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45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se of smart medical services and mental health status
1
作者 Elif Sarac 《World Journal of Psychiatry》 SCIE 2025年第1期21-25,共5页
In this editorial,I comment on the article by Zhang et al.To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the topic,I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se of smart medical devices and mental health.Smart medical services have the ... In this editorial,I comment on the article by Zhang et al.To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the topic,I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se of smart medical devices and mental health.Smart medical services have the potential to positively influence mental health by providing monitoring,insights,and inter-ventions.However,they also come with challenges that need to be addressed.Understanding the primary purpose for which individuals use these smart tech-nologies is essential to tailoring them to specific mental health needs and prefe-ren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art devices Medical service USAGE PEOPLE RELATIONSHIP Mental health status
下载PDF
零信任环境下的多层次身份认证数据流安全检测算法
2
作者 顾健华 冯建华 +1 位作者 高泽芳 文成江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89,共5页
身份认证数据流中的敏感信息可能在传输过程中被攻击者截获,并用于恶意目的,导致隐私泄露、身份盗用等风险,为确保网络安全性,提高主体身份认证安全性,提出零信任环境下的多层次身份认证数据流安全检测算法。采用改进的文档指纹检测算... 身份认证数据流中的敏感信息可能在传输过程中被攻击者截获,并用于恶意目的,导致隐私泄露、身份盗用等风险,为确保网络安全性,提高主体身份认证安全性,提出零信任环境下的多层次身份认证数据流安全检测算法。采用改进的文档指纹检测算法实现多层次身份认证过程中主体和客体交互数据流安全监测。通过Rabin-Karp算法实现身份认证数据文档的分块,采用Winnow算法划分身份认证数据分块文档边界后,得到身份认证数据文档指纹,将其与指纹库中的指纹进行匹配对比,识别出多层次身份认证数据流中的异常数据,实现多层次身份认证数据流安全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身份认证数据流安全检测能力,有效地降低了网络威胁频率,提升了网络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信任 多层次身份认证 数据流安全检测 文档指纹检测算法 Rabin-Karp算法 WINNOW算法
下载PDF
让世界读懂一个更好的你:建立数据完整的作者学术身份证-ORCID
3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I0001-I0001,共1页
ORCID的全称是Open Researcher and Contributor ID,开放研究者与贡献者身份识别码,是一家开放的国际性非盈利组织,个人可以免费注册。成立于2010年,旨在为包括研究人员、研究组织、研究资助者和出版商在内的一系列利益相关者提供服务。
关键词 非盈利组织 利益相关者 资助者 数据完整 身份 贡献者 免费注册 出版商
下载PDF
让世界读懂一个更好的你:建立数据完整的作者学术身份证-ORCID
4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I0001-I0001,共1页
