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量表评估电休克治疗后谵妄的信度及效度 被引量:45
1
作者 杨雪 王喜今 +3 位作者 姜玮 任艳萍 姜长青 汤宜朗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6年第2期86-88,共3页
目的:探讨中文版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量表(RASS)评估电休克治疗(ECT)后谵妄状态(PECTD)的信度和效度。方法:对335例MECT呼吸恢复后的患者分别进行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及统计手册》第4版修订版(DSM-IV-TR)谵妄诊断、RASS及格拉斯哥昏迷量... 目的:探讨中文版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量表(RASS)评估电休克治疗(ECT)后谵妄状态(PECTD)的信度和效度。方法:对335例MECT呼吸恢复后的患者分别进行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及统计手册》第4版修订版(DSM-IV-TR)谵妄诊断、RASS及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估;以DSM-IV-TR诊断为金标准,分析RASS评估PECTD灵敏度及特异度;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确定RASS诊断不同亚型PECTD的最佳划界值。结果:RASS评分者的一致性(Kappa值)为0.733;RASS为+1分时诊断活动增多型PECTD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4.9%、91.8%,RASS为-1分时诊断活动减少型PECTD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3.2%、95.6%。RASS与GCS评分呈正相关(r=0.891,P<0.001)。结论:RASS评估PECTD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其诊断活动增多型及活动减少型PECTD的最佳划界值为分别为+1及-1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痉挛治疗后谵妄状态 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量表 信度 效度
下载PDF
应用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对颅脑损伤躁动患者进行目标镇静的效果 被引量:25
2
作者 李肖肖 邓林琳 +1 位作者 聂芳 王勇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64-466,共3页
与经验性镇静评估相比,应用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RASS)对颅脑损伤躁动患者进行目标镇静的效果更好。护士应掌握并熟练应用RASS系统,从而提高对颅脑损伤躁动患者的护理质量。
关键词 颅脑损伤 躁动 右美托咪定 镇静 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
下载PDF
右美托咪啶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躁动镇静的临床效果及手术麻醉中的脑保护作用观察 被引量:8
3
作者 汪鸿 殷俊茹 牛晶 《贵州医药》 CAS 2022年第11期1685-1687,共3页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定(Dex)麻醉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8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根据麻醉诱导前应用药物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研究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采...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定(Dex)麻醉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8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根据麻醉诱导前应用药物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研究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采用Dex进行干预,对照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等容量生理盐水进行干预,比较两组麻醉后5 min(T_(1))、麻醉后20 min(T_(2))和麻醉后60 min(T_(3))三个阶段的镇静和疼痛评分;观察患者麻醉前后颈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_(2))、动静脉血氧含量差(Da-jvO_(2))、脑氧摄取率(CERO_(2))等脑氧代谢指标间的水平差异;同时记录患者麻醉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评价患者用药的安全性。结果两组T_(1)阶段镇静和疼痛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在T_(2)和T_(3)阶段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麻醉前脑氧代谢指标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麻醉后SjvO_(2)、Da-jvO_(2)和CERO_(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Dex作用于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不仅可以发挥显著的镇静镇痛作用,还可以起到良好的脑保护作用,并且会不增加麻醉的不良反应,临床应用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外伤 右美托咪定 麻醉诱导 躁动镇静 脑氧代谢指标
下载PDF
躁动镇静评分在重症医学科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7
4
作者 张迪颖 樊柳 孙红果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第1期197-199,共3页
