和研究,通过对出土秦弓弩遗迹基本概况的阐述和秦弓弩所处的历史地位的研讨,通过古今相关数值换算,明确指出:秦弓弩处于中国古代弓弩发展的早期阶段,它属"... 本文依据秦兵马俑坑发现的弓弩遗迹,对秦代弓弩的射程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讨论和研究,通过对出土秦弓弩遗迹基本概况的阐述和秦弓弩所处的历史地位的研讨,通过古今相关数值换算,明确指出:秦弓弩处于中国古代弓弩发展的早期阶段,它属"擘张弩"而非"蹶张弩",射程达不到"百步"。第一次提出秦代弓弩射程为"五十步",即70多米,在50—60米之内具有杀伤力的学术观点,从而得出"秦代弓弩有效射程60米许"的科学结论。为今后研究古代弓弩的射程问题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弩 擘张 腰引 射程 有效射程
下载PDF
北京市通州区永乐店镇出生缺陷监测分析
18
作者 甘静雯 马丽 +1 位作者 张美俊 李刚 《中国现代医生》 2008年第14期13-15,共3页
目的了解近7年来北京市通州区永乐店镇出生缺陷的发生及构成情况,为更好地开展农村地区社区卫生服务,加强孕产妇管理,提高孕期保健水平,开展健康教育和促进并制定干预措施,降低围产儿出生缺陷的发生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北京市通州区... 目的了解近7年来北京市通州区永乐店镇出生缺陷的发生及构成情况,为更好地开展农村地区社区卫生服务,加强孕产妇管理,提高孕期保健水平,开展健康教育和促进并制定干预措施,降低围产儿出生缺陷的发生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北京市通州区永乐店卫生院在2000年1月1日~2006年12月31日出生的1360例围产儿中的出生缺陷发生及构成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年间,我镇共出生围产儿1360例,出生缺陷儿19例,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3.24‰。在19例出生缺陷儿中,男性构成比为5.70‰,女性构成比为22.80‰,有显著性差异(P<0.01);出生缺陷按系统分布依次为:内部畸形、颌面五官、染色体病、中枢神经系统畸形;出生缺陷按种类分布依次为先天性心脏病、唇腭裂、多指(趾)、腹裂、21-三体,先天性幽门狭窄,脑积水。结论本地区出生缺陷女性比男性高,且以先天性心脏病、唇腭裂、指(趾)四肢畸形的发生率为最高。因此,提高产前诊断水平,及早发现严重畸形儿并终止妊娠是降低围生儿缺陷的有效途径;要对围孕期妇女加强优生优育知识的宣传教育和指导,为孕妇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减少环境污染。同时,对我院的辅助科室相关人员进行出生缺陷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增加彩超等仪器设备,从而提高对畸形的警惕性和诊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产儿 出生缺陷 陛分析 监测 宣教
下载PDF
迷踪拳散手之困击法
19
作者 李玉川 《中华武术》 2004年第3期50-53,共4页
受困,是指被数名对手包围,或被对,手抱住身体、抓住局部部位等。在受困情况下,要采用有效的击打招法击打对手,变被动为主动。这有效的击打招法就是所谓的困击法。在使用困击法时,要胆大无惧,头脑敏捷,出手狠快,击打要害。这里... 受困,是指被数名对手包围,或被对,手抱住身体、抓住局部部位等。在受困情况下,要采用有效的击打招法击打对手,变被动为主动。这有效的击打招法就是所谓的困击法。在使用困击法时,要胆大无惧,头脑敏捷,出手狠快,击打要害。这里,主要介绍一些被抱住身体、抓住身体局部部位时的破解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踪拳 散手 困击法 “提膝顶档” “抱颈撞腹”“磕脸摔身” “双肘捣头” 臀前摔”
下载PDF
《黄帝内经》之“厥”相关问题探析
20
作者 冯学武 《中医药导报》 2024年第8期108-112,共5页
通过分析与《黄帝内经》成书时间大致相当,甚至更早时期传世文献中“厥”“蹶”“瘚”字义,结合出土医学简帛材料用字规律,对《黄帝内经》之“厥”予以探讨。作为经脉名,厥阴字形最初当为“蹶(蹷)阴”;作为病证名,“蹶(蹷)”“瘚”最早... 通过分析与《黄帝内经》成书时间大致相当,甚至更早时期传世文献中“厥”“蹶”“瘚”字义,结合出土医学简帛材料用字规律,对《黄帝内经》之“厥”予以探讨。作为经脉名,厥阴字形最初当为“蹶(蹷)阴”;作为病证名,“蹶(蹷)”“瘚”最早出现,“蹶(蹷)”具有“眩仆、昏倒,丧失知觉、意识”“异常变动”“下肢冰冷”“气逆”内涵,“瘚”具有“下肢冰冷”“气逆”内涵,《黄帝内经》同时期或更早时期出土或传世文献中,“蹶(蹷)”使用频率明显高于“瘚”;西汉刘向、刘歆父子主持校定医书时或许见到与《阴阳十一脉灸经乙本》用字类似版本,抑或因“蹶(蹷)”与“瘚”内涵多有重合,将所见医书中“蹶(蹷)、瘚”皆以“厥”字规范统之,于是出现《黄帝内经》中无论经脉名、病证名皆用“厥”字,使“厥”具有“蹶”与“瘚”的多种内涵,与大致同时期的出土医学文献及非医传世文献用字及其内涵迥然有异的情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脉 病证 (蹷) 刘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