ORCID的全称是Open Researcher and Contributor ID,开放研究者与贡献者身份识别码,是一家开放的国际性非盈利组织,个人可以免费注册。成立于2010年,旨在为包括研究人员、研究组织、研究资助者和出版商在内的一系列利益相关者提供服务。
关键词 非盈利组织 利益相关者 资助者 数据完整 身份 贡献者 免费注册 出版商
下载PDF
区块链系统身份管理机制研究综述 被引量:4
5
作者 李馥娟 马卓 王群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7-73,共17页
区块链技术是一项集P2P网络、共识机制、密码学、博弈论、经济学等众多技术与理论于一体的应用创新,以其去中心化这一特质冲击着传统系统中心化机制带来的种种约束,通过共识机制在一个无需第三方信任机构的开放网络环境中实现交易的可... 区块链技术是一项集P2P网络、共识机制、密码学、博弈论、经济学等众多技术与理论于一体的应用创新,以其去中心化这一特质冲击着传统系统中心化机制带来的种种约束,通过共识机制在一个无需第三方信任机构的开放网络环境中实现交易的可信性、可溯源、防篡改等功能,其所形成的新型计算范式和信任机制有助于推动管理模式的转变。同时,区块链技术具有的账本公开和多方共识机制,为以交易为最小数据单元的区块链系统身份管理提出了挑战。梳理区块链系统身份管理技术的重要研究成果,为系统掌握区块链身份标识和认证方式、加强不同应用场景中的信息发现和价值挖掘提供借鉴。在讨论传统系统与区块链系统身份管理特征,并明确区块链身份管理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阐释UTXO模型和账户模型的特点,深入分析基于公钥转换、数字证书和去中心化数字身份3类区块链系统身份标识机制,以及匿名认证、实名认证和可控匿名认证3类区块链认证方式,最后对区块链身份管理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身份管理 身份标识 身份认证
下载PDF
社会认知语言学视域下语言的社会性与文化身份性 被引量:2
6
作者 肖燕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2-97,共6页
本文主要基于具身认知和社会认知理论,从社会认知语言学视角讨论语言的社会性和文化身份性。首先,认知语言学的“社会转向”将对语言的考察及其与文化的联系置于一个更加宏大的社会场景,在其研究框架中,认知与语言的本质及其功能、语言... 本文主要基于具身认知和社会认知理论,从社会认知语言学视角讨论语言的社会性和文化身份性。首先,认知语言学的“社会转向”将对语言的考察及其与文化的联系置于一个更加宏大的社会场景,在其研究框架中,认知与语言的本质及其功能、语言的社会性等都能根据具身认知理论、语言与文化的相互作用关系等在基于使用的语言基本观找到理论支持;其次,从语言的本质和功能方面看,语言首先满足交际和互动功能,语言习得在交际环境中进行,因此,语言具有社会认知性特征;再次,从具身认知理论看,语言是个体和群体的具身经验,认知具有普遍性,而特定的认知模型具有独特的文化属性,代表群体的语言文化身份。语言认知和语言习得都是在一定社会文化语境中基于使用而实现的,某种语言的表征和认知方式也有其具体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语言使用者的心理特征,体现语言和语言使用者的文化身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认知语言学 具身认知 语言 身份标记 社会性 文化身份
下载PDF
车联网中格上基于身份的隐私保护协议 被引量:1
7
作者 赵宗渠 王瀚博 +1 位作者 李英 汤永利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9-58,共10页
为了解决车载自组织网络(vehicular ad hoc network, VANET)上的通信协议可能存在的节点冒充、数据伪造、真实身份泄露等问题,同时考虑到现有隐私保护认证协议存在身份管理成本大、协议性能与用户数量呈负相关、签名长度长等不足,提出... 为了解决车载自组织网络(vehicular ad hoc network, VANET)上的通信协议可能存在的节点冒充、数据伪造、真实身份泄露等问题,同时考虑到现有隐私保护认证协议存在身份管理成本大、协议性能与用户数量呈负相关、签名长度长等不足,提出一种车联网中格上基于身份的隐私保护协议。通过数字签名实现身份认证和数据鉴别,基于环上容错学习(ring learning with errors, RLWE)困难问题对用户身份进行匿名化保护,基于小整数解(small integer solution, SIS)困难问题和拒绝采样技术对消息进行数字签名认证。理论分析证明,提出的协议具有抗量子攻击的特性,满足车联网中的安全需求,在提高计算和通信效率的同时减小了签名长度。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协议性能满足国内车联网通信相关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联网 隐私保护 基于身份的加密 格密码
下载PDF