目的探讨躁动镇静评分在重症医学科机械通气患者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3月在我院ICU住院的机械通气8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根据护士凭主观经验评估,研究组用躁动镇静评分对患者评估... 目的探讨躁动镇静评分在重症医学科机械通气患者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3月在我院ICU住院的机械通气8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根据护士凭主观经验评估,研究组用躁动镇静评分对患者评估。比较两组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镇静药物使用时间及气管插管拔除时间。结果研究组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15.00%)低于对照组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机械通气、镇静药物使用和气管插管拔除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躁动镇静评分可有效评估患者的躁动、镇静情况,缩短患者治疗时间,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在临床上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躁动镇静评分 重症医学科 机械通气 应用效果
下载PDF
右美托咪啶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躁动镇静的效果及麻醉中脑保护的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魏成敏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第18期14-16,共3页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躁动镇静效果和麻醉中脑保护作用的影响。方法本次实验研究的对象为我院在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期间收治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52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的不同将其分为人数相等的两组,其中将右美托咪定...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躁动镇静效果和麻醉中脑保护作用的影响。方法本次实验研究的对象为我院在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期间收治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52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的不同将其分为人数相等的两组,其中将右美托咪定作为麻醉镇静药物的26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将丙泊酚作为麻醉镇静药物的26例患者作为参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躁动镇静和麻醉中脑保护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用药后平均血压、心率、呼吸和血氧饱和度等均与参照组患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与参照组患者用药前平均血压、心率、呼吸和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差异(P>0.05);用药后实验组患者血浆S-100β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纯化酶以及脑氧摄取率(CERO2)、动脉-颈内静脉血氧含量差(Da-jvO2)、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2)与参照组患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用药前两组患者血浆S-100β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纯化酶以及CERO2、Da-jvO2、SjvO2无明显差异(P>0.05);用药后10 min、30 min、60 min实验组患者MAAS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入睡时间、自然清醒时间均与参照组患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麻醉镇静过程中右美托咪定的运用可以保证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处于一个相对较为平稳的状态,有效的达到了躁动镇静效果,缩短了患者入睡和自然清醒时间,发挥了相对较好的麻醉过程中脑保护作用,提高了麻醉的效果与安全性,促进了患者的更好治疗与恢复,值得予以广泛的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啶 重型颅脑外伤 躁动镇静 脑保护 生命体征
下载PDF
脑电双频指数联合躁动镇静评分在开颅术后早期目标导向型浅镇静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郑冬梅 张勇 《浙江医学教育》 2020年第3期55-57,共3页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联合躁动镇静评分(RASS)在开颅术后行早期目标导向型浅镇静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1例开颅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术后持续泵入盐酸右美托咪定作为基础镇静药物,必要时联合泵入丙泊酚...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联合躁动镇静评分(RASS)在开颅术后行早期目标导向型浅镇静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1例开颅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术后持续泵入盐酸右美托咪定作为基础镇静药物,必要时联合泵入丙泊酚调节镇静深度,以RASS评分-2^+1分为浅镇静目标,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BIS监测镇静深度,结合RASS评分调整药物剂量,使BIS评分维持在65~85分。比较2组镇静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低血压发生率、心动过缓发生率、联合使用丙泊酚次数较对照组减少(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日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颅术后患者联合应用BIS监测镇静深度更易达到早期浅镇静的目标,更安全有效,能够降低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的发生率,减少机械通气时间,缩短ICU住院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双频指数 躁动镇静评分 开颅术后 早期目标导向型浅镇静
下载PDF