法律行为规范对身份行为的有限适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刘征峰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47,共15页
身份行为的构造依托于以意思表示为要素的抽象法律行为框架,不能以事实先在性架空意思自治。即使家庭法没有明确规定,身份行为也存在成立和效力的判断问题。根据纯粹身份行为和身份财产行为的区分概括描述适用模式的意义有限,即使是身... 身份行为的构造依托于以意思表示为要素的抽象法律行为框架,不能以事实先在性架空意思自治。即使家庭法没有明确规定,身份行为也存在成立和效力的判断问题。根据纯粹身份行为和身份财产行为的区分概括描述适用模式的意义有限,即使是身份财产行为,也不能当然适用法律行为规范,而必须结合具体行为的性质以及所涉法律行为规范之利益状态进行个别化检视。在具体的规范适用检视中,应当首先考虑立法者的法政策决断,然后再考虑不同身份行为的本质。限制法律行为规范的适用往往意味着对当事人意思自治的限制,其背后往往存在维护身份关系安定性及公共利益的特殊考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份行为 法律行为 事物本质 法律适用 意思自治
下载PDF
译者多重身份对译者行为影响路径的语料库考察——以《传习录》英译本为例 被引量:3
9
作者 赵秋荣 孙培真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1-143,共13页
译者作为翻译活动的主体,大多同时拥有多种社会身份,按照等级高低分为主身份、次身份和末身份。本文建立《传习录》汉英平行语料库,运用二语句法复杂度分析器(L2SCA)、词汇复杂度分析器(LCA)和语篇衔接分析器(Coh-Metrix),对比译入和译... 译者作为翻译活动的主体,大多同时拥有多种社会身份,按照等级高低分为主身份、次身份和末身份。本文建立《传习录》汉英平行语料库,运用二语句法复杂度分析器(L2SCA)、词汇复杂度分析器(LCA)和语篇衔接分析器(Coh-Metrix),对比译入和译出两个英译本的易读性、词汇丰富度和句法复杂度,探究译者多重身份对翻译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译入型文本词汇更丰富,句法更复杂,忠实度、准确度、易读性较低;译出型文本词汇丰富度较低,句法更简洁,忠实度、准确度、易读性较高。译者主、次、末身份的相互作用在翻译过程中对译者行为产生不同影响,最终影响译本生成。本文尝试提出了“译者多重身份差异影响路径”的模型,展示主、次、末身份对译者行为的影响路径,以期为译者身份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习录》 译入 译出 译者行为 多重身份
下载PDF
基于化学成分信息“数字身份证”的中药材鉴定策略探索 被引量:1
10
作者 程显隆 王献瑞 +6 位作者 张佳婷 贺方良 荆文光 郭晓晗 李明华 魏锋 安抚东 《中国药事》 CAS 2024年第10期1149-1158,共10页
目的:针对当前无法对未知样品进行快速“盲检”鉴定药材的情况,提出中药材化学成分信息“数字身份证”鉴定策略,以期实现未知药材的鉴定分析。方法:基于数学分析法和实证研究法,确定鉴定步骤:(1)利用UHPLC-QTOF-MS对多批次药材进行分析;... 目的:针对当前无法对未知样品进行快速“盲检”鉴定药材的情况,提出中药材化学成分信息“数字身份证”鉴定策略,以期实现未知药材的鉴定分析。方法:基于数学分析法和实证研究法,确定鉴定步骤:(1)利用UHPLC-QTOF-MS对多批次药材进行分析;(2)经数字量化,提取多批次药材的共有离子;(3)根据离子强度输出top-N个离子信息分别作为不同药材的“数字身份证”;(4)以上述“数字身份证”为基准,通过保留时间、质荷比、离子强度进行样品的匹配鉴定,反馈匹配可信度(Matching Credibility,MC)。结果:通过数学分析和实证研究表明,基于化学成分信息“数字身份证”的中药材鉴定策略是切实可行的。在该策略下,9种药材可被快速准确地鉴定。结论:基于化学成分信息“数字身份证”的中药材鉴定策略有助于实现未知中药材的鉴定分析,可用于中药材的非靶向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 数字化 数字身份 鉴定分析 非靶向鉴定
下载PDF
二重情境:数字视听文化中的身份构建与认同疏离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梓轩 李政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28,共8页
数字视听媒介及其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情境,推动用户产生新的媒介实践,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和现象,即情境生成逻辑向流媒体用户让渡的转变、情境功能作为交往工具的偏移,以及情境秩序在去公共性过程中权力再结构化的取向。其中隐含着情... 数字视听媒介及其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情境,推动用户产生新的媒介实践,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和现象,即情境生成逻辑向流媒体用户让渡的转变、情境功能作为交往工具的偏移,以及情境秩序在去公共性过程中权力再结构化的取向。其中隐含着情境之于用户身份构建的二重性:一方面,流媒体用户依据情境构建身份,身份的构建过程进一步激发了情境的创造;另一方面,这些被构建的身份呈现出去情境化的流动趋向,造成了身份与认同的疏离。对此,文章在厘清数字视听文化新情境特征的基础上,阐释流媒体用户基于身份的情境互动过程,以及身份认同疏离的成因及危机。更进一步,文章尝试将新媒介—新情境—新行为的线性模式延展为更具解释力的用户主导循环模式,并提出通过共识的凝聚、公共性的重拾和共同体的重建,推动数字视听文化的良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视听文化 流媒体 媒介情境论 身份构建 认同疏离
下载PDF
回鹘戴三叉冠人物身份再考 被引量:1
12
作者 吕钊 马艳辉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34,共12页
回鹘三叉冠造型独特,是研究回鹘文化的重要历史遗存,关于其佩戴者身份众说纷纭,主要包括回鹘王、回鹘王子、元帅及乐师等。然而,这些解读往往缺乏系统性的论证与深入分析。本研究在现有观点的基础上,首先对回鹘三叉冠佩戴者的身份进行... 回鹘三叉冠造型独特,是研究回鹘文化的重要历史遗存,关于其佩戴者身份众说纷纭,主要包括回鹘王、回鹘王子、元帅及乐师等。然而,这些解读往往缺乏系统性的论证与深入分析。本研究在现有观点的基础上,首先对回鹘三叉冠佩戴者的身份进行了细致的梳理与分类,通过比对图像资料与文献资料,将三叉冠的形制及其象征的身份进行了归类,指出其身份象征随时间的演变而发生变化。并采用物质文化史的研究方法,探究了三叉冠在回鹘文化中身份象征演变的深层原因。研究发现:回鹘在西迁前,受到萨满教及阿尔泰系部落生活方式的影响,三叉冠主要象征回鹘王或部落首领。西迁后,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和佛教的兴盛,三叉冠的身份象征逐渐世俗化,扩展到王子、贵族以及高级军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鹘 三叉冠 形制 身份探究 宗教文化
下载PDF
从“氏族之人”到“编户齐民”——试论先秦时期社会成员身份的变迁 被引量:7
13
作者 晁福林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夏商西周时期,社会上几乎所有的人都生活于“族”之中。这些族,夏商时期称为“氏族”,西周时期则多称为“宗族”。春秋战国时期,虽然“人”“民”多混用无别,但两者的使用却出现了有所侧重的情况。“民”能够以地域为称,但并不以族为称... 夏商西周时期,社会上几乎所有的人都生活于“族”之中。这些族,夏商时期称为“氏族”,西周时期则多称为“宗族”。春秋战国时期,虽然“人”“民”多混用无别,但两者的使用却出现了有所侧重的情况。“民”能够以地域为称,但并不以族为称,它所表现的是社会成员的地域特征,而“人”则可以表现其作为某族的血缘关系特征。社会成员间血缘关系的影响在削弱,而国家地域关系的影响在增强。社会成员身份的巨大变化是由氏族(宗族)之人,变成了国家控制下的编户齐民。“编户齐民”肇端于战国时期诸国授田制度的实施,到秦代则成为国家控制天下民众的最主要的制度。这种居民身份的变化深刻地影响着古代中国的历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时期 “氏族之人” “编户齐民” 土地制度改革 居民身份变化
下载PDF
身份塑造之 “他者目光”——齐白石、夏寿田早期交游中的“文雅”与“世俗” 被引量:1
14
作者 杭春晓 《美术大观》 2024年第1期113-119,共7页
19、20世纪之交,齐白石因入王闿运门下而获身份重构之契机。伴随着新社交圈的出现,乡野木匠的“出身”,也在“他者目光”中转向了陶渊明式的“高逸形象”。但这一转变,并非自然与平滑的过程,而是在“文雅”的修辞与“世俗”的现实之间... 19、20世纪之交,齐白石因入王闿运门下而获身份重构之契机。伴随着新社交圈的出现,乡野木匠的“出身”,也在“他者目光”中转向了陶渊明式的“高逸形象”。但这一转变,并非自然与平滑的过程,而是在“文雅”的修辞与“世俗”的现实之间纠缠不清。作为阶层逆袭的个体,齐氏无力塑造新的“价值体系”来对抗精英阶层固有的文化结构。