床旁超声联合镇静躁动评分对ICU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的指导作用
7
作者 曾金华 刘志伟 +3 位作者 刘琳 马渤键 李映笑 高坤华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9期111-114,共4页
目的:分析床旁超声联合镇静躁动评分对ICU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的指导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3月东莞市黄江医院收治的52例ICU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根据常规方式进行撤机,观察组根据床旁超声... 目的:分析床旁超声联合镇静躁动评分对ICU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的指导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3月东莞市黄江医院收治的52例ICU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根据常规方式进行撤机,观察组根据床旁超声联合镇静躁动评分进行撤机。比较两组撤机成功率,临床指标,不良事件。结果:观察组撤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床旁超声联合镇静躁动评分在ICU机械通气患者撤机中的指导作用突出,能够保证撤机成功率,降低死亡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床旁超声 镇静躁动评分 机械通气 撤机
下载PDF
瑞马唑仑用于重症监护病房俯卧位通气深镇静诱导的半数有效剂量
8
作者 赵洁玉 郑祥德 +2 位作者 刘成 何江山 周文来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22-127,共6页
目的测定瑞马唑仑用于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俯卧位通气深镇静诱导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方法选择2022年11月至2023年7月达州市中心医院收入ICU的早期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行俯卧位通气深镇静患者45例,给药舒芬太尼0.4μg... 目的测定瑞马唑仑用于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俯卧位通气深镇静诱导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方法选择2022年11月至2023年7月达州市中心医院收入ICU的早期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行俯卧位通气深镇静患者45例,给药舒芬太尼0.4μg/kg使重症监护疼痛观察工具(CPOT)评分达0~1分后,使用瑞马唑仑诱导镇静,镇静达标后开始俯卧位通气。瑞马唑仑诱导镇静的剂量由改良Dixon序贯试验法确定,根据预试验确定瑞马唑仑的起始剂量为0.2 mg/kg,剂量梯度为0.025 mg/kg。镇静达标定义为给药后3 min内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RASS)≤-4分且光谱熵(SE)≤50。但如俯卧位通气3 min之内出现明显的体动、皱眉、流泪、呛咳和吞咽等反应且RASS>-4分或SE>50,仍表示镇静不理想。镇静达标且理想则下一例患者在上一例的给药剂量基础上降低一个梯度,若镇静未达标或不理想,下一例给药剂量升高一个梯度。连续出现10次交叉后终止研究。运用Probit回归分析法,计算出瑞马唑仑的ED50和95%有效剂量(ED95)。记录给药前后心率(HR)、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_(2))及俯卧位通气中心动过缓和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瑞马唑仑用于ICU患者俯卧位通气深镇静诱导的ED50为0.228 mg/kg(95%CI 0.208~0.248),ED95为0.365 mg/kg(95%CI 0.299-0.518)。与舒芬太尼镇痛达标后(T_(1))比较,瑞马唑仑诱导镇静后2 min(T_(2))和俯卧位通气后2 min(T_(3))各时间点的血氧饱和度(SpO_(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3)时HR、MAP及RR较T_(1)和T_(2)时均有下降(P<0.05),但下降幅度在20%以内;T_(2)和T_(3)时镇静深度指标RASS及SE比T_(1)时显著下降(P<0.01)。诱导期间3例患者出现低血压,给予麻黄碱有效;2例患者出现心动过缓,给予阿托品有效,无其他不良反应。结论瑞马唑仑用于ICU患者俯卧位通气深镇静诱导的ED50为0.228 mg/kg,ED95为0.365 mg/kg,镇静效果确切,呼吸循环影响较小,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俯卧位通气 瑞马唑仑 半数有效剂量(ED50) 95%有效剂量(ED95) 镇静 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 光谱熵
下载PDF
耳穴贴压疗法对ICU谵妄患者ICU意识模糊评分、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20
9
作者 邵英英 陈莉芳 +1 位作者 林凡菊 张雅萍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41-44,共4页
目的探讨耳穴贴压疗法对重症监护病房(ICU)谵妄患者ICU意识模糊(CAM-ICU)评分、Richmond躁动-镇静(RAS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ICU谵妄患者86例,随机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耳穴贴压疗法。比... 目的探讨耳穴贴压疗法对重症监护病房(ICU)谵妄患者ICU意识模糊(CAM-ICU)评分、Richmond躁动-镇静(RAS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ICU谵妄患者86例,随机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耳穴贴压疗法。比较2组治疗前后CAM-ICU评分、RAS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PSQI)评分、谵妄持续时间、ICU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7 d后,观察组谵妄患者比例为53.49%(23/43),低于对照组的79.07%(34/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RASS评分、PSQI各项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谵妄持续时间、ICU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耳穴贴压疗法可有效改善ICU谵妄患者意识状态、躁动症状及睡眠质量,缩短谵妄持续时间,促进患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穴贴压疗法 重症监护病房 ICU意识模糊评分 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