因此,他所谓的个性表达,也无法真正突破传统文人为其塑造的价值话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白石 身份 他者目光 文雅 世俗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认定规则解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林 袁文全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6-106,共11页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身份认定、丧失及身份丧失后的权益保留,关系到农村居民的切身利益,科学的制度设计是引导乡村善治、助推共同富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草案二次审议稿)》(以下简称《草案二次审议稿》...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身份认定、丧失及身份丧失后的权益保留,关系到农村居民的切身利益,科学的制度设计是引导乡村善治、助推共同富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草案二次审议稿)》(以下简称《草案二次审议稿》)关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的定义及认定应以户籍为基础,但不宜强制要求成员的基本生活保障需以成员集体所有的土地等财产提供,也不应把二者之间形成稳定的权利义务关系作为成员身份定义的必要条件。丧失成员身份的规定中,可以用“户籍+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类型划分方式,把公务员、事业编制人员等群体排除在组织成员之外。对于务工、经商、服役、就学等原因“暂时离开”的成员,其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等核心财产权益的保留时间不宜一概而论,可根据权益性质确定合理的保留期限。《草案二次审议稿》可通过细化、完善涉及成员身份的相关规定,保护农村居民合法权益,提升农村居民参与自我管理的积极性,促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 身份认定规则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 乡村治理
下载PDF
脑机接口的传播学审视:人机合体与身份认同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品良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30,共10页
近年来,脑机接口技术有了巨大进步和飞速发展,正在引发人类传播的深刻变化,数字生命逐步生成,人机融合不断演进,人类与机器之间的距离日益缩小。一场传播革命正在到来。面对脑机接口引发的传播问题,传统理论所定义的主体与客体、人与机... 近年来,脑机接口技术有了巨大进步和飞速发展,正在引发人类传播的深刻变化,数字生命逐步生成,人机融合不断演进,人类与机器之间的距离日益缩小。一场传播革命正在到来。面对脑机接口引发的传播问题,传统理论所定义的主体与客体、人与机器、传播者与受众等概念范畴的内涵和外延都在发生变化,机器正在重塑人的传播身份。如何应用身份认同等相关理论与方法,更新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目标,探索人机合体中人的主体地位与身份,讨论人机传播相关问题,已成为传播学研究与传播实践发展的重大课题。必须高度重视和积极应对脑机接口技术应用所带来的传播新问题与挑战,以引导人机合体传播的正确进路,避免在人机共融共生中传播主体的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 人机合体 身份认同 传播变革
下载PDF
经典的生成与东北作家群的文化身份认同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佳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5-211,共7页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东北作家群是一个独特的文化群落,他们是受“五四”精神指引的启蒙知识分子,是孤独悲壮的流亡者,是不在地的东北叙事者,他们在进入左翼阵营之后为爱国主义的代名词,但又在融入抗战文学的话语洪流之后表现出主体身份...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东北作家群是一个独特的文化群落,他们是受“五四”精神指引的启蒙知识分子,是孤独悲壮的流亡者,是不在地的东北叙事者,他们在进入左翼阵营之后为爱国主义的代名词,但又在融入抗战文学的话语洪流之后表现出主体身份认同的差异性。东北作家、流亡文人、左翼先锋、启蒙知识分子等多重身份使东北作家群成为文学史上一个极具身份标识性的作家群体,而其作品经典性的生成也正是基于这种主体文化身份认同的复杂性。因此,从主体文化身份认同的角度切入,揭示东北作家群与其他文化主体之间的内在差异性,可以为我们重新厘定和审视东北作家群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作家群 文化身份认同 经典化
下载PDF
孕期女性社交媒体中的赋权实践及身份形塑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娜 王玥敏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7-115,共9页
孕期是女性预备承接母职的重要阶段,孕期女性一方面受到传统母职观念和医疗要求带来的束缚,另一方面也在社交媒体中通过孕期展演和情绪宣泄打破沉默。孕期女性通过媒介平台女性用户间的互动支持迸发情感能量,进而促进母性意识的觉醒,在... 孕期是女性预备承接母职的重要阶段,孕期女性一方面受到传统母职观念和医疗要求带来的束缚,另一方面也在社交媒体中通过孕期展演和情绪宣泄打破沉默。孕期女性通过媒介平台女性用户间的互动支持迸发情感能量,进而促进母性意识的觉醒,在意见领袖的引导下,通过增加女性主义议题等方式强化了群体价值规范和母性认同。研究认为孕期女性个体在社交媒体连接与聚合中完成了赋权实践,并运用符号叙事建构出一个“宏大”的母性形象,以此在博弈中得到更多家庭话语权等个人权利,从而影响和改变父权制下家庭固有结构和权力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期女性 社交媒体 媒介赋权 身份形塑
下载PDF
身份认同、衰老焦虑与性别平等:当代西方文化老年学关键议题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后亮 吴丹妮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6-192,共7页
20世纪末以来,西方的老年学研究广泛吸收人文学科研究成果,从单纯的生物医学研究转向更为多元的文化研究,形成了人文老年学、文化老年学等具有明显跨学科特征的分支学科。文化老年学积极借鉴文化研究理论,将年龄置于同阶级、性别、种族... 20世纪末以来,西方的老年学研究广泛吸收人文学科研究成果,从单纯的生物医学研究转向更为多元的文化研究,形成了人文老年学、文化老年学等具有明显跨学科特征的分支学科。文化老年学积极借鉴文化研究理论,将年龄置于同阶级、性别、种族等相似的范畴中进行审视,试图揭示老年所暗含的文化建构属性。在传统观念中,老年一直以来被赋予脆弱、固执、无用、落后等负面刻板形象,对老年的恐惧、抵制和歧视成了常见的社会现象。事实上,人生从童年到老年的各阶段划分,并非一个自然形成的概念,而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从文化研究视角切入,对围绕老年概念的身份认同、衰老焦虑及性别权力关系进行系统梳理,可以揭示文化在塑造老年经验和身份过程中的重要性,有力地解构附着在老年人身上的负面话语,并为国内老年学研究提供借鉴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研究 文化老年学 身份认同 衰老焦虑 性别平等
下载PDF
数字社会身份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20
作者 于锐 邓晨 +3 位作者 赵洋 陆洪波 邱旭华 冯思琦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7-216,共10页
当前,我国正全面迈入数字社会,对国家数字化管理能力提出新的要求。身份管理作为新时期数字中国建设和社会安全保障的重要基础支撑,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社会安全和个人安全。本文研判了数字身份支撑数字社会管理能力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当前,我国正全面迈入数字社会,对国家数字化管理能力提出新的要求。身份管理作为新时期数字中国建设和社会安全保障的重要基础支撑,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社会安全和个人安全。本文研判了数字身份支撑数字社会管理能力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剖析了数字身份管理的基本现状与面临的关键问题,提出了构建安全可靠的数字社会身份管理能力发展目标与主要任务,分析了构建中国特色数字身份体系关键技术的发展趋势。研究建议,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实施路线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构建“中心化管理+分布式认证”混合架构的数字身份管理体系,强化数字身份监管能力,加强参与方规范管理,推动生态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以此推动数字身份体系建设,助力数字社会管理行稳致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身份 数字社会 密码学技术 大模型 分布式数字身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