下载PDF
脑电双频指数与镇静-躁动评分评价机械通气患者镇静程度可靠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7
10
作者 马朋林 赵金柱 +2 位作者 苏瑾文 李秦 王宇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23-326,共4页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评价重症监护室(ICU)危重患者镇静程度的可靠性。方法选择18~65岁、无意识障碍、需持续机械通气(>72h)患者15例。患者入ICU3d7:00停用所有镇痛及镇静剂,待患者完全清醒后静脉泵入异丙酚至BIS目标值为45~...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评价重症监护室(ICU)危重患者镇静程度的可靠性。方法选择18~65岁、无意识障碍、需持续机械通气(>72h)患者15例。患者入ICU3d7:00停用所有镇痛及镇静剂,待患者完全清醒后静脉泵入异丙酚至BIS目标值为45~60,维持10min后,每间隔10min减少异丙酚泵入量10μg·kg-1·min-1至停止药物泵入。于达到镇静目标以及每次减药后测定BIS值以及镇静躁动评分(SAS)分级。结果BIS值与SAS分级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6494,P<0.01)。但SAS分级在2~4级时,BIS值分布离散度高,相关系数下降(r=0.4566,P<0.01)。随着异丙酚泵入量的逐渐减少,BIS值逐步升高,两者呈现显著的线性负相关(r=0.8076,P<0.01);SAS分级亦显著上升,两者呈现等级负相关(r=0.6551,P<0.01)。结论SAS分级与BIS值在评价ICU机械通气患者镇静程度时存在良好相关性。但在SAS2~4级镇静状态时,BIS能更准确、客观地反映患者镇静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双频指数 镇静-躁动评分 镇静程度 可靠性
下载PDF
根据镇静躁动评分评价护理干预在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躁动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9
11
作者 丁彩霞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24期210-211,共2页
颅脑损伤患者手术后几小时内,麻醉药物的麻醉作用依然存在,未恢复各种保护反射功能,易发生各种并发症,最为常见的当属术后至清醒前的躁动[1-2]。术后出现躁动是一种控制困难的常见症状,不仅严重影响患者呼吸和循环,导致脑灌注压异样,颅... 颅脑损伤患者手术后几小时内,麻醉药物的麻醉作用依然存在,未恢复各种保护反射功能,易发生各种并发症,最为常见的当属术后至清醒前的躁动[1-2]。术后出现躁动是一种控制困难的常见症状,不仅严重影响患者呼吸和循环,导致脑灌注压异样,颅内再次出血,而且术后患者由于存在意识障碍,会出现拔管、受伤等意外事件,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生命危险。近年来,对于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减少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静躁动 护理干预 颅脑损伤 术后躁动
下载PDF
镇静-躁动评分在预防ICU机械通气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 被引量:31
12
作者 隗颖 张文敏 赵炳朕 《护理学报》 2013年第16期44-46,共3页
目的观察应用镇静-躁动评分进行镇静与护理强度管理对ICU机械通气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预防效果。方法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的ICU患者97例,均选用力月西首先静脉推注诱导镇静,然后微量泵静脉泵入维持镇静,创伤及术后患者联合芬太尼镇痛... 目的观察应用镇静-躁动评分进行镇静与护理强度管理对ICU机械通气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预防效果。方法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的ICU患者97例,均选用力月西首先静脉推注诱导镇静,然后微量泵静脉泵入维持镇静,创伤及术后患者联合芬太尼镇痛,期间应用镇静-躁动评分进行镇静评估并指导护理,以评分3~4分为镇静目标。结果97例患者均达到目标镇静,除1例发生脑疝死亡外均顺利度过机械通气期,无1例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结论根据镇静-躁动评分进行镇静和护理管理可有效预防ICU机械通气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等意外事件发生,确保患者顺利度过机械通气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镇静-躁动评分 非计划性拔管 护理
下载PDF
基于Riker镇静-躁动评分系统的护理干预在神经外科ICU躁动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13
作者 葛红梅 《齐鲁护理杂志》 2015年第22期40-41,共2页
目的:探讨基于Riker镇静-躁动评分系统的护理干预在神经外科ICU躁动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56例神经外科ICU躁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应用Riker镇静-躁动评分系统进行评估,并实施相应... 目的:探讨基于Riker镇静-躁动评分系统的护理干预在神经外科ICU躁动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56例神经外科ICU躁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应用Riker镇静-躁动评分系统进行评估,并实施相应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早期异常病情发现率,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早期异常病情发现率为60.94%,对照组为26.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19%,对照组为64.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满意率为92.19%,对照组为71.0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Riker镇静-躁动评分系统可有效评估神经外科ICU躁动患者,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ICU Riker镇静-躁动评分 躁动 并发症 护理
下载PDF
BIS监测与镇静-躁动评分在预防ICU患者非计划性气管拔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发俊 明异群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22期198-199,共2页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在预防ICU患者非计划性气管拔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23例神志清醒的气管插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62例与对照组61例,实验组采用BIS监测对照组采用镇静-躁动评分(SAS评分)...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在预防ICU患者非计划性气管拔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23例神志清醒的气管插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62例与对照组61例,实验组采用BIS监测对照组采用镇静-躁动评分(SAS评分)进行镇静管理,对2组患者气管插管期间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BIS监测比SAS镇静评分法更适合于气管插管患者的镇静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计划性气管拔管 BIS监测 SAS镇静-躁动评分
下载PDF
躁动镇静评分在重症医学科机械通气患者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顺银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21年第S01期63-64,共2页
目的探究重症医学科机械通气患者应用躁动镇静评分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我院74例重症医学科机械通气患者分为研究组(37例,应用躁动镇静评分评估)、对照组(37例,应用主观经验评估)。对比两组患者不良事件状况、各项治... 目的探究重症医学科机械通气患者应用躁动镇静评分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我院74例重症医学科机械通气患者分为研究组(37例,应用躁动镇静评分评估)、对照组(37例,应用主观经验评估)。对比两组患者不良事件状况、各项治疗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不良事件总发生率(10.81%,4/37)低于对照组(32.43%,12/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气管插管拔除时间、镇静药物使用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躁动镇静评分评估方法应用于重症医学科机械通气患者的躁动与镇静状况评估中,可使其临床治疗时间缩减,且不良事件少,提高治疗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躁动镇静评分 重症医学科 机械通气 应用效果
原文传递
躁动镇静评分在重症患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0
16
作者 朱明明 刘芳 王冉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47-250,共4页
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Richmond Agitation and Sedation Scale,RASS)是目前国内外多项指南推荐的镇静效果评价工具,RASS在重症患者镇静效果评价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在适宜的RASS评估频次和目标值指导下,可应用于机械通气、躁动、谵妄及... 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Richmond Agitation and Sedation Scale,RASS)是目前国内外多项指南推荐的镇静效果评价工具,RASS在重症患者镇静效果评价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在适宜的RASS评估频次和目标值指导下,可应用于机械通气、躁动、谵妄及其他重症患者,通过实施个体化、针对性的镇静护理评估方案,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病死率,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因此该文对使用RASS进行镇静效果评价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进一步推广RASS的标准应用,促进重症患者镇静护理质量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 重症监护病房 镇静 综述
原文传递
脑电双频指数联合躁动-镇静评分在机械通气患者镇静评价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6
17
作者 熊玉 王瑾 +4 位作者 彭美娜 彭滨菲 李剑智 刘娟 万辛闻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2年第13期32-35,43,共5页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联合躁动-镇静评分(RASS评分)在机械通气患者镇静评价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6月南昌市第一医院急诊监护病房(EICU)收治的60例行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联合躁动-镇静评分(RASS评分)在机械通气患者镇静评价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6月南昌市第一医院急诊监护病房(EICU)收治的60例行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30例)与实验组(30例),对照组仅按常规的镇静治疗,实验组采用BIS结合RASS评分来指导镇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EICU医治时间、镇静药品使用总量、机械通气时间、EICU诊疗期间的不良反应产生情况和总住院时间等。结果实验组患者E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总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咪达唑仑使用总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使用右美托咪定的总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RASS评分联合BIS来指导镇静治疗能显著缩短机械通气时间、EICU治疗时间,减少镇静药物的剂量,降低不良事件总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静评分 机械通气 镇静评估 脑电双频指数 躁动-镇静评分
下载PDF
床旁超声联合镇静躁动评分指导老年ICU机械通气患者拔管时机 被引量:13
18
作者 刘凯凤 张郑平 +4 位作者 杨劲松 王振华 杨宗瑜 杨潇 潘俊宇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595-2598,共4页
目的研究床旁超声联合镇静躁动评分(RASS)对老年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患者拔管时机的指导作用。方法选取120例老年ICU机械通气患者按照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6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方法评估拔管时机,研究组在常规方法的基础上结合... 目的研究床旁超声联合镇静躁动评分(RASS)对老年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患者拔管时机的指导作用。方法选取120例老年ICU机械通气患者按照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6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方法评估拔管时机,研究组在常规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床旁超声联合RASS指导拔管。对比不良事件发生率,撤机成功率,撤机成功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机械通气治疗前、24 h后及撤机2 h后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变化。结果研究组气管插管移位、输液外渗、谵妄、依赖综合征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撤机成功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撤机成功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两组撤机成功患者撤机2 h后CVP、MAP、HR和RR均有所升高(P<0.05),且撤机2 h后研究组撤机成功患者CVP、MAP、HR和RR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床旁超声联合RASS指导老年ICU机械通气患者拔管时机有助于减少不良事件,提高一次撤机成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避免CVP、MAP、HR和RR大幅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床旁超声 镇静躁动评分 重症监护室 机械通气 拔管时机
下载PDF
镇静躁动评分在儿童支气管镜术前镇静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9
作者 钟琳 陈莉娜 +3 位作者 陈婷 陶庆芬 翟松会 丘力 《中国内镜杂志》 2018年第2期1-5,共5页
目的观察儿童支气管镜检查中应用镇静躁动评分(SAS)后对镇静药物用量、不良反应及操作者满意度的影响,探讨SAS评分在儿童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将接受支气管镜检查需要术前镇静的儿童分为对照组和SAS评分组... 目的观察儿童支气管镜检查中应用镇静躁动评分(SAS)后对镇静药物用量、不良反应及操作者满意度的影响,探讨SAS评分在儿童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将接受支气管镜检查需要术前镇静的儿童分为对照组和SAS评分组,对照组患儿由医生根据经验一次性给予咪达唑仑,剂量0.10~0.30 mg/kg,最大剂量不超过10.0 mg,用药过程中不对患儿进行镇静状态的评估。SAS评分组患儿咪达唑仑剂量初始剂量为0.10 mg/kg,将静脉缓慢推注后,由医生进行SAS评分,并根据评分调整剂量,直至患儿评分达到3或4分(即安静合作至镇静状态)。分别比较两组患儿咪达唑仑的用量和不良反应,包括术中躁动、谵妄、镇静过度和呼吸抑制等,将支气管镜检查的操作时间、参与操作人数及操作者满意度等操作体验情况进行比较,两组间均数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纳入患儿606例,男364例,女242例;年龄1个月~17岁,平均(3.97±3.94)岁;体重2.4~56.0 kg,平均(16.18±10.65)kg。301例患儿分入对照组,305例患儿分入SAS评分组。比较两组患儿的性别构成、年龄分布、科室来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所患疾病均以肺炎合并肺不张为主。SAS组儿童未发生呼吸抑制、镇静过度等严重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咪达唑仑用量(0.21±0.06)vs(0.26±0.05)mg/kg,用量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躁动、谵妄等药物不良反应较少,参与操作人数减少,操作时间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操作者满意度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AS评分应用于儿童支气管镜术的镇静评估,可指导咪达唑仑的个体化用药、在达到理想镇静效果的同时减少咪达唑仑的使用剂量、减少其不良反应,改善操作者体验,值得在儿童支气管镜检查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静躁动评分(SAS) 支气管镜检查 儿童 咪达唑仑 清醒镇静
下载PDF
Riker镇静躁动评分对脑出血患者麻醉苏醒后躁动的影响 被引量:18
20
作者 师利香 《当代医学》 2015年第22期93-94,共2页
目的探讨Riker镇静躁动评分对脑出血患者麻醉苏醒后躁动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8例脑出血外科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应用Riker镇静躁动评分进行护理,比较2组患者术后躁动、皮... 目的探讨Riker镇静躁动评分对脑出血患者麻醉苏醒后躁动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8例脑出血外科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应用Riker镇静躁动评分进行护理,比较2组患者术后躁动、皮肤损伤、非计划性拔管、再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躁动、皮肤损伤、非计划性拔管、再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Riker镇静躁动评分系统评估干预脑出血术后患者能有效降低患者躁动及意外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Riker镇静躁动评分 麻醉苏醒后 躁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